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再起烽烟的娘子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管李成林心中有何不甘的想法,青海府会战的最终结果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
战争的最终结局是李成林带着残兵败将又一次退回到青海府内,李成林的兵败,也就意味着这场青海府战争已经结束了。
司徒龙看着李成林撤兵的情景时,司徒龙想借着这个机会把青海府一次性攻打下来,不过这个愿望,司徒龙不但没有实现,而且自身兵力的损失也是相当的严重,已经不足以再维持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所以,司徒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成林非常“潇洒”主动的撤兵回城。
司徒龙原本的想法是乘着李成林撤退时,乘胜追击,借着士兵士气十分旺盛的时期,追打李成林所部士气低落,但让司徒龙实在没有想通的是,李成林所部虽然士气低落,但李成林麾下的三华将领何禁卫军的实力还是不能小瞧,因此才会出现这个局面。
这个结果很让司徒龙失望,因为这个结果并没有让司徒龙实现他心中预想的目标。这到不是说,司徒龙此时想要大发善心,想要放过李成林,或者下次再一次消灭李成林,而是司徒龙考虑到麾下兵力的伤亡,除非他动用麾下的王牌兵力,但司徒龙绝对不想在这个时候动用他麾下的王牌军。
王牌军有王牌军的用途,但绝对不能用在攻城陷阵上,王牌军是用在野战时,埋伏、伏击等陷阵时,这样才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会给敌人一个致命的打击,这才是王牌军的真正用途。
司徒龙心中那个恨呀,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谁叫他手上的兵力有限呢?谁叫他舍不得牺牲手下王牌军呢?
虽说司徒龙手上现有的兵力还有近十万,更何况,他麾下王牌军的实力虽然并没有多大的损失,但就在这场厮杀中也遭受到相当大的影响,确切的说,他麾下王牌军虽然成功的将李成林麾下的第三梯队成功的绞杀了,但也损失了十之一二。正是损失了十之一二,司徒龙才舍不得再让王牌军攻城陷阵,这就是司徒龙太过于妇人之仁的表现。
这场青海府会战的结果,李成林手上还有近七万兵力这样子,已经不足以再抵挡住司徒龙的强行进攻,这个前提是司徒龙强行发动进攻。
虽然李成林在这次作战中失败了,甚至可以说是惨败,但他手上的王牌军,也就是禁卫军兵力的损失应该并不大,在这次会战中,李成林损失的兵力主要还是帝国内刚派遣过来的新兵蛋子,这些士兵的损失,李成林说什么也不怎么会心疼的,但如果伤亡的是禁卫军的话,李成林不要说是心疼了,他直接面临的境况是青海府的沦陷。
一旦青海府沦陷后,那李成林后面几乎也是没有什么天险可防守了。
青海府虽然只是一个府,而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座城池,但他的地理位置还是非常优越的,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军事要塞。
青海府。
李成林正紧绷着脸,毫无表情坐在帅椅上,用非常阴冷的眼神看着禁卫军的首领童唯,李成林心中也有恨呀,原本战争的损失应该不会出现这么大的损失,而这个罪魁祸首就是眼前这个禁卫军首领童唯,由于他根本就不懂得全局作战的观念,才导致了这次战争的失败。
即使李成林不是这样想的,但李成林心中也存在着要把这次战败的责任推卸到禁卫军首领童唯的身上,或许这就是一名将领要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吧,这也正是禁卫军首领童唯的悲哀所在。
身为一条狗,童唯就应该有这个观点,如果童唯做不到这点,那他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李成林的想法也不能说阴险,因为这也是政客常用的手段,常用替罪羊洗替他所犯的错误。
“童唯,你给孤家说说,为什么你在已经占据了绝对上风的情况下,但随着战争的继续,结果你却还是失败了的原因是什么?你给孤家好好说说。”李成林很凶狠的对禁卫军的首领责问道。
“王爷,这个,臣下也不是很明白。”
这就是禁卫军首领童唯的悲哀,原本还可能会有翻身的机会,但他现在却眼睁睁的看着在自己的身边流走了。
“那孤家要你这样的废物有什么样用,来人呀,把他给孤家拉出去砍了。”
李成林越想越生气,唯一能先出一口气的方法,就是先砍了童唯这条狗,这条让他失望透顶的狗。
可怜的只能是这个李成林的走狗,这就是大多数走狗的最后命运,童唯只是其中之一。
“周天华,今后禁卫军就交给你去管理了,你要记住,孤家所有的重担都在禁卫军的身上,不能再出任何的差错,否则的话,孤家决不会轻饶你的。”
“三华”将领之一的周天华听到李成林的命令后,他也只能点了点头示意。
秋中基自从占领娘子关后,他基本上再没有继续大规模的行军,他是等着卢筒王国国内的最新指示。
这又何尝不是一名统帅悲哀的所在地呢?眼前明明是一个大好的形势,却非要等待国王的最新命令,才能将战场向前推进,这样战场上的战机,就会大大的错过了。
秋中基虽然很清楚这个道理,但他还不能明白一点,那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或许秋中基心中也明白这个浅薄的道理,但他却不能真正的放开,所以才会导致延误战机这个很容易犯的错误,这个错误,也是一般将领经常犯的错误。
不过,秋中基还是派出了手下斥候和一个万人队向华文帝国境内纵深。也算是有了弥补吧。
虎磐王朝的援军在得知卢筒王国已经成功占领了娘子关后,援军首领野狐榇(chen)在得到虎磐王朝君王莽古托岳的指示下,加大了行军速度,力争在秋中基还没有真正在娘子关站稳脚跟的时候,重新把娘子关夺回来。
野狐榇心中也十分清楚:也只有重新抢夺回娘子关后,今后的军事布局才会更加的方便,才能进一步扩大作战的步伐,扩大战争的胜利果实。
这个决策对虎磐王朝的援军首领野狐榇来说,虽然是有那么点困难,但这个难度系数对野狐榇来说,并不是一件超大的事,因为野狐榇与秋中基的“交往”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双方可以说是对彼此的了解并不亚于他们对自己的了解。
所以这次争夺娘子关的新战役的结果,应该并没有多大的悬念,关键还是要看秋中基与野狐榇谁能在第一时间内把对方吃得死死的、吃得更透彻,那谁就会先在娘子关重新站稳脚跟,谁就会再次成为娘子关的真正主人。
经过五天的急行军,野狐榇终于在指定的时间内赶到了娘子关外不远的地点。
野狐榇站在娘子关外,看着这个已经饱经沧桑的娘子关,心中顿时就有一番说不出的滋味,因为在大半年前的娘子关攻防战中,自己就是虎磐王朝攻打娘子关的统帅,那次明明是自己已经占据了上风的前提下,但是由于自己的麻痹大意,最后却导致了整个战局的失败,正是这一点,他自己一直在国内“休养”着,同时加紧训练新军。
而那一次,由于自己的失误,才导致自己的主要的竞争对手铁真才有机会重新站出来,重新担当进攻华文帝国的主帅,自己在国内训练新兵。
野狐榇心中也清楚:如果自己这次也能把娘子关攻下来,与铁真合并一处后,自己就有证明能力并不输于铁真的地方。
不过,这到不是让野狐榇感到郁闷的地方,郁闷的是,君王莽古托岳竟然要自己做铁真的助手,难道真的还是由于上次没有将娘子关拿下所种下的结果?
想到这点,叶狐榇心中就有点恨,恨自己,恨那个已经死去的叶少堠,恨那个只出了一条计谋就能击退自己的叶知秋,更恨那个一直“踩”着自己的铁真。
不管野狐榇现在有什么样的一个心情,接下来的战斗,还是要打起来的,这一点,野狐榇是比谁都清楚,毕竟君王的命令是不能违背的。
身为军人,身上的天职就是要服从命令;身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其实这次抢占娘子关,野狐榇也没有采用什么高明的战术,因为他十分“了解”秋中基的作战风格,所以野狐榇这次就选择与秋中基实现硬碰硬的对策,虽然这样己方兵力的损失就会变大,但眼前的这个僵局,是必须要打开的,而最好的方式、也是最笨的方式就是与敌人硬碰硬的一战。
或许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这一点,野狐榇也并不排除,但时间却不等人,因为铁真已经在华文帝国的境内孤军作战,而自己的其他盟友到现在还没有打到当初预定的地点,无论是按照野狐榇私人的情感,还是对虎磐王朝的忠诚,他都希望自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娘子关拿下来,作为送给君王最大的礼物。
抢夺娘子关的战争,在野狐榇到来后,双方毫无选择的就打开了。

这一次的娘子关,在神方大陆上已经存在长达七百年的险关又一次饱受战火的洗礼,它那已经疲惫的城墙早已经不能再承受战火的洗礼了。
但这些军事家们(最重要的还是政治家)根本、也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娘子关它自身的感受,他们更多的考虑还是他们自身利益的得失,其他的任何事物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切成空的。
野狐榇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只派出两个军团,共十万人的兵力,向娘子关发动了进攻。
秋中基在拿下娘子关后虽然并没有向华文帝国境内纵深,但他并没有放弃加强对娘子关防御。
然而很可惜的是,不管是谁占据了娘子关后,都没有对娘子关自身的防御加强修筑,他们只是想到通过自身兵力的增加来加强防御,或许这些占领者们都清楚这一点中的利与弊,但由于战事的紧迫性,所以他才会“忽视”了对这一点的考虑。
秋中基这名卢筒王国最负“盛名”的统帅也没有例外,他也忽视了重新修葺娘子关的城墙防御设施。
也许正是这点微不足道的事,才会导致一些想不到的结果,或许是意想中的结果。
秋中基看着自己的“老朋友”统帅军队前来攻打自己,他并没有多想什么,因为这个时候,无论他怎么去想,他也不可能改变什么。
秋中基现在能做的,就是加大对娘子关城墙上兵力的增加与控制。
秋中基同时把麾下兵力分成了三层:第一层在娘子关的城墙与那些攻打上来的虎磐王朝士兵厮杀着,看谁能笑到最后一刻;第二层作为第一层的替补,当第一层兵力损失到差不多的时候,第二层的士兵就把第一层的士兵给“换防”下来;第三层则是作为后备军。
秋中基的想法就是,如果野狐榇想借着这个机会把娘子关打下来的话,最后还是要看他们俩各自手上士兵的兵力分配与战斗力,所以秋中基才会预留了四万名士兵做为整个战场的替补。
这一点已经打破了秋中基作战的风格,他以往讲究的就是不死不休,什么时候还考虑过预留后备军。
野狐榇把自己手下十万的兵力分成四个进攻小组:第一与第三小组作为第一梯队,首先发动对娘子关的攻打;第二小组与第四小组作为第二梯队,当第一梯队在战局中“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二梯队立即投入到战场中去。
同时野狐榇并没有把他手上的王牌军派上战场,他手上的王牌军乃是一支一万三千人的重骑兵,这样的骑兵用来攻城,确实有点“浪费”,所以野狐榇才没有把他们派到战场上去。
当然,在关键时刻,野狐榇还是要用上重骑兵这支王牌军的,只是这个关键时刻是什么时候,只有野狐榇他一个人知道而已。
两人部署好作战计划后,双方军士就展开了激烈的激战,攻城与防守双方都将手上的兵力展现出来,他们各自为了帝国的荣耀,付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
战争一直持续着,虎磐王朝不断有士兵攻上娘子关的城墙,但同时也有不少士兵被卢筒王国的士兵杀了下去,接着虎磐王朝又有新的士兵攻上城墙,他们又被卢筒王国的士兵杀下去,就这样,两国的军队轮番进行着进攻与防守的“游戏”。
随着时间的向后推移,娘子关城墙下的士兵尸体越来越多了,可以说慢慢的堆积成一个小山坡了,而那个被人憎恨,但又拿他没有任何办法的死神在这个时候正笑眯眯的收着这些廉价的生命,不断的充实着他的“后备力量”,充实着他的夜宵。
娘子关上也不断有滚木与开水混合着热油向下浇了下来,这些又让一部分虎磐王朝的士兵失去了生命,起码让他们成为了病号,暂时散失了战斗力。
秋中基看着战争态势的“升级”,心中已经笑了出来,因为按照这样情形下去,虎磐王朝的士兵要想这次把娘子关攻打下来,已经不太可能了,就算能拿下娘子关,那虎磐王朝士兵的损失将是一个不可预知的数字。
但有时候,事情并不像是在刚开始表现的那样,尤其是战场上的瞬间变化,战场机遇的变化有时根本就不是预测的。
野狐榇看着手上的士兵正在不断的减少,他心中那个恨呀,但他知道,自己作为攻城的一方,原本的损失就要多于守城的一方。
虽然这是一个常理,但野狐榇并不想把士兵就这样白白浪费了,所以他还是决定改变战术,重新安排作战方式。
这时担任进攻的梯队已经不再是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轮流进攻了,而是在这个基础上,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结合起来共同进攻,同时从两个梯队中抽调出一部分兵力配合着野狐榇手上的重骑兵发动对娘子关城门的攻击。
虽然野狐榇知道秋中基把士兵分成三层,不过秋中基只能抽调出第三层的士兵来保护城门,而秋中基手下的第三层士兵遇到自己手上重骑兵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能与自己重骑兵相抗衡的兵种,那样一来,战争的最后胜利还是属于自己的。
野狐榇是这样打算的,同时也是这样做的。
秋中基虽然看到了野狐榇把兵力抽调一部分出去,但秋中基开始并没有明白野狐榇为什么会这样做,原先秋中基还以为野狐榇是怕兵力损失过多,所以,秋中基想保留一部分兵力作为一支后备力量,因为秋中基看到了野狐榇身边并没有多少兵力,所以秋中基才这么认为。
然而,事实并不是秋中基所想的那样,他现在看到了这些被抽调出来的士兵在前面开路,他们的身后则跟着敌人的重装骑兵,如果秋中基现在还不明白野狐榇的打算,那秋中基就可以直接从娘子关的城墙上跳下去了。
虽然秋中基明白了野狐榇的打算,但秋中基并没有因此而多想什么,即使敌人能把娘子关的城门攻破,那时他们本身就已经损失了一大部分的兵力,剩下的只能是野狐榇手上的重装骑兵。
虽然自己手上并没有一个兵种能对抗的住野狐榇手上的重骑兵,不过秋中基相信,只要自己多派上五倍的兵力,还是能很好的牵制住野狐榇手上的重骑兵,何况秋中基更确信,即使野狐榇手上的重骑兵能攻破城门,不过这个所花的时间绝对不会很短暂的,而且这个代价也是相当大的。
秋中基什么都想到了,但还有一点他还没有想到,那就是一旦娘子关的城门被攻破了,在城墙下那个狭小的空间内,他是不可能以五倍的兵力去包围野狐榇手上的重骑兵,在那样狭小的空间内,重骑兵才是兵种中的王牌力量,是王牌杀手。
城墙上的战争还在继续,城墙下的战争也已经打响了。
虎磐王朝的军队已经几乎、全部都上了战场,即使是秋中基也开始已经感受到了兵力不够而带来的压力,还好的是,秋中基是守城的一方,兵力只要有对方的一半,就差不多能守的住一个城池。这点自信,秋中基还是有的。
叶知秋在中平镇内也开始着手训练李成明交给他的新兵团,也就是魔狮兵团了。
魔师兵团成员的平均年龄在二十二岁,全部是一些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的新兵组成。
叶知秋心中也十分目标,要想在短时间内把魔狮兵团训练成能上战场而不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则是不可能的。
叶知秋只能把魔狮兵团的人员全部打乱,也就是说,叶知秋把魔狮兵团的士兵分别分割到黑豹兵团与雄鹰兵团中。这样一来,魔狮兵团就有了两万名老兵,以两万名老兵带这一万名新兵,在短时间内,应该可以得到能力与素质的双重增加。
虽然,黑豹兵团与雄鹰兵团也各自有了一万名新兵成员,但用同样的方法去训练士兵,还是可行的。用两万老兵带一万新兵,整个兵团的战斗力才会得到实质性的提供,也完全可以上战场厮杀。
这样的安排,叶知秋才不会担心士兵的战斗力,才不会担心这些士兵成为战争的炮灰。
同时,叶知秋乘着这个“停战”的空闲机会,加大了士兵的训练程度,让这三个兵团加大训练程度,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能达到叶知秋预期的目标。
至于守城的任务,叶知秋暂时完全交给了汤恩来所部的飞龙兵团。
而在铁真的身后,则有天狼兵团与枪骑兵以及冷锋雇佣兵团,他们不停的“骚扰”着铁真,铁真即使想要大规模的进攻中平镇,也不得不考虑一下他身后的压力。
叶知秋就是要铁真没有丝毫一点空闲的机会,不能获得一点休息的空闲时间。只有让铁真没有得到十足的休息机会,这样一来,叶知秋之后与铁真的一战才会有更大的希望。
叶知秋安排好了相应的军事部署计划后,立即将重心和精力完全投入到训练到新兵中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