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回 全面反击(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丝蝶虽然在政治上并不是很擅长,但她毕竟是一个很聪慧的女子,曾经更是帝国威武大将军夏信的心腹智囊,像这样的女子肯定会是一名出色的女子。当夏丝蝶听完了叶知秋心中的担忧后,她沉默了很长的时间后才缓缓说道,“夫君,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能完全掌握住的,不管将来我们面对怎样的结局,我都会站在夫君的身边,陪夫君一直走下去。”夏丝蝶自从融入了叶知秋妻子的角色后,她整个人都变了好多,尤其是她怀了孩子后,她整个人都是一直站在叶知秋的角度为他思考着。“夫君,兹体事大,丝蝶觉得还是将其他几人都叫过来,我们大家好好商量一下大家今后的走向,不过在这之前,丝蝶心中在想,夫君是否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好好的思考一下,同时也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夫君既然有了这份认识,那我们就必须先要做好爹娘他们的安全问题,这个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很好的贯彻;其次,就是关于夫君一手组建的军队,不管我们会做什么选择,我们绝对不可以将军队变成某些人的工具,这个至于要怎么做,丝蝶想夫君心中早已经有了相应的对策;第三,其实这点也是关于军队整改方面的事,夫君以前只注重士兵的思想工作,而忽视了军队将领,尤其是作战参谋的思想工作,而如今胡水火参谋给夫君上了一课,难能可贵的是,嘉峪关并没有出现任何的故障,只要夫君做好后期的思想工作,军队还是会牢牢的抓在夫君的手上,而这些事情则是夫君要立刻着手解决的,不能有丝毫懈怠的心理,不过也不能操之过急,让军队将领产生一些不满的情绪;第四,丝蝶个人建议:在帝国取得胜利后,夫君要做的事就是尽量摆些低姿态,最好能激流勇退,退出朝中政局的变化这个旋涡,让某些人暂时先将朝中的局面弄的更乱,到时,丝蝶想朝中肯定会有人要请夫君出山去收拾这个局面的,不过这个需要多长的时间,丝蝶心中并没有底,这个到是要夫君要有十分足够的耐心;第五,夫君退隐后夫君手下那批军士怎么办,让他们继续保留这个军队建制,还是把他们全部打乱了让他们退役,这些都是夫君所要考虑的;最后,夫君则是要做好下面每个人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将来夫君再次出山的得力助手,尤其是寻龙门的人,夫君不但要安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还要暂时让他们在甘宁郡内能挂这个什么职务,这样即使有人想要动他们,他们也会必要的防备。”由此可以见,夏丝蝶的确是个出色的女子,更是有着出色的智谋,也是一名十分合格的贤内助。
叶知秋实在没有想到自己苦思无果的问题,夏丝蝶一下子就给他整出来六条方案了,叶知秋说不佩服,还真的有点过意不去呀!叶知秋把夏丝蝶的玉手紧紧的握在他那双并不粗大的手中,轻轻的摩挲着,叶知秋并不是一个不知道好歹的人,他是一个十分看重亲情的人。夏丝蝶能给他这么大帮助,叶知秋真的打心眼里高兴,不过这表现方式嘛,就有待两人商量了,也是两人之间的事情了。
叶知秋虽然听着夏丝蝶的建议,但叶知秋还是把他现在身边的其他几个都叫了出来,再次将他心中的担忧说了一边,虽然众女的反应不一致,但叶知秋还是感受到了众女对他的那份浓浓情意,顿时让叶知秋有了一种什么债都好还,惟独情债是最难还的感觉,不过情债最难还,这也是个事实。不过叶知秋既然已经认识到了这其中的微妙之处,叶知秋虽然不是什么圣人,他定当会想出一条合理的解决之道来的。
成庆府再次燃起了烽烟。许成宗来到成庆府后,将冷剑秋原先的守城作战方式做了一个很大的调整,不过这个时候的许成宗也有资本做这些调整:叶郓所部的冷锋兵团并没有参加帝国反击战的任何一战,原本许成宗是想要调用冷锋兵团这支生力军的,但叶知秋说冷锋兵团另有用途,那时许成宗还不太明白,现在许成宗总算明白了叶知秋看待问题的确是比他看的更远,叶知秋原来一早就将冷锋兵团调到了成庆府的外围,而这个决定连许成宗这样的高级将领事前也不知道,足见叶知秋的作战部署是多么的秘密,虽然冷锋兵团成立时间有段时间了,士兵作战能力也算强大,不过他们一直没有真正参加过大规模兵团的战争,但他们只要看到希望,看到友军的奋勇,他们心中抑藏的那份勇敢就会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虽然在战斗中也会有很大的损伤,叶知秋需要的虽然是最终结果,但叶知秋也做好了足够多的准备工作。这次主攻的兵团就是许成宗本部的魔狮兵团,虽然魔狮兵团的损失也够大了,但还保留着必要的兵员,而辅助进攻的则是叶风手上的天狼兵团和华政成所部的雄鹰兵团,袁世生的枪骑兵则做为快速反应部队做为整个战场的后备支援兵团,叶郓所部的冷锋雇佣兵团配合暗夜分队在战场上尽量的刺杀东泰王国的高级将领,至于段兴辉所部的黑豹兵团则做为后备力量,冷剑秋所部的猛虎兵团还是做好防御工作。其实许成宗的作战部署基本上还是按照叶知秋既定的方针来执行的。许成宗心中也有自己的一套作战方针,但许成宗还是先要执行叶知秋既定的方针,这也是一名将领的执行能力的反应。
许成宗这次并不是将整个战场局限在成庆府的城墙上,因为被动防御作战所起到的效果远不如主动进攻来的快、那么彻底、那么有效果,这也是叶知秋要速战速决的宗旨,战争拖的时间越长,对整个战局越不利,更重要的是,许成宗也清楚大陆形势的变化,只要有其他势力的介入,华文帝国之战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因素,还有一层考虑则是:如果各参战国将重心放到了政治谈判上来,军事打压也会起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这一战是势在必行。
司徒龙虽然明白成庆府一战是势在必行的,但他却苦于手中的军用物资在不断的消耗着,而供给根本无法及时跟上,司徒龙也必须要进行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获得物资和粮草的供给,哪怕这一战即使失败了,司徒龙也知道了最后的结局,这总比这样不死不活拖下去要强多了。司徒龙并没有做多大的军事调整,因为即使他想做出军事调整的姿态来,许成宗也没有给他足够多的时间,因为这次作战是许成宗主动进攻的,是打到了司徒龙的中军驻扎地来的。换句话说,司徒龙这次是被动应战,更是仓促应战。
不管战前两名军事统帅做了多大的准备工作,真正要见分晓的还是在战场上两军士兵的较量。许成宗心中很明白叶家军个体作战实力远不如东泰王国的士兵,这也是许成宗吸取了与铁真作战时的经验教训。虽然东泰王国士兵的个体作战能力要比叶家军强大,但东泰王国的士兵是疲劳之师,更重要的则是他们已经失去了作战的信念,士兵们失去了作战必须具有的士气,甚至可以说是杀气。东泰王国这支士兵自从远征华文帝国以来,根本就没有得到足够时间的调整和休息,甚至军中还有很多的伤号还没有得到根本的医治,靠这样的一支军队作战,并不是不能取得胜利,那也是要看他们的统帅是否能将他们的士气提升到最高点,或者说是他们能否做到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能否拿出这份勇气出来,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对他们来说,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可取之处了。相反,许成宗所统帅的几支兵团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兵团长,同时他们也是疲劳之师,但他们却是带着胜利的余光来与敌人展开厮杀的,他们心中都清楚他们所进行的则是站在正义的层面上,也就是说他们进行的保家卫国战争,就算是他们的个体作战能力还不够强大,但他们有着无比的信念,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最高统帅已经为他们的家属做好了最完善的生活保障,即使他们阵亡于战场中,他们家属的生活根本就没有丝毫让他们牵挂之处,他们的家小也在叶知秋严密的安排下过上足够稳定的生活,甚至是他们子女的教育也有了足够的保障。同时叶知秋制定的烈士公墓计划以及英雄公碑都是对他们最好的支持,因为叶知秋是“后来人”,他知道他们心中的所需所想(这要归功于叶知秋所学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叶知秋能很好的提高士兵的作战士气,哪怕是阵亡了,士兵们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地方,这些都决定了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事实上,成庆府保卫战的最终结局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虽然过程有了一些必要的伤亡,过程也相当的激烈,不过这一切都已经在叶知秋和许成宗的预计之中,身为战线指挥官,他也只能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伤亡,至于正常伤亡,许成宗也没有丝毫办法可想。

泰阿铜心中虽然不停的在叹着气,但他也知道,眼前这场战还是必须要打的,即使汤恩来已经做好了防御的准备,敌人的手上也有了相应的新式武器,但泰阿铜必须要打这场叩关之战,不仅为自己心中的那口恶气,更是为了国家的颜面和尊严。
泰阿铜领军出征之前对赤古耳所立下的军令状还历历在目、悠悠在耳,泰阿铜先不说其他因素,就是他站在龙腾帝国角度思考这场战争的某些因素,泰阿铜即使觉得这场战已经没有丝毫打下去的必要,他泰阿铜还是必须要担当起这个担子来。
泰阿铜这次并没有动用那些从商周联盟弄过来的新型武器,泰阿铜虽然知道这些作为进攻武器还是能起到一些必要的作用,但泰阿铜似乎是像是发了疯,他想要完全靠士兵的勇猛之气来赢得嘉峪关的胜利,也许泰阿铜的心中也想用那些武器来着的,但前几次的进攻并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这些都让泰阿铜失望了,不过这些都不是根本因素,根本因素则是泰阿铜的骨子里还是十分清高的,甚至说是保守的一名将领,军事作战需要的是将领与将领之间的对战厮杀以及士兵与士兵之间的勇猛对抗,而不是靠一些“奇淫技巧”来获得胜利。每个人都有他内心中的追求,泰阿铜的追求并不能说不对,只能说泰阿铜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即使这个潮流还没有形成一股风潮,泰阿铜还是十分迷信武力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将领,你能说泰阿铜错了吗。只能说叶知秋实在太幸运了,幸运的让人有些接受不了。是的,叶知秋真的很幸运,自从他领军出征以来,幸运女神一直都站在叶知秋的一边,帮他创造奇迹。也许是叶知秋和死神是结拜兄弟,死神就不好意思对叶知秋和他手下的士兵下手了。不过战争中还是真的存在一些幸运的因素,这点不得不说。
汤恩来站在嘉峪关的城墙上笑了,虽然汤恩来之前的心态出现了某些不正常的因素,但他纠正过来的速度是相当及时的,只要没有对战争起到负面影响,叶知秋都不会追究汤恩来的责任,即使汤恩来之前对叶知秋也产生过某些不应该产生的想法,但谁叫叶知秋年轻没经验呢,不过叶知秋还是通过他自身的能耐向汤恩来证明了他有足够的能耐来统帅汤恩来,成为他的顶头上司,既然这些都已经成为了过去,汤恩来就会沉下心来好好的与泰阿铜玩上一玩的,而这一战也可能会奠定嘉峪关战事的最后态势发展。
汤恩来并没有轻易的被胜利冲昏了头,他还是非常理智的选择在关内被动防御,虽然被动防御没有主动进攻那么有效果,但汤恩来心中很清楚,嘉峪关战事的胜利必须要建立被动防御基础之上的,同时他更清楚,嘉峪关战事是整个华文帝国战争的一个小角落,只要他能守好嘉峪关就是对华文帝国战争的最大贡献,该他的功劳,叶知秋一丁点也不会少了他的。总之,汤恩来的总之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以被动防御来抵挡泰阿铜的主动进攻。无论泰阿铜用怎样的一个进攻方式,汤恩来要做的就是在关内防御,除非敌人能攻打到城墙上来,汤恩来失去了他防御的应有优势后,汤恩来才会有其他的军事策略,或者说是龙腾帝国的士兵能把固若金汤的嘉峪关城墙攻破,但到那时,汤恩来还有什么被动防御的必要呢?有的就是必死一战的决心了。因为嘉峪关一丢,也就意味着龙腾帝国再次打开了进攻华文帝国的一道关卡。那接下来的事则是很头疼的事,不过现在言之还过早了点,因为嘉峪关还在汤恩来的手上。不过汤恩来已经认识到了这些心中的不足之处,泰阿铜还能将嘉峪关拿下吗?
泰阿铜这次是动用了他几乎能动用的手上兵力,并将兵力分成了四个梯队轮流对嘉峪关发动进攻,泰阿铜就不相信他这番轮流进攻还不能让嘉峪关上的敌人疲劳的话,那飞龙兵团和民团还真他妈的出了怪事了。
两支军队的最高统帅都对自己和下属的士兵充满了信心,那这场战就有的打了,很有可能会出现那种不死不休的局面,但不管是哪种情形,对整个华文帝国整体战局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同时又不是件好事。所谓的好事则是,汤恩来以不到三万正规军加五万民团的兵力堵住了龙腾帝国的十五万大军,起码让三国联盟流于某种形式吧;至于不好的地方则是,一旦敌人发觉完全靠军事进攻不能取得他们预期的意图时,敌人定会采取新的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最好的方式则是通过政治外交谈判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个是有十分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汤恩来的抵抗虽然获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却让敌人更早的明白了某些道理,也算是免费给敌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吧。但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汤恩来都知道这场战必须要将泰阿铜完全的阻挡在嘉峪关的门外,至于其中的利弊则是上面高层所去思考的问题。自己身为军人无非就是要听从命令、听从指挥吗!至于要听谁的命令和指挥,汤恩来以前还很迷惘,但现在他却知道,这个命令只能听叶知秋一个人的,即使帝国的皇帝给他汤恩来下了命令,他也要将这份命令如实的交到叶知秋的手上,最后让叶知秋去裁定该做怎样的选择,也许是汤恩来和叶知秋的几次“争斗”中让他明白了一些他早就该明白的事实和道理,不过这些还不算太晚。
*******************************************************************************PS:未完,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内容,请登陆www.cmfu.com。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