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回 皇帝密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知秋不管对甘宁郡的军政改革是否可以用成功这个词来形容,这都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再争论的事实,在这场军政改革的过程中,有人落幕,有人崛起。当然了,落幕的人都不是叶知秋的人,他们虽然不至于要和叶知秋明着对干,但他们的存在多少影响到了叶知秋控制甘宁郡的军事和政治行动的整个计划,同时,这些人也是帝国盛京城中某一个或某些人的门生,是属于盛京城中某一派系的人物,正因为这些人有了那些强硬的靠山和背景,所以他们才不会把这个没有丝毫后台、没有丝毫背景的叶知秋放在眼中呢?叶知秋虽然出身于帝国的镇北侯,镇北侯虽然还在,但这个名称却已经成为了某些人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而镇北侯这个名词也已经渐渐淡出了政治中心。叶知秋正是针对这些原因,所以他才毫不犹豫乘着这个机会,叶知秋请他们“下岗”,这个过程也没有过多的充满暴力行为,但还仍然有个别顽固分子最终还是让叶知秋选择动用了武力,在这种前提下,叶知秋将那些支持他的人扶上台。从这层意义上说,叶知秋已经是刻不容缓的想要掌握甘宁郡的所有军政大权,这对叶知秋来说,也是个很大的挑战,不过,这件事情终于让叶知秋在一个适当的时候结束了。当然了,叶知秋能这样操作,他最终还是获得了他手下一干军政要员的全力支持,也可以说,叶知秋用他多才的语言水平将那些并不怎么富有哲理的故事说得十分的委婉动听、平凡,他们才会明白了叶知秋想要进行军政改革的意义和必要性,他们才会选择全力支持叶知秋将这场富有长远军政意义的改革进行到底。
叶知秋在甘宁郡进行军政改革并没有多久的时间,虽然这个过程既不怎么激烈,也不怎么富有斗志,但他麾下的一干军政官员全力支持,因而整体实力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士兵们训练的热情增强了,将领们作战指挥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就连甘宁郡政府的政务人员行政效果也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改善,这不仅体现在速度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时效性和整体协作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些都是叶知秋所要期待的变化,因为有了这些变化,即使帝国内高层知道了叶知秋在甘宁郡搞的动作这么大,叶知秋也可以让盛京城内的某些人看到这样做之后与做之前之间的对比,只要甘宁郡的治安得到了改善、经济水平得到了提高、军队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就算是李成明和盛京城中的某些官员想要追究叶知秋这么做的责任,他们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这才是叶知秋最想看到的效果。
甘宁郡军政改革的步伐已经进行快有十天了,这天坐镇兴安府的叶知秋却接待了一名意外的客人,这个客人让叶知秋提起了浑身的精神和热情去接待,如果稍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叶知秋就会有人头落地的可能,甚至还会出现满门抄斩的可能。不错,这个特殊的客人就是帝国的主宰—李成明。
说真的,叶知秋打死也不相信,从来可没有离开过皇宫的李成明这次竟然会选择“微服私访”。华文帝国的历代皇帝已经有N多年没有离开过皇宫这个神圣而高贵的、又如同人间地狱般的地方,李成明在位三年来也不例外,更何况,如今的帝国形势并不是很安全,可以说,只要敌国的人探知到李成明离开盛京城这个消息,马上就会有N+1个势力在李成明去甘宁郡的道路上设下重重埋伏,等着李成明的到来。再说了,平常的李成明连皇宫大院都没有离开过,更别说,这次离开盛京城,甚至来到了还处在战火前沿的甘宁郡。在冷兵器时代,只要把一个国家的首脑控制在手,基本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失去了她应有的地位和尊严,尤其是政治意义上的某种失败。不过到目前为止,像这种情形还没有在神方大陆上出现过,那李成明是否会成为一个例外呢?成为这个万中无以的独特皇帝呢?这个李成明自己不知道,远在甘宁郡的叶知秋也不知道。叶知秋还有一点是不知道的,就是李成明怎么能安全的赶到甘宁郡来,毕竟帝国境内还有好几股帝国的势力,盛京城和甘宁郡之间的郡治自从经历过战火洗礼后,基本上就不再安全。而这个情形,即使是叶知秋事后安排了很多的人调查,也没有获得最终的答案,也可以说,李成明能平安到达甘宁郡,也成了华文帝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迹。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叶知秋现在知道的是,帝国的皇帝已经到了他管辖的范围,虽然这个范围只是他的军事作战地点。而这个地点,现在虽然还能得保一时平安,但它的周围却有两三股势力正虎视耽耽的盯着甘宁郡的发展。可以说,叶知秋只要稍微有个不小心,甘宁郡就会再次陷入几股势力联合绞杀的危险。既然李成明已经安全的到达了叶知秋管辖的范围内,那李成明的安全就由叶知秋来全权负责了,这才是叶知秋重中之重的工作职责,甚至还会超过甘宁郡的军政改革一事。但身为臣子的叶知秋面对这个局面,他也只能暂时做出这个选择来,毕竟李成明还是他叶知秋的顶头上司,叶知秋也是要依靠李成明这个国家主宰继续生存下去,甚至获得发展。
“微臣不知皇上会大驾观临甘宁郡,请恕微臣没有尽接驾之罪。”叶知秋听到手下有人报告说有贵客拜访他时,他立即带着三十护卫赶到会客厅,却看到了李成明的大驾,这让叶知秋惶恐的同时也在担心自己,担心自己不能保护好李成明的生命安全。
“叶卿请起,朕来甘宁郡也只是一时兴起,根本就没有进行充足的准备。朕来甘宁郡是想看看叶卿治军一事。”叶知秋知道李成明这番话也只不过是客套话,一国主宰在战争时代轻易了离开了皇宫,本身就不不是一件平常事,更何况,这个主宰并不是一个军事强国的君王。叶知秋心中默默的猜测着李成明来这里的动机,同时,叶知秋的心中也在暗暗怪罪暗夜分队的办事能力。像皇帝离宫这么大的一个动静,身为叶知秋手下最出色的间谍部队竟然没有查探出这个消息来,那就证明暗夜分队现在还不是很成熟,甚至说还不是很成功,还有需要弥补的地方,起码某些渠道,暗夜分队还没有成功的渗透进去,这对叶知秋的长足发展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
叶知秋认为李成明会来甘宁郡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李成名想乘机溜出皇宫,不过这点不像是李成明的作风,再说,李成明也没有这份胆量;二是,李成明想借机来视察,或者说考察叶知秋对他李成明的忠心,这点很有可能;三是,盛京城内肯定有人向李成明参奏说了叶知秋的不是,李成明来甘宁郡想要亲自观看一下叶知秋所作所为是否就像盛京城内那些言官和某些人言论的那样,比如上次的甘宁霹雳风暴以及这次的军政改革大事,而这点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四是,李成明收到虎磐王朝铁真与野狐榇联手将要对盛京城发动新一轮进攻的消息,李成明想到百战百胜的叶知秋麾下寻求安全庇护,或者又有其他目的,这点好象又不大像,毕竟叶知秋没有收到铁真向盛京城方向进军的消息;五是,李成明乘机想要扩大手上的兵权,帝国有相关规定,帝国的主宰并不能掌控军队,但战时却可以例外,而李成明自从登基以来,李成明手上并没有丝毫的兵权,而一直对李成明有不臣之心的雍亲王却掌控了帝国的一大半军队以及装备军队的各种军备物资,李成明心中有着相当大的压力,如果李成明来甘宁郡真是这个动机,无非有两条途径,一是剥夺叶知秋手上的兵权,二是利用叶知秋手上的兵权,和叶知秋合作,让叶知秋在最关键的时刻帮助李成明,李成明曾经采取过第一个方法,但没有成功,这次李成明绝对不会再采取这个失败的策略,那剩下的只有第二个选择,选择与叶知秋合作,而这点叶知秋也认为也有相当大的可能。叶知秋虽然知道这些都是他自己的猜测,不过,聪明的他肯定不会主动去问李成明这些问题的。叶知秋相信,既然李成明已经安全的来到了甘宁郡,李成明一定会主动说出他的动机,叶知秋在这之前要做的事,就是要尽一切可能保护好李成明的安全。当然了,在这个基础上,叶知秋还是要带着李成明参观一下整个甘宁郡的政务建设和经济建设以及几大兵团的训练情况,当然,叶知秋不可能会把甘宁兵工厂和叶知秋的亲卫血刃和近卫军以及暗夜分队让李成明看到的。叶知秋让李成明观看甘宁郡的政治、经济和相关军队的事务,也是证明给李成明看,他叶知秋除了善于治军、领军外,也擅长政务方面的建树。

事实上,叶知秋也是这么做的。叶知秋安排好李成明的一切住行事宜后,立即让暗夜分队通知郡内的各级官员做好相关事宜,当然了,叶知秋是不可能与各级官员说皇帝来到了甘宁郡,叶知秋的借口是他要视察这次军政改革的效果。叶知秋知道,李成明的到来越少人知道,李成明就越安全,他要进行的防护工作的压力也就越为轻松。
叶知秋首先带着李成明参观的地点正是汤恩来所部飞龙兵团镇守的嘉峪关,叶知秋这样做好让李成明心中明白:嘉峪关在帝国上代军事将领手上失去,如今嘉峪关却被叶知秋成功的收了回来。失而复得的那种刺激、那种荣耀,叶知秋是要送给李成明这份大礼,叶知秋同时也在向李成明示意,嘉峪关已经在帝国的控制下了,有飞龙兵团在镇守、防御,嘉峪关虽然不能说是固如金汤,但龙腾帝国要想轻而易举的就把嘉峪关再次攻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李成明看到这份大礼,心中的震惊当然是不能用言语来形容的,李成明的心中顿时就涌现出一个概念:别看朕在军事武功上并不擅长,但帝国并没有在朕的手上失去一寸土地。不过,李成明还是忽视了一个实质性的、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帝国虽然还没有丢失一寸土地,但帝国的境内却有虎磐王朝、东泰王国、宏圣帝国、文齐帝国和卢筒王国的军队驻扎着,就像是那种国中之国那样,这样比丧权辱国还要悲惨,只不过,这些国中之国并不稳定,没有丝毫赋税权,也没有任何外交行政大权。但李成明并没有考虑这些,因为他此时的心中已经被惊喜占据了。
汤恩来根本不明白叶知秋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机内来嘉峪关视察,叶知秋前次已经来过一次了,上次叶知秋虽然并没有和汤恩来深谈,但聪明的汤恩来当然明白叶知秋的心中对他还是有点不放心,所以叶知秋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来嘉峪关视察军事防御。汤恩来虽然明白叶知秋的“动机”,但汤恩来并没有说出来。这也是聪明人的一种生存哲学和智慧。
叶知秋从汤恩来短暂的犹豫眼神中看到了汤恩来的心中起了丝毫的起伏变化,不过叶知秋也没有说出来,一是因为李成明在场,二是叶知秋还是要考察汤恩来对自己的忠诚,不过,叶知秋在离开嘉峪关前还是留下了一份密函给汤恩来,叶知秋让汤恩来明白,他并不是不相信他汤恩来,也不是为了检查他汤恩来的工作而来,只是自己即将要展开新一轮的军事行动,如果汤恩来不能保障甘宁郡这个大后方的安全,那叶知秋即使在前线获得了再大的胜利,如果失去了大后方,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许多重要的东西。汤恩来也在事后才明白叶知秋的动机,事后汤恩来心中十分感动,感激叶知秋这么的信任他,把整个甘宁郡的大后方交给了他。当然了,这也是事后的事了。
叶知秋带着李成明花了十几天的时间在甘宁郡转了一圈。这十几天的时间内,李成明的感触是最大的,甘宁郡作为帝国一个边远郡治,在经历了战火的严重洗礼后,经济建设严重倒退,甚至经济体系也已经紊乱了,百姓们流离失所的情况下,如今的甘宁郡虽然还不是很发达,但绝对比李成明一路走来的各个郡府要好上好多倍,像这样的一个奇迹,李成明心中还不震撼、惊喜,李成明这三年多的皇帝也算是白做了。李成明自从登基以来,不是听到帝国境内民不聊生,就是听到有百姓造反的消息。说实话,李成明早就让这些消息弄的十分头疼不已了,就连雍亲王想要逼宫一事,李成明都没有感到比帝国内那些不堪的消息头疼。如今到好,盛京城内那些官员们整天在自己面前说叶知秋的坏话,说叶知秋有着野心,有着不臣之心,李成明回头想想他在甘宁郡的亲身经历,李成明即使是名再昏庸的皇帝,到了现在这个境地,看到这个情形,李成明也明白叶知秋的确是帝国需求的不世之才,也是他需要的肱骨大臣,关键就要看他李成明是否有这份胸襟了。
是的,叶知秋是否是不世之才,现在并非重要,重要的是,李成明看到了希望,看到重整帝国的希望。李成明心中有这个想法的同时,脑海中也涌现出叶知秋秘密给他上的奏折。是的,叶知秋是想要和自己处理好关系,虽然不敢说要拥有某种关系,起码两人之间要保持一种关系。只有君臣相互不怀疑,帝国才会有真正的希望。而且,叶知秋用兵从来不按正常程序,这一点,李成明也从李道群的嘴中得知一二。这也是叶知秋能百战百胜的原因之一,叶知秋这个人或许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霸道,如果李成明不能重用叶知秋,那是帝国的损失,更是他李成明的损失。这番话也是李道群亲口告诉李成明的。
李成明结合皇叔李道群给自己的建议,再通过自己的亲眼判断,知道叶知秋所做的一切虽然不敢说完全是为了帝国,但他的出发点绝对不会让帝国落入到敌国的手上,同时,叶知秋在甘宁郡展开了两次大的风波,他的目的无非是想要在他作战时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战场的机遇是稍纵即逝的,如果叶知秋不能把握好第一时间的消息和指挥作战,那叶知秋在战争中就无法取得这么大的胜利,甚至连一丝筹码都没有了。要知道,敌人的实力是帝国的还几倍,这也是帝国内其他将领先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还包括叶知秋的父亲,帝国的镇北侯—叶少堠,而叶知秋却每战必胜的原因。这些都不得不让李成明认真思考这其中的利弊得失。
李成明想到这里,他知道自己应该要如何和叶知秋保持某种关系,接下来的事,李成明也可完全把帝国的军事大权交给叶知秋了,不过在这之前,李成明还是要考验一下叶知秋的,尤其是甘宁郡的问题还需要叶知秋解决,不过,这些都是要等李成明和叶知秋回到了兴安府后,两人再商议出什么办法来。
**********************************************************************
PS:各位有月票的大大们,请给予梦珩全力支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