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小有名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问除了大明寺那些,扬州其他有名的地方?”太白楼上,两名穿着玄色长衫的男子靠窗对饮。一男子手指窗外远处的红墙:“那边的温柔乡去了没?”另一青年男子摇摇头,说了句什么,前个男子声音大了起来:“那里怎么不算,哪里的女子比得上扬州的**!现在你都算的上是老江湖了,去烟花之地有什么说不出口的?出来跑江湖四年,连青楼都没去过,你出去千万别说是我师弟,你不怕人家笑话我都怕!”一个肥头肥脑的商人打扮的人和身旁的青年人开玩笑,“你别急啊,我想想,扬州啊,要说其他的不足为奇,都是老事物了。最近风头最足的当属城西的‘百味斋’了。”
“百味斋?听起来像是酒楼的名字。”
“不是酒楼,不过一个小饭馆罢了!”说话人看了看边上人不以为然的神色,接道,“你可别以为它只是个饭馆这么简单。要说扬州有名的酒楼,少说也有十几二十家,这些掌柜的无一不是经营多年的老手,论经验论手段论门路哪个都比‘百味斋’强,但是人家才开了一个个月,名声比那些开了十几年的还响,这家店的确有它的独到之处。”
“先不说‘百味斋’的菜肴花样繁多,口味独特,也不说‘百味斋’无论座位摆设点菜都与众不同,单单就说‘百味斋’的掌柜吧,听说是个不满二十的年轻人。听店里的人说,这些新奇的点子都是他一个人想出来的,年少有为啊!你来这儿不是问我什么时候改动了吗?我就是仿着‘百味斋’的样式改的,你手边的菜谱也是‘百味斋’率先使用的,公平标价,童叟无欺。这么一来不仅省时省力,还省了人手。”
商人见年轻人的样子,又道:“你看在桌上摆牌子,这也是‘百味斋’的手段,这么一来上菜又方便了许多,我这太白楼有今日的繁华固然是我经营有方,但‘百味斋’的那些小把戏也帮了我不少。”
“师兄,你对那个‘百味之阿’的掌柜挺推崇的。”
“那是,师兄也不过一个小小商人,对那些新奇点子最是欢喜。但是就这些不足以成就‘百味斋’的名声。他们不知从哪翻出本书,据说是什么‘江湖百晓生’的,里面记录无数秘闻,百味斋也真敢做,请了个人店里讲书,一来二去的就这么火了起来。”
“师兄,说百年前的武林逸事,这人好大的口气!连师傅都说武林旧事只剩只言片语,很多奇闻逸事现在少有流传,连我们武林中人都不知道的事,他们怎么知道?莫不是编造了来糊弄人的?那本书,恐怕是个噱头吧!”
“师弟,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那书生自称‘江湖百晓生’,说是拾到一本旧书,他所说的都是上面记载的百年之前的事。当时‘百味斋’敲锣打鼓的把这事闹得全城皆知,于是第一天开讲,很多人去凑热闹,当时也有几个武林中人在场,大多数人都是去看这下子那百味斋怎么自圆其说。可是一场书说下来,别说百姓,连那些武林人士也入迷了,直说这事说得真。后来随着众人的讲述,这书生说的本子就暗暗流传开了,一传十,十传百,听了的人说精彩,看了的人呼过瘾。有些江湖人士把说书的内容和武林大事相对照,还真有几分相似!可惜那故事只是半真半假,谁也不知实事究竟如何。如若传言是真的,那书生手上的书恐怕已经上了很多人的心了。现在‘百味斋’每到开讲时分,都是人满为患,要不提前定下位置,连坐的地方都找不到。”
“师兄,这事的确有趣!虽然是个噱头,能做到这个份上,的确有些真材实料。”
“还不止呢,听说今个儿讲的是武当立派的事。现在也快到时辰了,怎么样,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听听?”
“武当立派?当然去!如今武当式微,当年威势不再,我们师兄弟只在上一辈口中得知武当当年的盛况,如今有人开讲,”青年起身,“还等什么,走了。”
“师弟,你慢点。”商人离开桌子向楼下走去。
“师兄,那个掌柜的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
“柳如是。他平时很少出来见人,只听说是海外归客,和两个弟弟住在一起。”
“海外?难道他那些奇思妙想都是来自海外见闻?”
“那倒不像,就算那些菜单之列是海外流传,那‘百晓生’呢?我曾听在外的船家说,西洋之尽有个国家,那里风俗习惯与中土不同,去那里的人往往是有来无回……”
————*————*————*————*————*————*————*————*————*————————*————
陈阵先前听说百味斋有名,不过有些好奇罢了,待到了百味斋,才知百味斋果然是人潮涌动,端的是热闹非凡。
“各位各位。”一个青袍少年来到中央,手里拿着张纸,“今天的规矩依旧,六个谜语,三个对联,对上谜语的,送青椒炒肉一盘,对上对联的,送酒水一份。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啊!”

下边有人哄笑起来:“大伙儿都知道了,还等什么,开始吧!”
“慢着。”少年道,“今天这对联和前几日的都不同,要是能对上,我不禁送酒水一份,还附带鸭子一只。”底下人按耐不住了,一个人道:“小子,直接把题目说了吧,别吞吞吐吐的吊人胃口。”
“别急别急,”少年不慌不忙道,“我在这里先说了,这题目,要是大伙儿对不上来,可以把题目记了,回去问问,看究竟谁能对上。听好了,谜语是这几个: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打一天气;金箍桶,银箍桶,打开来,箍不拢,打一动物;铁公鸡,猜一成语;低头思故乡,九死一生,牧童,各猜一中药。”
语毕,就有人喊出:“雨!”“蛇!”“一毛不拔!”来,当下就有小二端了菜呈上。后面的中药有些难度,一时无人回答。
“师弟,你看如何?”商人问道。
“开头几个简单,之后稍好。先易后难,自然引得一些人兴趣连连,是有些手段。”陈阵道。
“那谜底……”
“低头思故乡——怀熟地,九死一生——独活,牧童——牵牛子。”陈阵说完,果然有人把谜底道出。
那少年等菜都端上,这才道:“各位,谜语猜完,这里是今天的对联。”几个小二主动上前,各自拿了纸张分发。
“咦?”商人拿到手上的对联,诧异道。
“怎么了?”陈阵问道,“这对联有什么不对?”探头看去,果然三个上联,分别是:“麻姑吃蘑菇蘑菇藓麻姑仙”“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退”“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
“猜谜,没想到连对联也来个谜语联,这倒有趣。”商人道,“可往日百味斋都是当场出题当场解答,这回怎么就换了方法了?”没错,因为当场猜谜对对联既费时间又费力,在书生的义正言辞下,兴致勃勃地柳如是不得不委委屈屈的换了方法。但他提出,一下子变更客人会不适应,这才有了当场猜谜,纸上对联的情况。过几天,书生甚至考虑,要不要在门口张贴谜面对联,毕竟客人大多是冲着讲书而来。
“好了。”那少年不知从哪拿来一把扇子,“诸事已了,今个说的有关武当的事,由于年代久远,很多与事实不符,不必过于当真。我这也只是照本宣科,如有不符,且当传奇。”
“上回说道神雕侠侣携着独孤前辈的大雕一同归隐,离去后郭二姑娘甚为失落,此后江湖上再也不见神雕侠侣的踪影。神雕侠侣的故事就此结束。”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诗罢陈阵叫了一句“好”,在座的大半都没听懂这诗是什么意思,听到他打断了少年的故事,怒目而视。陈阵也发觉了自己的失误,赶忙不作声了。
商人问道:“陈兄可是明了了词中含义?”
“这词诵的似是梨花,其实词中真意却是赞誉一位少女,说她‘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又说她‘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不与群芳同列’。”
果然接下来少年说道:“这首词诵的似是梨花,其实词中真意却是赞誉一位身穿白衣的美貌少女,说她‘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又说她‘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不与群芳同列’。词中所颂这美女,乃古墓派传人小龙女。她一生爱穿白衣,当真如风拂玉树,雪裹琼苞,兼之生性清冷,实当得起‘冷浸溶溶月’的形容,以‘无俗念’三字赠之,可说十分贴切。长春子丘处机和她在终南山上比邻而居,当年一见,便写下这首词来……”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等到中场休息时,陈阵问道:“师兄,这人说得实在是好。他是哪的说书人?要是把他请到你的太白楼,我们也好打听打听武当当年的盛况。”
“师弟,你知道这位是谁?”商人道,“这位就是百味斋的掌柜,柳如是!”
“柳如是?!”陈阵瞳孔一缩,“原来是他!”
————*————*————*————*————*————*————*————*————————*————
郁闷一下,原来是十一点五十多上传的,可是刚刚发现,没有传上去,网页无法显示,这下重来。时间不对了,本来是19号的,郁闷一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