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全族危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十三、全族危机
什么是窝窝队?原来窝窝队是**的一个师,即七十四师。四十七师本是国民党的王牌军,有“百战百胜”之称,可自从与八路交战,威风大减,混战中,为了区别,所有的人都在军装的领子上围了红色的布条,乍一看那脖子是红的,百姓管他叫“红脖子”。谚语说:“七十四师红脖子,除非不抢碾砣子。”是说“红脖子”欺压百姓,抢掠财物成性,除了沉重的碾砣子,凡能拿得动的财物他都抢,老百姓非常痛恨。后来“红脖子”屡战屡败,溃不成军,残兵败将们流落乡村,没有给养,便靠抢掠老百姓的粮食生存。一而再,再而三,粮食抢光了,老百姓也没吃的,哪来的粮食供他们抢?老百姓只好用谷糠加野菜或是树叶做成窝窝头,填饱肚子。“红脖子”无粮可抢,只好抢老百姓的窝窝来充饥,有时候,把抢夺来的窝窝头装进袋子,背在身上或是挂在马背上行军,那样子非常狼狈。老百姓便将这种连窝窝头也强多的队伍叫做窝窝队了。
这次,窝窝队来周家庄抢夺,不想遇上了硬茬,六个荷枪实弹的窝窝队,做了百姓的俘虏。

晚饭前,周玉河审问了那个头儿,他说他是黄河北面济阳县的,名叫杜亮奎,家里挺富有,他爹花了五百大洋让他去当兵发财,买了个营长当,他那五百人的营,就剩下了六七个人,其他死的死,跑的跑了。他要求周玉河留他一条性命,将来报答他的不杀之恩。周玉河打发六个俘虏吃了晚饭,自己回了家。
那个逃跑的窝窝队,一口气跑到环庄局子,把杜营长等六人被大周家庄扣押的事说了,镇长岳胜说:“周家是个族姓村,全村二百多户人家都姓周,是一个老祖宗的后代,人心很齐,那庄里又有圩子墙,最近听说还有八路在那里活动,你们不当心些,尽是惹事。”报信人说:“镇长大人啊!别埋怨了啊,快想法子救人要紧,晚了恐怕张营长他们就没命了啊!”镇长说:“我是没办法,只好上报岳司令了。”于是,备了马,报知了岳伯春。
自从鬼子投降,老岳的官越升越大,一个小小县长,居然有了少将军衔,还拥有二千人的保安军,老岳便是保安军的总司令。老岳听说大周家庄捉了窝窝队的营长,立刻给王耀武打电话,要求借一个炮兵连,包围大周家庄。王耀武虽是济南的总队总司令,却非常器重老岳这个地方官。对他的请求立刻答应,派一个全副武装的炮兵连向大周家庄进发。

于是,十门大炮分别支在村西南的洋瓦窑场子里和村子里的其它方位。每门大炮周围都是若干黄皮按次序守着各自的位置,严阵以待,准备血洗大周家庄。
那洋瓦窑离村子只有二百米之遥,整个村庄被笼罩在十门大炮的射程之内。那高高的圩子墙,墙外的护城河以及吊桥,都成了绝难阻住炮弹的无用。大周家庄这个从不屈服的村庄已经危在旦夕,周氏家族的村庄,所面临的是毁灭性的爆炸和一片火海……
黄皮支上大炮旋转着瞄准各自的目标之后,用铁制话筒向庄里喊话:“小子们!快放张营长和全部**出来吧!你们要造反啊!大炮弹可是不认人啊!”那喊声很高,飞向庄里,庄里四门紧闭,门楼上望风的人个个吓得脸黄,周玉河的家里围满了人。
有的说:“不该惹那窝窝队呀!咱老百姓惹得起么?”有的说:“事到如今,还有什么法子呢?不如投降,兴许还有活下来的人!”人们纷纷扬扬,说啥的都有。
周玉河这保长没了法,只见他在屋里来回踱了几圈,突然脱下褂子,扔到床上,大喊道:“祸是我惹的,窝窝队是我打的,好汉做事好汉当,既然大家埋怨我,就把我绑起来交给**,免得连累大家!”说着,把一根绳子往地上一摔:“快!把我绑起来!”
埋怨归埋怨,真的去绑他,却谁也下不了手,都说:“别这样,再想想法子吧!”这时,周玉河的父亲周大山耐不住了,他把花白的满清辫子一甩,擤了把鼻涕,擦擦脸上的泪,大声说:“既然我儿子玉河惹了祸,理当让他去送命救村,我虽然年老了,却不会护驹子,大家不忍心,我亲自来绑他!”说着,拾起绳子,向儿子走来。
早已哭成泪人儿的玉河媳妇和玉河的闺女、儿子,此时哭得更痛,在他的身边围着,扯着:“别把爹绑了去啊!”周玉河也洒了泪,他把老婆孩子使劲一拨拉,跪在爹面前:“爹!你就绑了我去吧!救全村的老少爷们儿要紧!爹呀,我……不能尽孝了,如果你能活下来,就指望孙子吧!”说着,跪在当阳,让爹绑他。周大山哭着说:“儿啊!爹知道你做得对,是好样的,爹舍不得你呀……可是,为了全村人的安全,爹不得不这样了……”
周围的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没个不被他父子的义举感动的,一个个擦着眼泪,什么话也不说,只有一片哭声。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