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东风误(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顾小乔和程鹤正说着话,忽听到门外程安琪哭喊了起来,“要妈妈,要妈妈,要找妈妈!”两个人不由都起了身,走出去观瞧。只见程安琪坐在程羽怀里,正满脸通红,两腿踢蹬的挣扎,要下地来走向门外去找妈妈。程羽尽了力地呵哄,只是呵哄不住。
“这两个挨千刀的死人!”严秀梅急躁地怒骂,并没有顾忌家里还有外人,“一大早就把孩子丢在这儿,说出去一下就回来,现在一上午都过去了,还不见人影!”
说着又回头对程万波尖声道:“我早说什么来?还敢让她出去?”
在顾小乔听来,这话仿佛说的是今天早上不该答应程化夫妻出去;其实她哪里知道,严秀梅此话大有深意!
想明白严秀梅这句话的意思,还得从她大儿媳妇韩小凤的来历上说起。
程羽的哥哥程化,因为个子太矮,到了该结婚的年纪时,一直难以找到老婆。上门说亲的倒也有几个,可惜提出的对象都是和程化类似,或者腿跛一些,或者单眼目盲,或者上肢偏废,都带着些残疾。
严秀梅自然不能接受这样的儿媳妇。儿子受不受委屈还是另说,重要的是如果娶个这样的儿媳妇,不但在生活上添了累赘,就是同事邻居们说讲起来,面子上也下不来。这样高不成低不就,一拖两拖,眼看程化的年纪就过了三十岁。
程化发了脾气,成天价在家里不吃不喝(自然出门上班的时候还是要找补一点儿的),见人只是唉声叹气,谁和他说话也不理。严秀梅也觉得不能再往下拖延,忽然灵机一动,返回山里老家走动了一番。走动的结果,就是为程化选中了韩小凤。
韩小凤家里有姐弟二人,因为做父亲的好酒贪杯,不正经经营日子,所以家里比较贫困,孩子们送上学的年龄就晚;没想到晚上学的韩小凤自己也不喜欢读书,一看书就嚷嚷着头疼,甚至没等读完小学,她就自己做主辍了学。辍学后韩小凤只觉得是得了解放,每天里也不做家务,就是四处兜转闲谈,听人说山外的省城如何的繁华热闹,就很想去见识一番。头几年年纪尚小,胆量也有点缺乏,后来慢慢长到18、9岁,就和几个女伴商量,要攒足了路费后出去开开眼界。
路费还没有攒够,严秀梅回到了山里。
严秀梅回到山里后,虽说号称是走亲访友,但几天下来,大家都对她的目的心知肚明,于是不乏望女成凤的爹娘领着自家的姑娘装模做样地前来拜望,韩小凤的爹娘自然也不肯落于人后。大家本都以为韩小凤希望不大,因为候选者里颇有几个比韩小凤长相俊俏、文化程度高、家里情况也稍好些的姑娘,可严秀梅却偏偏选中了不那么令人看好的韩小凤。
且不论山里人的满腹不解与议论纷纷,不妨说说严秀梅的心事。
严秀梅的标准可不是人们以为的选美择优,在这件事上,严秀梅打的可绝对是符合程家利益最大化的算盘。
程家的利益是什么?——为程化找一门长远的婚事。
具备“长相俊俏、文化程度高、家里情况不错”这些特点的丫头们难免会争强好胜、心高气傲。这样的女子就算一时看得上程化,娶回家去,经过些时日,习惯了都市的繁华,难免不会动了另择高枝的杂念。一来二去,和程化分离的可能性大,长久的几率性小。到那个时候,让她严秀梅到哪儿哭去?这种赔本的买卖可做不得。
照这样算计下来,韩小凤正是最佳人选。
她长相虽不出众,但也五官端正;不认得几个字,正好免了胡思乱想(有文化的女子总是有些追求~);家里经济窘迫,正好免得她自我感觉良好,结婚后自恃有靠山,欺压程化。而且,越是窘迫,越是能用最少的金钱发挥最大的力量。
选中韩小凤后,严秀梅托人招呼程化前来相看,她怕的是万一带回去程化不能首肯,岂不又是自找麻烦?为了怕程化看不上韩小凤后,韩家人不依不饶,严秀梅先放了二百块钱说是给姑娘零花,其实还不是让当爹的拿去,还还从前欠下的饥荒,再解解近来积下的馋虫。
程化闻听喜讯后精神抖擞,特意从厂子里请假(他中专毕业后,经严秀梅托了关系,以残疾人的身份,由国家照顾找到了工作),拿出最好的西服和皮鞋,把自己特意装扮一番后,出现在韩家人面前。
韩家人乍看见程化还是吓了一跳,因为严秀梅事先一再声明的只是儿子个子比常人低些,之所以回家乡来找媳妇,完全是出于觉得山里姑娘淳朴,不像城里的小姑娘们已经疯的没了女人的样子。他们虽然已经有些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程化的个子竟会那样低,比韩小凤还低上小半头。他们不由的担心起来,担心女儿不愿意,没处去找补前些日子已经被花掉的那些酒钱。

韩家人还是太不了解自己的女儿了!其实,这几天来韩小凤早被严秀梅的花言巧语说动了心。
严秀梅对韩小凤说道:“你不是想进省城?只要你和程化一结婚,你的户口自然也就跟着进了城,然后咱们再给你找个工作,你不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城里人了?哪里还需要和这些傻丫头们一起去打工受罪哩。”
韩小凤打定主意要当城里人,心想:只要程化不是个瘫瘫,必得她整天伺候,长再低的个子,再丑的模样,又有什么关系哩?反正那些又不能当饭吃。而且,现在这个程化,也并不是个瘫瘫、怪物么。他个子虽然矮,但也没什么残疾;讲起话来还很流利,说明脑子也还够用;公家还给他事做,证明他肯定不是个精神病人;而且看他穿的衣裳、皮鞋,多么排场,村里哪个年轻人比得上呢?
再说程化,在韩小凤之前,还没有哪个姑娘肯这么看着他哩,何况这个姑娘还不聋不瞎,四肢健全,五官端正,年纪也不大。俗话说,十八无丑女,程化看见的正是过了18岁生日不久的韩小凤,因此程化是乐的合不拢嘴,更是精神焕发,免不了对着韩小凤忸怩作态一番。
两家父母一看,彼此各放宽心;严秀梅又给韩家放下两千元钱,把韩小凤带回了省城。
韩小凤来到省城后就和程化住在了一起,因为法定结婚年龄还没有到,所以并没有领证。不到一年后,生下一女,由程万波起名,唤作“安琪”。这个孙女儿倒是和严秀梅老师长得一脉相承,也有尖尖的两颗小龅牙突出在嘴角外面,看上去颇有点儿动画人物的味道。程家二老不知是年纪大了,少了火性,还是生物的本能发挥了作用,对这个孙女倒是不打不骂,疼爱有加。
韩小凤本来有点儿担心生了女孩,公公婆婆会不满意,给自己脸色看,正想着怎么先发作一下,煞煞他们的威风,结果没等她打好主意,就看到公婆眉开眼笑,她误认作是公婆通情达理,于是放下心来,又借机提起老话,要求婆婆兑现诺言,先帮她解决户口,然后帮她在外面找个工作。
韩小凤哪里知道,她婆婆严秀梅压根儿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着让她成为这城市的一份子。
严秀梅的理由也很简单,就像她夜里在程万波耳边嘀咕的那样,她思忖的是:“给她上了户口,再让她去外面工作,她那么年轻,每天人来人往,难保不会看上什么人;或者就算是她自己开始不敢对别人打这个主意,也保不住被别的什么人打主意。一来二去,勾搭上了,我们家岂不是鸡飞蛋打?而且现在她还没有和程化领证哩,咱们不受法律保护,她走了,也拿她没办法!不如耗着她,等到她四十多岁,皮也松了、肉也赘了、再也不会有人看上她的时候,再让她出去!到了那时候,就算是还有人看上她了,孩子也已经大了,不怕她反到天边去!”
至于对程安琪的性别未加挑剔,那是因为,这两位公公婆婆其实一直很担心,如果生的是个男孩,说不定会遗传程化的缺陷,所以,还是女孩好。这可是他们咨询了医生得来的答案,因此上,二老的心,一直是到亲眼看清程安琪的性别后,才掉到肚子里的!
所以在韩小凤这次提出要求后,严秀梅只是搪塞她,说户口政策已经改变,还需要时间打点关系,而且孩子还太小,韩小凤现在出去工作也还太早。
韩小凤虽然不高兴,但一时找不到话说,只好暂且作罢;其实孩子小不小,韩小凤并不在乎,她原本就没有想这么早当妈的心,只想着早早到城里来潇洒一番,现在来了一年了,还没机会四处去走动,心里难免不高兴。
顾小乔来的这天早上,韩小凤就是借机把孩子放在婆婆这里,和程化逛街去了,因为她的一去不回,才让严秀梅又想起她提出要出去工作的要求,因此更觉得自己是无比英明,早看到了危机,因此才有回头对程万波的那句“我早说什么来?还敢让她出去”,因此更坚定了绝不放韩小凤出去的决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