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神凡两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天夜里,一声震耳的枪响把木子惊醒。
是的,自从招了“明火”,木子最怕枪声。他紧贴着父亲的身子,浑身打颤。父亲说:“别怕,那枪声远着哩!”睡在另一头的母亲,摸了一下木子的身上,吃惊地说:“不对,木子不是吓的,那身上咋这么热?”木子则说:“不热!我只觉得冷得厉害!”谁想,越说冷就越冷,木子浑身打起寒颤来,只颤得被子也哆嗦,上下牙不自主地碰撞,“咯噔咯噔”直响。父亲坐起来,把压在小床上面的衣服全给他压上,他还是觉得冷。父亲说:“这孩子是着凉了!”母亲说:“怎么办?发汗吧!”
于是,父亲搂着木子发汗,一家人都起来了,大姐很快烧热一碗水,把母亲剁好的姜沫冲在碗里让木子趁热喝下去发汗。
那滚烫的姜水还真管用,木子只觉得肚子生热,一会儿工夫,就不觉得冷了,倒觉得浑身燥热,想穿衣服起来。父亲紧紧搂着他不让起,还把全家人的被褥衣服,都压在他身上。爷儿俩都蒙了头,捂得严严实实,一点也不透气。过了一会儿,他爷儿俩都捂出汗来。被窝里,父子俩的汗水,混流在一起,分不清是谁的谁的。父亲说:“汗出透了,病也就好了!”
早晨,木子舒服多了,除了有点儿头胀头昏,别的没什么不良感觉。小德来叫他去上学,母亲说:“今天就别去了,你还没好利索,就请天假吧!”父亲说:“夜里已经出透了汗,还是去吧!兴许不要紧了!”于是,小德领了木子,背了书包出了门。
他们刚走到胡同口上,木子忽觉得天旋地转,两腿支撑不住了,竟昏倒在地上。小德非常害怕,忙跑回家,气喘吁吁地说:“木子昏倒了!快!”
当木子清醒过来,已是黄昏时分,他睁开眼睛看时,是母亲抱着他:“木子啊!可醒了吧!可把妈吓死了!”木子揉揉眼睛,看看母亲发红发肿的泪眼说:“妈!别哭,我没事的,这不好了吗?”妈说:“儿啊!你可得好好挺住哇!妈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要是有个好歹,妈也只有随你去呀……”母亲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滴落在儿子脸上,与儿子的眼泪交汇成一条线,流到地上。父亲凑过来问:“木子,怎么样?”木子说:“爹!没事,我没事!”父亲的眼里也含了辛酸的泪。
大姐端来半碗面旗儿,母亲喂了木子一口,刚含到嘴里,忽觉肚子里往上一冲,吐了出来。又喂了一口,又吐了。木子哭道:“妈呀!妈呀!我这是怎么了,这么好的饭食怎么也吃不上?”母亲说:“别乱想,你玉红姐姐送了一个橘子来,你爹!快剥开给木子吃,也许凉的好!儿啊!妈一定得让你吃点东西的,你吃不进去,妈心里堵得慌啊……”父亲剥开一瓣儿橘子,塞进木子嘴里。他轻轻地嚼了嚼,使劲地咽下去了。母亲放心点了,把它放到床上去。又让他吃那面旗儿时,又吐了出来,连那瓣橘子也拐了上来……继而,四肢**,两眼翻白,不省人事……
大壮家吓傻了一般,趴在木子身上,已经哭不出声来。玉香边大声喊着木子,边把她拉起来。她那声嘶力竭的喊叫,惊动了北屋里的奶奶,奶奶骂道:“小私孩子吵的啥?矬人高声啊!”玉香忙厚着脸皮喊:“奶奶,你快来看看!”
奶奶过来看了,把儿媳骂了个狗血喷头,她见孩子在**,就说:“这不是抽风吗!抽风就是中了邪气,不要紧。你这些私孩子光知道哭,就是不信武将爷,等那孩子没命了,我看你两口子咋着办!”母亲忙说:“妈!你快去求武将爷吧,搭救搭救你孙子……”于是,奶奶去求了武将爷,虔诚的烧香烧纸,天明时分,木子果然醒过来了。
一家人见武将爷挺灵验的,真的把木子救孤来了,一个个出奇高兴,一面给武将爷烧纸钱谢恩,一面给木子吃东西。烧纸好烧,这吃东西就难了,刚吃进去,又吐出来。继而,木子又一次昏迷过去。不过,这次昏迷,不同前番,任奶奶无论怎么烧香,无论怎么磕头,那武将爷再也不来显灵了。没办法,她只好请来了三老奶奶。

三老奶奶看了说:“啊!这孩子分明是梵气,梵气入了里,不扎针怎么行?”于是,从脑后的鬏子上拔下大洋针,浑身上下扎起来,乍一针,撮一撮,做得满身上片片红迹。虽然每扎一下,木子都痛苦的动一动,似乎有知觉,可扎够多时,撮出几滴鲜血,木子却仍未醒来。大壮家就不让扎了,哭着说:“奶奶呀!别扎了,给他留个囫囵尸首吧!”三老奶奶只好收起针,不高兴地走了。
半死不活的木子,眼看着一天天没指望,周大壮忧心如焚。前来探望的周金钟忽然说:“兄弟!既然这样,何不到杨道口找找刘小君呢!找他去算一算,看看还能治不?”周金钟塞给大壮两块大洋,大壮眼泪扑簌地出了门。
据说,刘小君算卦很灵验,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如同一个活神仙。大壮一进门,他就说:“孩子病了不是。”大壮吃惊道:“先生神算,我还没说,你已知道了,可真神了!”先生说:“看了《金口诀》,来人不用说嘛!你一动身来,我就知道了。”大壮心里折服,问道:“刘先生,你看这孩子的病还能治吗?”先生说:“那我得问问你。”
他问了孩子的名字和生辰,测了好大一会儿,又查了书,笑道:“你儿子是木命人。”大壮说:“是啊,他小时候,有人给他算过卦,也说他是木命人,所以取名叫木子。”先生摇摇头说:“这就不对了,那‘窍’就出在这里,他是木命人,命里不缺木,何须那名字加木呢?那命里的木,太多了,木多则生火,岂不要急火攻心而致病呀!我问你,他在学校里叫什么?”大壮有些不好意思了,再说下去有些班门弄斧了,只好老老实实地说:“都怪我念书不多,是个半瓶醋,以为他是木命人就叫木子,大名也是双木林,没想到这个‘木多生火’的理儿!”先生认真地说:“这孩子的大名小名都得改,命中缺水,必得改名以补充水。”大壮就说:“先生,改名好办,你给另起一个就行。不过,这改名合病有啥关系吗?”先生肯定地说:“关系很大的,我给他另起个名吧!我看……把木子改成‘小泳’,把周玉林改成‘周玉江’便好!名字改好了,病去一停儿!”大壮就说:“行!听先生的,就叫他小泳,就叫他周玉江吧!只是,那孩子现在正死去活来,只怕是光改名字还难除根的。”边说着,垂下泪来:“我……三十八岁上才得了这个儿子,一旦有个好歹……我这门户就……绝了啊!”
刘小君见大壮实在可怜,轻声说:“兄弟别急,待我再想想办法。”于是,又查了一些书。大壮含着泪抽过了几袋烟。见他合上书本,很认真地说:“不要紧的,你的儿子很快就会好的……他……他的前生,是上天一仙童,贬他下界来受罪的,该当有这一劫。一般说,人生有三劫,你这个儿子,却有五劫。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为贞吉,以为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当今之计,需要神里凡里一起治。一是求天,不要乱求邪神,那邪神别说不给治,就算给治,也治不了,只有求助天廷才行。求天时,心要诚,心诚则灵嘛!等孩子好了要发钱粮谢天;二要请凡医,吃凡药。可请个先生看看。请先生要论方向,不要乱请,应该向西北方向请凡医才能配合天庭用药,其他方向的医生,无论多么有名气,都是不堪请的,吃了药也不会管用。”
刘小君的话,大壮似懂非懂,但是他很相信,也很感激,询问明白后,付了两块大洋。刘小君不受,让来让去,刘小君说:“大壮兄弟!别这么客气。我知道,你这两块大洋来得不易,咱们杨道口和周家庄相隔不足一里路,还能不知道你家那个难劲儿啊!你儿子好了后,我也有用得着你的地方,谁还用不着谁?快把这两块大洋拿回去,买点祭品和请先生撮药,给孩子治病要紧……”大壮见他说得实在,只好收起来说:“刘先生……今后……凡用着我……说一声就是……我一定效力,报答。”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