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七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中午,二姐正在家和面,准备烙几个玉米面饼子,柱子急急火火地跑进来,大口呼着气,额头还沁着汗珠。
“柱子,你可是稀客呀。自从我这里住上了城里人,就吓得一直不敢进门了呀。人家城里娃可和顺呢,哪像你家那个母夜叉?还怕人家女孩子吃了你呀。”还没等柱子开口,二姐笑哈哈地调侃了一通。
“二姐,哪里话,”柱子随手接过二姐递上来的蒲扇,猛劲地扇着,“这不是秋收了嘛,事多,忙不过来,也就少到你这里来跟有根哥唠嗑了。”
“跟有根哥唠嗑?”二姐笑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你那有根哥就是属猪的,能哼哼就不错了,哪里还有什么人话?三杠子压不出一个屁,半天哼不出一个字,我都懒得理他。”
“那是二姐把话都说尽了,让有根哥说什么去?不是我说的,就你一个,说得比哪家子人都多,还用有根哥说啊。”柱子也不依不饶,反唇相讥。
这到是实情,全村人还没一个能说得过二姐的。可那有根在娶二姐前,不也是老木头一根吗?
“瞧瞧我这一手的面,”没等柱子再往下说,二姐在脸盆里随便洗了两把,从铁丝上抽下几乎磨秃了的毛巾,胡乱擦了两下,掇过小凳,让柱子坐。
“不啦,二姐。”柱子站定没动,“我只是给毓秀捎个话,咱村里又来了个女知青,你告诉她,这个下午不用上坡啦,跟三个男知青一块在家里等着。还有,晚饭你也不用给她做,主任说了,今儿个一块跟几个知青吃顿饭,也算给他们接风。”
话音未落,毓秀、春妮嘻嘻哈哈笑着跑进来。毓秀见队长在,礼节性地说了句:“柱子哥也在啊?!”
柱子不知所措地挠挠后脑勺,嘿嘿笑了,这让毓秀一下子想起第一次见面的时候。
“我是来告诉你,这个下午不用上坡了。”
“是来了个新知青吧?”毓秀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端详着这个自己的直接领导者:中等身材,黝黑皮肤,透着憨厚和帅气。
“你怎么知道?”柱子停下蒲扇,疑惑不解地打量着她。
“刚刚我跟春妮在外面玩,正好碰到楚爷,就说起这事。”
“那我就不再多说了。来这么久,你们几个知青也该凑在一块乐哈乐哈了。”说完这句话,扭身就走。没走几步,又踅转来:“对了,那个新来的知青叫林巧云,跟你们那个吹笛子的同宗呢。”又想起什么似的,停了停,把蒲扇放在风箱上,二姐留他吃饭他也没搭腔,径直走了。
吃过午饭,毓秀、林瑶和另两个知青在柱子的带领下来到村南边的一片果园。说是果园,除去几排桃树和苹果树之外,还兼种着各类蔬菜。看守果园的老伯看样子六十多岁了,弯腰驼背,脸上沟壑纵横,不过面色倒还清朗,行动也非常利索。
“瞧人家城里娃一个个长得,就跟那电影里的仙人似的。”老伯一笑露出参差不齐的黄牙,说话含含混混地,“只是到了咱这穷地方,受委屈喽。也好在,混个一年半载,也就回到爹娘身边啦。”
柱子笑着打断他,“人家城里可不兴叫爹娘,就你这老土才这么叫呢。”
几个人就都嘻嘻地笑。
“说得也是,”老伯也呵呵跟着笑起来,牙缝里仿佛透风撒气的,“除了闹鬼子那会儿,我还没出过这个村呢,外面的花花世界哪里能知道?现在土坷垃都埋到脖梗子了,这辈子也就这样啦。”
一句话说得毓秀他们几个笑弯了腰。
“今儿个咱就吃个新鲜,”柱子看几个知青笑得欢,待他们停止笑声,有些卖弄地说了句,又对老伯说:“二叔,你看着弄几样菜,够七八个人用的,今儿个晚上给城里来的娃儿们接接风。”又转向毓秀他们,“我已叫二姐去买二斤肥肉,几瓶酒。你们也一个月没沾点肉腥了,趁这个机会开开洋荤。小伙子也多喝点,在姑娘们面前好好显摆显摆。”
毓秀抿嘴想笑,没敢出声。真没想到,这个看上去腼腆的小队长,居然也这么幽默。她也听二姐说过,村里买肉都捡肥的买,为的是能煎出大油来,在食油供应紧缺的年代,肥肉也成了稀缺品。她就亲见过二姐炼油的方式:先是把膘肉打成片,然后放进锅里用急火熬,把炼出的油沥出来,直到锅里只剩下肉渣为止。
新来的知青叫林巧云,圆圆的脸盘,一笑两个浅浅的小酒窝,透着天真的纯真和灵气。扎着李铁梅式的那种大辫子,走起路来在身子后面一甩一甩的,煞是好看。闲下来的时候,也喜欢逗弄着辫子玩。不用说,这是女孩子的心疼之物呢。穿着衣服虽说俭朴,却也干净利落,一看就是爱洁净的城里娃。说起话来,在农村人看来,说话有些嗲声嗲气,却也并不矫情,村里人议论说,新来的这个,比毓秀更俊三分呢。
毓秀是从果园回到大队部才见到巧云的,看样子刚到不久,脸也没顾上洗,就在那儿跟村主任说着话儿,一见院里进来几个人,便知前面那个女孩子是毓秀了。这不,刚刚主任还介绍着呢,说曹操,曹操到。还没等毓秀开口,她先立起身,欢蹦乱跳地迎到门外去,没等毓秀反应过来,就抓住她的胳膊。
“你就是毓秀姐吧?”她兴奋的脸涨得通红,“好漂亮的姐姐呢。以后我可得与姐姐同甘共苦了。”
毓秀也一样显得很兴奋,没说了几句话,就向村主任告别,说是要到二姐家去看看,主任笑着嘟囔了句:“女孩子们凑到一块,有好玩的哩。”手一扬,两个女孩子欢快地跑了。
来到二姐家,并不见有人,可能都下坡去了。二人也便不在意,在小套间里说了好一阵子话。不知为何,这是毓秀到这里这么长时间最开心的一天,她妹妹长妹妹短地问这问那,巧云一一作答,同时也问了毓秀来秀水后的情况,毓秀也约略说了个大概。
正说着呢,听见外面有响动,透过窗棂,毓秀见是二姐回来了,赶紧迎上去。二姐见毓秀后面还跟着一个女孩子,便知是新到的巧云了,反倒不知如何是好,仔细瞅了半天,才把二人又让回屋里。

巧云能看得出来,二姐是那种大大咧咧的人,这正符合了自己的性子,很快也就熟络了。
娘儿三个正说着话呢,春妮也回来了,虽说见了巧云有些腼腆,但还是坐过来,一手牵着毓秀,另一只手让巧云攥着,看一眼毓秀,再瞅一眼巧云。
“春妮妹妹,干么用这眼神看我呀?”毓秀不解地看着她,“就像第一次见姐姐似的。”
春妮把抓住毓秀的手放心,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脸上透出淡淡的红晕。
“我是在看呢,”她故意歪了歪脑袋,“两个姐姐,哪个更好看。”
“还是妹妹更好看。”没等毓秀开口,巧云先发了话,“我说真的呢,是不,毓秀姐姐?”
毓秀随声附和巧云,她知道这也是巧云说的心里话,因为,在自己眼里看来,春妮真的是一个成熟而又漂亮的大姑娘了呢。
二姐看姊妹三人谈的高兴,也就不再多言,立起身,说是要帮衬着给她们准备晚饭去呢,也就离开了。三个人又移到院里的树阴下说了回子话,太阳的影子也渐渐消失了。
晚餐是在大队队部进行的。这里的环境他们并不陌生,就连巧云被接到秀水的第一站,也是在这里,村主任说,以后有什么事,尽可以到这里来找他。
队部位于秀水村的最南端,在整个破败的村子里鹤立鸡群:地基明显抬高了一米左右,六间敞亮的北房全用青砖砌成,而且地基处还有凿着花纹的青石板。门楼虽有部分倾圮,仍不失其辉煌壮丽。走进院落,空空荡荡,只有西南墙角停着一部锈迹斑驳的链轨拖拉机。毓秀听二姐说过,这个队部原是挨批斗的支圣的爷爷留下来的。土改那会儿,不但土地没收,宅院也充了公,唯一的后人支圣寄居在死掉的一个“五保户”摇摇欲坠的草房子里。
接风酒宴进行得热烈而愉快。特别是毓秀,这个晚上,因为巧云的到来,有说不出的高兴。一直以来,她总觉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当听到楚爷说要给她找个伴儿的时候,她就一直牵挂着,另一个女孩子会是怎样的人。这个下午,她们相见甚欢,连她自己也觉得奇怪。巧云虽说跟几个男知青并不熟悉,但几杯酒下肚,也就少了些拘谨,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接待他们的除了柱子还有大队的民兵连长。他膀大腰圆,一身军装,说话粗吼咙大嗓子。拿他自己的话说,当过三兵年,虽没混上一官半职,却也立过功,受过嘉奖,并因此入了党。退伍回到秀水村,第二年便被任命为民兵连长。
毓秀能看出来,这个自我介绍叫“李茂生”的连长性情豪爽,直来直去,丝毫也不遮掩他在村里的王者之气。他一面劝知青们多吃,一面豪饮大嚼。
酒过三巡,知青们也不再拘束,放开嗓子大声说笑起来。柱子一边给连长斟酒,一边劝毓秀和巧云多吃些菜。
毓秀和巧云很快也就放松下来了。特别是巧云,被逼不过,也喝了几盅,脸上便有些发烧,突突乱跳。好在暗淡的灯光下,别人也注意不到什么。毓秀到是落落大方地喝了几盅,只是下口的时候只觉得**辣地,喝也去也就同什么了。让她觉得有趣的是,村里人真有意思,喝上酒,话就不自觉地多了,连柱子说话也一串串的。
当然最有兴致的李茂生,本来就是能侃的主儿,这下更是打开了话匣子,一嘟噜一嘟噜地从如何当兵,如何立功,转业后做了些什么,原原本本地倾泄出来。这些话柱子早就听腻了,但这几个知青还是觉得新鲜,一个个听得入迷。
李茂生不愧是有过见识的人,舌头虽已打折,但依然豪气不减。几个知青便知他喝得差不多了。其实柱子心里最清楚,这个民兵连长酒一喝多,说话就不着斤两,怕他在知青面前失了面子,劝他别再喝了。他却把胳膊一挡,“没……没事,就这点酒,还能难倒我。”柱子也就不好再去管他。
酒酣耳热之际,一个背着长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气喘吁吁地闯进来:“连……连长,贼……贼……捉到了。”
“干得好!”李茂生一摔筷子,“呼”地立起身。仿佛意识到有些失礼,有些不好意思地在灯影里搓着手,朝毓秀他们陪笑说:“噢,我们民兵连接到的任务,已经大功告成。你们接着来,我去看看就回。”
说罢,习惯性地整理了一下衣领,同持枪的小伙子一起消失在夜幕中。
几句知青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愣愣地相互递着眼神。柱子心里明白一些,也不好明说出来。看到一下子冷了场,他赶紧抓起筷子,指点着杯盘:“来来来,吃菜吃菜。”
即使柱子不说,几个早来的知青也意识到这事肯定与隋三麻子有关。在秀水村,他是专政的对象,当然也是村里最大的贼。这一点,巧当然还意识不到,但也隐隐有些担忧,她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村庄,也会有这样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
看得最清楚的还是社员们。隋三麻子自那日去公社开完批斗会回来,一直神情恍惚,言语较以前更少了。见了村民除了还像以前一样点头哈腰,或是不那么自然地笑笑,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下来。据他的邻居单嫂子说,三麻子中了风,瘫痪在床,别说身不能动,连话也不能说了。
单嫂子说这些话的时候言之凿凿,也虽像其他村民一样不敢进隋家的门,但这事却是听三麻子的老婆亲口讲的,当不会假。而且,以他们家的身份,也断不会敢散布是什么假情报,那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村民便也相信了单嫂子的话,但心里总系着一个疙瘩:这个三麻子的路,真的就这么走到尽头了吗?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