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 江流随波去,一苇渡江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镇元子出得火云楼,将门下众仙集结一处,也有百十来号各等地仙,内中颇有杰出人物,清一色都穿黄袍,戴青巾,服色一般,整整齐齐,一齐向镇元子叩拜行礼,机道:“虔心礼敬先天一炁至真大道妙有上尊与世同君镇元吾师!”
镇元子看了,心下不忍,暗道:可怜我自混沌之先,蒙鸿钧祖师授法,得苦修无量量劫,方始脱去草木之身,成就大罗仙身,离那混元太上无极大道只有一步之遥。又过无数岁月,方为地仙之祖,苦心经营多劫,才有些须成就。不合上一劫里没由来管甚闲事,跑去万妖阵助拳,弄得元气大伤,今劫尚未平复。指望靠树吃树,希冀守着人参果树韬光养晦,也有东山再起的日子,怎料如今造化小儿却借人参果化形降临三界,竟把我清风明月两个爱徒吞了,眼下又要拿我门人转换形体。我若不允时,他在人间原无几分法力,倒也不怕,只是这造化小儿在上面时,连鸿钧师尊也让他三分,我却如何得罪得起!若将门人弟子都送与他吃了,我心何忍?
心中一霎时转过无数念头,正自踌躇之际,忽然听得身后那座烈焰万丈的火云楼上有大音声传出:
“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故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天人者,本为一体。天人相应,天人相通,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如今吾欲渡化汝等回归本源,同归大道,此乃大福缘。
“又有往昔劫中,佛曾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此乃三教同理,无非教众生皆归还本源。如今吾即是道,吾即在此,尔等顷刻便归大道,如何不喜?”
原来造化小儿初降三界,虽然法力仍足以惊天动地,却未脱草木之质,行走不得,只能坐在楼上,见镇元子有踌躇之态,便传此大音声,镇元子以降众仙听了,如痴如醉,一个个欣喜若狂,哪管镇元子,争先恐后,都抢上楼去了,七嘴八舌嚷道:
“我等皆愿同归于道也!
镇元子无可奈何,呆立半晌,方才上楼,只见楼上空荡荡一片,再无半个门人影子了。镇元子暗自叹息:想我镇元子乃是地仙之祖,常以三界中教主以下第一人自居,虽然避世而居,袖里别有乾坤,也是一方祖师。如今遇上这造化小儿,便低了造化,如今弄得我孤家寡人,好不凄惨!
又见那造化小儿端坐供桌上天地牌位之间,把胖乎乎小手抹抹嘴巴,大笑作歌曰:
“内外全无渣滓质,养成一片紫金霜。
“阴阳造化都归我,变动飞潜各有常。

随着歌声,就见造化小儿青玉色的身子渐渐变做青色琉璃一般,通体透明,内有青火如水,粘稠有若实质,翻腾滚动,渐渐融尽外壳,化为一团青气,若有若无,忽然隐没虚空不见踪迹。
**********************************************
虚空藏里,金刚界曼荼罗、胎藏界曼荼罗交错,两尊如来左右分坐。
金刚界大日如来跏趺坐,菩萨像,头垂发,戴五智之宝冠,上半身戴着手镯、臂钏、璎珞等装饰品,手结智拳印,通身之色清白。
胎藏界大日如来亦跏趺坐,菩萨像,头戴魏髻,身缠轻妙之衣,手结法界定印,即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拇指相抵,通身金白色。
两尊如来头顶各现火日一轮,红光烈烈,烤炙虚空,忽地日光普照更盛,满空神焰飞扬间,两轮红日化开,一化为五,二化为十,当空十日连珠,横贯虚空穹隆。
十日展开,火光冲霄,日中皆有金乌之形,三足赤羽,血目如灯,口吐熊熊太阳真火,黑烟滚滚,遍体红鳞鳞次栉比,皆生十二翼,展开有数万里宽阔,百翼齐动,扇动漫天烟火,蹦跳齐鸣,唧唧呱呱,聒噪震天。

日下曼荼罗法阵中,金刚界、胎藏界大日如来头顶现佛母孔雀大明王法身,现火焰五光佛法身,现中央不动明王金刚身,其时孔雀明王背后现五色神光,火焰五光佛现五色神佛光与太阳真火,中央不动明王现二十四首,十八臂,一齐托起一朵百丈方圆的黑色莲花,华藏大千世界,在如雷梵唱中缓缓旋转,金白之水自千重莲叶花瓣间横溢而出,与满天真火混合一处,水火之间亿万生灵欢喜哀号,此起彼伏。忽然万籁俱寂,水火断流,飘动的火焰连同横流的金水一同凝固不动,如火山熔岩,奇峰怪石兀立倒卷,遍布虚空藏中。
忽有一点金星,大如芥子,自小小华藏世界深处浮跃而起,毫光荧荧,悬浮黑莲之上,光中隐隐有一物,形如秋蝉,一身金火萦绕,遍体金光灿烂,嗡嗡响动,顿时将满天梵音压了下去。
胎藏界大日如来伸出右手,轻轻一招,那金蝉薄翼轻振,嗡然落在如来佛手之中。金刚界大日如来亦把左手伸出,盖住胎藏界大日如来手心,上下合力,同时轻揉,只听得噼啪之声纷作,如大雷电之声,如万千鞭炮齐鸣,如爆炒铜豌豆,须臾双掌分开,只见掌心金蝉全身甲壳龟裂,片片崩落,一物在其中,有手有足,徐徐蠕动,身上金甲纷落,片刻钻将出来,形如婴儿,通体红里透白,五脏俱全,全身经脉清晰可辨,坐在胎藏界大日如来手心,长长伸个懒腰,双眼骤然张开,上下左右看了一回,哇地哭出声来。
胎藏界、金刚界大日如来相视一眼,如释重负,俱是释然一笑,随即作宝相庄严,将掌中婴儿托起虚空,头顶十日普照,坐于曼荼罗法阵中,双双合掌诵道: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碍无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尔时孔雀明王背后五色神光展开,状如屏风,黑白金赤青五色光华直插大虚空深处,往来流转变幻不休;火焰五光佛头顶五色佛光流动旋转,须眉似火,迎风飞扬;中央不动明王怒目圆睁,二十四首团簇,十八只手各持宝杵、金刚轮、鱼肠、宝瓶、宝珠、神剑,作蹲距之状,手中法器一齐摇动,出诸般美妙大音声,与两尊大日如来一齐诵道: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随着经文梵唱,曼荼罗中两尊大日如来面前婴儿身形亦渐渐隐没,仿佛融化在虚空中一般,再无半点痕迹。
虚空藏里,曼荼罗法阵悄然碎散,红日沉沦,金刚、胎藏两尊大日如来与孔雀、不动二明王、火焰五光佛尽皆泯然无形,只有陆压道君红袍如火,负手孤立虚空,面上一丝笑意转瞬即消。
********************
苦海无涯,漫漫无际,波间不见游鱼,水面不见飞鸟,惟有浊浪翻滚,滔滔流入红尘深处。
忽有乐声袅袅,由远而近,须臾佛音满江,远处水面上烟火飞云蔓延而起,烟云火光中,一头身长数十丈的红色巨鬼,袒胸赤脚,肤如赤铜,红发獠牙,额耸独角,长七八丈,顶生青烟,鬓边飞焰,身缠红绫千百丈,迎风猎猎招展,如赤蛟一般,飘舞江面。
巨鬼左手前伸作法印,右手持大木棒,有百丈长短,前端焦黑,形如烧火棍,足踏虚空,手足舞动,作舞蹈状,离水面十丈,脚下水中有一老僧,肤色黝黑如铁,环眼暴突,满面虬髯,足踏芦花一朵,苇叶五片,随波逐流而来。那弱水三千,堪堪沾着他的赤脚,却如履平地。
忽然一阵婴孩啼哭之声自下游传来,一只木盆,载个襁褓,内裹一个婴孩,哭声震天,从老僧脚旁一掠而过,流入红尘去了。交错之际,老僧垂首看了一眼,双手合什,口宣佛号,依旧顺水而下,向前流入万丈红尘去了,却不曾在意身后一团神光悬空飞行,神光中亦有一名中年僧人,远远跟随老僧,一前一后,同入红尘而来。
毕竟不知红尘之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