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 有卵子的与没卵子的斗(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突然,他被一阵哭声惊醒。在熹微的晨光里,僖宗似一个小孩,正哭得伤心,还一边用衣袖抹眼泪。“皇上,您怎么啦?是不是哪儿不舒服?”王建急忙询问。好一会儿,僖宗才止住哭声,可还在抽泣。“王、王爱卿,朕真不想当这个皇帝了。”这肯定是李儇的内心话,这四年多,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原以为黄巢死了,好日子又会开始,谁知又要逃离长安,过颠沛流离的生活。看着僖宗有些苍白的脸,王建还真有点同情。“皇上,别急。现在是春天了,美好的日子就会来临。”“美好的日子就会来临?”僖宗用双手去握从山的缝隙透过来的一束阳光,喃喃自语。
开始吃早饭了,僖宗解下身上的御袍,递给王建,说:“王爱卿,这件御袍上面粘有朕的泪痕,赏赐给你,留个纪念。”阿父在一旁酸溜溜的,不知说什么好。王建得到了留有皇帝泪痕的御袍,又背着象征皇帝权威的传国玉玺,肯定在那个时候,他有了一种异样的感受。要不然,他怎么也会在后来建立后蜀,当皇帝呢?
李儇,你当皇帝不怎么样,但很会培养接班人嘛。
朱玫见攻不下大散关,只得率部回去。在路上,经过遵涂驿的时候,他意外地抓到了正卧病在床的襄王李熅。原来,跟着僖宗的李熅突然得了重病,去不了成都。看来,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李熅的卧病在床,又引发了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甚至可以说影响大唐历史的重大事件。
带着李熅,朱玫回到了凤翔,与王重荣、李昌符一起上表,请求皇帝下诏诛杀逆贼田令孜。在凤翔的宰相萧遘和其他百官也一起联名列举田令孜和另一个宰相韦昭度的罪状,请求皇帝下诏将他俩斩杀。
结果呢,田令孜没死,依然活得好好的。到了兴元之后,他依然可以通过皇帝对诸侯们发号施令。皇帝下诏,加封王重荣为应接粮料使,命他马上调集本道的粮谷十五万斛以接济国家急用。接济国家急用,就是接济皇帝他们急用。不给!王重荣的回答很干脆,说田令孜没有正法,他就不奉行诏令。
皇帝又下诏:任命尚书左丞卢渥为户部尚书,充任山南西道留后;任命严遵美为内枢密使;派遣王建率领本部人马在三泉防守,晋晖和神策军使张造率领从驾的四都人马驻扎在黑水,修建栈道以便相互交通往来;同时任命王建隔地遥领壁州刺史。
读者或许不懂“隔地遥领”的意思,在现代社会,这种现象非常正常。例如,杨某某是县教育局的局长,可行政级别是正科级。而他的管辖范围内,有个省重点学校或者国家级的重点学校,其级别是副处级或者是正处级,那比他的行政级别要高,于是,杨某某就可以以县教育局局长的身份兼任该校的书记,行政级别就是副处级或者正处级了。
看不到僖宗有半点想杀田令孜的迹象,朱玫忽发奇想,找到宰相萧遘,说:“萧相,本将军有个想法,不知可不可行?”萧遘说:“什么想法,说来听听!”朱玫压低声音道:“换掉李儇,立襄王李熅为皇帝。”萧遘本坐在那里品茶,听到这句话,惊得站了起来,嘴巴张得老大。

朱玫把他扶坐下去,说:“萧相,不要那么夸张,凤翔这里有一套现成的文武百官班子,不就是换个皇帝。”这是谋反,要株连九族的,萧遘没这个胆量,急忙劝阻说:“朱将军,这不好吧,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哼!”朱玫很不高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朱某没有任何私心,是立大唐王室的襄王为皇帝,名正言顺,谁敢反对,杀无赦!”见朱玫杀气沉沉,萧遘哪敢多言。
四月初三,朱玫逼迫留在凤翔的文武百官尊襄王李熅为皇帝,监管军国大事,并改元建贞。因为文武百官是现成的,基本可以不动,只须册封朱玫为左右神策军十军使,所以事情办起来并不难。
新君登基,当然得有册文。朱玫请笔杆子宰相萧遘主笔,撰写拥立襄王李熅的册文。萧遘连连摇手,说:“我好久没写什么文章了,文笔已经生疏,思路肯定闭塞,册文这么重要的事,难以胜任,朱将军另请高明。”朱玫当然知道萧遘是在找借口拒绝,可不好发作,便委托兵部侍郎郑昌图负责起草册文。
四月初六,李熅向北朝拜,接受文武百官拥立他的册文,正式宣誓就位。当日,朱玫率文武百官陪着新皇帝回到京城长安。回到长安,新皇帝下诏,授兵部侍郎郑昌图为同平章事,兼判度支、盐钱、户部置副使,所有三司的事务都委托给他一人;调萧遘为太子太保。萧遘却借口有病不能上任,到他弟弟那里养老去了。
形势越来越逼人,在兴元的东风不败田令孜也开始担忧起来,慌忙推荐枢密使杨复恭为左神策中尉、观军容使,自己主动降职充任西川监军使,到哥哥陈敬暄那里避难去。杨复恭一上任,便排斥田令孜的党羽,调王建为利州刺史,晋晖为集州刺史,张造为万州刺史,李师泰为忠州刺史。他还与新任宰相杜让能积极磋商,看哪个时候回长安。
五月份,新皇帝也颁布一系列诏令,任命了一系列中央级别的高官。朱玫派遣吏部侍郎夏侯潭到河北,派户部侍郎杨陟到江州、江淮,分别传达旨意。各处藩镇愿意接受朱玫命令的占十分之六七,形势一片大好。
这里要特别点一下淮南的高骈,他被新皇帝任命为中书令兼江淮盐铁转运副使;还有淮南的右都押牙和州刺使吕用之,他被任命为岭南东道节度使;还有朱全忠、李克用,他俩也接到了新皇帝的诏书,只是被他们烧了。
最伤心的是凤翔节度使李昌符,辛辛苦苦立了个新皇帝,好处都被朱玫占了,空头支票都没开一张给他。他一气恼,便说朱玫立的皇帝没有法律依据,兴元的皇帝才是正统的。于是,他改变立场,向僖宗写保证书表明心迹。僖宗马上积极回应,下诏加封李昌符为检校司徒。
〖哈,因为上帝们的支持,小书终于上"新书潜力榜"了,心一乐,决定改变计划,今天来个第四更,然后少睡两个小时,把存稿补上.亲们,得支持偶哟,投票票,收藏,推广,一个不能少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