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了不起的杨天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万多人各自背着一个包裹,恋恋不舍地走出了皇宫。 去开始她们的新生活。各位不用担心这些美娇娘会拿不动那一百万华夏币。杨天化此刻早就推出了大额面值的。
后宫一下子少了一万五千人,立马就显得空空荡荡起来。好在杨天化来自后世,来自那种一个小区里的邻居都有可能认不全的时代,倒也冷清惯了,因此也没觉得什么。
反倒是常仲兴、房德他们,来到这大兴后,杨天化还一直没去过问他们的住处呢。杨天化托着下巴思考要不要把他们接到皇宫来算了。反正后宫这么大,分出去几块根本就没什么关系。
不过思考良久之后,还是把这想法给否决了。倒不是说杨天化要保持皇帝的威严,而非得和手下保持距离。那都是以前的那些皇帝才要干的事,本身不过是一凡人,但非要说自己是天子,因此不得不装出架式,摆起威严,以保持“天子”的神秘性。
但他杨天化可以说是真正的“天子”,怎么说也是创世神把他穿越过来,给他重生的。尊称他一声前辈也是应当。况且有那么多神奇本领,还用得着故意保持神秘感吗?倒是为了不吓倒他们,特意不表现出来倒是真的。
之所以不让他们住进后宫,是因为杨天化忽然想起了《红楼梦》,书里的贾政不过是一个二流官员,就算是祖上,也称不上一流人家,但是整个贾府却俨然是一个小天地。
贾宝玉的故事曾经让杨天化很是向往——当然只是前半段。那种无忧无虑,只知戏耍的生活,实在是让人向往不已。此刻他杨天化是没有这种福分了,因此他更是不想破坏这种事情。
只要看看书里贾元春省亲时府里的所作所为,贾母贾政等人的行为,便能知道,要皇家面前,底下的人是何等的战战兢兢。如果他把常仲兴等人全部接到皇宫后院来,那他们的家里人怕是再没有一天安稳日子了吧。
大家都有自己的私生活,何必是干扰他们呢,要想补偿,多发点工资就是了。没错,应该高薪养廉。
想到这,杨天化不由得思索起来,华夏五千年,似乎没有一个朝代能杜绝贪污这种情况。而且这国力越强大,这贪污便越厉害。 那些当皇帝的,没少在这方面花工夫。想当初,朱元璋对待下面的官员够狠,似乎只要贪了几十两银子便要扒皮抽筋,不可谓不严,但是就算是有不少人皮挂在衙门口,以儆效尤,后继者依然是前仆后继,奋勇直前,最终结果便是明朝是贪污最厉害的朝代。之所以这样,和朱元璋给官员的工资太低有很大的关系。那时候的官员如果光靠政府的工资,恐怕连肉都吃不起,海瑞就是最好的例子,天天只能粗茶淡饭,还要自己种菜,只有老娘六十大寿时,才借了点钱割了点肉,当是祝贺,算是奢侈了一把。当初杨天化看到这一段时,差点没哭出来,人民的好公仆都要受这般苦的吗?像这种事情,杨天化是绝对不会再让它发生的。
况且,杨天化认为不是每个人都天生喜欢贪污的,之所以那么多人贪污,是因为收获远远大于风险。就算是贪污被抓,依然可以凭着贪污所得的钱,逍遥法外。更何况,被发现的机率还不那么大。
但是中华帝国不同!
杨天化手里可是有神果的。多少钱能买到神果?或许换句话说更好一点,多少钱能买到100年的寿命?
或许放到22世纪怕也是无价之宝吧。
但是,“我能给出价格!就100亿吧。”杨天化咧嘴一笑,暗暗得意。虽然整个国家都是他的,但是男人口袋还是得有点钱的,不然以后老婆大人想买点东西,总不可能当场用印钞机印吧?治理国家可不是过家家,私印钱币,就是皇帝也不行,得按照金融制度来。
当然,这是给商人的价格。因为当初杨天化废除了所有的税收,国家总不可能光靠卖粮食搛钱吧?更何况,到时候商人手里钱太多了,或许还要搞三搞四的,虽然不至于敢造反,但是肯定也是要破坏社会治安的。因此得让他们把钱乖乖掏出来。况且能在有生之年搛到100亿华夏币的,肯定也是人才。而对于人才,那杨天化是绝对不会吝啬的。
还有一种途径便是当官了。只要在任上兢兢业业,有所贡献,不犯什么错误,那就奖励一颗神果。看你还敢不敢贪。短短几十年时间你能贪得到100亿华夏币?就算贪到了,你敢买?
“到时候,再加上高工资,高地位,高福利,他妈的哪个不开眼的还去干贪污这种高风险,低回报的蠢事。”杨天化得意的一笑,为自己能圆满解决贪污问题而自豪不已。“没错,就这么干,马上似成圣旨颁布下去。”

想到就做,一贯是杨天化的优良风格。当下便抛下数百美娇娘,打了几个电话之后,便急冲冲朝大兴殿走去。
等他到时,郝瑷、房德、张远山全部都已经就位了。杨天化记得没有给这几位文官练什么武学秘籍啊,怎么跑得如此之快?
一问之下,才得知原来这三人暂时还都住在皇城里呢。当时的大兴分为外郭城,皇城和宫城,其中外郭城自然是一般百姓住的地方,官员也大多住在外郭城。而皇城则是办公的地方,比如说什么门下省啊,中书省啊,御林军啊等等,基本上的办公地点都在皇城里。而宫城就是皇帝住的地方了。但是以前上早朝的地方——大兴殿也在宫城里。
而郝瑷几人则因为帝国刚建立不久,事情很多。这几天都是直接在原来的门下省那里商量事物的。听到杨天化的电话之后,自然是立马住大兴殿里跑了。门下省到大兴殿只要经过一条横街,然后进在承德门,再跨过大兴门便是大兴殿了。比起杨天化在后宫最深处,靠进玄武门的地方过来,自己要快得多。
听到几人的解释,杨天化暗叫一声惭愧,他这个当皇帝的竟然抛下帝国不顾,而忙着去挑选老婆了。这可不是一个开国皇帝该做的事啊。
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把重心移到帝国上来的杨天化,把刚刚考虑好的防官员贪污之道同几人讲了。
郝瑷等人自己是大为赞赏,怎么说他们也是属于官员的一员啊,能提高待遇哪有不开心的。想当初,郝瑷当金城太守的时候,由于为官清廉,生活并不宽裕。看到杨天化能这么为下人着想,自己是大为感动。
以前的杨广只会想方设法如何收取更多的税收,以供他享受,哪会考虑官员的死活,底下的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哪像杨天化,永远把百姓的生活放在第一位,想他到金城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种植杨氏旱稻,解决了百姓的生存问题。
想到这,郝瑷不由得一阵后怕,从年初开始到现在,整个中华帝国境内,几乎没有一个地方下过一滴雨,如果不是杨天化横空出世,种植了杨氏旱稻,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饿死在这次旱灾当中呢。哪像现在,所有百姓天天都能吃上大白米饭,他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他去下面视察的时候,看到那些一辈子都没吃过白米饭的人,含泪捧着饭碗时所发出的激动神色。
接着又是开办养殖厂,让老百姓也能天天吃上肉了。要放在以前,别说是老百姓,就是他郝瑷,也不可能天天有肉吃。
最主要的竟然是开办了这么多免费学校,让所有百姓家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以前所有的皇帝,都是想方设法地,努力地去愚昧他的百姓,因为老子有段话叫“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整段话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想要治理好国家,就得努力让下面的百姓变得愚昧、懦弱、顺从。如果你这样做了,那就是国家的幸运,不然,你就是窃国大贼。
当然,这段话对以前的皇帝来说是圣典,但是郝瑷却是不敢苟同。对于杨天化来说,那就更是放屁了。如果底下的百姓全部愚昧不堪了,那就算是天下太平又有什么用?难道让所有的百姓蠢得像猪,乖得像羊,然后皇帝一个人高高站在上面,像看动作园一样,慢慢欣赏吗?
这样的子民有跟没有,有什么两样?
好在杨天化虽然喜欢看书,但那都是小说,最多也就看看历史书,而且还是野史。至于《道德经》,却是没有看过,不然,以他的性格,说不定就把《道德经》全部给烧了:这种歪理邪书,怎能存于世上!
还好杨天化没看《道德经》,不然,一部伟大的作品就要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至于后来当杨天化再看到《道德经》时,他也早已不是小孩心性,对于不同意见,已经是一种包容的心态了,更何况,《道德经》这样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呢。
………………………………………………
新人新书急需您的票票,投给大神,说不定只是锦上添花,但是对于小弟,绝对是雪中送炭,各位多多帮忙啊。
昨天又是电闪雷鸣,差那么一点点就穿越了。唉,等我到了神之领域,成神之后,每位读者一颗神果,不,是一百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