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回
赵成武煤矿离奇失踪
子夜一块石子解谜津
窑工生活苦不堪,人做牛马心不甘
要想争得抬头目,撇妻舍子上梁山。www.xiaoshuodaquan.com
胡家庄被日本军队和汉奸讨伐分子的第二天,人们惊魂未定。闲不住的冯老二和妻子王巧慧,也未敢外出劳动,仍蜗居在家中。不料,家住迷谷村的三妹王巧雨,抱着儿子兴旺来到大姐家中探亲。
王巧雨在三个姐妹中,是性格最坚强最能自理的人,可是这次到在大姐家,她就同迷失了的小孩子见了久别的父母一样,二话没说就先哭了。她这一哭,把怀中的兴旺吓得也哇哇大哭起来。王巧慧把兴旺接过来说:“怎么到家就哭?先歇歇脚,有啥事慢慢说。”王巧雨擦干了眼泪开门见山地说:“赵成武在开滦赵各庄矿做工,不知为啥失踪了!”冯老二和王巧慧听到这件意想不到的事都愣住了。冯老二问:“他啥时候失踪的?”王巧雨说:“这几年,他总是每月回家一次,把工资放在家里,然后拿些换洗的衣裳就回煤矿。可是到现在,他已经三个多月未回家了。”冯老二又问:“你到煤矿找过他吗?”王巧雨说:“前几天我到矿上去找过,可是看门的矿警不让我进去,他说井上井下上千人,没办法找。无奈我就回家了。”王巧慧说:“家里有这个事,你为啥不早说,大家一起想办法找!”王巧雨说:“虽然我心里很急,可是我也不愿兴师动众地麻烦你们。我还想,说不定哪天他还可能回来。”冯老二说:“你不用急,先住下,我安排下农活,再由城里把玉宝找来,咱们一起去找,总会发现点线索的。”王巧雨听了姐夫的话,由于惦念家中两个老人,吃完午饭就回家了。
冯老二夫妻得知三妹遇到了事,坐不住,第三天,冯老二和玉宝父子,就协同王巧雨再次到赵各庄煤矿寻找赵成武。他们走到煤矿的大门,看门的矿警仍然说:“矿中井上井下人太多,都在生产,不能进去找。”王巧雨对冯老二说:“姐夫,煤矿不让进,咱们既然来了,就在大门口等着吧!”玉宝插话说:“站在这里等不是办法,我去买点纸,写几张寻人启事,贴在煤矿大门旁边和各路口,这样或许能得到些线索。”冯老二想了想说:“写寻人启事太费时间,莫如咱们找一下哪里有单身矿工住的地方去找一下。”
他们三个人东觅西问,终于在煤矿的西侧,找到了一个供单身矿工居住的“锅伙”。这是一个用高梁秸杆和石灰泥巴建的工棚。由于寻人心切,冯老二他们冒然的进到里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有一排长长的木板通铺,至少能容三十个人睡觉。通铺地下,凌乱的放着一些吃饭用的碗筷和鞋子。沿着墙,就是一条污水沟,上面虽然有水泥板盖子,但多处已经破损,工人们夜间就在这条沟中小解。污水沟散发出的恶臭加之劣质烟草气味,弥漫着整个“锅伙”。通铺上有人在睡觉,还有一老一少正在下棋。冯老二客气的经过询问,真巧,这两个工人都认识赵成武。老工人说:“老赵大约在三个月前,就回家种地去了。”那个年龄小的兴奋地笑着说:“赵哥真是个好人,他看着我的铺盖太少,临走时,把他的铺盖都送给我了。”王巧雨问老工人说:“大哥,你知道越成武为啥事回家了吗?”老工人反问道:“你们是老赵的什么人?”冯老二紧着回答说:“我们是他的亲戚。”老工人苦笑着说:“你们问老赵为啥回家,虽然他没说,我也明白,我的家里若有一亩地,我也不愿意在这里当煤耗子了。人们都知道煤是好东西,很多外国人都看着咱们的煤眼馋。可是我们工人在地下几百米深处挖煤,受苦受累自不必说,整天挨工头的打骂,就让人喘不过气来。”那个年龄小的工人接着说:“我们大煤矿还好些,那些小煤窑的窑主更坏。去年,我们村西有个小煤窑塌方,十几个工人都被压在里头。事故发生后,窑主就派他的亲信下井察看,看到有个工人露着半个身子还没死,他就搬起块石头把他活活砸死了。他这么做,也就赔他的家人一头驴钱了结了,不然就得养这个工人一辈子。”冯老二他们听了两位工人与找赵成武无关的闲话,也感到毛骨悚然。
冯老二、王巧雨和玉宝,虽然在赵各庄煤矿未找到赵成武,却也不虚此行,总算是见到了认识他的人,而且知道他确实已经离开煤矿了。他们在返程途中,王巧雨的心情十分沮丧,下一步再到哪里去找?回家以后应如何向公婆交代?是她最难回答的问题。玉宝说:“明天我再去唐山煤矿找一次。”冯老二说:“唐山地大人多,没有一点线索去不得,况且你三姨夫也不会傻到由屎窝挪到尿窝去。”王巧雨问冯老二说:“姐夫,一时找不到成武,我可以等待,可是我公婆愁的精神都要崩溃了,到了家里我该如何向他们说呢?”冯老二想了想说:“人老了,都担不起事,若他们两口子愁的倒下,你的担子就更重了。我想权宜之计你就说:我们虽然没见到成武,但有可靠消息,他是配合矿师到外地找矿去了,这是件保密的工作,不能暴露到那个地方去,过一段时间就能回来了。”王巧雨听了姐夫的话,觉得虽然有些含糊,也只能如此而已。

夕阳西下,王巧雨风尘扑扑的回到家中,公婆急切地问:“找到成武了吗?”王巧雨故做轻松的按照姐夫的话,敷衍了一遍。婆婆商氏说:“真难为你们一天的辛苦,只要成武没事就好,吃完晚饭,你就早点歇息吧!”
晚上,王巧雨先安排好被褥让兴旺睡觉,随后,她也躺在炕上。她回忆白天看到工人们住的“锅伙”里的情形,听了两个工人的说话,真是百感交集。她更深一层感悟到平民中的男女们,活得都很累,都很不易。尤其是已婚的男女们,都愿意和自己的男人或女人,白天同吃一锅饭,晚上同睡一张床。可是世间却有无数个家庭,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男女天各一方,这个天赋人伦的愿望,都让社会给剥夺了。她越想越感到孤独、凄凉和悲愤。
子夜,鸦雀无声,劳累一天的人们,都已进入了梦乡。王巧雨刚昏昏欲睡,她突然听到院子里啪的一声响,好像有什么东西掉在院子里。她急忙起身隔着窗镜向外张望,虽然有淡淡的月光,却看不到任何动静。他当时疑心可能是有黄鼠狼来抓鸡,但未听到鸡的叫声。又想到可能是贼人投石问路。这时,她很害怕,两眼目不转睛的盯着窗外。过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任何声息。她壮起胆子,穿上衣裳,决心到院中探个究竟。她开门四处张望,院子中并无异样。低头看时,发现一个小纸袋,她弯腰拾起来,还沉甸甸的。她小心翼翼的拿到屋里,点了灯细看,原来是个不大的牛皮纸信封,里边装着一个小石子和一张纸条。她对着灯细看纸条上写的字:
巧雨吾妻:
我们不堪煤矿把头欺压,寻机不辞而别,苦了你及老人和孩子,甚歉。我同几位工友,早已到某地一个新天地。为了美好的明天,只得先走这条不平坦的路,日后定能相聚。看毕烧掉。
切记。
你的武
王巧雨看到这个纸条,感到一字重千斤。信的内容虽然含糊,却清楚的知道他为啥没回家和出走的原因,知道他心里还装着家。她把纸条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了安全,想把它烧掉,转念一想,这是个难得的信息,应该让最亲近的人知道,以免日后生疑。
未等天亮,王巧雨就轻轻的叫开公婆的门,神秘的把纸条的事告诉了公婆。老公爹赵信看了纸条之后,并未表现惊讶,而是对王巧雨说:“我明白了,成武没事就好,人各有志,只要你想的开点就行了。”婆婆商氏说:“成武也太胆小,既然到了家门口,为啥不进来说话,准是怕咱们拉他的后腿。”赵信说:“你这就不明白了,纸条肯定不是他扔进来的,我估计是在他们组织的策划下,通过地下交通送来的。”王巧雨说:“胡家庄我大姐夫两口子非常对我担心,我想把纸条也让他们看看。”赵信说:“去一趟是应该的,但是你一定要把纸条藏好,把兴旺放在家里,吃完早饭你就去,早去早回来,免得我们担心。”
王巧雨简单的吃了几口早饭,把赵成武写的纸条小心地藏在内裤里,就去了胡家庄。冯老二和王巧慧得知赵成武的信息后,既有几分高兴又有几分担心。冯老二说:“赵成武是个能把握住自己的人,他今天走了这条路,我想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人走这条路,这就叫‘逼上梁山’。不过,这个纸条要马上烧掉,以后有关当局肯定要找人。”王巧雨忧虑的问:“姐夫,他们若到家找人,我该怎么办?”冯老二在屋里转了几步果断地说:“你回家以后,马上写几张寻人启事,内容要简单而急切,就写:‘我夫赵成武,年三十五岁,在开滦赵各庄煤矿做工,数月未归,遍寻无果,家中父母妻儿,日夜愁思。望知其下落者,惠告家属,定有重谢。’然后写上你的住址。”王巧雨说:“赵成武出去的事,村里人还都不知道,若贴出寻人启事,不就人人都知道了么!”冯老二认真地说:“巧雨你应该知道,纸是包不住火的,你不贴寻人启事,日子稍长,人们也会知道成武未回家。特别是万一矿警或警察到你家找人,都会认为你知情不说,进而就会揪住你或家人不放。你若先一步把寻人启事贴出去,你就完全可以说不知去向,你明白了吧!”王巧雨听了姐夫的话,拔腿就想回家去办这件事。姐姐王巧慧不放心的对她说:“巧雨,有句俗话说:‘没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要挺起腰来生活,有事就到姐姐这里来!”欲知后事,请看下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