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烟花送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九、烟花送礼
杨保长吃惊道:“‘焰火’?那可难办。那焰火杆已经开了工,总不能再挪地方吧!”此刻,忽然有人敲门,杨保长开了大门,把来人领进屋一看,虽叫不出名字,却知道他就是白天扛起人来砸人的人。不觉为之一颤。周石头冲连福说:“连福爷,玉河叔让我来叫你回去,说是杨道口若不答应,也就算了,今后的日子长着哩!”
杨保长连忙为石头让座,递了烟说:“壮士,请喝茶。”石头没接茶碗,弄得杨保长很尴尬地把茶碗放回茶盘。周连福沉吟片刻说:“行!这么着吧!”朝震西使个眼色:“咱回去!”说完三人起身就走。
杨保长惊恐地跟到天井里,抱歉地说:“老兄,别急嘛!……十五晚上,到周家放……放焰火就是……我一言为定,说到做到。”

杨道口的焰火杆在东北乡一带很是闻名,也是杨道口村的一大光荣,每逢放焰火,不仅方圆几十里的人们前往观看,就连济南府的一些人士也会来这里观赏。到时候人山人海,摩肩擦踵,场面非常壮观。这次,焰火杆挪了地方,又是以焰火为礼物送人,自然要比往年好,大周家庄便空前热闹起来。
经过十四、十五两天的筹备,那焰火杆高高地耸立在了大周家庄奶奶庙前的广场上。虽然东面有圩子墙、圩子门等建筑物,但哪禁得焰火杆有数丈之高,又立在高高的庙台上呢!一切准备停当,但等天黑后玉河指挥点燃。
玉章对玉河说:“既然人家来赔礼送焰火,咱也不可以得理不让人,还是大理站到前头,以礼还礼好!千万别慢待了人家。”玉河也觉得应该,就说:“行,仇结仇,没有头哇,就此和好吧!”玉和让玉章写了请帖,装在大红食盒的传盘里,让人抬着,派周连福前去下请帖。
周连福引着抬食盒的人复又来到杨保长家,许多人见了都围拢来看。杨保长见了食盒,忙让人拉了一挂千头鞭炮,表示欢迎。周连福便在鞭炮声尽、硝烟散去之后,很认真地站在院子中央,向杨保长深深地作揖:“杨保长阁下,周氏连福代表周门之众,在这厢行礼了!”杨保长连忙还礼。连福亲自掀开食盒,取出大红请帖,双手交擎,二目低垂,非常恭敬的样子。杨保长见状,忙双手接住,细看帖子上的文字:
【谨择正月十五日酉时一刻,为答谢杨保长馈赠烟火,永结周、杨邻族之好,洁置薄酒素馔数席,恭候大驾举觞于厅堂正席。】
【大周家村周玉河携周氏族人踵拜】

杨保长读完请帖,叹口长气说:“周家有人啊!”

正月十六傍晚,周玉河、周玉章等人陪着杨保长以及杨道口的各族头人、焰火工匠,在学校的教室里吃喝得酒足饭饱之后,出门来广场一看,啊!黑压压的人群已把整个广场挤得水泄不通。圩子墙上、圩子门上、四面的围墙顶上,早已密密麻麻“挂”满了看焰火的人。大街上、圩子墙外的人更多,多得无边无沿,以致渠冶河两岸、河滩里、麦田里的人群也满满当当。
此刻,卖酸沾儿(糖葫芦)的、卖欢喜团儿的(一种用糖和粉条头儿膨化、粘合成团并染有颜色用线拴挂起来的儿童食品)卖滴滴筋儿的(滴滴筋儿——一种用宣纸卷进木炭灰和硝盐的燃具,如谷秸粗、筷子长,黑色。)卖拉拉梅的,也有卖炮仗、起火、喷星、火纺车子、脆萝卜、耍枪子的,买卖人都找个地方点灯叫卖。
那声音最响亮、最震撼人心的当然还是大周家的八副锣鼓。“九龙翻身”那高亢、优美、悦耳的鼓点儿震得人心扉欢快而神往。一时间,锣鼓声、鞭炮声、叫卖声混响成一片。焰火杆未点,已是百般热闹了。
焰火杆的点燃当然是最后一出,开始还是踩高跷、玩龙灯。但它与白天不同的不仅是龙的躯体内有蜡烛照明,使龙身上的各种磷光异彩更加鲜艳,也不仅是“八仙”的手上都端了明亮的蜡荷花照见了他们优美的舞姿,而是比白日里增加了烟火制成的各种引人入胜的内容。
大周家庄呈“井”字形的四条主街两旁,早已布置了形形色色的玩意儿,须在龙灯到来之后才能点燃。宽敞的大街上早已塞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水泼不进、风刮不出,那龙灯咋玩?于是就有了火狮子、火马开路的戏。火狮子、火马,是把火药制成的“花盆”绑在独轮车上,把众多“花盆”的引信连接起来,使车子的形状像狮子或马。把它点燃起来,朝前面喷出火花,用以开路,可保龙灯队顺利玩耍着行进。

指挥开路的是周大壮和周之恩等人。大壮擎着“令箭”模样的一盏灯,从大庙前的广场上开始出动。他随在火狮子后面,用“令箭”灯点燃起一头火狮子,那火狮子迅速地向前方和左右方喷射出诱人而又可怕的礼花状火花,好像狮子在怒吼和咆哮。人们见了,便像潮水般倒退着躲闪,于是,欢腾着闪出一条路。火狮子的火药燃尽,那火马又赶过来,交替进行。大壮便指挥锣鼓紧随其后,后面的高跷队、龙灯队翩翩起舞,逶迤前行。
行到街口上,大壮指挥火狮子火马慢行,用“令箭”向右一指,“葡萄架”点燃起来。那“葡萄”,绿莹莹、紫荧荧、一串串、一挂挂、一团团的“长”在“葡萄架”上,活灵活现。“葡萄架”一架一架地连结着,向西拖过一箭之地方才断头。一挂火鞭响过,火狮子火马继续引众向西。在各家各户华灯齐放、照射通明的门前,在龙灯飞舞的街上,在万众聚集狂欢的欢呼声中,锣鼓声响彻云天,映得那高高升起的圆月黯然失色。唯那高跷队的节目引人注目:
但见,孙悟空打场子,引唐僧、八戒、沙和尚走在取经的路上,洋相出尽;但见姜太公钓鱼不成,摇摆着叹息;但见十八罗汉扭着大脑袋与不成比例的小身子各具其态地互相摸着和尚头;但见老渔翁划着旱船,“老孕妇”捧着大肚子,在***里逗乐;但见各具其态的“八仙”相互戏耍着;但见青蛇白蛇在闹许仙。逗得人们开怀大笑,或心房扑动,或不自主地模仿,最为注目的还不是这些,人们的目光渐渐地移向一架“抬阁”。那“抬阁”用一根长长的极富弹性的木杆做成,两头各有人抬着,中间高高地竖一立杆,立竿顶端坐着一位姑娘,她就是大壮的妹妹银官儿。银官儿手持一盏荷花灯,身穿红绸子绿花棉袄,满头上插着绢花。灯光照着她的脸,显出一股稚嫩、秀美和俊俏的模样儿来。伴着鼓点儿,随着抬杆的上下起伏,两臂摇摆,一扭一扭,一条又黑又长的辫子在身后甩来甩去,异常出众与动人。看得那些半大小子们个个眼热。
队伍缓缓地从北街走到西街,从西街走到南街,又从南街转到北街,点燃了几处葡萄架,回归到大庙广场来。此刻人更多、更挤,“九龙翻身”敲打得也更欢快。周大壮交了差,玉河陪了王保长,指挥点燃烟火杆。
那烟火杆虽高,但白天看去,不过是滴呤八挂、捂捂盖盖的一团团白纸团而已,不知在这夜晚点燃起来是何花样。当杨保长下令点燃了,人们才举目眺望,忽听一声炮响,震耳欲聋,但见两溜火光伴着鞭炮声,冉冉上升,沿着两根高大的木杆升至半空。突然,从半空向上,向前后左右射出一簇簇“起火”,拖着长长的红尾巴向高空和远处乱飞乱蹿,飞至云端“哐哐哐”爆发出清脆的巨响,“红尾巴”打个旋儿消失了。就在“起火”高飞的同时,喷星腾空四射,光芒满天,照得人眼花缭乱,但却舍不得低头不看。继而,不仅白色的,那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蓝色的,各色喷星,万星齐发,把夜空点缀得五彩斑斓。那两侧的鞭炮欢笑着一再攀升,几盆大花,突然喷射花束,几个罗圈,相继升腾,咆哮着朝各个方向迸发,发着光亮,响着爆仗,在夜空中震荡与徘徊。几盆花再放再喷,那烟火杆上忽然平静起来,但见,红葡萄、紫茄子、绿黄瓜,渐渐地垂下,顿时,杆上杆下,五彩缤纷,人群里发出排山倒海的欢呼声。
几盆礼花的释放,送罢了“葡萄”、“茄子”、和“黄瓜”,两侧火鞭爆响着又升一段,在又是一阵阵“起火”、“喷星”、“罗圈”之后,烟火杆升到了顶端。就在人们觉得就要刹戏,心中盘算着应该回家时,那烟火杆突然像掉下了什么,一颗颗心儿悬吊起来,担心出了现什么意外。但只一瞬间,那烟火杆就又“活”起来,突然间“掉”下来两幅燃烧着火红颜色的巨幅标语,上联是“五谷丰登”,下联是“万家庆余”。那标语久垂不散,当它渐渐昏暗起来时,人们知道已经结束,边回头边慢慢散去,不想,一声炮响之后,中间又垂下四个大字:“周杨永好。”

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