第十六章 名士风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人回到寺中的时候,月亮已经爬上了山腰。慧夷正准备带着关道林道偏堂休息,可是刚进门却发现,师父正做其中。而左首位坐着一位三十来岁的儒士。
此儒士初见慧夷,也如关道林般两眼放光,当见到法雅时,心中暗暗称奇。再见到法雅身后最后进门的关道林的时候,一下从位子上站了起来。
“道林贤侄,没想到竟在此处与你巧遇。这老天爷的安排还真是让人无时不刻不充满惊喜啊。”这位儒士竟然认识关道林。
而关道林看到他后更是激动,走上前拉着儒士的手道:“羲之叔父,我也没想到能在此处见到你。”
儒士紧紧的握了握关道林的手,然后道:“先坐下吧,我们都是客,一切当听主人的安排。迟些再叙旧也不迟啊。”关道林点点头,然后挨着儒士坐下。
灵光禅师招手示意让慧夷和法雅坐过来。等两人坐定后,灵光禅师对两人道:“这位是我的忘年老友,人称“书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他此次来巴蜀游玩,顺道来拜访一下我,这两个高的是我徒弟法号慧夷,另一个是我师兄的高足法号竺法雅。”
两人一听来了精神,慧夷小时候便听父亲提起过王羲之的书法,早有一览之心。而法雅更不必说,出身书香门第的他,王羲之对他们的影响,从很小便建立了。
两人一道起身双手合十敬礼道:“久闻大师之名,今日的见真是激动万分,希望他日大师有时间能不吝赐教。”
王羲之招手示意他两坐下,然后道:“我与你们师父乃是旧交,你们对我不必多礼。倒是你师父能有你们两个这样的徒弟真是羡煞旁人啊。只是我此次来只是拜访,时间不会逗留太久,所以对你们的书法只能进行一个浅显的教导。代到他日我有时间定再来拜访,到时候一定对你两倾囊相授。”
说罢哈哈一笑,转而对着灵光禅师道:“你老头子还真是命好,老都老了还收的如此出众的两个弟子,真羡慕死我了,哈哈。”
灵光禅师听后没有说话,只是一阵静默。王羲之见势头不对,也没在说这茬。话锋一转道:“老头子我给你介绍下我贤侄,他姓关名一舟,字道林。你称他道林世侄即可。不过我觉得这小子有当和尚的心,你有空的话不妨渡化他一下。”说完又是一笑,关道林听王羲之这般说他,竟然没反对。

慧夷和法雅感到有些惊异,但是回想起刚才在山间三人的谈话,细细想来觉得这道林兄的却有点出家当和尚的意思。
灵光禅师听到王羲之这般介绍他的贤侄,说道:“切莫听你叔父乱言语,现在天下纷乱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然后转身向王羲之道:“你这人,十年前见你念你还不成熟不与你计较,没想到你过了而立之年,还是这般喜欢胡搅蛮缠。”说罢摇了摇头。
王羲之听后不但不气,又是一笑:“我这人就是这般,情之所至甚难自控啊。老头子今天我心情好,这样吧。我这次来的匆忙,也没带什么东西,我今天就写一副字送于你吧。”
灵光禅师却并不领情,反倒:“不用这么说,我知你是来了兴致,技痒难挡。”
说是这么说,却吩咐慧夷取纸笔来。片刻之后慧夷取来纸笔,然后灵光禅师起身,双手暗动,突然向中间一阵挥击,然后口中吐出一声“菩”。堂上的四张方桌,竟然被他驱自中间自行摆成一张大的四方桌。
法雅和慧夷看的有些神,灵光禅师道:“慧夷摆上纸笔。”慧夷这才回过神来,走到桌前摆下纸笔,和磨好墨的砚台。
王羲之也不客气,一等慧夷摆好就走了上去。然后对着慧夷和法雅说了一声:“小师傅们,看仔细了。”他右手操起笔来,在砚台中蘸了点墨,然后沉身弓步。身形之稳,好比千斤坠。而左手扶住桌身,之后便开始奋笔疾书。
“太元十年,岁在癸巳。夏至炎热,却巧遇贤侄道林于猿王山之珈蓝寺。后拜见老禅师灵光,依旧如初,佛法精深,技艺超群。再见其弟子慧夷,英气勃发,雄姿绰绰,乃将相之才也;其师侄法雅,斯文儒雅,博采众家,定成一代宗师。心内大喜,虽身逢乱世却引人杰而至天下。情之所至,不自禁作以为文敬于禅师。”
书写完毕后,王羲之放下笔,站直身子对灵光道:“老头子,收下吧。这是我一点心意,上面所写也是我真心话。”
灵光禅师笑了笑,然后道:“我也希望上面所写能成真的。你的心意我收下了。走吧该用晚饭了。”说着领着这一路人向饭堂走去。
这一天就是这么巧,一天之中寺里来了两位客人,而且两位还都认识,所以只能感叹于上天的巧妙安排。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