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输血疗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是细菌感染,那么按照闻宇获得的知识,在异世最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使用某种对症的抗生素。不过这好像也有点远水不解近渴。而如果没有抗生素,那么被细菌感染后的死亡率往往是极高的。在那个陌生的异世界里,也曾经有一段漫长的历史是根本没有抗生素的,那时像伤寒、痨病(肺结核),甚至简单的伤口感染,都往往是致命的,这和闻宇现在所在时间的情形非常相似。虽然闻宇的父亲已经是镇子上最好的医生了,但对于多数此类的病症也并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
看着闻宇陷入沉思,风玲忍不住轻声问道:
“宇哥哥,这种‘细菌毒’很不好解么?”
“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我现在能想到的办法都很麻烦。”
闻宇略略皱了皱眉说道。
宋长老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忙道:
“哦,你真的有办法?麻烦不要紧,先说来听听!”
刚才各派的长老们眼看着辰家人被毒倒了一片,心里也都很难受,只是该试的办法昨天都试过了,也只好放手让闻宇这个孩子试试。现在宋长老听闻宇说他有办法,不禁喜出望外,哪里还会想麻烦不麻烦。
闻宇接着说道:
“按照我的猜想,对这种叫细菌的毒,在人的身体里其实有可以对抗它的东西,我把这种东西叫‘白细胞’。就好像如果把白海国当成一个人,把东卑匪徒当成这种叫细菌的毒,那么我们白海国的武林人士就是这‘白细胞’”
“我明白了,这‘白细胞’只要够多够厉害,就可以把侵入身体的细菌全都杀死,人的病也就好了,是么?”
风玲有些兴奋地接口道。不过她马上又想到了下一个问题:
“可是,怎么才能让已经中毒的人身体里的白细胞多起来呢?总不能让它们自己再生一些出来吧?”
“可以呀!”
闻宇和宋长老几乎同时回答道。
闻宇和风玲不由很疑惑地向这位长老望去。于是宋长老向他们解释了自己刚才看到的细菌一分为二的事情,然后说道:
“我想,既然细菌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里从一个变成两个。那个和细菌差不多大小的白细胞也应该有这种本事吧?”
“太好了!这下我就更有信心了!”
闻宇高兴道。因为这些知识原本都不是这个世界的,闻宇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说其中没一条都能在这个世界适用。现在既然宋长老亲自看到了细菌的分裂,而其速度也和闻宇知道的近似,闻宇对自己找到的治病方法又多了不少信心。
这一下,宋长老和风玲才又想起闻宇曾说过这一切原本都不过是闻宇‘猜’的。猜都能猜到这个份儿上,两人都无言了。
小小兴奋一下之后,闻宇又开始介绍他‘猜’到的治疗方案。
按照闻宇介绍的理论,人身体中的白细胞多数是在血液中的。当身体的某一部分被细菌侵入后,血液中的白细胞会顺着血流聚集到患处,与这些细菌战斗。但只有接近细菌的白细胞才会因为受到细菌的刺激而大量分裂,从而‘生’出更多专门对付这种细菌的白细胞(名叫抗体),而在身体其它部位的白细胞并不会大量繁殖。因此,当大量的细菌入侵时,白细胞繁殖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细菌繁殖的速度,人自然就越病越重,最终不治。
“因此,要治好因细菌感染而生的病,至少可以有两个办法。一是想办法让身体里所有的白细胞都加快繁殖来和入侵的细菌战斗,二是把别人身体里的白细胞拿来帮忙。”
闻宇这样总结了他的伟大猜想。
“你说的第二种方法,是不是把一个人的血抽出一些来,再灌到另一个人的身体里?”
宋长老这样问道。
“是的。不过不是从嘴里灌,而是直接灌到血管里。这才是最麻烦的一步。不过这比第一种方法已经简单多了。”
闻宇简洁地回答道。然后,他又详细地描述了他心目中最起码的抽血、输血设备。包括一个中空的针头、一个抽血用的针管、一个瓶子、一段软管。除了那瓶子可以用现成的酒瓶子以外,其它几样东西绝对都不好找。
听了闻宇对这几样东西的具体要求后,宋长老也不由皱起了眉头。闻宇要的几样东西都是平常根本想不到的,更不可能现在就有。然后闻宇又告诉他第一种方法用到的东西更多,而且至少要准备一天,对于病得比较急的人恐怕来不及。无奈之下,她只能提议把辰至忠总管找来,看看辰家多年收藏的奇巧之物能否临时替代这些物品。
辰总管匆匆赶来后脸色极其难看,他告诉几人说护庄武师的副头领和另外两名武师已经失踪,更糟糕的是庄里的六眼水井有五眼被人下了毒,人们还是在接到闻宇的提醒后经仔细检查在这些井边发现了少许黄绿色粉末。所幸下毒时间较晚(应该是在吴忆卿的事暴露以后),发现得又比较及时,所以只有少数几人中毒。但庄子里一下少了四口水井,众人的食水一下就变得紧张了许多。闻宇听罢,沉吟了一下说道:
“这毒未入口之前应该是好解的,我想只要把水烧开以后再烧十分钟,应该就可以了。如果还没有把握,可以把烧过的水拿来让宋长老看看。”
辰总管听了不由觉得有些疑虑,但看宋长老也认可地点点头,才又信了几分,当下询问几人因何把他唤来。闻宇把他要找的几样东西描述一遍之后,辰总管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
“这位小兄弟要的几样东西着实奇怪,我看只有一处可以去试着找找,那就是老太爷生前收藏各种古怪玩意儿的私人收藏库。不过这个老奴也不能擅自做主。待老奴请示过三老爷后再让小梅带你们去吧。”
很快,辰总管请示过辰明辉后又带着小梅回来了。辰明辉知道事关重大,指示辰总管和小梅全力配合,只要是闻宇觉得用得着的东西,一律可以先拿去用着。于是,小梅带着闻宇、宋长老和风玲几人来到了辰北星老太爷的私人藏品库。临去之前,闻宇还拜托辰总管将镇上昨天受了伤但今天已经基本没有明显中毒症状的人都找来。
辰老太爷的这个藏品库名叫藏宝楼,是一栋三层的小楼,每层占地都要四五百平方米,其中收藏了辰老太爷几十年来收集的各种珍奇之物好几千件。由于辰老太爷多年担任白海国的外事大臣和松江派外事长老,其收藏可以说涵盖了大陆各国的珍奇之物,甚至有一些是从遥远的阿特兰大陆运来的东西。他的丫鬟小梅多年跟随在他左右,也常常见他把玩这里的藏品,故而其它几人不管是问到哪样东西,她总能说出一些关于其名称来历等方面的信息。只可惜这几人是来找东西治病救人的,根本无心观赏这里的宝贝。

闻宇三人在里面转了一圈以后,还真找到了几件勉强可以替代的东西。
可以替代针头的是七彩鱼的鱼骨架,这七彩鱼生长在极北之地的大洋之中,据说是吸收了极地那变幻无方的极光,故而全身时刻散发出七彩的光芒,就连死后的鱼骨也在晶莹透明中散发出那迷人的七彩光芒。可惜现在的闻宇完全无心欣赏,他只是注意到那鱼脊柱上的每根鱼刺好像都是空心的,而且每根鱼刺在连接到鱼脊柱的地方都稍稍膨起,正好相当于注射针头的基座,闻宇又试着掰了掰,发现这鱼刺的强度和韧性都不错。所以这幅骨架在闻宇眼中简直就是几十根上好的针头。倒是旁边看着的小梅快要心疼死了。
替代针筒的相对简单,闻宇找了几个半透明的玉笛,估计待会儿把带孔的部分截掉就可以凑合用了。与针筒配套活塞则是用了软木的瓶塞。当然为了更好的密闭,一会儿还要在上面抹些蜡。
用来替代软管的东西最不好找。最后,闻宇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把样式古怪的弓,它的弦是半透明的,据说这是西方大陆(阿特兰大陆)上使用的魔法弓。弓弦的材料是黑魔蛟(一种西方大陆的魔兽)的背筋,据说可以在其中灌注魔力。闻宇在仔细观察后发现这半透明的弓弦其实也是中空的,估计是生前放脊髓的地方。虽然只找到这一根,却给了闻宇很大的启发。之前他并非没有想过从动物身上找,但一般动物身上的血管气管恐怕经不起开水反复消毒,但现在看来一些较大的魔兽身上的血管等也许可以。
当闻宇三人拿着选好的几样东西离开时,小梅几乎痛惜得要把他们拦住。不过想到那些生命垂危的病人,也只能生生地忍住了。
几人赶回闻宇的临时工作室后,闻宇立刻让人去找较大魔兽的血管等可能用作输血软管的材料,这边立刻开始组装这个世界的第一套抽血、输血装置。有宋长老这个高手和十几为各派门人的帮忙,东西很快就组装好了,等到闻宇托辰总管找的人陆续赶到这里的时候,宋长老已经用这套装置在几只小兔子身上充分练习了全部流程。宋长老毕竟是武功高手,手眼配合简直无懈可击,在兔子的细小血管上扎针都可以准确无误,如果放到另一个世界,估计几十年的老护士都得甘拜下风。
在等待这唯一一套输血装置被开水煮沸消毒的时间里,闻宇开始向众人解释输血治疗的原理。这次他没有把细菌、白细胞这些东西搬出来。而只是简单地说因为他们昨天曾经中毒而又没有发病,证明他们的血液可以抵抗这种毒药,所以号召他们捐献一点血液用来救人。鉴于辰家在镇上的地位,以及闻宇等人一再保证抽血不会很多,而且辰家也愿意给与响应的补偿,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了。
接着是凝血测试。简单地说,就是把献血者和受血者的一滴血混合在一起,看是否会发生凝结反应,如果没有凝结则可以输血。为谨慎起见,每次测试都由宋长老指派的几名武功最高的各派弟子检查,配对成功后还要由宋长老亲自复查,并由闻宇详细检查献血人的身体情况。
就这样,在申时(下午三点)左右,大陆历史上第一次输血终于可以开始了。献血人是辰家庄上一名女武师,她平时负责护卫内眷的安全,昨天东卑匪徒进攻辰家庄园的时候她并没有机会参战,只是后来匪徒四散逃逸,她也趁机斩杀了一名逃入后院的匪徒,而她自己也受了些皮肉之伤,昨天下午的时候也曾略有不适,但很快就好了。闻宇甚至还让人把砍伤她的那把刀找来仔细看了看,确认在划伤这位女武师的刀尖和前刀刃部分只有由黄绿色粉末与血液混合而成的棕色,这就进一步排除了女武师同时受到另一种毒素感染的可能。
在受血者方面,他们选择的第一个人居然是六姨奶吕莺儿。这也是比较无奈的。本来闻宇等人都不愿把这样一个相当比较重要的人当做第一个试验对象。但吕莺儿的身体状况恶化得很快,几乎已经无法再坚持下去了,后来在她的儿子辰明义(他也受感染,但症状较轻)的一再要求下只好选择了她。为了尽快把带有抗体的血液输入吕莺儿的体内,闻宇甚至打破常规,让宋长老用注射器(即针头加针筒)抽出献血者的血液后直接注射到吕莺儿的静脉里。由于宋长老的打针技术炉火纯青,几分钟之内就分五次将大约两百毫升的血液输入到了吕莺儿的体内。
做完这第一次输血之后,人们几乎来不及等着看看效果,就被迫继续使用同样的方法去抢救下一个病人。但闻宇还是固执地坚持了他的底线:一是每做完一例都要把器械彻底消毒(用开水煮十分钟),并严格要求每位临时的‘医护人员’也严格做好自身消毒(带上临时赶制的口罩,用白酒给手消毒等);二是要详细了解每位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具体情况,以确定配对是否合适。就这样,当病情最重的七位病人完成输血后,一个时辰又已经过去了。闻宇又检查了一遍接受输血的每个病人,发现她们的情况都已经稳定下来后,闻宇三人才刚刚有时间吃他们的午饭。而剩下症状较轻的病人,就交给刚才一直在观摩学习的各派弟子了。
(本书希望走出一条不依靠个人的绝对力量,而依靠智慧、科技、工业乃至各种‘软力量’成长的道路。欢迎书友献计献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