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四十四章 投鼠忌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投鼠忌器
“命令:驻守南京紫金山大营的张发奎第四军,五日内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于七月二十六日前开往鲁南苍山向北伐东路军总指挥部报到!第二,命令:驻守孝感的周西成部第五路军三日内移防南京紫金山大营。第三,命令:驻守宜章的第七军团赵劲风第九路军两日后移防南京大校场。宜章由梁铸部直属独立师接防。第四,命令:驻守雨花台南大营的唐生智第八军刘升兴部五日内开往鲁南台儿庄向北伐西路军总指挥部报到!”刘存一口气下达四个命令,以北伐的名义将第四军和第八军一部调离首都南京,自己的嫡系和盟军则取而代之从两面拱卫南京城,让汪精卫一派感受到刘存的军事压力:“另:电告东路军总司令蒋介石将军:请即日回京商议北伐军务。”
孙逐良将电文稿让李济深和刘存签字后,立即前往军委参谋部。李济深笑着对刘存说:“不错,没有军队的支持汪精卫那帮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但唐生智的部队是否遵命开往前线就靠你去说服了。”
刘存点点头表示明天问题:“唐生智的四个军如今分布在武汉和南京周围,他早有出兵中原的想法了,只是一直犹豫不决。他手下的李品仙和叶琪等三位将领都是桂籍人,我们之间来往密切。加上我军梁朝机部驻守汉口占据了汉阳兵工厂,唐生智一直找我商量要买过去。这次我打算卖给他,也省得中央那些人暗地里总是在打主意。”
“也好,我打算要求中央政府召开联席会议,要求增加北伐军费,顺便你也就军队调整一事做出说明,好好表示一下你的意思。”李济深委婉地提醒刘存。
“好地。我今晚找一下大姐和宋子文部长,还有建设部长唐格。把其中的利害关系跟他们说说,任公你是否也让谭延闿和朱德培两位元老知道我们的意见?毕竟你和他们要好说话一些。”刘存向李济深提出建议。如果说得动谭延闿和朱德培,加上本来就反对匆忙行事的张静江和徐谦等人,汪精卫的蓄谋就基本上没市场了。
李济深拍拍刘存的肩膀亲热地笑道:“成熟了!你今天的动作会产生很大震慑作用,效果一定不错。今晚正好我们几个老家伙要聚聚,这事我来办吧。”
当晚,刘存邀请大姐、宋子文、唐格和升为财政部次长地杜锦一起到“桂花楼”共进晚餐,席间趁大家兴致勃勃之际刘存向大姐提出建议:“大姐。我总感觉中央不少同志对理论的研究较为投入,对农村和工厂地实际情况缺乏了解。今年上半年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在工农业发展上都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湖南中南部和赣西也在高速发展中,我想中央政府是否能组织一个有各部委参加的考察团,到我们治理的各地去走走,比较一下,估计对政策的制定有所帮助。”
姐一听非常感兴趣:“这是个好主意啊!当年总理在世的时候就经常到下面去考察巡视,他的许多思路都是在考察巡视中得来的。好主意!明天地例会上我就向大家提出来。整天坐在屋子里可不行,大家都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姐的话让大家轻松地笑了起来,宋子文用筷子指指刘存然后会意的一笑:“去可以,这笔开支可得让伯庸想办法。”
刘存也不示弱:“怎么?我们英俊潇洒的宋财长就不怕这副守财奴的形象深入人心?”
宋子文大声笑了笑:“我怕什么?最好大家都知道我是个守财奴,省得天天有人堵在我门口要钱。再说你广西这次可大赚了一笔,不敲你竹杠我找谁去?”
看到刘存不解地望向自己。杜锦就连忙解释道:“这次中央政府采购一批物资,一共两千三百万元。其中广西生产的大小汽车、军用物资占了大半,江浙的几个纺织厂获得四百万的军服和帐篷等订单,还有大部分地办公用品也在江浙采购。”
刘存高兴地举起酒杯:“来来,我敬子文兄一杯,这次考察团的一切费用广西全包了!”
晚餐结束,刘存特意和宋子文乘坐同一辆车回去,路上刘存坦率地说出自己对汪精卫暗中动作的担忧,并对宋子文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和仓猝改革的危害性,宋子文神色严峻地表示支持刘存的决定。并自觉地去做孙科地工作。放下心来的刘存对宋子文的大力支持非常感激。主动提出让宋子文去和黄旭初陈雄商量盐业和糖业的分配问题,对此问题郁闷已久的宋子文大为兴奋。毕竟广西的盐业产量飞速提高,正向年产三十万吨冲刺,而白糖和黄砂糖的产量也超过了八十万吨,占目前全国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如果有一半由中央调配,那可是一笔巨大的财政收入啊!
宋子文高兴地问刘存:“你不担心家里有意见呀?”
“没事!合浦还有大片海域可以开发盐场,如果再进行投资产量就是现在的一倍不止。还有湘南、赣南和粤北地区,我们今年已经免费提供蔗苗给当地百姓,明年初就见成效,他们都将有个好前景!这些地区如今交通和基础设施都不错,我想用工业带动农业,可以开办三到五个中型糖厂。你和你家大姐说说吧,盐业和糖业投入少见效快都可以投资,如果他们有兴趣就去找黄、陈两位省长。要快,不然我们就自己干或卖给别人了!”
宋子文不解地看着刘存:“你不是一直对官僚资本有意见吗?怎么,转变过来了?”
“废话!让他们在我们地管理下发财。总比投向那些自私地政客要好吧?不止你的税收增加,还能削弱那些混蛋地实力,何乐而不为呢?”刘存气急败坏般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惹来宋子文的一阵哈哈大笑。
※※※
七月二十二日,蒋介石中午回到南京。刘存和孙逐良、宋子文一起在“桂花楼”给蒋介石接风,并叫上了张静江和徐谦两人。刚坐下蒋介石就埋怨手下各军缺乏训练贪生怕死,连何应钦都给他骂了个狗血喷头。

几杯酒下肚。蒋介石见没有外人也就毫不客气地指出刘存的问题:“自作自受了吧?我估计汪兆铭也不会买你面子,你把我打倒又扶我起来。他肯定一肚子抱怨!要知道当初可是我把他赶走的,如今他东山再起窃据高位,就像没有根基地高楼,还不急于拉帮结派巩固势力才怪!你就等着看吧。”
刘存摇摇头笑道:“一丘之貉,你也好不到哪去!”
一句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这种政敌之间如此毫无顾忌别开生面的对话让在座各人大开眼界,一向拐弯抹角精准忍狠地蒋介石和彬彬有礼谦逊宽厚的刘存一反常态的表现让人惊讶不已。
张静江呵呵随即发表了一番感叹:“其实咱们之间奉行的理想没有冲突。如果能开诚布公取长补短,定会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唉!造化弄人啊!”
一句话说得大家唏嘘不已,只能举杯相碰强压失意。刘存微笑着告诫大家:“还是少喝点吧,下午的会议相当重要。”
“哦?”蒋介石放下杯子看看刘存又看张静江和徐谦:“什么事那么重要?”
张静江认真回答:“由军委李济深主席要求召开的联席会议,说是讨论军费和北伐问题,我知道伯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汪兆铭最近拉拢军方地张发奎和唐生智还有刘湘等人,意在推行民生改革。”
“这怎么行?”蒋介石严肃地说道:“就现在巴掌大的地方?云南四川贵州两广,目前都在地方势力的统治之下。谁会在大局未定的时候自乱阵脚?名誉上陕甘和晋豫属于中央领导,可中央这帮委员们谁敢到那去走一遭?这不是自讨没趣吗?不行!”
一直没有开口的徐谦说话了:“昨天伯庸在中央报纸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理论与实际之关系’,一篇是‘实践出真知’,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获得了许多支持者,我也深表赞同。今天下午的会议就会涉及到我们目前的实际问题。我估计要对军事和政府目前工作方向进行表决。”
蒋介石默默看着微笑地刘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伯庸叫我回来就是为了这事?”
“不!等开完会有了个结果我再和你细说。”刘存轻松地回答。
下午…,中央政府联席会议召开,李济深向会议通报了目前的军事进展情况和解释军委的调令。蒋介石代表北伐军向会议汇报了目前严峻的形势,当蒋介石说到冯玉祥和阎锡山按兵不动,奉系增兵十万投入鲁南战场支援直鲁联军时会场一片哗然,危机之下大家的视线都让蒋介石调动到陇海线上。很快军委的调动命令和临时处理意见获得全票通过,财政部也做出向北伐军增拨六百万军费地承诺。
宋子文适时提出停止支付给冯玉祥和阎锡山军费的议案,结果被汪精卫为首的几位委员连声反对。刘存以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巧妙地提出将此问题延后表决,汪精卫等人和顾问团的一帮人这才放下心来。
接下来由中央政府秘书长兼办公厅厅长徐谦提出由中央各部委组成全国考察团巡视考察的议案,在谭延闿、朱德培、何健、李济深、张静江等人的附议下。又加上大姐和财政部、建设部、军事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的鼎力支持。以超过四分之三的票数获得通过。会议决定从七月二十七日起考察团对治辖内的各省市进行巡视考察。
会议结束后,失意地汪精卫诚恳地邀请刘存共进晚餐。刘存歉然地指了指走在前面地李济深和蒋介石说,军委已经安排替前线回来的蒋介石接风,并热情邀请汪精卫一起参加,尴尬地汪精卫连忙婉拒了,并说改日再约刘存,刘存愉快地答应下来。
豪华的西餐馆二楼雅间里,坐在对面的蒋介石仔细打量着这个正在点菜的对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今天下午的会议给了蒋介石深刻的印象,不动声色的刘存竟然能将不同的势力轻松调动,里面除了各自的利益之外,不能不佩服刘存对时机的把握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精明稳重如张静江,洁身自好如谭延闿,还有众多的新生力量都在毫不犹豫地支持他。他让宋子文提出的议案一下就击中对手急于联合冯玉祥势力的要害,将对手所有的注意力轻松转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上去,然后轻轻一句押后再议的话就将主动权稳稳操在手里,从而使徐谦调虎离山的计策顺利获得通过,由此可见刘存的胸怀和谋略了!
蒋介石知道,风头正劲的刘存不缺少人脉,特别是他在民众中的威望日益高涨;他不缺少财力的支持,广西庞大的储备和云贵盟友的鼎力支持令他从不需要为钱犯愁;他更不缺少智力和谋略,一个各有所图四分五裂的政府竟然在他的努力下正常运转、至少保持着表面上的团结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么,他缺少什么呢?缺少资历只是一个牵强的理由,只要他愿意,全国的新闻媒体都会争先恐后地报道他的经历、他的勇敢、他的博学以及那最有说服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缺少当机立断?是的,他缺少一个政治家的心狠手辣,他仿佛总有极大的顾虑,对许多政客来说轻轻松松的事情在他眼里仿佛重若千钧,这也许是他最致命的弱点吧。难道他为了这虚假的和睦就能放弃自己的利益而选择妥协吗?难道有什么隐衷令他投鼠忌器?不对!他没有这么无知。或许,他在等待什么?难道是等待一个契机?
蒋介石的疑问一点没错!刘存是在等候一个契机,一个他极其不愿意它到来却又无法阻挡的契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