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11月18日的两场战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丝蝶回到府上,父亲夏信并没有与她多说什么,只是吩咐夏丝蝶今后一定要多加照顾叶知秋。一个是因为叶知秋刚失去重要的亲人,另一个夏信心中也清楚:其他几个国家也会乘着帝国受灾难的时候向帝国发动战争。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叶少堠父子两人战死沙场这个消息广为流传的时候,华文帝国境内东北的娘子关和东南的泉水镇,同时发生了两场较大规模的战争,两场可以影响到整个华文帝国命运、乃至整个大陆局势的战争。
宏圣帝国、文齐帝国和卢筒王国这三个国家都想乘着叶少堠战死沙场这个消息在华文帝国广为流传时,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
所以,他们才会乘着华文帝国人心涣散时,各自发动了这场都以为满怀把握的帝国扩大战。
这一天是神方大陆1098年11月18日,一个让华文帝国所有的人都无法忘记的一个日子。
正是在这一天,这三国家分别在华文帝国境内发动了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战争,虽然战争在两个不同的地点展开,参战国也多达四个国家,但这场战争的影响却有着深远的意义,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
娘子关外。
卢筒王国的统帅秋中基和虎磐王朝驻守娘子关的镇将已经交锋不止一次两次了,秋中基在这之前,也尝试着发动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但没有一次能达到他预期的效果。
这次,秋中基是奉卢筒王国国王卢戎生的圣旨,再次向娘子关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其实秋中基心中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心中也明白:要想拿下娘子关,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大量的士兵伤亡和充足的粮草物资为代价。
也许之前的秋中基心中还充满了豪情壮志,但他麾下大军的脚步被局限在娘子关外,又加上卢戎生参战的犹豫,秋中基心中已经变得十分清醒,不,是十分的无奈。
秋中基看着这座已经被虎磐王朝控制在手的娘子关时,他心中感到一种很是不平、不甘的错觉。
前两天,秋中基发动的那几场试探性攻关战,竟然没有让对方有着惨重的损失,娘子关还牢牢的被虎磐王朝控制在手。相反,秋中基这一方竟然还折损了近万名士兵。
正当秋中基要重新制定部署攻关策略时,国内竟然传来了命令,让秋中基暂缓进攻的步伐和速度。也就是说,不管秋中基之前有着怎样的功劳和效果,都要完全放弃。
秋中基心中压根就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原因,国内领导人竟然会发出这样一条不符国家利益的命令。
如今,秋中基心中那股不平的感觉才算有了舒缓,因为国内首脑阶层今天终于同意了秋中基要与虎磐王朝发动一场正式的战争了,而第一战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娘子关拿下。
这点虽然有点难度,却很符合秋中基的心理要求和**,秋中基应该算是个标准的军人,因而他会经常忽视政治因素,比如这次和上次的军事作战计划的变化。
所以,对这一战,秋中基是发动了所有的余量,他几乎将麾下的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这场战争中。
秋中基现在把前两天准备的战术,不加任何的考虑,就运用到这次攻关战上。
五万名卢筒王国的冲锋士兵背负着各种攻关所需要的设备,在秋中基下达攻关命令的第一时间,就向娘子关冲了过去。
这一次,不但秋中基是饱含了热血**,他麾下的将士们更是**满怀,他们要为前面的失败做些弥补,更为了他们心中的那份荣耀付出热血和**。
虎磐王朝镇守娘子关的守将,他不用看卢筒王国的任何攻关情景,他也明白卢筒王国这次的进攻并不是像前几次那样做着尝试的进攻,这次而是花了心血,发动了真正的进攻,那股气势,如果不把他脚下的娘子关拿下,那就是一场誓不罢休的攻关战。
娘子关虎磐王朝守将心中即使明白了这一点,清楚眼前这一战的利弊得失,而他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中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适当的反抗,能守住娘子关,对他来说,已经是一场重大的挑战和考验了,还谈其他什么。
要知道,他手上现有的兵力根本就不足以能对抗卢筒王国的这场强势进攻,他麾下的兵力已经不足一万名士兵了,而虎磐王朝的援军还在王朝境内,就算是有再多的兵力前来支援,但他们在第一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赶到娘子关,这也算是一种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困境吧。
而华文帝国境内的铁真大帅,要想救援娘子关更是不可能的,铁真大帅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兵力上,都已经是力不从心了。再说,铁真大帅即将要攻下华文帝国的中心地带,华文帝国的盛京城,就算暂时还不能将盛京城拿下,铁真大帅已经威慑华文帝国的高层,威胁到华文帝国的统治。,而且,铁真大帅也已经将华文帝国的大部分兵力牵制在中平镇。
所以,眼下娘子关的攻防战,一切只能靠自己这个镇守娘子关的守将和麾下士兵的了用命拼搏了。
娘子关虎磐王朝守将淡淡的想着眼前敌我实力的对比,不过,就算是如此,这名守将心中却有着足够的自信:卢筒王国的秋中基要想很轻松的拿下娘子关,那也是不大可能,就算是拼光了所有的兵力,他也要竭尽一切力量拖延秋中基攻关的难度,也要为帝国尽最后一滴忠血。
幸好,卢筒王国第一次尝试进攻后,娘子关虎磐王朝守将就做好了相应的防御准备,虽然他麾下现有的兵力并不足以和卢筒王国的秋中基相对抗,但起码不会出现束手无策的错觉和局面,他在关上准备了大量的滚水和滚油以及一些垒石,就凭这些简单的防御设施,他也是可以让秋中基喝上两壶了。
但如果光靠眼前这一点设备的话,虎磐王朝镇守娘子关的守将心中也清楚娘子关最终的命运,还是被秋中基攻克的,所以,他还准备了大量的箭石,这样已经有了双重保险,应该可以能抵挡一下卢筒王国的进攻步伐了,之后的事,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娘子关的这场攻关战争,就在双方统帅准备好充分的前提下展开了。
秋中基对这一次的进攻也花了很大的心力,不仅已经做好了准备牺牲士兵的生命,而且他还把自己手上最厉害的一支兵团最为攻关的主力军。
当然了,秋中基并没有笨到自己在攻关的开始时,就把他们派上用场,如果真是这样做的话,那自己的损失将会无法计量,秋中基的想法是当自己和敌人的士兵都在损失到差不多的时候,才是他们发挥出真正作用的时刻。
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
两人都动用了自身所有的能量,在这个小小的娘子关上展开了各自的军事角力。
秋中基的优势则在于自己的兵力远远是虎磐王朝守关镇将的好几倍,所以,秋中基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士兵的伤亡放在心上,起码在战斗刚开始的时候,他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
但随着战斗的升级,秋中基渐渐感觉到有点支撑不住了,因为士兵的伤亡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原先的估计,现在的伤亡已经达到了近一万了,而对方的损失虽然也已经达到了相应的程度,但肯定远远比己方的损失要小的多,对方还有一搏之力。
但战争已经打到了现在现在这种程度,也可以说,秋中基已经是打红了双眼,换句话说,秋中基已经没有停下来的任何可能和想法了,他只有将这场升级的战争继续打下去。
如果一旦停了下来,秋中基已经无法向那些伤亡的士兵和国内正在关注这场攻关战的首领交代了,如果不能成功的将娘子关拿下,那自己就是这场战争的最大罪魁祸首,自己将要受到的惩罚连自己都无法估计,既然事情到了这一步,那只有继续拼下去的结局了。
虎磐王朝镇守娘子关将领的心中此时也是有苦说不出来,虽然他已经成功的抵挡住了卢筒王国好几次的猛烈进攻,但他麾下能用的士兵已经不足五千了,光靠他手上这么点兵力,要强成功的阻挡住卢筒王国进攻的步伐,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又犹如昙花一现般不切实际。
就在这么简单的几次防御拉锯战中,虎磐王朝守将麾下就损失了两万多名士兵的生命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手上的所有防御设备也几乎用尽了,现在能用的也只能是他麾下这群仅剩的士兵生命了,但一想到要用士兵的生命去抵挡卢筒王**队的进攻,那也是根本行不通的笨策略。
但虎磐王朝守将除了采用这一策略,他也已经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也只能用他和士兵们的生命为代价了,为帝国尽最后一片热血忠心了。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国内的援军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复娘子关吧,同时,这名守将也在期望着铁真大帅和国内的援军能够两面夹攻,让卢筒王国的士兵损失殆尽。
这样,也好为他和手下的士兵报仇,否则的话,那他和士兵的牺牲,也就失去任何的价值了。
不知是很不幸,还是很幸运,虎磐王朝镇守娘子关的将领的愿望终于获得了实现,他连同麾下仅剩的五千名士兵,最终都成了秋中基麾下士兵的刀下之魂,根本就没有一个俘虏,同时,他也实现了他心中的最终遗愿,他也成功的阻挡住了秋中基进攻的步伐,也让秋中基麾下士兵的损失再创了一个新高。虽然他最终还是丢失了娘子关,但战争在讲结果的同时,也需要关注过程,关注过程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秋中基现在正“雄心勃勃”的站在娘子关城墙上,经过两个多时辰的拉锯战,秋中基最终还是实现他人生最大的梦想:攻克了娘子关,这个华文帝国号称最坚固了关口,号称永远不会被攻克的关口。
秋中基一想到华文帝国这个号称最为坚固的关口,他心中就发出一阵冷笑,不是吗?仅仅是几个月的时间,这个关口就三易其主了。先是虎磐王朝的铁真把它攻克了,将华文帝国最能打防守战的叶少堠赶出了这片土地。而如今,它却是被自己踩在脚下。
当然,秋中基心中也是很得意的,毕竟他也能把娘子关攻克下来,创造一个军事神话,虽然麾下士兵的伤亡损失很大,前前后后已经超过三万多人了,但幸好秋中基手上王牌军的损失可以说是微乎甚微。
这样的结果,秋中基也好向国内的君王和那些首脑们有个交代。
如今,娘子关就在我秋中基的脚下,那接下来,我的大军就能向华文帝国的境内纵深了。
虽然虎磐王朝的援军很快就会赶到这里,但秋中基相信,自己国家也会派遣相应的援军和自己会合,就算是虎磐王朝号称军事强国,只要有自己镇守娘子关,娘子关就会真正成为那座永不被攻克的天下雄关。
泉水镇。
就在秋中基沾沾自喜的时候,驻守在这里的两**队统帅,他们也把自己心中的不满通过战争想要发泄出来。
成瑞发早在第一次与文齐帝国文太功的交锋中,他被对方主帅文天气功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虽然这里面也有成瑞发的大意和骄傲心理,但他根本就没有这么去想。
因为成瑞发一直没有把文太功放在心上,虽然成瑞发之前并没有和文太功打过什么交道,但成瑞发的心中却是充满了骄傲,因为他、成瑞发的仕途实在是太平坦了一些,当然,这其中也有宏圣帝国皇帝刘文彻对成瑞发过分宠信的因素。
文太功虽然也对成瑞发感到很生气,但相比成瑞发,文太功更容易能克制住自己的“臭脾气”,即使文太功心中也很不满,但起码在面子上,文太功做的要远远比成瑞发出色的多,这也和他能得到文齐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杨思翰器重的一个原因。
或许还有一点,就是文太功的年纪比成润发要大上一点,成熟男人的心思要比年轻男人想得更为深远一些。
文太功这个人虽然有点自以为是和自负,但他还能分得清孰重孰轻,正是这一点,杨思翰才会让他做这次出征的统帅。
两人都把自己的不满情绪,想通过这次的战争发泄出来,两军将士也都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换句话说,这两人已经积蓄了太多的热量和准备工作,做好了随时向对方杀去的一切准备工作,等候国内的最高指示。
当文太功收到国内杨思翰的最新作战命令后,文太功也在第一时间内下达了自己的进攻命令。
虽然成瑞发并没有得到了国内最高领导人的命令,或许刘文彻已经下达了命令,但由于路程等其他方面的原因,还没有发到成瑞发的手上。
不过,成瑞发并没有放松过对文齐帝国的监督,当文齐帝国士兵刚有所动静的时候,成瑞发就收到了消息,所以,这场战争打的只能是两军的实力对比了,是两支军队士兵素质的对比,更是两支军队指挥官指挥艺术的对比,以及两名统帅和将领在战机变化时的临时表现的对比,两国之间综合实力的对比,而非前期战场的军事策划和战争战略战术。
虽然文太功是发动进攻的一方,但真正先动手的却是成瑞发,因为成瑞发抱着一个宗旨: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所以,成瑞发在得到文太功军事行动的消息后,立即布局好,等待文太功的到来。
其实,这也是成瑞发最擅长的军事作战计划,等一切部署好,等着敌人主动钻进他布局好的圈套,这也算是成瑞发不足的地方。
两军还是在泉水镇外的一片空地上展开了这场军事扩大战争,这次的战斗,双方并没有任何的“技巧”而言,因为之前双方所有的准备,都在战斗中发生了重大变化,两军也打的很无奈。
当然了,也正是这样,所以两军的这场战争打得最终结果就是靠着自身的素质,才能赢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
宏圣帝国的士兵看到文齐帝国的士兵出现在自己眼线的那一刻,这边的各级将领就得到了成瑞发下达的进攻命令,所以,所有宏圣帝国的士兵全部都上了战场,甚至连后备军也没有留。
宏圣帝国的士兵立即展开了一字长蛇阵攻打着文齐帝国的士兵。
当然,文齐帝国的士兵也不是什么“孬种”,当看到自己的敌人展开这个战术时,他们身上的热血也在同一时间内完全沸腾了,他们还没有得到文太功进攻或者防御命令的时候,各级将士就自发发出了进攻的命令。
当然,他们采用的战术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针对宏圣帝国的一字长蛇阵而展开的,文齐帝国士兵展开的是凹三角阵,是把宏圣的士兵吸引到自己阵内的一个阵型,然后再给敌人适当的绞杀,以一个凹三角将宏圣帝国的士兵完全包围在阵内。
文太功没有想到今天的这场战争会出现这样一个局面,但事已发生,文太功也就没有多想,因为战争打到这种程度,即使想法再多,都是空的。因为不管是文太功,还是成瑞发都对自己国家的士兵充满了信心,他们相信自己国家的士兵在神方大陆上是最强的。
既然是这样一个情况,还讲究什么战术变化呢,那就凭借着士兵们的自身素质和实力去赢得这场战争最后的胜利吧。
两方投入的士兵都达到了二十多万,这么多人一下子在泉水镇这样一个偏远的小镇上,还真的有点人满为患的感觉。
两军相遇时,可以说是士兵连着士兵,换句话说,即使各自的士兵们要想搞点别的什么更出色的表现,也被这个狭小的空间所局限,所有的士兵都靠在一起,相互的杀敌。
有时一个士兵明明看到了对方的兵器朝自己杀了过来,以自己的反应,明显能躲避过去,但却被自己身边战友的身躯占有了自己的空间而没有躲避开,导致这个士兵死的一点也不甘心。
像这样的情景,在这个狭小的战场上并不足为奇,可以说是,这种局面到处都是。
战场上,两军将士们已经杀混了,士兵与将领也杀了红了眼。
经过一轮士兵的损失,空间终于“大”了许多,士兵转身的空间也有了。
同样的道理,这个时候士兵的损失,相反却增加了N倍,前面虽然士兵展不开手脚相互厮杀,但同样,他们手上兵器转动的空间也比较的狭小,但现在空间大了,那也就意味着,他们手中的兵器转动的空间也增大了,甚至有比较聪明的弓箭手不管是自己人还是敌人都来上一轮“轰炸”,因为他们也不想成为炮灰,自己要想生存,那自己只能比别人更加凶狠和残忍,这样,也许才会有成活下来的机会。
只有先杀死别人,自己才会有更多的生存几率,这不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侧面反应吗!
战场上的士兵杀到最后,他们都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甚至出现了拿自己战友的身躯去抵挡敌人的杀戮或者弓箭的“偷袭”。
这让两军的统帅看得都把头直摇,同时,他们俩也明白,这已经是一场没有胜负的杀戮战了,不管是输是赢,自己都会受到自己帝国皇帝和国家首脑的责骂,甚至还会有其他方面的惩罚。
不管是成瑞发,还是文太功都已经没有办法下令收兵了,因为战场上的形势已经不是自己这两个统帅所能控制的住了,因为士兵的心中只有一个概念:杀倒对方,不计一切后果杀倒对方,甚至是自己的战友,自己好活着离开。
而且,双方统帅都知道眼前根本就不是下令撤退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只有继续向前冲杀,或许才有一线生机。
所以,泉水镇的战争已经变成了生死的角力场了,已经失去了真正战争中的指挥艺术了。
成、文两人都明白,要想结束这场战争,那还得再等上一等,等双方的士兵都损失差不多的时候,那个时候,才能鸣金收兵,双方的战争也已经分出了个胜负来。
两人都很心疼,更是满怀无奈的看着自己带来的士兵正在不断的减少,士兵的生命也不断交给了那个贪婪的死神。
世人眼中的死神这个时候正拿着他手中的镰刀毫不手软的割着这些廉价的生命,不断的充实着死神的盘中餐和粮库。经过这么一下,这个贪婪的死神可以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了,不用再为他盘中餐和粮库操什么心了,不过,人世间却有更多的人为死神送去他心爱的这份盘中餐,不断充实着他的粮仓。
战争的最终结局虽然是为政治服务,但这个过程充满了血腥和无奈,但更多的还是杀戮。
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天下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太平,这是众多百姓的心声,也是受过和平观念的叶知秋的心声,更算是为了缅怀父兄战死后的一种无奈的感慨吧!因为叶知秋明白战争背后所具有的政治含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