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回 整军备战(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成明封赏叶知秋的虽然只是一些很高的官爵,而这些却让叶知秋如履薄冰的感觉。是的,李成明封赏叶知秋的官爵是很高,但这也意味着叶知秋所要承当的责任和压力也是很高的,这些是相辅相成的,同时这些也只能代表着叶知秋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和威望,毕竟叶知秋在政治上还是属于一个空白期的,如果叶知秋进入了政治这个游戏圈子,定当会有很多的政客对叶知秋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应对叶知秋的加入。即使李成明没有封叶知秋做御前兵马大元帅和帝国太尉这两个非常高的职位,就算叶知秋离开了军队、离开帝国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但凭借着叶知秋在三年前抗击外族入侵的那场大战中所余留的影响力和威望也是无人可以代替的,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为什么李成林等部听到叶知秋率军勤王的消息后,赵子华产生了怕战的冲动和念头,更重要的是,叶知秋亲自**来的叶家军麾下的几大兵团的强大实力,这是放在众人的眼前,也是叶家军立足的基础条件,虽然叶家军麾下的骑兵部队少的可怜,也只有袁世生所部的枪骑兵,毕竟叶家军要想组建骑兵并不太可能,首先是华文帝国并没有充沛的战马,就算是叶知秋组建枪骑兵也承当了重大的压力。虽然叶家军并没有足够的骑兵部队,但叶家军的步兵以及各兵种综合作战的实力都绝对是上上之选,尤其是叶家军各个兵团作战的侧重点不同和彼此之间的协同作战,这些兵团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绝对不会让任何一支军队敢于小看,尤其是近三年来,叶家军的训练那是一般军队根本没有想象的。如果少了叶家军的这些实力基础,李成明是否还会如此重用叶知秋呢?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尤其重要的是,叶知秋在甘宁郡的影响,虽然经过了三年的发展,但叶知秋的威望和影响根本就没有减少,相反却是有所增大。换句话说,不要说是帝国内其他的贵族和官员,就连帝国的皇帝想要插手甘宁郡的事务都插不进,难道这些不是叶知秋的资本吗?而这些情节,叶知秋是不会放在心上的,但李成明知道,光凭一些官职,李成明知道自己是很难留住叶知秋对帝国、尤其对他李成明炽热的忠诚,所以李成明封叶知秋的这些官职只是一个前提,虽然李成明封叶知秋的官职已经够高、够重了,但李成明知道要想留住叶知秋对他的忠诚,他必须还要对叶知秋进行别的拉拢手段,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李成明对叶知秋的爵位封赏,而这点,李成明也毫不吝啬,要知道,如果帝国不是有相关条文规定,李成明真的很有可能会封叶知秋亲王爵位,不过二等安国公也已经够重了。
“叶爱卿,朕封你的这些官爵,那都是朕欠你的,这些官爵朕在三年前就想封赏你了,但朕却没有了这个机会,如今朕将帝国的一切兵马全部交由叶爱卿负责,朕希望叶爱卿能一心为帝国效力,为朕尽忠!同时朕也希望过去的一些事情已经过去了,望爱卿能用心战事。”李成明一直观察着叶知秋的面部表情,虽然叶知秋的脸上一直都保持着一个相同的脸色,但李成明知道,要想进入帝国上层,就算有天大的功劳,担任再高的官职,如果没有了爵位,这个人很难获得帝国内其他贵族的认可和信任,这样一来,叶知秋就很难打赢这场帝国内战,帮李成明从李成林的手上重新抢回原本属于他的位置,而且以叶知秋三年前的功劳,李成明就算是封叶知秋为一等公甚至是亲王也不为过,但李成明最终封叶知秋二等公,这其中也有他自身的考量,毕竟叶少堠现在也只是帝国的二等侯,虽然叶少堠已经不再担任帝国的军事将领官职,但叶知秋一定是不会让自己的爵位太高于其父之上,毕竟这其中还有父子伦理纲常。这些的考量,也证明了李成明在政治上的成熟。
是的,李成明这次封叶知秋的官爵的确很出人意料,要知道,李成明这次封叶知秋的官爵分别是御前兵马大元帅、帝国太尉、太子太保、柱国上将军、兵部尚书和右相以及二等安国公,虽然这些官职中有闲职,也有实职。但从这方面也完全可以看出李成明这次对叶知秋的器重、信任和倚赖。
“微臣十分惶恐,不过微臣也多谢皇上对微臣的赏赐,微臣敬请皇上放心,微臣一定会竭尽所能为皇上效忠,重整帝国雄威,辅佐皇上成为帝国一代名君。”叶知秋听到李成明对他的封赏时,叶知秋也知道李成明封他的官职已经打破了帝国的传统,而爵位也已经高于他的父亲了,但叶知秋现在也有他自身的考量,叶知秋相信他手下的各个兵团的兵团长在军事上已经更加的成熟和稳重,很多的时候已经不需要他再出面,而且叶知秋对他麾下将领的控制绝对是说一不二,虽然叶家军的士兵经过几轮的扩充,但叶知秋在叶家军的影响绝对还是至高无上的。
叶知秋以前对军队的控制影响力还在,而且叶知秋以前一直担心帝国内的那些高层会对叶家军指手画脚,插手叶家军事务,毕竟军队最终还是为政治服务的,军事的胜利也少不了政治这个因素。而这些也是叶知秋绝对不允许出现的现象和结果,所以叶知秋一直控制着叶家军不放手,同时还有一个原因,叶家军以前的各个将领都还不成熟,叶知秋也不敢一下子完全放手,而现在不一样了,各个将领都得到了飞跃式的成熟,如果叶知秋还把持着军权不放,那叶家军各个将领根本就不会得到任何的进展,如今的各个将领都可以独挡一面,叶知秋也可以放手了,虽然还不至于绝对放手,但适度的放权,叶知秋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叶知秋现在要做的是在幕后,确切的说,可以在政治上帮助叶家军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因为叶知秋有着这方面太多的知识了,很多的出色的将领最终却毁在那些虚伪的政客手上,这些是叶知秋无法接受的现实,所以,叶知秋才会做这个决定,决定出任帝国右相。不过,叶知秋心中也十分清楚,这些官职都是战前皇帝随意封赏的,等战争结束后,李成明定当会收回某些官职,就算李成明不这样做,叶知秋也会亲自请辞一些闲职,因为叶知秋绝对不再想要任何人再去猜忌他,就算贵为帝国的皇帝李成明也不可以这样做。举例来数吧,三年前的帝国之战,在叶知秋还没有完全取得胜利之前,帝国宰相柳筱冉曾安排人刺杀过叶知秋;中平镇大捷后,李成明也曾想过要动叶知秋麾下的将领。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政客对军队将领的制约。
叶知秋知道他麾下的几大兵团已经是相当的成熟了,但叶家军一直以来都在步兵上有着很强大的实力,而骑兵却少的可怜,骑兵所表现出来的实力也弱的可怜(相对其他国家的轻、重骑兵而言),虽然叶知秋也曾想过要发展骑兵,但华文帝国并不看重骑兵,帝国也没有足够的战马,而且帝国内所有的战马完全由官方控制,叶知秋即使有这个想法,也没有这个能力实现。所以叶知秋才会想到在兵器装备上做一些改进,而且这三年来,甘宁兵工厂在兵器上的研究和发展,杜仲等人已经获得了长足的改进,可以说,现在的甘宁兵工厂完全可以做到自供自足,尤其是叶知秋有“发明专利权”的马刀、短弩、短匕和中弓以及连环弩,而这批装备首先是供给叶知秋的近卫军使用。可以说,叶知秋的近卫军现在的战斗力已经远远赶超了叶郓手下的冷锋雇佣兵团的整体实力,当然了,如果叶知秋的近卫军的整体实力不在叶家军排在第一位,那叶知秋的安全怎么办,又将交由哪个部队负责,叶知秋即使没有刻意这样要求,但叶家军上上下下都会强烈要求近卫军必须达到这个实力,而且凡是近卫军的士兵都有一种保卫叶知秋为荣的自豪感,否则,近卫军即使获得袁天佐这个大陆第一高手的亲自教导和训练,他们三年内也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要知道,获得寻龙门教导的可不是近卫军这一支部队,凡叶家军都有这个荣幸。不过叶家军中各个部队中成就最大的还是叶知秋刻意组建的血仞特别部队,血仞特别部队的人员虽然是最少的一支部队,但叶家军内没有哪支兵团敢刻意挑战血仞,这样说吧,三到五名近卫军士兵才能对抗一名血仞,这还不是以命相斗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说近卫军是叶知秋麾下的保镖部队,那血仞就是叶知秋手下的杀人武器。加上叶知秋手下的“眼睛”暗夜分队的普遍存在,以及杜仲等兵工厂这个充盈的“武器仓库”,叶知秋可以说在大陆上任何一个地方纵横。

叶知秋虽然有这些充盈的本钱,但李成明并不知道,李成明知道叶知秋麾下有常规的九大兵团(七大兵团加冷锋兵团和枪骑兵),而这些兵力加起来已经达22万人了,就算是帝国的常规性的军队也只不过在35万左右,可以说,叶知秋如果想要改朝换代,在华文帝国内只不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样的兵力,如果不让一个君主感到恐惧,那这个君主也只能用白痴来形容了,所以说,李成明以前才会那样对叶知秋,但如今的情形又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李成明少了叶知秋,他只能有个非常恶劣的结局,而曾经的上位者又怎么会轻易“走”上这条路呢?不到最后一步,谁也不会甘心认输的,李成明也不例外。其实,叶知秋的核心实力,除了叶知秋的核心心腹,又有几人会知道的一清二楚呢?
“皇上,微臣手下的兵马虽然很强大,但微臣心中也有几点意见:一是,这三年来,微臣已经没有再统帅过军队作战,而且微臣组建的兵团的各个将领都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长,所以,微臣恳请皇上让微臣居中协调,不再上战场亲自指挥作战,让微臣组建的那些兵团长们一个锻炼的机会;二是,这三年来,几大兵团虽然一直在操练,却少了实战经验,所以,微臣希望皇上能将这次的复位之战的指挥权完全交给微臣,同时微臣恳请皇上不要急于求成;三是,微臣一直没有实力组建骑兵,皇上应该知道骑兵与步兵作战的区别,皇上应该更加清楚骑兵的作用,而如今帝国内的骑兵大部分在雍亲王的手上,所以,微臣恳请皇上给微臣组建骑兵的权力,微臣这次希望能组建两支骑兵团;四是,微臣原本的军事部署是尽快打下盛京城,但皇上已经离开了盛京城,只要皇上的旗子还在,微臣觉得并不一定要先打盛京城,所以,微臣这次部署的军事策略则是围点打援,先从外围消灭拥护雍亲王的势力,最终在帝都盛京城做个最后决战,希望皇上给予首肯的同时不要急于重登皇位。”叶知秋向李成明提的几点意见中,叶知秋用了两次希望李成明不要急于求成,这充满说明了叶知秋不希望李成明只看到结果,这些不是叶知秋刻意要迟缓李成明重登大宝的时机,而是叶知秋并不想为了李成明能重登大宝而过分消耗叶家军的实力。叶知秋做为叶家军的最高统帅,他必须要更多的为他手下的将士们的生命着想,而不仅仅是考虑一些荣耀。如果叶知秋只为他自身考虑,那他也不会能得到他麾下二十几万人的真心拥戴了。
“朕知爱卿的意思,爱卿尽可放心,朕这次就是要将所有的军事指挥权完全交由爱卿负责,由爱卿全权处理,朕在后面也可以多偷偷懒,同时爱卿麾下的各位将领怎样封赏,一切也由爱卿说了算,朕完全同意。”李成明当然完全知道叶知秋话这么说的含义,否则,李成明也不会轻易答应叶知秋的这些要求。
“微臣多谢皇上。”叶知秋对李成明再次施了一个最尊贵的礼节。
李成林现在的心情也由刚开始的兴奋变得莫名的愤怒,是的,李成明此时很生气,后果是否很严重,现在还不得而知。因为李成林知道李成明被人营救出去了,虽然帝国的传国玉玺而在,但李成林少了一个折磨的对象,更重要的是,李成林少了一个登基的“合理程序”,因为李成明并没有写退位诏书,这样,李成林登位总有那么点不名正言顺吧,所以,李成林此时的心情是格外的不顺,但李成林又不能将这份气表露出来,因为他此时面对的人正是他的母后,这个帮他的小家子气女人。
“来人,封锁内城,不管他有没有逃出盛京城,都要在盛京城内进行大规模的暗中搜索。孤王绝对不允许再出现什么另外情况,否则,你也不用回来见我了。”李成林看到进来的内监大声喝骂道。
“皇儿,他虽然逃了,但皇儿也不用这么着急嘛,哀家自有办法让皇儿登上你梦寐已久的位置,就算没有他的退位诏书,也没有重要关系,只要哀家支持皇儿,皇儿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再说了,皇儿手下还有那么多的大臣,即使他逃了出去,他又有什么力量,以皇儿的才华,皇儿还怕治不了他吗?”皇太后不知道该怎样劝慰此时充满怒火的李成林,但她也知道李成明的才华根本就不如李成林,不过这点,不也是劝慰人的一个好理由吗?
“母后,您不知道的,他的才华等各个方面虽然都不怎么样?不过他却有一个好妹婿和臣子呀,母后,您还记得,三年前他将族妹小语下嫁给一个叫叶知秋的人吗?那个人可是三年前挽救帝国的英雄,可也是在他最荣耀的时候离开了帝国,如今他已经回来了,而且他已经举起了什么‘勤王’旗号,并派兵已经拖住了赵子华的所有兵力,如果儿臣没有猜错的话,此时赵子华已经成为了战败之将了。这到不是儿臣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儿臣实在是了解叶知秋的军事才华和他麾下兵团的战斗力呀。如果他们俩真的走到了一起,儿臣真的有点怕呀,要知道,叶知秋的军事才能在帝国内可是无人能及的,儿臣真的有点担心。”李成林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说过他心中还会怕谁,这也算是一个奇迹吧。
“皇儿,依哀家说,你还是多虑了吧,叶知秋即使有天大的才华,要知道一个人离开了他所熟悉的环境,再想做他想做的事,这其中有多大的难度,皇儿你不是不知道吧?再说了,叶知秋现在对军队到底还留有多大的影响,虽然哀家不知道,就算是叶知秋在他组建的军队中有着足够的影响,但是人,都会有野心的,皇儿难道不懂得要动他麾下那些领兵将领的主意吗?只要成功瓦解了其中一名将领,其他的将领还不懂得什么叫顺应形势?只要叶知秋的作战策略和他麾下的将领出现了一丝的摩擦,以皇儿的才能,他们还不会选择到皇儿的帐下听命吗?还有一个原因,即使叶知秋在军队中有着超然的影响力,但叶知秋毕竟离开军队已经有三年了,这三年的时间,可以发生多大的变故,皇儿不是不知道吧,就算叶知秋是军中的军神,三年来,军队中还有多少的老兵存在,就算有,叶知秋的名望也会大不如前的。另外一点,皇儿有没有想过,如今你皇兄落到什么地步,以他的空间和舞台,他又能给叶知秋多大的官职和爵位,而且以成明的性子,叶知秋的功劳越大,他对叶知秋的猜忌就会越大,所以,不管从哪个层面上讲,皇儿的赢面远远大于他的,皇儿现在要做的是就是如何登基,其他的事情,必定有一帮臣子为皇儿操心,就算做最坏的打算,只要皇儿尽力了,后面的事情皇儿又何必太过于计较!皇儿只要用心做了,哀家都会给皇儿最大的支持!”皇太后用一番苦心开导着李成林,虽然皇太后并不怎么懂得军政事务,但她的分析从某个层面上讲,还是很正确的,或许每个皇家成员都有这份能耐吧!
虽然皇太后的分析很有道理,但她并不真正了解叶知秋,也不了解叶知秋的大局观,否则,她也不会这样分析问题了。如果她知道了叶知秋已经实行了围点打援的计划和战略部署后,她是否还这样劝慰她喜爱的儿子呢。要知道,一旦叶知秋的战略部署获得成功后,就算是李成林能登上皇帝宝座,那时他的江山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盛京城,因为外面所有的地盘都已经被叶知秋占领或者分解了。那时,李成林还会有优势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