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先声仗鬼神(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其实……”刘嵩支支吾吾地在心里想着措辞。
“惟中可直言不讳。”李密也在一旁温言鼓励,却显得锲而不舍。刘嵩见状,只得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将自己的未来压在读书看到的历史‘花边’上。
“其实我听说主公的名讳,还是因为一个‘牛角挂《汉书》’的故事……”
说到此处,刘嵩注意到李密竟是莞尔一笑,心中兀自狂吼:“谁说欧阳修这个老儿修的《新唐书》净是胡说八道,分明记人家花边新闻准得不得了嘛!”想到这儿,刘嵩心中大定,“主公好学,连先楚公都推重不已,属下耳闻之下,很是心向往之,对什么家世、位望之类的事情,倒没怎么留心……”
“哈哈……惟中可谓不学有术者也。李密自愧不如……”李密闻言大笑不已,之前那借由宽袍大袖和悠悠文气塑造出来的谋主形象顿时当然无存,肆情纵意之下,刘嵩霍然发现李密早已不是自己心目中那个在翟让背后下黑手、忘恩负义的瓦岗魏公,而是真真正正屹立三朝不倒的关西将种,日后拥兵百万的天下英雄。
不过见此情景,刘嵩也是喜从中来。他很清楚,一旦领导在一个属下面前毫无顾忌地表现本性的时候,就是真正赋予他信任的时刻。自己和他在生活圈子上毫无交集,古人的消息传播又没有后世那样迅速,自己若说听说他文武双全、家世显赫,无疑是极其可笑的事情。毕竟自西魏以下,三朝的封爵显贵可谓多如牛毛,自己一个僻处关东的赘婿,又没有报纸、电视,上哪儿知道那么多的上层秘辛?反倒是李密少时骑牛读汉书被杨素赏识的故事一直被士林传为美谈,有心人知其一二也是可能的。而这又是李密前半生的得意事,自己一记马屁拍上,自然令他疑窦尽消啦。
既然君臣之间少了几许怀疑的隔膜,两人站在一起自然也就多了不少话题,一路笑谈而行,不知不觉间便走到了城墙之下,二人拾阶而上,不一会儿便立于城楼之内。
仓城直面黄河,时下虽已入夜,但滔滔河水在月光映照之下,仍是清晰可辨。而那滚滚波涛,更夹杂着风雷之声,卷起阵阵水雾,远远望去,有如道道白练腾空而起。远望广阔黄河,李密手扶女墙,纵声高呼:
“长河万里谋入海,岂因艰险退避之?大丈夫处世,不能名垂千古,亦不惧遗臭万年!惟中!请楚公来!”
刘嵩听他言语间,似乎是去了一块心病,下了一分决心,当下不敢怠慢,转身欲走。只听得一声大笑,杨玄感壮硕的身躯已然闪过合抱粗的廊柱,直奔二人而来。
“法主兄,玄感不请自到了,可是想通了?!”心中的喜悦仿佛沛然而出。“想通了!成则富贵可期,败则破家亡身。李密过于执着成败了!来……来,坐下说!

一边招呼着杨玄感坐下,李密伸手勾画几下,夯土城墙上便显出了一幅简易的地图。刘嵩心下好奇,凑近了几步,迎头看见杨玄感不悦的眼神,急忙缩了回去。李密见状,苦笑着摇了摇头,示意刘嵩近前来卫护,一边对着杨玄感说道:
“楚公何必如此坚持,魏武尚有唯才是举的胸襟气魄,岂有拒人千里的杨尚书?”见杨玄感愤然作色,李密连忙挥手止住,“我等做的是夷族大事,想来楚公在幕府中也早有计议,李密不过抛砖引玉而已,刘嵩乃我亲兵,听听自也无妨。”
一席话,立时将杨玄感说得默然无言,李密也不欲继续纠缠,正容问道:“今日征募民壮得兵近万,不知楚公如何打算?”
“只待兄长教诲!”杨玄感一听李密将要为自己谋划大事,哪里还记得刘嵩这点事。
“愚有三计,惟公所择。今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地去幽州,悬隔千里。南有巨海之限,北有胡戎之患,中间一道,理极艰危。今公拥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直扼其喉。前有高丽,退无归路,不过旬月,赍粮必尽。举麾一召,其众自降,不战而擒,此计之上也。又关中四塞,天府之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今宜率众,经城勿攻,轻赍鼓行,务早西入。天子虽还,失其襟带,据险临之,故当必克,万全之势,此计之中也。若随近逐便,先向东都,唐祎告之,理当固守。引兵攻战,必延岁月,胜负殊未可知,此计之下也。”
李密一席话说完,地图也清晰地划出三条道路,便不再说话,长身而起,自顾自地观赏黄河夜景。杨玄感却是默然良久,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地图。
侍立一旁的刘嵩闻言,心中如澎湃怒海,脸上更按捺不住激动,憋得通红。他心中暗道,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历史啊!我现在就在李密的身边,聆听他的起义三策!正自心驰神往间,刘嵩发现李密正对着自己展颜微笑,知道他是在提醒自己,了然之间更多了几分感激。
对于这三策,后世的评价本就不一,有人说杨玄感鼠目寸光,若是听了李密的上策,帅军直扑涿郡(今北京),掠取征辽隋军军资,再以重兵封锁至辽东的关卡,则隋炀帝的百万大军只能困死在辽东,天下自然可以传檄而定。纵然是采纳中策,以杨玄感父亲杨素的声望和影响,偷偷进入关中、占领长安,也可振臂一呼,令关中倒戈,最终也不失和隋炀帝对峙的局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