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章同游(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九章同游(三)
当他们停下来观看东御碑亭下的刻诗石,张剑锋发现雷东亭等三人出了大殿下了石防向西园去了,于是他们一起缓缓向东了。下了露台的石阶,有一所文物商店。门前在脸盆架上有一只铜盆,里面是清水。依着门框坐在那里的那个穿着红衣服的女孩看到他们下了石阶到了她的店前,立刻从马扎上站了起来,笑着对他们说。
“洗脸,两元一位!洗去风尘好朝圣了!”但当她发现他们无此意思,又赶忙改口说。“我的店里面应有尽有,进来走一走,看一看!”可她又看到他们根本就没看自己一眼而是横跨了过去向蜡像陈列馆那边了,她立马感到有点生气和失望。“那两个什么人,山神绝对不保佑他们!”她心中说。也许今天上午,很少顾客来光临她的店。她又坐在了马扎上,顺手拿起了她的镜子,然后看了看镜中的脸庞。“我不丑呀!为什么?”她有点疑惑,过了一会她放下镜子,看了一周这儿的游客。
他们离开了陈列馆里的那些栩栩如生的蜡像,进了东廊。那里有许多石碑,诸如张迁碑、衡方碑、孙夫人碑、双束碑和东斜碑等等,因此又以碑廊而著名。
《张迁碑》的全称是《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造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在明代于地下发现。此碑与衡方碑——衡方的墓志铭——是现存东汉名碑之二。《双束碑》因一座一顶双碑束立,故又被称为《鸳鸯碑》,以示唐高宗与皇后武则天共同治世,恩如终生。是显庆六年,派道人郭行真到此建醮崇祀远祖李耳所造,最为有趣的是上面还刻有武则天革唐为周时自己创造的几个字。
“怪漂亮的!”她又看了他一眼说。
“那当然!我也希望我们能够跟鸳鸯一样恩爱一生!”他凝视着她,而她的净洁的粉腮又慢慢地变成了玫瑰红色。当然,她能够感觉到他眼神中那种似火的情感在激励着自己。她想逃避,却已无能为力。她默默地走向了《东斜碑》。
“还有一个关于此碑的有趣的故事传说。”他走近她说。“据传,北宋时期的两位文学巨匠苏东坡和王安石一同来到了此庙中,他们发现一碑略向东斜。他们听别人说石龟驮了好几百年不能负重了,就要东走入海了。于是王安石说。‘苏兄高才,何不为此赋诗一首呢?’
“但苏东坡却想起因玩笑而被王安石贬到黄州之事:那日苏东坡见王安石有<<咏菊>>诗云,‘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他于是嘲笑说。‘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虽然他已知春日在黄州有菊花落瓣之事,可在那里他也遇到了一些麻烦事,因此他又想愚弄王安石。他说。‘但恨当初未安正。’王安石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于是忙说。‘今日依然向东斜!’自那后,人们就称此无名碑为东斜碑了。”
“他们俩都是聪明人!”她微笑着说。
“但我相信我们的孩子比他们更聪明!”
她却只羞涩地看了他一眼。
出来之后,他们来到柏树间的那三个巨碑前。一为《大宋天祝殿碑铭》,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为重修此庙而建;一为金大定二十二年为记重修此庙而立的《大金重修东岳庙碑》;一亦为宋之《宋封祀坛颂碑》,以记宋真宗东封泰山之事。
“在这给我照个像!”他笑着对她说。
“当然可以!”她接过相机后,他就到三碑间。
“一定要把它们都照进去!”那会他还认为这三碑合为三美碑呢,后来在图书馆里看了一本资料才知《大金重修东岳庙碑》是由礼部侍郎杨伯仁撰文,礼部员外郎黄久约书,大学士党怀英篆额。“伯仁文词典丽,久约善书,怀英工篆籀”,三美荟萃一碑,故俗称《三美碑》。
“没问题!”她拿着相机说。可在照片冲洗出后,他却发现只有两牌,于是他笑着问。“只有两美,那一美跑到哪去了?”“我!”她羞涩地说,就在那静静的山林里,把面颊贴在他的胸前。
当他们看到几个同学向这边走来时,她拉着他又回到了御碑亭那里。
“还害羞?”他笑着问。
“我不乐意他们看到我们在一起!”她慢慢地说。但她又看到几个人上了石阶,于是她又拉着他去了西御碑亭那里。在茂盛的古柏树下,闻着阵阵的清香,欣赏着那边的石碑,他又一起进了一个殿的红色的木偏门。在这木门跟锁着门的汉像画石陈列馆间的一座屋子里,一个外地人正在那里举行个人画展。尽管他自己也认为那人的画挺好,可里面看画展的人了了无几。也许是多数人来此旅游,不愿浪费太多的时间在别的无聊的事情上。通过一道偏门,他们来到了天祝殿后面的殿堂那。这就是后寝三宫。中间那高大的顶覆绿瓦的是中寝宫,即正宫皇后淑明后的寝宫,东西相连的是两偏寝宫即西东西宫偏妃的寝宫。这里虽亦有很多蓊郁的古松,但令人注目的是殿间那两棵浓茂参天的古银树,可树周各围一铁栏,或许是他们怕游客采摘那些益寿延年的杏子吧!但几只调皮的喜鹊却不管不顾,只是在枝叶间觅食;树下围站着几个老太太等着争抢从喜鹊嘴里掉下来的杏子。

张剑锋和玉筠茹二人拾级上去了,走过坐在门口方凳上的那个女人——通过她的服装,她好象是个工作人员——进了中宫大殿。在大殿之中有两个大玻璃箱:一罩这庙的布局图;另一则为此山的地理图。墙上却挂满诸多历朝历代的帝王封禅图文,如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尧、舜、禹、汤、周成王和清高宗乾隆等等。
他们转到了门口时,虽然未能观瞻皇后娘娘的淑容,可想照个相留念。可就在他举起相机时,那个女人立刻站起来说。
“保护文物,禁止照像!这门牌上写的明明白白的!”
“啊!”他对玉筠茹苦笑了一下。
“给我三块钱,我可以给你照!”但那个女人又说。
“我们走吧!”就在张剑锋要把相机递给她时,玉筠茹低声对他说。于是他们下了石阶,向西而去。
“既然禁止照像,给钱也没用!”她轻轻地说。“为保护文物,我们还是不给钱的好!也许她想通过此招骗钱呢!”
“有道理!”他笑着说。“还记得玉液泉吗?”
“当然!”她微笑着说。“离中天门不远,我记得那会爬山我们还喝过那里的泉水!”
“是呀!”他说。“那会的泉水是免费的。可春天我跟几个朋友去爬山到那里,已有人看管了,五角钱一小矿泉水瓶子。而到达迎客松那里,本想以松为背景照个像,可两个男人说用他们照是十元一张,我们自己照是二元一张,否则不准拍!”
“依山发财!”
“真是靠山啃山,靠海喝海呀!”他又说。
穿过后寝宫边的偏门,他们来到后花园。园里有一石台,台上便是有名的铁塔。此塔造于明万历年间,原有十三级,可在抗日战争时期,遭小日本鬼子的飞机轰炸仅存三级,之后便从旧城东门外的天书院移入此处。他沿石阶向上走了几步,然后坐在铁塔脚下,让她给自己摄了张照片。然后他们又出发了。那块太湖石对着大门,是庙之北门,又称厚载门,其上门楼是为望岳阁,据说登其上可仰观山势雄伟与天相齐,又可眺望隐约天际的天门云梯。在藤架两旁有西花园,西花园以花卉盆景为主;东花园以树桩盆景。他们进了东花园,真是千恣百态,各生妙趣,赏心悦目。
他们刚从东花园里转出来,恰好碰上吴不悔跟楼韵梅迎面走来。
“你们好!”楼韵梅笑着说,好像少女的美丽只停留了在她的白嫩可爱的脸上。但她却瞟了张剑锋一眼。
“你们好!”他亦赶过笑着说,而他却发现玉筠茹只是羞涩地站在自己身旁,他悄悄地松开了她的小手。
“咱们又见面了!”而吴不悔却诡笑着说,她又走到玉筠茹面前。“二姐,今天是如此美丽动人!”她扫了一下张剑锋,指着东花园说。“去过里面?”
“是的!”她说。“我俩刚从里面出来!”
“可我们还没去过!”吴不悔立刻说。“和我们一块去玩玩?”
她没有回答,却看了他一眼。旁边的楼韵梅有点不耐烦地对吴不悔说。“姐姐已去过了,你还浑闹她干么?去不?要去快走!”
“哎哟,真对不住!”吴不悔笑着说。“我怎忘了她跟他在一块!”但眼睛贼尖的她看到了他手中的相机。“你带来了相机,借一会用行不?”
“当然可以!”他说着把它给了她。
“我们一会就出来!”楼韵梅见吴不悔还想说话就立马说,然后就急急忙忙地拽着去了东花园。
“什么人!”张剑锋苦笑着说。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看了他一眼说。
“到那边去去!”他指着那边的藤廊下的石凳说。
“好吧!”她轻轻地点了点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