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回上慈云西覆众妙门,法雨东润三千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回
覆慈云于西土众妙之门,注法雨润东垂三千之界
月本无光,望如黑鉴。日滉水光,映以为明。金水之炁,结为阴景。上弦为金,下弦为水,合弦为月,金体圆就,乾象周满。月侍日明,日依月燿。望而纯阳,晦而纯阴。日月当空,其名为曌。
话说天界大乱,三清抢夺封神榜,意图炼化天书,成就第二盘古,小小世界,取紫霄宫而代之,为佛门三大士洞悉。彼三大士,文殊、普贤与观世音三位菩萨者,皆为紫霄宫之真圣,潜伏三界亿万万劫,以备不测,或拜入阐教,或转投佛门,三清佛陀,一举一动,莫不知悉,所以隐而不发者,不过欲观三清本意,然后图之而已。
果然于此盘古终劫,三清发难,强取天书,文殊、普贤二位大士即降临真武金殿,其时三清弟子,上八洞神仙,南极仙翁,白鹤童子,乃至玄元十子除庄周之外,又有候补财神杜子春,新参的瘟部大帝李清等三清门人,尽皆云集而至,为三清道祖护法。
更有吕祖洞宾者,乃东华帝君,即东王公往昔庄严劫前一缕元神所化,与众仙家一般无二,皆是三清处心积虑,多劫以来苦心栽培的心腹之仙,以东西南北四方天门,布下天门大阵,以拒文殊普贤。
更有诛绝陷戮四大剑灵,乃是先天四剑所化,镇住四方天门,天门阵里杀气翻腾如海,滚滚直上弥罗天际。青黑白赤四色剑气如虹,往来飞舞,如四条长龙纵横穿游天地之间,困住二位大士。
文殊菩萨好整以暇,结跏趺坐于青毛狮子背上大莲华师子座顶,入首楞严三昧,周身佛焰升腾,九色光焰当空凝结如亿万莲花之形,朵朵怒放虚空深处,一一莲花里皆有青毛狮子奋迅怒吼,震动大千世界。文殊菩萨面含微笑,周身毛孔中皆出大火光,从般若火焰丛中示现三十二种好相,又于十方世界中,召来十万菩萨,如云涌来,络绎不绝,齐声颂扬,
文殊师利童子,此大菩萨,实为紫霄真圣,位列紫霄上宫第七层,名为清净无垢宝藏世界,后发大愿心,自降凡尘,行菩萨道,无有期限,欲以大悲愿心,庄严佛刹,令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为一佛刹。
文殊菩萨,住三昧力,于十方世界,化现诸形,教化众生,故偈云:文殊大菩萨,不舍大悲法,变身为异道,或冠或露体,或处小儿丛,游戏于聚落。或作贫穷人,衰容为老病,及现饥寒苦,四方而求乞。令人发一施,与满一切愿。令发信心已,为说波罗密。
此乃再来之古佛,隐匿之真圣,于此盘古世界,盘古终劫,大放异彩。虽系真圣之身,一旦下降三界,法力自然十不存一,然而因其预先降临已逾亿万万劫,故其威能加势,亦是难以估量。
尔时般若火焰弥漫苍穹天宇,四道如龙剑气往来纵横,诛仙道人,绝仙道人,陷仙道人,戮仙道人各立本身剑气之上,乃见百千万亿文殊现于般若大火中,齐声笑道:
“汝等拟摈那个文殊?”
内中早有戮仙道人,本是先天杀戮之气凝结而成,性如烈火,最是暴虐,当下勃然发作,满面剑髯根根倒竖,怒吼一声,口里一道霹雳火光喷出,如大赤之星,彗尾焰焰,纵贯太空,满天佛光宝焰遇之,如汤泼雪,自然散开,轰然落在文殊菩萨头顶,直轰得珠宝璎珞纷散满天,五佛宝冠粉碎,菩萨满头青丝披散如瀑,倒垂九天,一道金黄色的液体自菩萨额前缓缓流下,轰然化为一片黄气,凝结如莲花状,慢慢泯灭虚空。
那些自十方世界而来的十万菩萨,连同满天文殊分身法相,尽皆粉碎如尘,漫漫飘散,化飞灰而去。
满空赤火流阳,丹霞汇聚天穹,戮仙道人立于火气之中,呵呵狂笑,声震寰宇,厉声道:“汝等佛门贼秃,休欺我道门无人,如今逢着吾辈,却要教你吃些苦头。”
普贤菩萨正驱动六牙白象王与其余三位剑灵相持,忽见文殊头顶宝冠碎散,披散青丝,不由微微动容,却听得文殊菩萨笑道:“先天剑气,果然非比寻常。我等身在下界,却是托大不得了。”
于是文殊菩萨,左手中指食指虚捋面前虚空,于无所有中,有赤光一缕,如石中迸火,如青空飞电,徐徐现出,乃一古剑,七宝间成,庄严华贵,剑尖浑圆如韭叶,剑中有青如水,水中有一大龙,细若发丝,蜿蜒游动--此龙乃大龙菩萨,此大龙菩萨,亦是盘古肉身一部所化,乃盘古氏之须化成,为文殊封入此剑之中,加持莫大神威。此剑亦有名号,其名“杀佛”。有颂赞此杀佛之剑曰:
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手自握利剑,逼持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二相,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
原来戮仙道人乃是剑灵之身,见他取出此剑来,不由好胜之心顿起,左手虚握,掌中亦现出戮仙宝剑本体,一声长啸,连人带剑,裹了满天烈火,倒坠而下,径奔文殊菩萨飞来。
其余三位剑灵齐叫“不好!”,舍了普贤菩萨,齐奔文殊而去。原来四大剑灵,一心同体,彼此配合,方可发挥绝大威力,虽云先天第一杀阵,实则攻守兼备,若是用于防守,当初四剑尚是神器之体,已然须集结四位圣人方能破之,此时四剑皆现了剑灵之身,纵然是在紫霄宫中布下此阵,单个真圣亦难破之。
只是眼下戮仙道人徒逞一勇之性,欲与文殊掌中杀佛剑一决雌雄,四剑阵势就此破开,却是中了菩萨之计。
当下诛仙道人、绝仙道人、陷仙道人追之不及,只见戮仙道人双手握了戮仙宝剑,怒喝如雷,须发戟张,犹如一团大火,威猛无畴,朝着文殊菩萨当头一剑劈落,满拟对手定然横剑隔挡,不想文殊不招不架,任戮仙宝剑自头顶砍下,金身法相如行云流水,蓦然化开,止将座下青毛狮子劈作微尘一般,文殊菩萨长笑声中,身化赤练,与普贤菩萨道:“休要纠缠,吾等去也!”普贤亦呵呵大笑,连人带象化作白练,一前一后,越过四剑道人身后,径奔真武金殿中而去。
忽有白莲一朵,虚空绽开写十亿莲海瑶池荷仙姑组成防御白莲阵法,与天门阵互相加持续,八仙齐桑,被灭四剑道人却也由此得到时间,重新集结成了诛仙剑阵,重新守住金殿,与二位大士相持。
++++++++++++++++++++++++++++++++++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秦皇扫**,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清运权衡。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莽荡浩空,光明辽郭,天风静籁,虚象凝霄。
金映碧光天中,绛霄流歌,陆压道君与乌巢禅师、李太白、屈灵均、东王公诸般化身分身,皆玄坐空浮九光玉华宝局之上,周身绿华紫烟,灵辉翠盖,交荫晨霞,万色郁焕,映耀霄虚,俯观盘古大陆,长歌叹喈。
盘古大陆,杀气征尘激荡十万万里。盘古之西有赤玉之山,高三百万亿由旬,流精玉光,赤火飞焰,焕然太空,名为“哈米吉多顿”,乃终末之期,最后之地,人皇登天之梯,连接天人绝地。
哈米吉多顿山下,秦、汉、唐、宋、元、明、清乃至太平天国,魏蜀吴梁等等群雄列国兵甲,计六十三亿,纷纷如蚁,环绕赤玉山下,列国天子或乘黄屋左纛之辇,紫云华盖,仪仗俨然,或驾战车,车轮滚滚,雷声轰鸣,或骑烈马,咆哮长嘶如龙,各于千乘万骑之中顾盼生雄,踌躇满志,茫茫杀尘劫云里,数十道王气直冲霄汉,犹如一根根巨柱,矗立天地之间。
呜呼天地广开辟,化出众生千百亿!暴恶相侵不暂停,循环受苦知何极。皇天后土皆有神,见死不救是何因。下土悲心却无福,徒劳日夜含酸辛。
盘古世界,化纵为横,于此盘古终劫,群雄相争,历代天子明君,得授天书,各有神明庇佑,为争那人皇之位,如水到渠成,自然孤注一掷,穷兵黩武,决战于此哈米吉多顿之山。
“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
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
仰天大叫天不应,一物细琐徒劳形。
安得大千复混沌,免教造物生精灵。”
葫芦世界,别有乾坤。陆压道君与诸化身分身遥望人间杀劫已起,列**马彼此厮杀混战,血流漂杵,积尸如山,不禁叹息,齐声悲歌。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随着陆压慨然而吟,哈米吉多顿山前,十二金人顶天立地,上半身没入当空愁云之中,目晃金光,自云间投射而下,照耀大地,十二金人脚下,亿万秦军将士兵甲耀日,列四象之阵于山下,以弯兵阵为朱雀,战车、马步二军合为玄武,又以马军、战车结为青龙,以战车为白虎。
四象阵前,百万苍头,皆赤膊持戈,须发如铁,以戈顿地,齐声歌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予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岂曰无衣,亲爱精诚,王于兴师,修我弓弩,与子同志。”
秦王赢政于中军十万甲士环卫之下,身后一名高冠长须的中年方士,三千童男童女簇拥。赢政铮然拔出卢鹿剑,烈烈青光如火,照得赢政须发皆碧。
“王翦何在!”
“老臣在!”
“令你率左路军马二亿五千万,迎击兀术大军!”
“老臣领命!”
“鄣邯何在!”
“末将在!”
“命你率右路军马一亿七千五百万,狙击韩信之军!”
“末将遵旨!”
“蒙天放何在!”
“天放在!”
“令你接掌蒙恬部下兵马四亿六千三百万,突击正面之敌明军主力!”
“天放得令!”
“白起何在!”
“白起何在!!”
“禀陛下,武安君方才自各国交战之初,便按捺不住,一人一骑冲入元军阵中去了!”
秦王赢政闻言一惊,须臾面色如常,接着微微冷笑,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如此也好。朕便看看你这尊杀神究竟有多少本事,可能屠尽十亿元兵?”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亿,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葫芦世界,陆压诸般化身坐于紫气青火深处,李太白慨然吟咏,须发飘扬,陆压、屈原、东君一齐和之。
哈米吉多顿山下,汉、唐大军合计三十亿,左右两翼包抄而至,秦军数亿,或与之接战,或与两军合围元军主力,彼此混战,愁云凝血,兵戈耀空,杀气往来纵横十万万里。
乱军之中,忽有白气如练,自远方而来,白色光气中,有一白衣男子,漆发如瀑披散脑后,唇如涂血,双眸细长,目中两道血光荧荧拖出数里远近,极是妖言诡异,满脸异笑,双手各持长戈一杆,放射白色杀气如刀,形如双翼,左右展开,有七千余里宽阔,正是杀神白起,秉先天杀气而生,虽是人身,未曾学得半点法术,却有战神之名,于此盘古终劫,示现杀神之姿。那武安君白起身如陀螺越转越疾,左右白翅似一部巨大无匹的风车一般不住旋转,所到之处,列**马尽皆粉碎如尘,血肉征尘混合着盔甲和武器的碎末,仿佛血肉之潮,将两片白翼渐渐染作了血色的翅膀。
元军中军,铁木真乘汗血红马,虬髯百结,目如隼鹰,遥遥望见白起往来冲杀,所到之处溃不成军,即命哲别取来射雕长弓,下了红马,自哲别手中接过狼牙箭,张弓搭箭,徐徐扯动弓弦,如抱满月,铮然一箭射去。只见一道金色流星破空飞去,金光里隐隐现出狼头之形,獠牙如钩,咆哮吼嘶吼,威猛无畴,迎着远处的白光轰去。
白起挥动长戈,一戈挥下,便是千万人头落地,血光冲霄,诸国将士皆极勇悍,兀自前仆后继,潮水般涌上,白起双戈回旋舞转,如风车一般,方圆万里之内犹如修罗地狱,绞杀不计其数。
蓦地里,白起狭长双眸一齐睁开,目中血气陡然冲去,两道血光直射数千丈远近,粘稠有若实质,正迎上那金色狼头,上下交织,已将狼首缠住,金狼张开血口撕咬血练,两下纠缠僵持,一个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霸气凝聚而成,一个却是继蚩尤之后的华夏军神白起自身杀气具现,血光狼头彼此纠结,一时间难分高下,狼头口中喷出滚滚劫云,与杀气混合一体,周围千里各国兵士纷纷血肉枯竭,化为根根枯骨,腥风一吹,纷纷扬扬,零落沙场.
亿万万枯骨,越积越多,渐渐积骨成丘,以白起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扩散开去,须臾笼罩了整个哈米吉多顿战场。列国大军皆在尸山血海中驰骋冲突,兀自浑然不觉。
嗡-----------------
随着一声不知来自何方的低沉咒音,哈米吉多顿山下列国大军,乃至世间一切生灵全都在一刹那间失去了意识,仿佛昏沉睡去。亦不知过了多久,众生一齐醒来,同时看到一副难以描绘的末世景象呈现在眼前:
已经染作鲜血般殷红的天空中,一面紫色的日轮高高悬挂,普照盘古大陆。
无边的白骨已然汇聚积累成髑髅之山,地广八万亿由旬,高二十万亿由旬,骨骼林立,山下有东方暴虐寒林,北方密丛寒林,西方金刚焰寒林,南方骨锁寒林,东北傲笑寒林,东南吉祥寒林,西南幽暗寒林和西北悲泣寒林等八大寒林环绕,山顶有一巨人头骨,头骨顶门有一白骨城,骨城有尸林髑髅宫殿,宫殿上有莲华日轮座,一雌一雄两具身高百万里的活骷髅拥立日轮座上,,全身惨白如玉,鲜血淋漓,残肉粘连周身,皆是一面二臂,右手高举人头骨棒,左手承托一颅器,盛满鲜血,宛如血海,中有无数活骷髅嬉戏游移血海之中。
两尊活骷髅各踏莲花日月轮垫上之海螺、贝壳上,作出种种奇妙舞姿,口里呼喝高唱,震动哈米吉多顿之山。
此乃尸林怙主,一名尸陀林主,乃降伏三界者大殊胜嘿如嘎胜乐本尊护法,其髑髅身表义空性,人头骨棒表义摧灭嗔恚心,盛血颅器表义饮魔敌血、五骷髅顶饰表义出生一切悉地成就---此物与降伏三界者大殊胜嘿如嘎,并非真圣之类,而是盘古世界自然而然所有之规示现,由杀戮而生,踊跃起舞尸山血海之巅,宣告盘古终劫来临。
列国大军视若无睹,依旧混战不休,穿行八大寒林之中,非生非死,若生若死,方生方死,轮回不休。
茫茫杀气,波涛汹涌,如怒海狂涛,笼罩在整个盘古大陆上空。
滔天劫云深处,亿万雷蛇电龙火鸟,皆长数十万里,彼此纠结盘绕,血蛇电目,雷鬃火爪,嘎嘎吱吱聒噪嘶鸣,铺天盖地,密密麻麻,出没劫火尘云之间,撕咬争斗,血肉纷飞,化作淋漓血雨,滂沱落下九天,无数无量根红色丝线倒垂天地之间,随着腥风血雨摇曳激舞,盘古大陆到处劫火飞扬,纭纭众生,但被血雨淋身者,皆化脓血,骨肉尽消,融入遍地红水,须臾汇聚成滔滔血浪,蔓延开来,所过之处,不拘羽毛鳞介裸五虫,飞禽走兽,万物生灵,尽皆化入滚滚血海之中。尸林怙主活骷髅夫妇威立髑髅山白骨宫殿顶日月莲花座上,摩天巨体狂喜乱舞,周身三百六十骨节哗然轰响,遍及三界,又张开血池大口,倒吸血海之水,两条亿万里长的血龙倒卷而上,直入两尊活骷髅口中。
世上残存人类鸟兽或躲于房屋之内,或藏匿山林洞窟之中,苟延残喘。
葫芦世界,陆压道君与诸化身周身火气,凝结如盖,弥漫虚空八方,渐渐流入三界。
便见须弥山恍若天柱,矗立血色**之间,十轮血色火日次第而出,环绕须弥山顶,日中皆有三足金乌之形,聒噪飞腾,喷吐云烟,须弥山绝顶,天王神帝宫殿次第崩坏,熊熊劫火,直上三十三天外。
尔时盘古大陆,四大海水亦渐渐枯涸,龙王宫殿,渐渐朽坏。尸林怙主为十日炙烤,周身骨架渐渐焦黑干枯脆裂,恶臭黑烟滚滚弥漫长空,满天血雨倾落,与须弥山顶十日毒炎猛火彼此抗衡,难分高低。
尸林怙主者,乃盘古世界初成之时,自然而然,无可避免之漏洞,若任其肆虐行为,于陆压于真圣等,皆非本愿,倘若三界众生皆为齐吞噬,陆压与真圣乃至七大圣,三清等辈所谋之事,皆不得成。故此陆压道君索性以十日之相,每劫终时异相,焚烧骷髅山顶,太阳真火横流而下,淋漓尸林怙主头顶全身,两具活骷髅咆吼连连,呱呱狂叫,周身黑烟飞腾,渐渐萎靡。八大寒林中,列国大军依旧征杀不休。
唐地,长安城头,一名白衣青年僧人孑然孤立城墙之上,玉面丹唇,容貌清瘦,怅然若失,仰望天空红雨,又举目遥看世界,天上天下,三途六道,尽收眼底,不禁叹息。
僧人无名无姓,只唤作江流。
他本是金山寺法明长老收养的孤儿,因他襁褓之时乘一木盆,自江中随波逐流而来,故以江流为名。自小慧根深重,出口成经,一切佛法无不通晓。七岁时已得方丈法明衣钵,深为监寺法海禅师所妒,每每以佛法难之,皆被江流驳得一败涂地,怀恨在心,无计可施。
江流十岁那年,忽一日,出了寺门,来到江边,不觉流连,暗道:“寺中师兄皆云此江乃我出身之地,毕竟不知我从何而来,又往何方去?”心头魔障方生,已自警觉,便去岸边掬了一捧江水,喝下,灵台渐渐清明,正欲转身回寺,忽然听得江上游咯咯笑个不停,江流诧异,徇声望去,却是一个赤子,与自家一般亦是九,十岁模样,生得玉雪可爱,白里透青,发结总角,足踏洪波自上游顺流而下,看了江流,胖乎乎小手连招,笑嘻嘻盯着江流不放。
江流与那赤子目光相对,只觉得对方双目仿佛无底深渊一般深不见底,自己三魂七魄似乎在一瞬间被吸进去一般,心头一阵恍惚,旋即如常,再看江上,并无半个人影。江流微觉奇怪,只道是山精水怪之类,他佛法精湛,并不放在心上,当下念了一卷《往生咒》,便回金山寺去了。自此亦无异事,不久便忘了个一干而净。
后来江流因十三岁那年与梁国护国圣僧神光辩论佛法,三言两语,令神光五体投地,名声大噪,天下皆知。梁武帝萧衍求佛成狂,即拜为国师,赐名玄奘。玄奘坚辞国师之位,游历列国,寻访高僧大德,数年不遇,后至唐地,太宗李世民虽然以道为尊,亦闻江流僧之名,召见玄奘于偏殿,长谈三日三夜,深为佛法折服,乃封玄奘为御弟,赐名三藏,自此便唤作大唐御弟三藏法师,唐地佛法由此渐兴。
此番李世民御驾亲征,与列国大战于哈米吉多顿山,玄奘亦不劝谏,任其率举国之兵而去。玄奘一个人来到长安城边,独上城头,孤立滂沱血雨中,上观碧落,下视黄泉,不觉叹曰:
“众生蠢蠢,常如幻居,声响俱空,盘古亦如。”

即作诗一首,诗曰:
“地水火风化此身,身灭四大各归真。诸魔六贼皆消散,苦乐前程只一人。”
玄奘怅然吟罢,转身离了城头,亦不见足底生莲,背后自有两片透明光翅展开,薄如蝉翼,无限光明萦绕,左右三千里宽阔,嗡然振动,飞空而起,直奔西方天宇而去。
极乐净土,佛土十万亿余,香云弥盖,天花乱坠,地积如山,覆盖金色琉璃大地。
亿万万听经大众已然散尽,虚空一朵白莲半开半闭,阿弥陀佛独坐花间,佛光尽敛,法相不再,不过是一半老僧人,面容愁苦,似睡似醒,喃喃低语。
长久以来流浪在陌生的佛国
总是独自在遥远的故乡漂泊
人们叫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却不知我有一颗破碎的菩提心
漂泊,寂寞,困惑......
人海茫茫到处奔波
到处奔波
想要塑造一个乌有的完美自我
菩提也坠落
菩提心啊菩提心
让我在九品莲上思索
多少年来流传着佛的传说
他们说念我名号者死后可得解脱
生生死死都一晃而过
一晃而过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人世生活
菩提也飘过
菩提心啊菩提心
让我在九品莲上寂寞
无数个日夜在莲花台上端坐
看世间芸芸众生匆匆走过
我以慧眼观潮起潮落
潮起潮落
天地间惟他独尊不容反驳
菩提也笑我
菩提心啊菩提心
让我在双树园中沉默。
+++++++++++++++++++++++++++++++++++++++++
灵山之巅,蓝毗尼之园,桫椤双树荣枯参半。桫椤花开,阿那毗罗大风吹起漫天花潮,翻卷香云,紫岚缤纷,纷乱飘飞满园。
桫椤双树下,释迦牟尼文佛盘膝而坐,丈六金身无复,顶上圆光光明黯淡,忽然抬首遥望东天,一派光明似水洒下,幻化**形,玄奘一袭白色僧袍,踏着满园落花走到释迦牟尼身前,参拜已毕,世尊即曰:
“我以甚深般若,遍观三界。三千世界,毕竟寂灭。同虚空相,一无所有。如彼乖猴,是事莫识,名生死始,法相如是。我有三藏真经:《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此皆人书残片,世间自在王如来吾师所赐,命吾藏于彼岸之世,以待盘古终劫。如今汝已明捂本源,可赴大往生,去彼岸世界,取此三藏真经,以完我等万劫悲愿。此去,汝当为我十世弟子,历万般魔障,方成大事。汝愿往否?”
玄奘再稽首曰:“此乃弟子本愿也。”
于是释迦牟尼世尊以甚深般若,示现丈六金身,又以大悲愿力化出三千诸佛,菩萨,比丘僧尼,大众齐颂: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报此一身,往生极乐国。”
于是释迦牟尼世尊起身,上摘桫椤香花四瓣,咬破左手食指,以血连书“阿·摩·罗·识”四梵文于四叶花瓣上,信手抛弃虚空,又鼓吹阿那毗罗大风,风吹花飞,四叶飞旋,凌空结成风车之形,金光紫焰,泛泛浮光,破开虚空,现一黑洞,洞中毒焰云电喷薄涌现,吞吐进出,轰然有声。
玄奘身形随风飘起,步履云光火电,一步步走入黑洞中去,四叶花瓣一合,杳然无踪。
“深藏乾坤万象中,从头历历运元功。
纵横北斗心机大,颠倒南辰胆气雄。
鬼哭神号玉鼎碎,佛亡道灭铜炉空。
弥罗真圣枉寻觅,不破紫霄誓不终。”
真武金殿虚空高顶,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上八洞神仙次第而出,吕岩足踏青龙剑,拖动剑光如水,明华辉耀,当空驰骋,往来穿游云天,一面纵声狂歌。一名红衣女童玉雪可人,背上一朵如雪牡丹,怯生生偎依吕祖身后,小手紧紧扯住吕岩袍角,神情惶惶。
“素性生来喜野游,手执拐杖过神州。
饭篮朝霞迎残月,鼓板迎风唱晚秋。
双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为何吠不休?”
笑歌声里,凝阳祖师李玄蓬发卷须,黑面鲜眼,倒背一只青色大葫芦,葫芦口里喷出熊熊真火,李玄借势腾空,烟火满天,上下飞腾,手舞一根镔铁拐杖,乌光四射,所到之处,文殊、普贤二位大士座前,佛陀波利三藏、最胜老人各率无鞅金刚神王,护法迦蓝上前相迎,被铁拐横扫,当者骨肉为泥,又被李玄连翻筋斗,不时间一口口浓痰脱口而出,痰中有万千毒龙针,腥臭无比,中者无不立化黄水而散。
“铁镜烹金火满空,碧潭龙卧夕阳中。
麒麟意合乾坤地,獬豸机关日月东。
三尺剑横双水岸,五丁冠顶百神宫。
闲铺羽服居仙窟,自著金莲造化功。”
狂歌声声,又见正阳祖师钟离权大腹便便,袒胸露怀,脑后乱发飞扬,高举一柄火红芭蕉扇儿,奋力猛扇,烈焰神风席卷天上天下,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此乃太上道祖所赐风火神扇,乃先天火气,盘古一点心火凝结而成,能焚大千世界,宇宙万物。钟离权使来,亦是威不可当,满天金刚神王纷纷化为飞灰。
又有果老仙师张果,童颜皓首,倒骑白驴往来金殿周遭,泥丸宫内冲出一道白气,化为一物,半人半妖,赤发如血,獠牙参差唇外,刀耳血舌,背生一对白翼,左右张开,遮蔽穹隆,漫漫白羽纷飞满天,如长空飘絮,九天飞雪,手敲鱼鼓,口里嘲歌道:
“三千行满末骖鸾,闲卧空山不计年。
云锁洞门清扣玉,石流甘液泠飞泉。
青驴去踏红尘裹,白鹤夹归玉柱前。
试看高真栖隐处,此中疑似蔚蓝天。”
又有韩湘子,高冠雪衣,玉面丹唇,斜横竹笛,足踏红霞如火,翩然而来。
“常思人世,漂流无常,譬如朝露,水中映月。
刹那芳华,瞬间即逝,风流人物,今非昔比。
人生五十年,莫非熙熙攘攘。
浮生幻梦,名垂青史,
功败湮灭,皆是宿命因果。
一念之间,又有何惜?
忧心难忍,叹息如烟。
人间无常,人生五十年。
莫非熙熙攘攘。
浮生如梦似幻。”
笛声悠悠,天籁凄凄,又见蓝采和斜挎花篮,篮中百花争奇斗艳,荣枯凋零,反复不休,轻击掌中玉拍板,长三尺余,讴歌和之:
“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
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
又见曹国舅面如满月,三缕黑髯,眉目如线,锦袍玉带,手弄洞箫,驾云光而来。
“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弃王侯。
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
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山秋。
饮馀回首话归路,遥指白云天际头。”
是时,七位仙家云集真武金殿,又见关尹子、文子、庚桑子、南荣子、尹文子、士成子、省瞿子、柏矩子、列子,共计九位玄元真人,环列高天,皆放射金色光明,光相湛然,笼罩金殿上空亿万里方圆。
又有诛、绝、陷、戮四大剑灵,重又布下诛仙剑阵,四把神剑恍如赤黑白青四色水晶巨峰,倒插云天,护住真武金殿,神光耀火,映照天地之间,光怪陆离。
若论八仙本来法力,虽然皆得太上道租秘授,几窥大道,法力直追教主,然而文殊,普贤二位大士,纵然下降三界,法力十不存一,相较之下,依然判若云泥,不谛天壤之别,只是四大剑灵却是先天杀器,纵然紫霄真圣亦忌惮三分,如今再布诛仙剑阵,又与东南西北四方天门结成天门大阵,再由八仙各依先天八卦之象,结成八卦阵,阵中有阵,阵阵相套,彼此加持,故此二位大士只在阵外观看,并不出手破之。
“淤泥源自混沌启,白莲一现盛世举!!”
忽闻莺声燕语,荷仙姑着朝霞之服,披黄云之绫,足踩虚空万朵白莲,花叶纷然伸展,当空盛开如云,沿着花阶步步登高,直上真武金殿之顶。
荷仙姑实为三坛海会大神哪咤一缕芳魂所化,再现莲花化身,非死非生,乃灵珠子再来,蒙太上道祖点化成形,当下纤手轻招,真武金殿后瑶池十亿莲海,原本早已凋谢败落,残荷衰藕,凄凉景象,忽然金风吹水,明光跃然,一派青光散开,十亿莲海依旧怒放如初,接连天边。又被大风吹花,花叶随风四散,当空聚合如浪,莲海无边,大涌遍涌,直上高天,漫漫花海泛滥,红白青黑四色莲花白藕青荷,滚滚滔天,流入金真武金殿上方虚空,蔓延开来,遮天盖日。
吕洞宾驾剑光穿行莲海花涛之间,翩若游龙,身后女童乃昔劫红颜知己,大有渊源,于今劫中亦托生盘古大陆,吕洞宾将其点化人形,因其原形乃是一朵白色牡丹花,不脱花妖之体,故而依然唤作白牡丹,吕洞宾视如女儿,悉心抚养。此时白牡丹见高空花海泛滥,荷仙姑如出水芙蓉,腰肢扭摆,白鸥也似双臂高举过顶,招摇曼舞,如天女状。此乃荷仙姑示现白莲圣母之身,白牡丹情不自禁,指着仙姑叫出声来:
“大叔,大叔,你看那姐姐好生奇怪也!”
吕岩等八仙,九子,二位大士一齐仰观,只见十亿莲海深处,青红白黑四色莲花纷纷绽放如云,虚空洞开,出一明珠,大如月轮,七色光明流转辐射,一黑一白两条巨龙,蜿蜒连绵数十万里,身如黑白精玉,牙爪灿然,周身冰火缤纷,彼此纠连盘绕彩月之上,托着七色月轮缓缓直上虚空绝顶,高悬中天。
其时黑白双龙舞于月中,苍然长吟,声震九天。
八仙见了一齐色变,各各念动真言,满天灵宝法阵一齐收敛,空郭寥阔,一派清明,乾坤荡荡,只留下二位大士与诛仙剑阵,八仙齐将身化作八条道气,分为青白红蓝绿紫黑橙之色,次第鱼贯而起,直冲三十三天外茫茫青色云气之中。
便听得云中出大霹雳声,如开天辟地,震动大千,风火雷电无穷无尽,接连轰下,云光雷火中,离地焰光旗,东方青莲宝色旗,杏黄戊己旗,素色云界旗四面遮天大旗一一落下,分立金殿南北东西四方,又有真武皂雕旗如黑云万倾,自真武殿中缓缓升起,一派云烟神光烈火惊雷,裹住金殿内外,五行大旗分布五方,猎猎招展亿万里,黑白双龙高游绝顶虚空,往复翱翔,喷吐冰火无边无际。文殊、普贤二位大士好整以暇,遥遥观望,并不上前。
此二龙,一名平和,一名飞龙,论其本来,大千世界,无穷无止,双龙实是从异世而来,为太古龙王,彼世界中之八仙本与此双龙交厚,八仙得道,多亏平和飞龙相助,然而后来却因小隙彼此反目,八仙不改阐教本色,非但不念双龙旧日恩德,反而更是变本加厉,一场激斗之下,竟将平和、飞龙一族几乎屠灭殆尽(此段故事,请参看古典神话小说《八仙得道传》)。
平和、飞龙一灵不散,恰好被此世界黄龙真人召来,炼作半阴半阳之体,用以封印金箍棒。观世音菩萨遍观一切世界,看尽因果轮回,适才与孙履真化身巨猿小圣交战之时,剥离黑白双龙,使其明悟本源,种种前因后果,一时明了,双龙便舍了金箍棒,径直来寻八仙一报前仇,正所谓父债子偿,何况八仙,虽是两世之人,终究难脱干系,八仙又得道祖点化栽培,瞬间亦悟出了个中因果,当下齐化道气冲天而起,须臾只见天外滚滚青气中,八根通天巨柱,非铜非铁,通体红炽,粗七亿五千万由旬,高接天外,柱子间烟火云气缭绕,热浪翻滚如大海之水,熊熊神焰直上三十三天之外,次地落下,按乾、坤、震、坎、艮、巽、离、兑环立真武金殿周围。
八仙分立八根通天火柱之顶,齐念真言:
龙虎河车,雀武周天
兜率八卦炉!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四神真火八卦阵!!
雀武奔行,万魔共服!
凶恶斩断,逐怪破邪,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便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出于阵中,威光摇照,昂扬奔啸。
玄元诸子,身被大光明,高列云空,齐声称颂:
三十六宫主。太上皇老君。哀愍下世士。垂神教世贤。
子欲修冥福。先当体窈冥。生时得尊贵。不如过去荣。
仙驾龙车。迎子游清天。上登金楼殿。坐卧虚空间。
行则飞仙从。威仪上柱天。朝登天东头。暮到於天西。
戏乐九天外。纵意极周旋。驱使役百鬼。总统於万金。
................
“我往化胡时。头载通天威。金紫照虚空。焰焰有光晖。
胡王心惫戾。不尊我为师。吾作变通力。要之出神威。
麾日使东走。须弥而西颓。足蹋乾神桥。日月左右回。
天地昼闇昏。星辰牙差驰。众灾竞地起。良医绝不知。
胡王心怖怕。叉手向吾啼。作大慈悲教。化之渐微微。
落簪去一食。右肩不著衣。男曰忧婆塞。女曰忧婆夷。
化胡今宾服。游神於紫微。
“我昔化胡时。涉天靡不遥。牵天覆**。艰难身尽婴。
胡人不识法。放火烧我身。身亦不缺损。乃复沈深渊。
龙王折水脉。复不复流行。愚人皆哀叹。枉此贤人身。
吾作腾波气。起立上著天。日月头上曒。光照亿万千。
胡王心方悟。知我是圣人。叩头求悔过。今欲奉侍君。
伏愿降灵气。怒活国土人。吾视怨家如赤子。不顾仇以嫌。
化命一世士。坐卧诵经文。身无荣华饰。后毕得升天。
吾告时世人。三界里中贤。欲求长生道。莫爱千金身。
出身著死地。返更得生缘。火中生莲花。尔乃是至真。”
无穷火浪深处,一轮金紫冉冉升起,太上道祖金身高八十一亿由旬,自兜率八卦炉中而出,黄金铸就,庄严壮丽无比,面目栩栩如生,口鼻翕动,中出紫气滔滔,如飞龙之形,弥漫头顶金紫日轮间。金日浮跃火光云海之中,日中有一仙人,锦衣美服,长须如火,坐于金银山中,手足齐动,老君金身亦随之摇动,高举左掌,掌中金火烈烈,烟尘火云横流天外,臂间烟霞缭绕,光明无限,径朝虚空顶上七色明月与黑白双龙抓去。
++++++++++++++++++++++++++++++++++++++++++++++++++++++
“寂寂至无踪,虚峙劫仞阿。豁落洞玄文,谁测此峙遐。一入大乘路,孰计年劫多,不生亦不灭。欲生因莲花,超凌三界途,慈心解世罗,真人无上德。世世为仙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
云篆太虚,浩劫之间,昭昭其有,冥冥其无。
乍遐乍迩,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馀,天真皇人。
苍玉为屋,黄金为座,张华罗幡,燃百和香,侍者仙童玉女,座宾三人,皆称太清仙王。
天真皇人,修真极道,身长九尺,玄毛披体,皆长尺余,手把紫笔,按笔乃书,以演洞章:始青变化,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天、地、人者,三才定位,梵气玄辽,天宝自然。
有一神人,长跪阶前,一首四面,云烟掩映,火霄照照,面目依稀,聆听道言。
“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则超元全而上之。其精气则随天地而败坏矣。然有元神在,即无极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
“自然曰道,道无名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已。”
天真皇人朗朗神音,奋笔疾书,紫笔横空,倾洒弥罗一隅,不时间俯瞰天界,但见真武金殿内,封神天书,涣然文章,流光溢火,神光跃然。火光洞霄,紫气萦绕间,有三飞星,大如秫米,光毫毕现,作三体运动,神机莫测,变化无穷。
三颗飞星中,三清道祖瞑目坐于烟尘火霄之间,各自泥丸宫中白气冲出,中出小小世界。
太上道祖头顶世界,元神现形,身长丈六,头鬓皓首,戴天冠,捉金杖,仰观虚空,丹霞紫烟,流转周身,于是太上道祖,身躯变形,左目为日,右目为月,头为昆山,发为星宿,骨为龙,肉为狩,肠为蛇,腹为海,指为五岳,毛为草木,心为华盖。
是时太上老君开天辟地,图画天地立五岳,处置星辰叙四渎,二十八宿注乡曲,日月昭曜为下国。昆仑山高四千八百里,上有玉京山、大罗山,各高四千八百里,三山合高一万四千四百里。
天地相去万万五千里,紫微宫在五亿重天之上,高于昆仑山数百万里。而老君以心为华盖,肝为青帝宫。脾为紫微宫,头为昆仑山。
天地之间,寥廓无极,中有世界,不可计数。东胜神州、西牛货洲、南赡部洲、北俱庐洲四大部洲,一一俱全,日月复来,遍照一切。光明笼罩,三界诸天,无穷无尽。中有小千世界,具千日、千月、千须弥山、千四大部洲、千四天王天、千忉利天、千夜摩天、千兜率天、千化乐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等。
又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具百万日月、百万须弥山、百万四天下、百万六欲天、百万初禅天及千个二禅天。
又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具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下、百亿六欲天、百亿初禅天、百亿二禅天及千个三禅天。
此皆道祖所化小小世界之中,世界无穷,宇宙无尽。外观小小世界,不过大如秫米,悬于三体虚空一隅,米粒之珠,大放异彩。
于是太上道祖高出天宇,俯瞰小小世界,出大神音:
吾本行道,天柱未立,日月未分,星宿未明未有参辰,天无南北,地无东西。人有形体,未有六府;心神不能名物,体性专貌;亦无君臣列位,父子之貌,夫妻礼羲,朋友周旋。吾在其中,腾挪精神,分明日月,整理星辰,修立天道,四气五行,配当阴阳;列注山川,安人六府,初立精神。精神既定,行礼修文,君臣父子,於兹而行。赫骨启统,造化之元,统领天地,亦无师人。亦无法律。
于是小小世界中,雷出青天,雨沙砾石,旋周柱天,白日昼昏,鱼形翩翩。天玄辽远,地亦幽深,乾坤空廓,日月周旋。须弥大火,遍烧三界。大千世界,一旦成尘。周而复始,不计劫年。
弥罗一隅,四面神人见此浩劫,目询上真。
天真皇人解曰:“泽者天中山名。众龙所窟落觉者道君之内名。菩台者真人之隐号。玉台处泽山之阳。三万日月明其左右。罗汉月夫人。大劫既灾。诸天日月会玉台之下。大千世界之分。乾坤改易大千洞然。
“乾坤洞然之后。乃使巨灵胡亥造山川玄中造日月。昆山南三十兆里复有昆山。如是次第有千昆山。名小千界。复有千小千。名中千界。复有千中千。名一大千世界。计大千世界中有百亿日月。大劫既交,天地改易。日月星辰无有存者。”忽然收笔,成一奇文,上制天机,中检五灵,下策地狱,啸命河源,连役阴阳,召神使仙,此至真之妙文,名为五牙三一之文,乃授予阶前神人,是为黄帝,一首四面,手捧其章,步出虚空,四观弥罗天境,遥见紫霄巍巍,半出青色云海深处,莫可辨识。轩辕黄帝忍不住仰空长笑,便有玄音空歌,出于虚空,过去之世,有人作歌而来:
上天圆圆,下地方方。
生逢斯世,得遇明王。
是时风后驾指南之车,百龙拉动,上坐螺祖,仓颉,洪崖先生将太簇十二钟连敲,出凤鸣龙吟之音,又有黄龙真人死而复生,化身应龙,女魃,力牧,常先,大鸿等等旧日部属,破开虚空而来。
于是天真皇人,横笔书画,铁划银钩,弥罗天一角自然破开,现出红日昭昭,烈火腾飞,日中有神,牛首人身,着帝王服,驾百龙火车,亿万金乌环绕簇拥满空,披光带火,炎炎烈日,滚滚而来。
尔时炎黄二帝,相视长笑,彼此施礼,携手同登龙车,立于车上,忽地齐向天真皇人一揖到地,曰:
"多蒙天真皇人相护,我二人就此谢过。只是真人留在此间,何不与我等同往?”
天真皇人微微摆手,道:“我自有安排。休要耽搁,快去,快去!”
二帝笑道:“既然如此,不久再见罢。”即驱动龙车,光焰无边,径往下界盘古大陆而来。
天真皇人以目遥送龙车远去,良久转身看了紫霄上宫,微微含笑,重又步入虚空不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