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回世界无穷愿无尽 鸿蒙寥廓知几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五回世界无穷愿无尽鸿蒙寥廓知几时
盘古大陆之上,鸿蒙太空,渺渺青冥,太虚飘光,红阳空歌,茫茫星辰劫云如海。
观世音菩萨,身披绛云丹霄,顶上宝盖垂璎,巍巍高座星辰大海水浪峰顶,俯观法界宇宙,露慈悲圣容,足下星云如瀑,垂芒交辉,射映空极,洞焕太空。
齐天小圣孙履真化为金色猿猴,身高万里,向天啸吼,高举如意金箍棒,延伸无限,自下方无边星辰海洋中高高跃起,一道紫光淩空而过数千万里,遍体星光焕耀,掌中铁棒一柱擎天,直指观世音菩萨眉心。
马头明王何耶揭梨婆尖声咆哮,六臂望虚空连招,漫天星云犹如银屑沙尘,片片朝金猿顶上盖落,未至头顶,星云中无数无量星辰彼此激撞爆炸,轰轰发发,极光耀火,仿佛整个宇宙都在随之溃灭崩塌。金猿全然不理,径直向上飞去,直奔观音而来。眼见那无边星云砸至头顶,忽然一声如龙长吟,摧破太空,一条身长不知几千万亿里的蓝色蛇虫钻将出来,猪首龙身,背上二十四张奇翼伸展开来,遮覆星空宇宙,遍体苍蓝色逆鳞,目耀神光如日,张开无底巨口,迎头飞上,如长鲸吸水,将那滚滚星辰洪涛尽数吸入口中,须臾一丁点星屑也不曾剩下,满天星光竟被它一口吞了一小半,留下一片方圆不知多少亿万里的真空,黑沉沉一片真干净!
马头明王忿怒,六只手臂各持金刚杵,三叉杖,剑,短茅,肠脏勾索,种种法器,纷纷摇动,头顶星河爆发,紫电红雷交作,于是马头明王何耶揭梨婆周身八万四千毛孔中皆出碧绿小马头,一齐颤抖尖叫,上空大星海中有紫金光明千万,渐渐汇聚凝结生成,皆如太阳,黑光流紫,耀照虚空,忽地纷纷滚滚落下,千千万万,齐朝蓝色奇蛇砸落。
蓝色奇蛇长颈竖起,颈上刚鬣根根如宇宙山峰,倒插星空,大嘴上下开合,将那满空纷落如雹的紫金火球尽皆吞下,犹如黑洞一般,任你光明无限,莫想有半点逃逸出来。
此乃天蓬元帅饕餮真身,亦是盘古肉身一部,乃大盘古氏之嘴所化,能吞食一切,盘古自散法身后,零落三界,辗转苦修,已历亿万劫,如今证得太上无极混元大道,虽然比及当初作为盘古肉身时尚且犹如云泥之别,亦已不让三清佛祖,是为圣人手段,更兼马头明王虽然威势无边,终究只是观世音忿怒化身,是以占尽上风。
马头明王出离愤怒,三百万由旬巨躯,八足齐迈,跨出莲花日轮座外,高举金刚杵、剑、索、莲花等等法器,朝饕餮当头打来,饕餮亿万里长躯盘旋星海,漫游太空,往来游动躲避,任马头明王神威浩浩,只是砸不到饕餮身躯。
猛地里饕餮长身倒卷,将马头明王拦腰缠住,连绕七匝,越收越紧,马头明王丢下诸般法器,六只手臂握住饕餮头颈尾巴,奋力拉扯,周身大小马头一齐喷吐炽烈般若火焰,烤炙饕餮身体。
饕餮沉声低鸣,遍体逆鳞片片张开,流出漫漫青色云气,聚成三尸化身,只见一头大猪,身长千万里,獠牙如象,龙尾凤爪,满身红鳞,眉心一弯新月,弯弯月牙上坐着一只小小白猪,不过米粒大小,却周身光明耀日,几乎将漫天星光盖了下去,又见小小白猪头顶上空有一红猪,背生双翅,往来飞舞---此乃是猪哥靓与乙事主与飞天红猪,如今饕餮已证混元,三尸亦今非昔比,皆有无量神通。
又听得当空接连六六三十六道雷响,虚空里现出天蓬元帅法相,四首八臂,巨齿獠牙,玄甲皂袍,雷霆绕身,七窍里皆有雷火电龙进进出出,如顽蛇吐信一般,横担上宝沁金耙,与众化身助饕餮真身一齐同马头明王斗在一处。
齐天小圣化身金色巨猿凌空高飞,宛如一道金色彗星,光照天宇,如意金箍棒刺破重重星云海水,破浪而出,眼见已然刺至观世音菩萨弯弯黛眉之间,菩萨眉间毫相如七宝色,便有八万四千光明流出,光明中恒河沙数化佛、化菩萨,身躯纷纷溃散,犹如沙尘一般漫漫飞扬,遍布宇宙。菩萨顶上千百由旬圆光中,五百化佛皆如释迦牟尼形象,齐作梵唱雷音,如意金箍棒去势戛然而止,棍身剧颤,棍身之上有一黑一白两条龙纹隐隐凸现,牙爪齐动,活龙活现,满空梵唱中隐约传出龙吟之声,忽地化为黑白两道光华,一前一后,破开虚空不见。
饕餮与诸般化身合斗马头明王何耶揭梨婆,本已占尽上风,马头明王空有无边法力,奈何寡不敌众,被群猪群起攻之,疲于招架;忽而又见一名神人,身高万丈,须发如漆,目射岩电,双臂虚托无物,如引长弓,立于饕餮头顶,左手五指蓦地松开,九九八十一道赤芒如流星一般破开虚空,纷纷接连射入马头明王头顶白色马头,一一爆裂开来,马头明王嘶声怒号,滚滚青色洪流自伤口中涌出,横流星空宇宙,化作无尽青云,弥漫无边。
黑白双龙既去,金箍棒陡然暴伸,穿过星云漫无边际,已然刺近观世音额前。
骤然间,观世音菩萨眉心毫相中现出般若大海之水,不可思议广大,阿那毗罗大风劲吹海水,青涛翻腾如须弥山之高,风口浪尖有莲舟如八叶曼荼罗状,宝色香馥,庄严华丽,舟中有三千诸佛,齐托一座宝幢,高八十一万由旬,七宝间错,香花堆砌,八部天龙环绕,幢顶喷出红莲火焰三百万里,火海深处有紫竹一丛,竹丛中立一白衣少女,青丝挽髻,唇点樱桃,柳眉弯月,眉心一点丹砂如血,目中青火如炬,焰焰飘出千百丈远近,此乃妙善公主,伸出芊芊玉手,左手食指指尖对着金箍棒前端遥遥一点,观世音菩萨八十万亿由旬法身慢慢抬起双臂,双掌合于额前,将那天柱般的铁棒轻轻夹住,再也前进不得分毫。金猿奋力回夺,铁棒纹丝不动。
佛光火焰海水汹涌,波澜起伏,有一白玉净瓶,自海中缓缓浮起,高十万亿由旬,洁白晶莹,内有无数金光翻滚涌动,密密麻麻,仿佛八万四千之虫,尖声厉叫,痛苦不堪。观世音菩萨八十万亿由旬金身于是缓缓立起,双臂倒托净瓶,瓶口倾斜向下,对准金色巨猿,瓶中有宇宙旋转如风车状,一股极大吸力传来,巨猿身不由己,抓握不住铁棒,双手齐松,悲鸣一声,顿时落入瓶中去了。
观音眉间世界深处,观音化身妙善公主,正待催动法身助马头明王灭杀饕餮群猪,忽地抬起左手,向着脚下红莲火海一指,一条身长千丈的锦鳞怪鱼自波涛间一跃而起,似龙似蜃,扇鳍招展,目似金灯,口裂血池,獠牙丛生,拖着满身红莲业火,火焰片片凝结如莲花状,凌空飞起,正迎着当空落下的一道金色霹雳,金光摇曳倒挂如龙蛇之形,重重劈在锦鳞怪鱼身上,直轰得片片败鳞散,朵朵红焰飞,那怪鱼哀鸣一声,直挺挺自当空倒坠下火海中去了。
上方虚空里,金电狂舞而落,光电缥缈,徊空转折,电光影里,金璧风白衣胜雪,黑发如瀑,周身电火飞扬,手握金蛇剑,剑尖直指妙善雪白的颈子。只是被那锦鳞鱼怪阻了一下,去势稍减,妙善已自足下火海里拈起杨柳细枝如丝,玉臂扬处,柳枝翻卷而上,迎着金蛇剑锋撞个正着,相交之下,铮然如金铁之声,跟着杨柳枝叶根根如蛇,倒缠攀缘而上,将金蛇剑剑身层层缠绕布满。原来妙善公主虽是观音化身之一,近身搏杀却非其所长,就听得金璧风一声断叱,袖间万朵金花涌流如云,根须枝叶层层叠叠,与柳枝彼此盘结,二女同时发力回夺,一时间竟彼此僵持不下。
忽然听得玻璃碎裂之声,初时细小几不可闻,须臾犹如炸雷不住轰响,妙善面色微变,仰观玉净瓶,但见瓶身自口径而下,裂纹渐渐蔓延密布,仿佛炸瓷相似,净瓶剧烈摇动,瓶中金光如海翻腾,无穷金光自裂痕间透射而出,忽然炸裂开来,化作满天乱琼碎玉,纷纷洒下,落在观世音菩萨八十万亿由旬紫金法身头顶、肩上,蒙蒙如沙似尘。
时有黄金光明充满天宇,八万四千猕猴王皆化为金色毫毛,凌空飞旋飘舞,纷纷扬扬,俱附于齐天小圣巨猿周身毛孔之内,一一毛头,皆以金收猴子尽,一一彻遍猴子眼,眼即耳,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自在成立,无障无碍;猴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有金猴子;一一毛处猴子,同时顿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无边猴子;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猴子,还入一毛中。如是重重无尽。
便有一物,毛脸猴相,火眼金睛,如猿猴状,隐隐浮现孙履真身后虚空,一闪即没。
*************************
尔时盘古大陆西方虚空,极乐净土,阿弥陀佛化身,法藏比丘,坐大莲华上,高临净土之巅,为极乐世界中诸佛,菩萨,比丘,金刚神王,罗汉,乃至无鞅佛国住民大众说法:
“初明缘起,二辨色空,三约三性,四显无相,五说无生,六论五教,七勒十玄,八括六相,九成菩提,十入涅磐。
谓全无自性,随工巧匠缘,遂有猴子相起。起但是缘,故名缘起。
谓猴子相虚,唯是真金。猴子不有,金体不无,故名色空。又复空无自相,约色以明。不碍幻有,名为色空。
猴子情有,名为遍计。猴子似有,名曰依他。金性不变,故号圆成。
谓以金收猴子尽,金外更无猴子相可得,故名无相。
谓正见猴子生时,但是金生,金外更无一物。猴子虽有生灭,金体本无增减,故曰无生。
猴子虽是因缘之法,念念生灭,实无猴子相可得,名愚法声闻教。
即此缘生之法,各无自性,彻底唯空,名大乘始教。
虽复彻底唯空,不碍幻有宛然。缘生假有,二相双存,名大乘终教。
即此二相,互夺两亡,情伪不存,俱无有力,空有双泯,名言路绝,栖心无寄,名大乘顿教。
即此情尽体露之法,混成一块,繁兴大用,起必全真;万象纷然,参而不杂。一切即一,皆同无性;一即一切,因果历然。力用相收,卷舒自在,名一乘圆教。
勒十玄第七
金与猴子,同时成立,圆满具足,名同时具足相应门。
若猴子眼收猴子尽,则一切纯是眼;若耳收猴子尽,则一切纯是耳。诸根同时相收,悉皆具足,则一一皆杂,一一皆纯,为圆满藏,名诸藏纯杂具德门。

金与猴子,相容成立,一多无碍;於中理事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自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门。
猴子诸根,一一毛头,皆以金收猴子尽。一一彻遍猴子眼,眼即耳,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自在成立,无障无碍,名诸法相即自在门。
若看猴子,唯猴子无金,即猴子显金隐。若看金,唯金无猴子,即金显猴子隐。若两处看,俱隐俱显。隐则秘密,显则显著,名秘密隐显具成门。
金与猴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定纯定杂,有力无力,即此即彼,主伴交辉,理事齐现,皆悉相容,不碍安立,微细成办,名微细相容安立门。
猴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有金猴子;一一毛处猴子,同时顿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无边猴子;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猴子,还入一毛中。如是重重无尽,犹天帝网珠,名因陀罗网境界门。
说此猴子,以表无明;语其金体,具障真性,理事合论,况阿赖识,令生正解,名托事显法生解门。
猴子是有为之法,念念生灭。刹那之间,分为三际,谓过去、现在、未来。此三际各有过现未来;总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即束为一段法门。虽则九世,各各有隔,相由成立,融通无碍,同为一念,名十世隔法异或门。
金与猴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说事说理,有成有立,名唯心回转善成门。
猴子是总相,五根差别是别相;共从一缘起是同相,眼、耳等不相滥是异相;诸根合会有猴子是成相,诸根各住自位是坏相。
此去道也,觉也。谓见猴子之时,即见一切有为之法,更不待坏,本来寂灭。离诸取舍,即於此路,流入萨婆若海,故名为道。即了无始已来,所有颠倒,元无有实,名之为觉。究竟具一切种智,名成菩提。
猴子与金,二相俱尽,烦恼不生。好丑现前,心安如海,妄想都尽,无诸逼迫。出缠离障,永舍苦源,名入涅磐......”
*****************************
金猿一声清啸,万里长身骤然缩小至百丈长短,眉骨高耸,眼射金芒,头顶金色毛发根根如针,一直披至足根,遍体金光电气萦绕喷射,忽地双掌合起,掌根相接,十指如托莲花,回置右侧腰间,掌中便有点点荧光周旋凝聚,渐渐结成一团透明的金色球体,球内亦有一长毛金猿,合掌腰间,蓄势待发,掌中有一气团,气团中有金猿,猿手中有金球,球中复又有猿...忽地一声震喝,金毛猿猴双掌推出,掌中无穷球体依次爆开,气浪翻腾吹起,冲散两旁无数星云,一道光明虹气贯穿宇宙,一去亿万里,笔直地射向观世音菩萨胸前。菩萨缓缓举红莲杂色之臂,便有一层不可捉摸之墙堪堪挡住光明虹气,一派光华四下横流,将法界宇宙,盘古大陆尽皆照亮,如处光明正法世界。
无穷无尽的金色光明包裹了饕餮真身,金猿,金璧风,连同后羿,洛神,以及盘古大陆高天之上无极图护身的无当圣母,金光充满法界宇宙。
天真九皇,六霄仙子,五方五老齐聚观世音菩萨,马头明王四周,观之不明;惟有观世音菩萨目绽青莲华,放射无量华光,举目观之,额间毫相深处,妙善公主亦融入法身本体。观世音菩萨八十万亿由旬法身于是散开无形,依旧是白衣大士形状,面上漠然不见喜怒之色。
***************************
混沌之中,上无色界,下无轮渊,渺渺茫茫,惟见时空无限,纷繁无尽,乱流激涌,大千世界如恒河沙数,重重叠叠,交错林立,森罗万象,光怪陆离,不可琢磨。
孙履真金身散去,依旧是小小石猴一只,双手抱膝,身子蜷曲,不住翻滚,置身时空乱流之间,身似怒海孤舟,飘荡流离,不知所在,不明所以,朦朦胧胧间,任无数世界,无尽时空,岁月流转,一一宇宙,世界残片,如玻璃碎片,如白驹过隙,擦肩而过,不知不觉间,不知道多少时日过去。
或许过了三五劫,或许百十劫,或许千万劫数轮回之后,亦或不过瞬息之间,忽有光明如灯,照耀时空乱流一隅。
明灯间,一只金色猿猴与一青衣少女相依坐于一朵红莲之上,膝前千百只金毛小猴,欢喜蹦跳,在莲叶花瓣间爬上爬下,嬉戏耍子,少女偎依在金猴肩头,望向群猴的目光里尽是温柔之色。
一人一猴,穿越时空而来,忽地遥遥望见小石猴随波逐流,自无尽时空深处而来,少女面色微讶,贴近金色猿猴耳边,口唇微动,似乎说了些什么.金色猿猴抬头看见石猴,亦是一愣,目光恰好与孙履真对上,对视片刻,忽然把身子一抖,膝边那些小猴呼喇一声尽数收上身来,见小石猴依然如故,仿佛恍然而悟,朝履真呲牙一笑,与青衣少女随着坐下红莲翻滚飞来,与小石猴擦肩而过,没入无尽时空乱流深处。
又过了不知道多久,忽然又有飞火流星一颗,自下方虚空里一掠而过.小石猴看时,却是一只金属铁球,有一小小婴孩,蜷缩其中,酣睡正香,臀间毛茸茸一根长尾.胖乎乎的煞是可爱.瞬间亦飞入无数时空世界之中不见。
复又过了不知几时,又见上方虚空中有世界倒悬,内有空海一片,海上浮着一张木筏,一只猿猴以竹为桨,脚下堆满山果,头上顶个菠萝,泛舟海上,夕阳西下,猿猴小小身影渐渐消失在海天尽头。
世界翻滚远去,没入时空乱流深处,任履真目不转睛,不住观望,此后却再无世界残片飞过身边,不觉沉沉睡去。
半梦半醒间,忽然听得有鸟悲啼,声声泣血,不由张开眼来,早看见一方世界自身后渐去渐远,遥遥看见其中亦是苦海无边,海上白羽纷纷,零落满天,有一白鸟,翼如垂天之云,遮蔽天日,翱翔空宇,青颈血喙,目耀火光,如一天二日,腹下双爪抓着一座仙山,山上楼台宫阙林立,无数仙民如虫蚁般白鸟身边千里方圆虚空中萦绕不去,种种法宝道术层出不穷,却伤不得那巨鸟分毫。漫空宝光雷火间,赫然有一白羽,上面趴着一只猴子,瑟瑟发抖,目不敢视。
那方世界流转变幻,瞬间万象更替。忽然海上又见金乌万里,身裹业火无穷,滚滚而来,双翅振处,大海枯竭,烟云弥空,海中无数生灵玉石俱焚,忽然整个世界一黯,一切泯然无踪。
又过了不知几重劫数,几个呼吸之际,又见一世界,如风车飞旋而来,此世界中山河壮丽无边,上下皆有青云如海,上下云海之间有一巨峰,形如手掌,五指耸峙,指间青荷白莲丛生如云,自上方漫漫青色云海中缓缓压下,掌底有一猿猴,身高万丈,戴凤翅冲天冠,披锁子黄金甲,蹬藕丝碧云靴,火眼金睛,咬牙切齿,紧握一根千里长短的铁棒,横担胸前,奋力支撑,顶住五指大山底部,口里怒吼连连,声震寰宇,却支持不住,那山下落之石分毫不减,渐渐连同金猴一起落入下方青色云海中去了。
过得良久,只听得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如山崩地裂,自下界传来,激起青浪滔天,直上云空。大地摇撼震动,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颤抖,忽然自上面青色云气深处飘然落下一张金色帖子,翻卷飞旋,上有“奄嘛呢叭咪哞”六个金字,落入下面云海里去了,须臾震动渐止,一切归于平静。
忽而又有一方世界压顶而来,广阔无边,世界里天上地下杀气如潮,往来纵横.又一接天高峰,三人并肩立于绝顶,当中一位道人,左边一尊佛陀,光相湛然,右边一头万丈暴猿,一齐眺望高天。脚下云海里,亿万万神仙妖魔,阿修罗之类,厮杀正酣,血光如浪翻涌,直冲霄汉,杀声如雷,震动天上.无数法宝神光彼此交射辉映,不知过了多久,已是万籁俱寂,一切妖魔神怪全部战死消失,连那道人与佛陀都泯然无踪,都化灰灰去了。只剩下暴猿茫然四顾,忽地仰天长叹:
"寂寞啊--------"
叹声悲凉,久久回荡天地之间。
忽然有三宝玉如意一把,自高天云气里落下,重重砸在暴猿顶门,直打得脑浆迸裂,亿万桃花满空盛开,彼世界如梦幻泡影,碎散开来,消散无踪。
履真如痴如醉,观无穷世界,种种光怪陆离,不可思议,不觉心中渐渐明悟了许多,猛然间眼前现出一方世界,黄沙无边,大漠残阳,地平尽头,绰绰人影,踏着滚滚沙尘,一行四众,当先一条粗糙胖汉,生得长嘴大耳,嘴吊莲蓬,两耳招风,肩扛一柄九齿钉耙,牵着一匹白马,行一步,懒一步。那白马瘦骨嶙峋,一身如雪的白毛早已肮脏不堪,两肋处却隐隐有玉鳞斑驳,马上坐着一名半老僧人,身上袈裟鹄衣百结,头戴一顶半旧的毗卢帽,手提九环锡杖,虽然满面风霜之色,却目光炯炯,面露虔诚。马后一条大汉,身长丈许,青面红发,须发飞焰,獠牙呲出唇外,晦气脸色,挑着一担行李,伸一脚,浅一脚,一行人蹒跚而来。
半空里又有一个猴面行者,半风半雾,手握铁棒,不离僧人头顶,当空护卫。
一行四众踏沙而行,背后一轮红日沉沉浮浮,自东而西,又自西而东,周而复始,四下里景色不住变幻,忽现弱水三千,鹰愁龙惨,水鸟飞绝,忽有北风吹雪如絮,鹅毛飘舞,江山素裹,时现重山峻岭,连绵无边,四人披星戴月,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酷暑严冬,春华秋实,恍然如在梦中。
蓦然间,此世界复又飘去无踪。
“志未酬,志未酬,问君之志几时酬?志亦无尽量,酬亦无尽时。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众生苦恼不断如乱丝,吾之悲悯亦不断如乱丝。登高山复有高山,浮瀛海更有瀛海。任龙腾虎跃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几许?虽成少许,不敢自轻。不有少许兮,多许奚自生!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远兮,其孰能无感于余情。吁嗟乎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小石猴观看无尽时空,慨然而吟,不觉腮边泪水涟涟,忽地仰首长啸,久久不息。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