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回
王菊圃夫妻共商许女
冯二险些提前叫爹妈
光棍不愁没新人,天奖忠厚地奖勤
三言五语婚事定,新春佳节布红云。
在王菊圃夫妇和两个女儿议论过大年的第二天,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依北方传统,这天俗称是“小年”。家家户户都要忙着操持恭送灶王爷上天。因为灶王爷的职责是监管家的,所以操办恭送灶王的事,多以家庭主妇为主。
晚上,王夫人把用秸杆做的两匹走马、点心、饴糖、清茶和草料豆等摆在灶前的桌上,再把灶前墙上被烟熏一年的灶王像请下来,全家人叩完头烧掉,就算是送灶王爷爷和夫人上天了。然后,按传统习惯,合家吃一顿水饺。
晚饭过后,王菊圃和王夫人躺在炕上,盘算着过大年前还有哪些事情要办。王夫人说:“咱们没有多少需要应酬的事,只等巧云放年假由天津回来,全家吃顿团圆年饭,也就没事了。”王菊圃沉默了片刻坐起来说:“有件大事,我想趁着过年休闲定下来。”王夫人也坐起来问:“你想办哪件大事?”王菊圃说:“还是以前我向你提到的巧慧婚姻问题。”王夫人说:“你还是真的想把巧慧给冯二?”王菊圃说:“我一直在想,前几个月巧慧由作噩梦引起的思虑过度症,同冯二有时情绪不稳定,肯定有内在的原因。儿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件事不趁早解决,以后不知还会出啥事。”王夫人想了想说:“平心而论,冯二这个人确实不错,可是我想,若把自己好端端的闺女嫁给一个外地长工,对巧慧有点委屈。此外,在外间人看,好象咱们嫁不出去闺女似的。”王菊圃听了王夫人的话,感到自己的想法是有些离俗,可是他仍然坚信自己的想法并不错。于是不得不语重心长地对王夫人说:“夫人呐!咱们都是活了多半辈子的人了,经过的看到的事也不算少了,按乡俗,咱们若把闺女嫁到一个还算条件好的人家,入门以后,也得孝敬公婆,侍侯丈夫,老人和男人吃饭,只能靠着门框伺候着,吃一碗给盛一碗,吃完饭还免不了递烟倒水。由早到晚,只有听到婆婆说:‘没事了,你去歇着吧!’这时候才有自己的一点自由。要想买点自己用的东西,还得等着公婆点头。你想,给人家做这样的媳妇,同做仆人有啥区别呢?”王夫人听了老伴这段话,心里想到自己也有实际体会。为了自己的闺女不受屈,最后说了一句:“我想的少,你是一家之主,这事就由你定吧!”
古人说:“当断不断,必生祸乱。”腊月二十四日早饭后,王巧慧张罗着要扫房子,王菊圃夫妇把巧慧叫到屋里。王菊圃说:“扫房子的事不忙,你坐下跟你说件事。”王巧慧想可能是自己做了什么错事,爸爸要教训她,就未敢坐下,只是把身子靠在炕沿上。王菊圃以平和的语气说:“巧慧呀!眼下就过大年了,咱们都要长一岁,你妈我们都老了,你也二十岁了,我们想给你物色一个安身立命的男人。”王菊圃刚说了这两句话,王巧慧的脸上就泛起了红云,低下头听着。王菊圃继续说:“你知道,咱们家没有男孩子,早晚你们姐妹都要飞出去,到那时我们也难得有人照应了。再者,我曾同你妈说过,若把你嫁到远地给人家做媳妇,也不是容易的事。因此,我们考虑再三,想就近给你订个人。”这时,王夫人插话说:“和自己的闺女说话,就直接快说吧!”王菊圃是个有文化的人,对闺女的婚姻大事,在表述方法上自然要讲究些层次。他继续说:“你是我闺女,先向你说清,你妈我们想把冯二说给你,现在他还不知这件事。”这时,王菊圃想吸烟,身边没有火柴,巧慧立刻由外屋灶台上拿来火柴给父亲点上烟。王菊圃最后说:“我这个安排,自知有些自私,你也可能感到有些委屈。但是,从长远看,嫁给一个诚实肯干的穷男人,比嫁给一个富家浮浪子弟可靠得多。”
在王菊圃和巧慧说话过程中,王夫人并没有多说话,她的注意力,直盯着女儿的细微表情,想从中揣测到她的意向。在这段时间,巧慧的脸,稍红即逝,一直认真地听着爸爸说话。王夫人知道巧慧的性格,她不同意的事,不争辩,可是很快就会流出眼泪。反之,若让一个刚二十岁的姑娘当面向父母点头表示同意,也是件难为情的事。沉默了片刻,王菊圃想:已经把她和冯二的事挑明了,她不动声色,就可说等于默认了。王夫人心里没底,最后还是问了巧慧一句:“巧慧,这件事你看中吗?”王巧慧也很自然地回说了一句:“我听爸妈的。”

王夫人和巧慧刚走出屋子,冯二照例问王夫人需要他做啥事。王菊圃在屋里答话说:“要做的事不忙,你进来我有点事和你说。”冯二不知老东家有啥事布置,就应声进到屋里,他只见王菊圃习惯地坐在脱了漆的清式春秋椅上吸烟。王菊圃让他也坐下后平静地说:“冯二,眼下就过大年了,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你在这里也替我操劳近两年了。不客气地说,我们始终未把你当使唤人看待。你已经是二十二岁的人了,我有个想法,就是想帮你成全个家,照直说,我想把巧慧给你,今后就在我这里安家。因为你在本地没有亲人,咱们只能当面锣对面鼓地把事情说开。但是我要申明,我能包办巧慧的事,我不能包办你的事,凡事不能勉强,事情归事情,人情归人情,今天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冯二听了王菊圃这段话,真感到像是天上突然掉下一块大馅饼,喜形于色。其实,自从中秋节晚上王菊圃点拨了他想不想成家之后,一直做着鸳鸯蝴蝶梦,只是自知卑贱,不敢奢求而已。他与王巧慧的表现不同,当他听到王菊圃说“想把巧慧给你”这句话,他激动得险些立即叫声爸爸。但是,他还是控制住了自己。他定了定神说:“我在这里做工,先生和家里人对我实在不薄,我已感激不尽。现在先生又想把巧慧托付给我,我只有感恩,别无二心。”接着就要跪地叩头。王菊圃急忙拉住他说:“以后的日子还长呢!”冯二还是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王菊圃在屋里同冯二所说的话,在外屋料理家什的王夫人听得一清二楚。这时她走进屋里对冯二说:“今天先生对你说的事,你若同意就算订下了,等巧云从天津回来,让先生把你和巧慧的事说开。”冯二说:“对头,我虽然年轻不懂事,但也知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的道理,全靠二老做主。”最后,王夫人又补充说:“我希望你和巧慧结婚之前,在言语和行为方面要检点些,胡家庄人多嘴杂,免得外人说咱们的闲话。”冯二连连点头称是。
在胡家庄,每年村学放寒假后到过大年之前,王菊圃给求他的村民写春联,已成了多年的惯例。他把巧慧和冯二的婚事谈开后,如释重负,接着就一心忙起了乡求的事。这时,他感到时间紧任务重,就派巧雨替他裁纸研墨。巧雨性乖好问,就问王菊圃:“爸爸,为啥过大年人们都喜欢贴春联?”王菊圃说:“人们喜欢贴春联,主要是图个吉利和喜庆,也是咱们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传统。”巧雨又问:“这个风俗是从啥时候兴起的?”王菊圃放下手中的笔坦诚地说:“这件事原来我也不懂,后来我去城里民众教育馆看报,曾问过一位老馆长,他说春联的形成,多数学者认为是后蜀国君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为春联形式的起始,算起来也有千年历史了。王菊圃父女俩边说边写,半天时间,摆满了炕上地上一屋子。
傍晚,彤云密布。不久,就纷纷扬扬地下起来鹅毛般的大雪。在将近吃晚饭的时候,一家人却不见了冯二。王菊圃问王夫人:“冯二平时外出有不打招呼的时候吗?”王夫人说:“从来没有。”一家人正在议论时,冯二踉跄地冒着大雪走进来啦。王夫人问他:“天这么冷,你到哪去啦?”冯二不好意思地说:“我去了城里一趟。”王巧雨嗔怪地说:“你到城里干啥去了,把我们都急坏了。”冯二说:“我到城里买了点药。”晚饭后,都各自回屋休息去了。
王夫人听冯二说去城里买药,心里很不安,就到冯二住的屋里问:“冯二,你去买药,是哪不舒服?”冯二笑着说:“我没有病,也没有去买药。”说着,他就由衣兜里掏出一个手帕裹着的红绒小方盒子,再掀开盒盖,里面是一对亮灿灿的麻花银镯子。冯二对王夫人说:“这是我在城里金银店给巧慧买的,请你老人家给她吧!”王夫人看到这件东西,心领神会,知道是冯二给巧慧的定情物,就笑着说:“真难为你,还是你亲自给她好。”冯二说:“我怕巧雨取笑我,还是请你老人家代劳吧!”要知后事,请看下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