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中平镇会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成明心中十分的郁闷,自己好不容易登上了这个九五至尊的位置。可惜身边大臣没有一个可以值得信任的;好不容易坐稳了这个位置,帝国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如今敌人都几乎打到盛京城的外围了;好不容易帝国出现了一名英雄,自己却对他猜忌这个、猜忌那个的。
李成明一直在慎重考虑叶知秋给自己提出的解救帝国眼前危机的思路。是的,什么事情都要有一点的风险,想要风平浪静的度过,这是不可能的事。
既然叶知秋都已经提出了意见,难道朕还要猜忌他、或者是顾忌一些什么吗?
李成明想了很久后,终于还是大胆的采纳了叶知秋的建议。不管结果如何,总是尝试、努力过,不是吗?
叶知秋刚刚收到了李成明发给自己的口谕,从口谕中也可以猜测,李成明也花了大量的心血,想着怎样才能更好的挽救帝国眼前的危机。
“如今正是帝国动荡之秋,朕慎重考虑了爱卿的建议,最后决定任爱卿为盛京城防御指挥使,而爱卿防御的阵地,则是要接替李道群的防御,爱卿手下的几个兵团则全部归爱卿指挥,同时,朕还为爱卿再组建一个新的兵团,这个兵团暂时命名为魔狮兵团。朕期望爱卿能为朕守住一方平安,能抵挡住虎磐王朝的进攻步伐,同时,朕更期待爱卿有着更为出色的战果。”
说实话,叶知秋刚接到这个口谕的时候,心中顿时感到一阵惊讶,因为这个口谕与叶知秋当时的设想,那可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现如今,李成明的口谕却是这样一个形势,唯一可能出现变化的因素,则是李成明受到了李道群的“鼓惑”,李成明才会想的这么“透彻”和深远。
叶知秋虽然惊讶于李成明的这份口谕,但叶知秋却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因为以叶知秋现有的势力,他根本是不可能同帝国作对,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牺牲”一下,从中赚取更多的空间和利益,为他将来做好铺垫工作。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率兵前去中平镇接手防务,但并不见得就要比在盛京城中要差。首先,叶家军只有经历更多的大战,才会获得更多的成长,所谓以战养战,正是这个道理。
其次,叶家军现在还不适合在盛京城中防守,毕竟盛京城的这塘水过于浑浊,关系过于复杂,叶家军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个环境。
叶知秋很快就想好了自己在接受这份口谕后,自己所要做的工作是哪一方面,即使这份口谕与叶知秋本人的设想有着很大的出入,不过,叶知秋还是想实行自己心中已经制定的初步设想,那就是兵走偏锋,主动寻找与铁真之间一战的战机,只是现在这个策略要进行适当的改变,这才是叶知秋真正所要考虑的地方。
当然,叶知秋已经想好了一些应对措施,同时,叶知秋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先为父兄的仇找点利息,不能让铁真生活的那么轻松和逍遥。
叶知秋为什么没有想着要乘着这个机会为自己父兄报仇呢?
因为叶知秋明白这个时候还不是报仇的时机,换句话说,现在以叶知秋手中的兵力,他还不足以能真正对抗铁真,或者说是能撼动铁真手上的兵力,这既是叶知秋可喜的地方,因为他很冷静;同时,这又何尝不是叶知秋可悲的地方,因为仇人就在自己的面前,自己却不能为父兄报仇。
叶知秋接到李成明的口谕后,没有经过多久时间,他就整顿好麾下各部兵团,立即率领麾下各兵团赶往中平镇和李道群进行换防工作,这期间,叶知秋甚至连和母亲都没有告别,就率军赶往中平镇,他甚至连他最为疼爱的妹妹叶若心和自己的妻子夏丝蝶都没有来的及告别一声,更没有将她们带在自己的身边。
或许叶知秋这次不想带着身边的亲人再上战场,那毕竟是一些血淋淋的场面;或许是叶知秋不想让家人太过于担心,毕竟战场是随时都要处于死亡边缘的。或许还个更关键的因素:就是叶知秋要兵贵神速,不给对手任何一个反击的机会,毕竟换防时,是敌人攻击的最佳时机。
换防时,虽然兵力充足,但两军并不属于一个兵种,不是一个人统一指挥,没有任何协调性,那结果不是可以预见的嘛!
中平镇的换防工作很快就胜利结束了,不管是叶知秋,还是李道群或者是铁真都没有想到,叶知秋这次奉圣旨换防的动作,竟然是这么的迅速。
其实说白了,就是李道群手下的皇家近卫军有着他们自身的使命,更确切的说,皇家近卫军虽然是华文帝国最强的兵种,但他们也怕死,甚至,他们比任何一个兵团的士兵都要怕死,毕竟他们基本都是帝国的一些纨绔子弟。
叶知秋手下的士兵虽然也怕死,但他们早已经把他们的生命与忠诚交给了他们的统帅,他们想的更多的是怎样完成叶知秋交代下来的命令,其他的事情,或许也有些想法,但根本就没有像皇家近卫军想的那么“透彻”。
有句话不是说的好吗,不怕死的人和不要脸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人吗?
叶知秋手下几个兵团的士兵,他们此时的状态正符合了这个条件,所以,即使叶知秋手下的兵团现在还没有真正的成名,但只要机会来临,那成名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话又说回来,李道群这么急着要与叶知秋换防,难道皇家近卫军真的只是要负责其他更重要的使命吗?
如果帝国都被被人给灭了,那皇家近卫军还要负责其他的使命吗?这其中的道理,世人都明白,皇家近卫军到底在玩些什么花招。
叶知秋现正正站在这个扼守着通往盛京城的军事重镇,中平镇的城墙上,虽然中平镇的城墙设施还是那么的差劲,但叶知秋并没有往这上面想,因为这个时候,叶知秋能想的也只能利用他手上的兵力怎样遏制住虎磐王朝的铁真大军的进攻步伐。
只要叶知秋能遏制住铁真前进的步伐,叶知秋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真的像叶知秋想的那么简单呢?
中平镇虽然很小,但他的地位和作用却是很大,只要中平镇丢失,那也就是说,盛京城就**裸的暴露在虎磐王朝大军的脚下了,再也没有一个缓冲的余地啦。
不过,不管叶知秋此时在想些什么,他都已经命令麾下各个兵团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修葺中平镇的城墙防御设施,加固中平镇的防御。
叶知秋的对策其实很简单,说白了,叶知秋并不是一心想要固守中平镇,因为这样的话,那自己兵力的损失是不估计的,也是不切实际的一个被动防御策略。
叶知秋想的方案:被动防守的同时,也要实行主动进攻的策略,主动寻找作战机遇,只有将敌人的鼻子牵在自己的手上,自己才有胜利的曙光。
这次担任主动进攻的兵团,正是叶知秋手下的王牌兵团,天狼兵团是几个兵团中战斗力中最强的一个兵团,也是叶知秋花心血、精力最多的一个兵团。
这次,叶知秋想好了要打一场硬战,一是给自己的兵团增加一些知名度,二是给那些一直在给叶家冷脸看的人一个“教训”,三是暂时先收回一些报仇的利息。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知道,叶家即使自己的父亲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只要叶家还有传人在,叶家的人仍然可以继续发扬叶家的风骨。
同时,叶知秋手上的枪骑兵也作为天狼兵团的策应部队。
这对袁世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一次绝佳的“训练”方式,更是一次成为的契机。
叶风和袁世生虽然都感觉到自己肩膀上的压力还是比较的大,他们俩相互看了一眼后,相视而笑,因为他们俩都是一名真正的男儿,一名敢于承担责任的男儿,如今更是一名真正的军人,即使任务是非常的艰巨,但他们俩还是毫不犹豫的接受了叶知秋交给他们的任务。
叶风和袁世生收到叶知秋的作战指令后,就率领自各自所部从侧门离开了中平镇,抄小路向铁真的大部队“包围”而去,到达叶知秋指定的作战地点,实现叶知秋的作战计划。
叶知秋现在要等的,他就是等叶风和袁世生达到指定的位置,好实行自己的战略意图。那个时候,才是他和铁真真正一战的时刻。
中平镇外,铁真大营。
铁真这两天一直在研究自己上次偷袭华文帝国皇家近卫军的思路,也在整理这次的心得。
铁镇心中此时有点犹豫,因为经过一次简单的“接触”后,铁真知道华文帝国的皇家近卫军果如其名,并非是浪得虚名,皇家近卫军的实力的确非凡,不是自己一下子就能吃下来的一个兵团,如果真的想要吃掉皇家近卫军的话,那是需要自己花上很大的代价,甚至会出现自己手下的兵力将会损失一大半,即使自己能把他们完全啃下来,那后面的几场战争,自己又该靠谁去帮自己镇压那些并不甘心的华文帝国贵族呢?
这正是铁真犹豫的地方,否则的话,按照铁真现在的境况,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与李道群一战到底的,他根本就不会留给叶知秋任何机会,也就不会出现叶知秋和李道群换防的事情。

也正是铁真这样的犹豫不决,才给了叶知秋与李道群换防的机会。
否则,乘着两人换防的时机,铁真去偷袭的话,虽然不能取得什么实质性的完胜,但起码不会让两人就这么轻松的结束换防工作。
铁真得知了叶、李两人换防的消息后,或许铁真出于这样一个考虑,就是自己与华文帝国的皇家近卫军为敌,还不如与这个并没有多少名气的新一代将领为敌,同时,华文帝国临阵换帅也是犯了兵家大忌,这一点,正是铁真想要看到的。
不过,铁真还是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华文帝国这次虽然换帅了,但所有的士兵也换了,是统帅和士兵一同换防的。
如果让叶知秋去指挥皇家近卫军的话,那铁真还真的很有可能会打败叶知秋这个还不怎么出名的新统帅,并取得这场侵略华文帝国的政治上胜利。
但是叶知秋带领的士兵,正是他叶知秋一手训练出来的铁血之士,是叶知秋最中心的“护卫”,是将心完全交给了他们统帅的热血士兵,是一群想要报仇的士兵。
而且,这群士兵对叶知秋的“崇拜”与忠诚也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这也是铁真意想不到的,或者,这是铁真根本就没有想过的问题。
所以,两者之间的实力对比的“距离”就这样悄然的产生了。
战场上鹿死谁手,现在还真的不好说,结果也只有通过实践来证明了。
叶知秋知道眼前的对手是一个十分狡猾的人,更是一个老辣的人,自己的父亲就是吃了对手的亏,即使有自己的计谋帮助,但最后失败的还是自己的父亲,所以,叶知秋也非常关注着铁真的一举一动,同时叶知秋手下的暗夜分队也已经收集了不少关于铁真的情报,即使其中有很多的是无效情报,但也让叶知秋感到很兴奋,因为要想全面了解一个人,最好是从他平时一些细微的举动中去了解他的性格,这一点的经验,也正是叶知秋的“前世”在做销售工作中所得出的宝贵经验总结,而这个经验,也毫不保留的停留在叶知秋的脑海中(因为两个人的元神已经融为一体了,想不传也不太可能了)。
叶知秋把天狼兵团与枪骑兵放到铁真的后面,其实也充满了危险。
因为以骑兵的力量,枪骑兵现在根本还不是虎磐王朝骑兵的对手,不管是骑兵的装备,还是骑兵的士兵素质上,枪骑兵现在都不是铁真手下骑兵的对手。
同时,天狼兵团想要偷袭铁真的大军,也具有相当的危险性,一旦天狼兵团陷入虎磐王朝军队的包围中,那天狼兵团也许只有一个结局了,那就是被敌人分而制之,最终会出现全军覆没的结局。
这个策略虽然很危险,但叶知秋还是留有几招后招做准备的,那就是段兴辉所部的黑豹兵团与华政成所部的雄鹰兵团,他们这两个兵团要在敌人的正面战场上,尽量吸引铁真的注意力,叶风所部的天狼兵团正是要借着这个时机在铁真的后面制造适当的“动乱”,让铁真有点应接不暇的错觉。
同时,中平镇的守军,除了新成立的魔狮兵团外,叶知秋手上的另两个兵团(飞龙兵团与冷锋雇佣兵团)同时也要在敌人的两翼攻击铁真的大部队。
总之是,叶知秋制定这个作战计划已经将麾下所有的兵力全部投入到了战场上,这一点都不像是叶知秋平时的作战风格,可谓具有极大的冒险精神。
这个计划还是具有一定可行性,但同时也具有相当大的风险性,这也正是叶知秋这次兵走偏锋的计划。
一旦叶知秋这个计划失败了,那中平镇就意味着要失守了,因为光凭新成立的魔狮兵团是根本挡不住虎磐王朝大军的进攻,更何况,那时虎磐王朝的大军是借着胜利的余威。
有时候,在战场上的临场发挥真的不如一个幕后超强的策划。
中平镇这次的攻防战,真的就是像叶知秋为自己设想的作战方案那样,一切都按照叶知秋设想的那样进行着,战场上的每一个变化,都像是叶知秋制定的那样进行着。
铁真很快从犹豫中走了出来,因为他知道这次进攻华文帝国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占领华文帝国的土地,是尽可能的占领,而非打草谷,也就是抢掠华文帝国的一些他们所要的物资。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阻挡,铁真的进攻策略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所以,不管铁真要面对的对手是华文帝国的皇家近卫军,还是叶知秋手上的几个成立不久的兵团,铁真是责无旁贷的都要向前推进,迅速占领盛京城。
更何况,铁真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对手只是一个毛头小孩呢?所以,铁真很快就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战争是在中平镇外进行的,因为叶知秋已经安排好了作战计划。如果固守中平镇的话,那自己就无法实现支援天狼兵团和枪骑兵在铁真的背后面对着铁真的反功了。
叶知秋叫魔狮兵团修葺中平镇的城墙防御设施,他也只是将这个任务交给魔狮兵团一些任务,叶知秋要想真的依靠魔狮兵团防守中平镇,那叶知秋还不如买块豆腐回来,撞死算了。
铁真这次没有想到自己的对手竟然完全放弃了一个很好的条件,依靠中平镇的城墙优势,据守以待自己的进攻,相反,敌人这次竟然把士兵拉到了中平镇外的场地上,与自己手上的军队展开了这场大决战,这可一点也不像是平时训练士兵那样。
这一点,铁真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想到,同时他现在也没有想通,不过,随着战争的继续和升华,铁真也就明白了自己的对手为什么要做出这样一个选择了。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虎磐王朝的士兵是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因为叶知秋手上的士兵根本就不是铁真手下士兵的对手,即使叶知秋手下兵团的士兵已经把生命置之度外了,但实力就是实力,这一点,无论是叶知秋,还是铁真都很清楚。
就算是再怎么出色的计谋,他必须要建立在实力这个基础上的。
当飞龙兵团和冷锋雇佣兵团在铁真大军两翼展开侧击的时候,这个时候,铁真占据的绝对上风已经开始有所下降了,但战场上的战况,还是以虎磐王朝占据上风的。
但是随着枪骑兵和天狼兵团在虎磐王朝大军的后面展开攻击的时候,铁真好不容易取得的上风就和叶知秋保持了一个平局的样子。
正是这个平局,才让铁真感受到了叶知秋和他手下兵团的可怕之处,一群完全不怕死的士兵,一群对他们的精神领袖有着极度崇拜的士兵,让铁真感觉到了压力,虽然铁真手下的士兵也不怕死,但还没有达到叶知秋手下士兵那样的程度,同时,叶知秋那多变的战术,也让铁真也感受到了什么叫压力。
叶知秋作战的思路从来是没有按照套路来的,他想到哪儿,就会把战术做一个相应的调整。
铁真派出多倍兵力“围剿”叶知秋手下那各自作战的士兵时,他们身边的队员就会想尽办法与他们合并,合成一个大队,保护自己的同时,又在各自作战。
正是叶知秋这样一个战术,铁真才会在最后关头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失败的感觉。
在战场上,虽然两军还没有完全分出一个胜负来,但铁真已经明白了一点,那就是,今天要想在战场上打败这个毛头小孩,这已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自己只有等待下次机会,但机会又在哪里呢?
一旦错过了这次机会,铁真都不知道,下次的机会又在哪里?
铁真也是一个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不过,铁真这次的失败,他是根本就没有想到叶知秋会完全放弃防守这个优势的条件,而是跑到镇外和自己决一死战。
因为铁真之前所制定的作战计划,他完全是要攻打中平镇,也就是说,铁真的作战计划是派遣一支实力中等的兵团攻打中平镇,而非拿出手上最有实力的兵团。
这样一来,就给了叶知秋麾下冷锋雇佣兵团和飞龙兵团一次机会,一个牵制住铁真麾下兵团注意力的机会,这也给了天狼兵团和枪骑兵一次背后牵制铁真的机会,更给了黑豹兵团和雄鹰兵团侧翼攻打铁真所部的一次机会。
总之,铁真的失败,正是没有考虑太多的作战机遇变化,完全把重心放到了怎样攻打中平镇,而根本就没有想到叶知秋会放弃固守中平镇的优势,在中平镇外与自己展开一战。
正是铁真没有考虑周全,才给了叶知秋一次机会,给了叶家军一次机会。
毕竟有心算无心的结局已经是注定了的,更何况是叶知秋对铁真的算无遗漏呢!
叶知秋能做到这点,最大的功劳还是暗夜分队,没有暗夜分队收集铁真任何一丝消息,叶知秋也无法做到对铁真的算无遗漏,无法把握铁真的作战风格,更无法把握铁真这次作战计划。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