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龙汉风雷起 奈何见禅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往昔。
茫茫青云如海,无先无后,无极无生,无始无终,不知流向何方。
一无所有中,有三个小儿,发挽总角,满面稚气,生得玉雪可爱,各戴青,白,黄三色肚兜,面目一般别无二致,端坐在三块青石之上,齐声背诵道:
“至虚灵,至微妙。强称名,为大道。
道之体,本自然。兆于一。象帝先。
浑无物,杳冥精。玄化流,光音生。
辟混蒙,渐微明。太无变,三气分。
始青气,号清微。龙汉劫,天景晖。
元白气,号禹余。显真文,焕太虚。
玄黄气,号大赤。开上皇,万化孳”
书声朗朗,清音阵阵仿佛直透不可知不可说之世。
一个中年书生,头戴青巾,身披青袍,手捧经书一册,三柳长须飘散胸前,形貌神情极是潇洒,只是目中青火流动,细细看去,却有些木然。
那青,白二童神态虽然童稚,却一本正经,背诵得格外认真;惟有左边的黄衣小童虽然摇头晃脑,也跟着装模作样,只是左顾右盼,显是心神不定。
忽然,一声龙吟苍然而起。远方亿万里之外茫茫青色云海之中,一条赤鳞巨龙,不见首尾,体生万爪,摇摇摆摆穿云而过,游向不可知不可说之地。黄衣小童只顾贪看,一时间竟忘了跟着二童背诵。
“且住。”
青巾书生忽然止住三童背诵经书。青,白二童便一齐住了口,那黄衣小童兀自扭头贪看云中龙蛇之相,忽觉气氛有异,忙回头看时,只见书生立在面前,手里不知何时多了根竹杖,轻轻在手中敲打,小童唬了一跳,慌忙站起。
书生道:“禹余,你将这《道家三字经》从头至尾与我背诵一遍。背得不好,重重责罚。”
原来这黄衣小童虽然贪玩,却天资聪颖,当下嘻嘻一笑,露出两颗小小虎牙,煞是可爱,细生细气地背道:“至虚灵,至微妙。强称名,为大道”
那中年书生双目闭合,待他背诵完毕,方才重又张开眼来,问道:“你且将这经中之意解与我听。”
黄衣小童不假思索,开口说道:“至虚灵,至微妙,即是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强称名,为大道,是云:渊兮,似万物之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书生微微点头,又问:“道之体,本自然,何解?”
黄衣小童答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又问:“兆于一,象帝先,此何也?”
黄衣小童微微思索,片刻之后答道:“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也。”
话一出口,只见一旁那青衣小童一双杏核似的大眼睛里陡然掠过一道寒芒,却转瞬即逝,依旧是青光闪烁,不见喜怒哀乐之色。
旁边的白衣小童不知什么时候昏然垂首,仿佛睡去一般。
*******************
今时。
“王泽流兮浩洋洋;
克服怨敌,怨敌克服兮,赫兮强!
宇宙有穷止兮万寿无疆。
幸我来也兮青其光!
青其光兮永不相忘。
异处异处兮堂哉皇!
堂哉皇哉兮嗳嗳唷,
嗟来归来,嗟来陪来兮青其光!”
通天教主大袖翩翩鼓动,慷慨悲歌,头顶半空里青光狂舞,青云满空,遮蔽天日。茫茫天河之畔,青,红,黑,白四道光明当空交织激荡不休。四色气带之上,亿万金灯星星点点,珠络缨垂,悬挂满天,随着九重天外的罡风激烈舞摆,叮当之声不绝。
金灯丛中,一座顶天立地的巨塔渐渐凝聚成形。塔间飞檐缺角,石栏斑驳,青砖崩坏,苍苔累累,其高不知几万里,裹着亿万年的太古洪荒气息刺破重重青云,直插天外。
塔顶,三清凌空围坐,六目相对,眼中青色光明茫茫然闪耀不住,头顶三花怒放,万亩庆云弥漫。
忽听一声清啸,太清道德天尊头上升起阴阳二气,色分黑白,如同两条千丈巨龙,在虚空里上下翻滚盘旋,绞得三清头顶花瓣纷落,随风飘飞,须臾尽化作长空劫火而消。
玉清元始天尊左手微微扬起,一声清雷乍起,黑白巨龙齐声巨吼,彼此纠结盘绕成一团。上清灵宝天尊把手一指,金火飞扬,花海云丛中蓦地现出一张巨大无比的太极图案,覆盖了几百万里的天空,图中真火升腾,紫电摇曳,青雷滚动,却全然听不见半点声息。
太上道祖与元始天尊相视一眼,元始道:“如今却请大师兄裁处。”
老子双目微合,缓缓说道:“你本为道门正统,我这大师兄不过是有名无实。眼下还弄这般虚文作甚。”
通天轩眉微扬,旋即亦合上双目,不再动作。
于是元始天尊仰而含笑,有青黄赤三色之气从口中而出,光明彻照。太极图中雷火尽消,无幽无隐,一切晓明。
便有金书紫字,玉文丹章,文彩焕烂,齐现于三炁之中。
***************************************
昔年。
人间有山,名曰云梦。
梦中有白云如海,自东向西缓缓旋转,如大螺旋之状,轰然有声。
漩涡中心,一道白光自西方刺来,斜斜透入海中。一名葛衣黑须的中年道人倒负双手,顺流而下。一路之上无数奇形怪状的巨魔妖神张牙舞爪,咆哮发威,道人视若无睹,飘然潜行,瞬息不知几千几万里,须臾已至一座宫殿之前。怎见得好座殿宇?只见:
初登云梦,乍入白云。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只见那万妖门,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两边摆数千员镇山元帅,一员员顶梁靠柱,持铣拥旄;四下列几万个金甲妖魔,一个个执戟悬鞭,持刀仗剑。外厢犹可,入内惊人:里壁厢有几百根大柱,柱上缠绕着金鳞耀日赤须龙;又有几座长桥,桥上盘旋着彩羽凌空丹顶凤。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雾蒙蒙遮斗口。
这白云洞中有三十三座妖宫,乃遣云宫、焚天宫、无明宫、太阳宫、崩霆宫……一宫宫脊吞金稳兽;又有七十二重妖殿,乃朝会殿、凌虚殿、妖光殿、天妖殿、圣魔殿……一殿殿柱列鬼麒麟。万寿台上,有千千年不卸的名花;炼药炉边,有万万载常青的瑞草。又至那朝圣楼前,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金钟撞动,马流二帅表进丹墀;天鼓鸣时,崩巴四将参袁公。又至那无量魔宫,金钉攒玉户,彩凤舞朱门。复道回廊,处处玲珑剔透;三檐四簇,层层龙凤翱翔。上面有个紫巍巍,明幌幌,圆丢丢,亮灼灼,大金葫芦顶;下面有猴妃悬掌扇,猿女捧仙巾。恶狠狠掌朝的妖将,气昂昂护驾的魔卿。正中间,琉璃盘内,放许多重重迭迭太乙丹;玛瑙瓶中,插几枝弯弯曲曲珊瑚树。正是妖宫异物般般有,世上如他件件无。金阙银銮并魔府,琪花瑶草暨琼葩。朝王野狐坛边过,参圣金乌着底飞。元始有分来魔境,胜在昆仑点污泥。

元始天尊一路前行,那些宫中的妖魔却认得是阐教教主来了,早有黎山老姆领了耍耍三郎,猕猴王,无支祁上前招呼,且请天尊在门前侯着,却叫耍耍三郎进去通报。
须臾早见那白衣老者,双手过膝,满脸堆笑,出来接着。元始笑道:“有劳通臂仙引见。”
这通臂老猿也笑道:“我家大王正昨夜伤酒未醒,多有怠慢,天尊莫怪。”天尊亦笑道:“好说好说。”
当下一同进得后宫,原来宫中却有一片山冈,满眼看不尽那奇花异草,灵兽珍禽,虽然是个人间妖魔洞,远胜天界神仙家。
须臾早至一座山石之前,那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围圆,依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按政历二十四气,又有九窍八孔,对应九宫八卦之数,九窍八孔中妖云缤纷,异彩纷呈,石头上依稀躺着一物,蜷身缩腿,鼾声如雷,一身酒气,天尊闻了不仅微微皱眉。原来此物极有灵性,天尊方才将眉头一皱,就眼石头顶上九色云翳掩映中一对金灯陡然亮起,嘎嘎笑道:“天尊远道而来,老袁害酒有失迎迓。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元始笑道:“袁公无量量大寿,三界盛事。贫道岂有不至之理。”便去袖中取出一物,一旁通臂仙见了面色骤变,方欲上前,忽然眼前金光大盛,已然身在不知处。
缤纷妖云中,袁公嘎嘎大笑:“三宝玉如意!这便是你的贺礼么?果然不出俺老袁所料。只是元始,你当真以为能胜得了我么?”
元始面色如常,微微一笑,身后两名中年道者,骑青黑两头怪牛,一左一右,无中生有,悄然现出身形。
袁公似是一愣,旋即大笑道:“好好好!”连道三个好字,大喝一声:“来得好!”纵身而起,化道金虹飞起。
右边独腿夔牛上的道者一言不发,将头上道冠一推,青,红,黑,白四道剑气如虹般直奔袁公射去。
左首青牛上的道人亦把顶门一拍,平地云生,又化出三位道人,将那金虹团团围住
数日之后,九天之外,三块青石之前。
“洞玄天文灵宝玉奥,有三部八景神二十四图,上应二十四真,中部二十四炁,下镇二十四生。灵章璀璨,妙绝空洞。睹之者,九天书名,金简记录,生死得仙,来运当促,三五伤丧。万兆短命,流泄八难。风刀痛体,五苦备婴。沦于长夜,不睹三光。无知受封,任运死生。抚之生化,痛感人神。今大慈道行,惠泽普隆。今着尔等三人,冀发玄科,教所未闻。使未见者见,未成者成。福流一切,亿劫恩而蒙训授,辄当承神鼓风,因流阳波,清荡三界,肃检众魔,部正六天,馘斩群邪,安国育民,使阴阳宁,明化既兴,道畅太虚。”
虚空之中,有声如洪钟悠悠然响彻六极八荒。一册青书自无有之中缓缓而现,上书三个金紫大篆,字间神光流动,烁烁生辉。
天外无边青气中,有青白黄三色元炁自东,南,西三方天际陆续飞来,上下飞腾翻滚,忽化为人形,伏地受之。
**********************************************
今夕。
黄泉焦土,漫漫无边。
地藏王菩萨足踏五色祥云,离地三尺,目视六道轮回,若有所思。谛听手捧频婆之果,只顾大嚼,咯吱有声。忽然,那地藏两道秀眉微颦,随即呵呵大笑,如雷梵音震动幽冥。又放出周身佛光百亿,现了法身,宝冠璎珞,左手托宝珠,右手执锡杖,周身九色萦绕,坐七品莲台,光芒直射九幽十冥。
那菩萨又以大悲誓愿力,以一化十,以十化百,百千亿万,示现大梵王身、帝释身、声闻身、罗刹身、地狱身,乃至狮象虎狼牛马身等等量无数无化身,又将手连指,只见七种墙壁、栏楯、铃网与行树,台殿园苑,无数楼台宫宇,自黄泉深处破土而出,皆高万丈,方圆百余万里,庄严壮丽无比。又以手为刀,劈开阴间大地。只见一道沟壑深不见底,延伸不见尽头。
地藏王菩萨又将那头顶穹隆破开,当空红雷滚滚,将整个幽冥之地映得时明时暗,地中隐约传出亿万群鬼齐声哭号,声声凄厉。忽然只听一声响亮,一股血瀑自雷云深处涌流而下,腥臭不可闻,皆留入那道深不见底的沟壑之中,须臾汇聚成一条血河,河中血浪滔天,阴风惨号。
血河沸腾,浊浪倒卷,河中渐渐现出无数恶鬼,挣扎咆哮,俱都奇形怪状,狞猛凶厉无匹。其间有数十头大鬼,生得头如山岳,全身赤红,那万丈血浪仅仅淹着它们腰际,一个个仰天厉吼。
谛听看了桀桀怪笑,双翅齐振,一飞冲天,往复盘旋,忽地又俯冲而下,掠过黄泉秽土,所过之处黑土掀起数十里高下,无数魂魄张牙舞爪,自地中爬将出来,却被它身后余风吹得支离破碎,顷刻消散无踪。
地藏看了微微皱眉,却把手一指,一道无明劫火悄然没入血河之中,河水顿时沸腾,河中群鬼越发叫得凄厉,纷纷化为焦骨,却又随即长出肉来,如此往复不休。滚滚血水化为血云升腾而起,覆盖血河上空,跟着大雨淋漓而下,血雨腥风,无边无际。
过得片时,谛听吃完手中果子,连核一并吞下,双手连拍,就见六道轮回之下的无名巨兽目中金光大盛,宛如金日当空普照。霎时间雨过天晴,血河之上,一座血色虹桥横跨河面,隐隐便有万千阴魂走动,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地藏收了法相,自怀中取出薄薄一本书册,轻轻翻看。忽然一道金光穿破幽冥虚空,自高天而落,夹杂着无尽风火雷电朝地藏飞来。金光中一只瘦小的猴精,头戴凤翅紫金冠,藕丝步云履,身披锁子黄金甲,火眼金睛,手抡铁棒,朝地藏当头砸下。
毕竟不知地藏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