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个揪住姜望的樵夫一听说大王出巡,慌得连忙拉着他避到一旁。不想因为市井的道路狭窄,那樵夫一手拉着姜望,一手又要将柴换肩,浑然不知挑着的柴担塌了一头。他见前面有人拥挤过来,唯恐柴枝戳伤了别人,便忙着一转肩担,岂料柴担塌下去的那一头,刚好打在了御林军里的一个门军耳门上。偏巧那樵夫又天生神力,只是这样一扁担,竟然就把那个倒霉的门军打死了。
两边人见状立刻高叫道:“樵子打死门军了!”
姜望只见瞬间就涌上来一帮热心群众把那樵夫拿住,吵吵闹闹地说去见大王。他见那樵夫在震惊之下,揪着自己的手也松了,便吃出吃奶的力气从那樵夫手里挣脱了出来,也不管那樵夫在后面大喊:“喂,你别跑。我还要拉你去见官!”
姜望回头做了个鬼脸,心说“你还拉我去见官呢。你自己先去见官吧!演戏也不是这么个演法儿!”就想就跑回溪边去。可是他一扭头,又发觉那个门军是真的死了,不像是在演戏的样子,又不禁想跟去看看这个地方究竟是怎么回事,便压低了头上的竹笠,又混入人群中间,去看那个“大王”怎么发落那个“杀人凶手”。
姜望见那樵夫被人推搡到“大王”身前,连忙在人群中间踮起脚尖来看。好在这地方的人平均身高似乎不是很高,所以他这在二十一世纪北方中国只能算中等偏上的身高,倒显得有几分鹤立鸡群了,周围人还有管他叫“大高个儿”的,弄得姜望简直有些受宠若惊了起来。
那个“大王”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看样子已经有六七十岁了,模样看起来倒是很和气。他见众人推着那樵夫过来,便俯身朝车前的人问道:“这是何人?”
车下一个御林军头目模样的人立刻回奏道:“大王千岁,这个樵子不知何故,打死了门军王相。”
那个大王又在马上问道:“那樵子姓甚名谁?为何打死王相?”
这时那个被众人揪住的樵夫见问道自己,连忙跪下来答道:“小人是西岐良民,叫做武吉;因见大王驾临,道路窄狭,将柴换肩,这才误伤了门军,并非有意要伤他性命的。”
姜望这才知道这个把自己揪来的樵夫叫“武吉”。他此刻已经多少有些明白,自己很可能是被那副八卦图弄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世界里来了,而绝非误入了什么古装片的拍摄基地。因为在他周围根本就看不见摄像机的踪影,也见不到任何一个现代装束的人。最重要的是,刚才那个被武吉打死的门军,的的确确是死了。想到这里,姜望又唯恐武吉把自己招了出来,牵出那个莫名其妙消失的姜太公的事,连忙又压低斗笠缩回了人群当中。
这时那个大王又发话道:“武吉既打死王相,理当抵命。”
姜望听得出吃了一惊,忙又在人群当中探出头来看,却见那个大王居然命人在武吉身旁画了一个圈,又竖起了一根木棍,就这样把那个力大无比的樵夫囚禁在那方寸之地当中,自己却悠悠哉哉往据说是灵台的方向去了,而围观的人见他们的大王车驾散去,居然也渐渐地走开了,最后连一个看守“杀人凶犯”的人都没有剩下来。
姜望见人都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便走到武吉身边低声说道:“还不跑?难道真等那个什么大王千岁回来杀你?”

武吉露出就快哭出来的表情说道:“小哥你有所不知。这“画地为牢,竖木为吏”的法子,只在我们西岐有,而东南北几国、甚至连朝歌都有禁牢。只因我们的大王千岁会伏羲八卦,擅演先天数。凡事一经他演算,必定**不离十。所以他只要画地为牢,就没有一个犯事的人敢逃跑。”
姜望闻言感兴趣地问道:“难道犯人走脱了,你们的还会算卦把他抓回来不成?”
武吉哭丧着脸说道:“正是。大王千岁只要一演伏羲八卦,便可以算出人犯逃去了哪里。逃犯被拿回来以后,可是要加倍问罪的。所以我们西歧之民,平日里都奉公守法,就算犯了事,只要大王派人画地为牢,就谁也不敢逃跑。”
姜望听得瞠目结舌道:“你说这里真是西歧?殷商的西歧?”他因为此前拍过一辑殷商废墟的图片,所以对这段历史多少有些了解,见武吉点头,便又难以置信地朝武吉问道:“那刚才过去的那位大王千岁,是不是文王姬昌。他真的有一百个儿子?”
武吉无精打采地点了点头。姜望却从最初的震惊里回过神来,咂了咂嘴说道:“真牛。”
“啊?”武吉完全不明白姜望这个“牛”字是什么意思,一见自己身陷囹圄,等大王回来就要丢了性命,居然放声大哭了起来。
姜望被武吉的哭声吓了一跳,见周围的行人都好奇地往这边看来,不禁有些慌了手脚。他觉得这个叫武吉的樵夫虽然力大又鲁莽,却是个老实人,便安慰他道:“你放心。我现在就去那条溪边找找姜……呃,姜老丈。他是个异人,说不定会有什么法子救你。”
武吉听得止住了哭声,见姜望转身要走,连忙又拉住他表情沉痛地说道:“我家中还有一位七十余岁的老母。我既无兄弟,又无妻室。我老母见我天晚不曾回家,必定倚门而望,担心不已。还望小哥回去替我转告她老人家一声,只要说是渭水边的武吉家,必定有人知晓。你见到我母亲时,只说我在城里吃酒,免得她惦念牵挂。我若是被处死了,日后也要劳烦小哥将我的骸骨带回家中安葬。我只怕死后母亲无人照料,又已然年老无力,恐怕早晚会被饿死。一想到这里,我就苦不堪言啊!”说着又要放声大哭。
姜望见武吉如此孝顺,倒是真的动了救他的心思,想了想便说道:“你放心。我一定替你去传话。”说罢撒腿就跑。等他气喘吁吁地跑到那条据武吉说叫“渭水”的清溪边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姜子牙的身影,不觉有些着急,只得先找人打听了武吉家在哪里,把武吉交代的话转述给他母亲之后,自己又跑出来接着找姜子牙。
姜望一直在外面找到天黑,都没有找到那个把全副家当扔给自己,他却拍拍**就走人的“姜太公”。他莫名其妙地跑了一天,只觉得又饿又累,只好又摸黑回到了武吉的家,准备厚着脸皮借宿一宿。好在姜太公留下来的鱼篓里还有一条鲜鱼,姜望自觉在武吉家蹭吃蹭住也不会特别不好意思。
姜望敲开武吉的家门之后,武老太倒是很热情。姜望不好意思让她来给自己做饭,便自告奋勇地去杀鱼。不想他一刀下去,鱼肚子里竟迸出一副卷轴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