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激扬 剑与犁的旋律(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履行诺言,第二更到,呼唤各种票票,月票也要,嘿嘿……
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萧笑从田间直起腰来,长长的吐了口气,脚下,新开垦的土地泛着泥土的芬芳,孕育在其中的种子包含着无尽的希望。
为了尽快恢复城镇,萧笑和绝大多数领主一样,都亲身亲为的参与到了生产和劳动当中去,力图用自己的领主影响力,提高村民们工作的士气。
民以食为天,粮食的生产仍然是第一位的。由于铁质农具的应用和耕种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粮食亩产量已经大大的提高了,基本达到了10000单位/亩产。
在粮食还没有到收割期之前,就只能依靠平常饲养的牲畜来弥补食物的缺口了,这方面,依附中国文明的蒙古和匈奴族玩家帮了大忙。
如同浪狼一样,很多中国玩家在初始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了匈奴族作为游戏民族,在中国抗击匈奴的战争中,一部分匈奴族玩家投靠了NPC军队和中国玩家们进行着战斗,另一部分玩家则义无反顾的站到了玩家们的一边一起并肩对抗匈奴军队,战后,虽然同NPC匈奴的小规模战斗还时有发生,但玩家之间的争斗却很少发生,毕竟,这只是个游戏,人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中国人的骨子里面还是包容的。
与同属游牧的蒙古人特点相同,匈奴人的游牧特性让他们在放牧牲畜方面有特别的加成,这些放牧的牲畜在水草丰美的地方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他们提供的肉食,对处于青黄不接状态的玩家们是相当重要的粮食来源。也正因为这些匈奴族玩家的付出,才帮助了大部分玩家们度过了战争结束后最初的粮食危机。
在萧笑的威胁和利诱下,浪狼只好暂时放下手中的剑,拿起马鞭,轰赶着自己的牛羊群,做起了一个快乐的小牧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即使是罗小胖这么懒的家伙,也在萧笑断粮的威逼下,心不甘情不愿的扛起犁头,做起了幸福的小农夫这样一份对减肥很有效用的工作来。
游戏历121年,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和抛洒汗水,汉哥部族联盟逐渐恢复了生气,粮食的丰收保证了人民吃饱了肚子,人口的增长也能确保可以开始新的扩张和研究了。
作坊:可以转化为专业作坊,需要招募产业工人。作坊通过产业工人,可以大规模生产制造不同器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建筑费用500食物、500木材,200黄金、100石料,建筑时间5天。目前可以转化的专业作坊有铁匠作坊(需要铁匠铺,可以打造农具、兵器和研究相关科技)、纺织作坊(可以研究织物及相关科技)、粮食作坊(需要磨坊,可以提高对粮食的加工率,提高粮食产量)
产业工人:由村民转变,维持消耗20粮食、1黄金、10矿物、10木材/日。产业工人在作坊从事工作。每座作坊最高可以容纳10名产业工人,容纳的产业工人越多,作坊的生产效率就越高。
游戏资料库更新:
作坊是古代工场的雏形,也是现代工厂的基础。(此“工场”非彼“工厂”)。在中国,随着春秋末年奴隶制社会的终结,以及生产资料的富裕,获得了名义上的自由身但却没有土地资源的一部分人逐渐成为了最初的手工业者,战国末期,随着手工业者群体的逐渐壮大,作坊开始出现,并形成了“官坊”和“私坊”。“官坊”是有国家拥有的,由国家提供生产原料和生产工具,强制性的劳役人民进行生产,而“私坊”则是手工作坊主拥有私有的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般不雇佣工人,只有做辅助性工作的帮工和学徒。作坊的出现,标着着奴隶制社会的终结,封建社会拉开了序幕,也大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虽然建设和维持作坊运转的花费很高,萧笑跟许俏商量以后,还是在第一时间就放下了作坊建筑,并开始生产产业工人,至于罗小胖,这个家伙自从吃饱了肚子又一不留神发现家有余粮之后,就抛弃了他的村民,重新和周围的那些玩家领主打成一片哈屁聊天去了,这个家伙就是这个性子,一人吃饱全家不愁。
游戏历122年5月12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经过了长久筹划以后,汉哥部族、巧妹部族、啸狼部族、胖子部族,还有其他的十几个互相靠拢的比较近的部族,正式向系统递交了成立国家的申请并获得同意,国号“武华”,从此,汉哥、巧妹、啸狼等部族名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名为“武华”的国家。
国号“武华”,为了起这个名字,萧笑和一众玩家们还很是伤了一番脑筋,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都觉得自己起的名字好,互不服气,争论达到最**的时候,一直在角落里沉默的没怎么说话的一个玩家,却轻轻的唱起了一首歌,一首所有人从来都没有听过的歌:
“登上那古老的城墙,抚摸着泛苔的柱梁,当我兴奋地倚栏远望,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总听到有一个声音大声地说: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有人跟我说,曾经有一条大鱼,生活在北溟那个地方,它化作一只巨鸟,在天地之间翱翔。巨鸟有如垂天之云般的翅膀,虽九万里亦可扶摇直上。圣贤赋予我们可以囊括天宇的胸襟,为我们塑造一个博大恢弘的殿堂。
那时候,有个怪异的青年名叫嵇康,他临刑前,弹奏了一曲绝响,那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他用了最优雅的姿态面对死亡。几千年过去,依旧有余音绕梁,只是他不知道,真正断绝的不是曲谱,而是他的傲骨,乃至他身上的衣裳。
我也曾梦回大唐,和一个叫李白的诗人云游四方,他用来下酒的是剑锋上的寒光,他的情人是空中的月亮。我曾见他在月下徘徊、高歌吟唱,长风吹开他的发带,长袍飘逸宛如仙人模样。
可是后来换了帝王,他用一杯酒捧起了文人,摒弃了武将。他的子孙最终躲进了人间天堂,把大片的土地拱手相让。然而在寒冷的北方,正有一支军队征战沙场,敌人都说,有岳家军在,我们打不了胜仗。可叹英雄遭忌,谗士高张,一缕忠魂终于消散在西湖之傍,一个民族的精神就这么无可逆转的消亡。然而血色夕阳中,我依稀见到有人把它**土壤,那是将军用过的,一支宁折不弯的缨枪。
时间的车轮悠悠荡荡,终于在甲申那里失了方向。于是瘦西湖畔,梅花岭上,为纪念这个悲剧建起一座祠堂。那个叫史可法的文弱书生,他不愿散开高束的发髻,更不能脱去祖先留给他的衣裳,于是他决定与城共存共亡,丢了性命,护了信仰。残酷的杀戮,如山的尸骨,并不能把民族的精神埋葬,有人相信,千百年后,它依然会在中华大地上熠熠发光。
就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我坐进麦当劳的厅堂,我穿起古奇牌的时装,我随口唱着myheartwillgoon,却莫名其妙的心伤,因为我听到一个声音大声的说:忘了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我记得了,一群褐发蓝眼的豺狼,带着坚船利炮,拆了我们的庙宇,毁了我们的殿堂。于是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容不下一块公德牌坊,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在哪里,那个礼仪之邦?在哪里,我的华夏儿郎?
为什么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衫,你却说我行为异常?为什么我倍加珍惜的汉装,你竟说它属于扶桑?为什么我真诚的告白,你总当它是笑话一场?为什么我淌下的热泪,丝毫都打动不了你的铁石心肠?
在哪里,那个信义之乡?在哪里,我的华夏儿郎?
我不愿为此痛断肝肠,不愿祖先的智慧无人叹赏,不愿我华夏衣冠倒靠日本人去宣扬。所以,我总有一个渴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拾起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
记住吧,记住吧,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曾经有一条河流叫长江,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曾经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
苍凉而悲戚的歌声绕梁不绝,歌者泪流满面,听着默然不语。唱歌的玩家叫“墨菱”。是一个很古典很好听的名字,而且,她是一个女孩子。
“对不起,打扰了大家的兴致,我很抱歉”,轻轻的拭去眼角的泪水,墨菱抬起了头,她的眼睛明亮而清澈:“其实我并不能算是一个中国人,我是一个美籍华人,但我有一颗中国心,我的母亲很早就告诉过我,虽然我们身在异土,但绝不可以忘记自己的故乡。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仰慕中华文化,仰慕那源远流长的故土文明。可是当我长大,终于能够回到故乡,看一看真正的故土文明的时候,我却怎么也找不到,这片祖先的故土,同我生长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到处都是西装革履,可一直缠绕在我梦中的中国文明,它在哪儿?我却找不到。我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也没有见到真正的中国文明,只好失望的回了美国。”
“但我坚信,古老的故土文明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逝,千年的灿烂不会因为刀枪的侵略而掩埋,所以我一直都在寻找、学习着任何有关中国文明的东西,一直到我玩了这个游戏,我才知道,原来真正的文明,不是依靠文字的记载传承、不是那些雕刻和画卷的描述,而是,存在于人们的内心。”
“你说的对,朋友,”两眼同样明亮而清澈的萧笑,“我们祖先的文明将由我们来继承,我们还要创造更辉煌灿烂的文明,虽然这只是一款游戏,但即使是在游戏中,我们这些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也不可以丢了祖先的脸,所以,”他停顿了一下,“我们的国家,就叫‘武华’,武之华章,用武力抵御外来侵略,保卫我文明的传承,用武力来开疆拓土,传播中华的灿烂,大家觉得怎么样?”
武华国,诞生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