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一 不可思议的殖民计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波罗星系(ApolloSystem)和公认的人类发源地太阳系(SolarSystem)同位于现今人类所居住的广大星域接近边缘处,但它比太阳系更不为人注目。今天的阿波罗星系资源已过度开发,仅有的五千万居民集中在行星丘比特的三个最大卫星上,生活平和而收敛。在他们的身上找不到丝毫这个星系过去辉煌的印记。
但是任何一本写及人类在银河中发展史的书,都不能避开阿波罗星系,或者说人类历史的阿波罗时代。
阿波罗星系的重要地位并不缘于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太阳系以外的移民点,甚至也不仅仅因为阿波罗人发明了超空间跳跃(Hyper-SpaceJump)技术,开启了星际航行的新时代,而更因为在星际探险的黄金时代到来之前,阿波罗星系几乎是独立于地球发展了一千二百标准年的时间,它的文化在诸多方面有了与地球迥异的地方。今天人类众多移民星系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祖先来自阿波罗星系。阿波罗文化的影响,虽经二千余年历史长河中数不清的融合与战乱的冲刷,至今仍可寻到清晰的脉络
研究阿波罗星系历史的困难之处向来在于史料的缺乏。
从来每个时代的人们都以为自己的光辉业绩将永世流传,上古时期的人们把文字书写在羊皮或竹简时这样认为,而中古时期硬磁盘和光碟使用者也这样想,殊不知漫长的时间能轻易抹去一切,如同海水抹去沙滩上的痕迹。
根据现有资料统计,阿波罗星系曾发生过局部战争17次,大规模的战争三次,其中规模尤以发生于银河第一联邦和黑旗帝国全面战争时期的阿波罗战役为最,在这些战火中,阿波罗世界的遗迹被彻底从星球表面消除,而它曾有的辉煌在很长的时间里只能留在古老的传说中。
我们这一代历史学者的幸运在于“煜罗星号”飞船的发现。这艘未装置超空间引擎的古老的百万吨级移民飞船被发现时已孤独地绕着猎户座α星飞行了二千多年。飞船虽然没有遭受严重的破坏,但工程师们确认当时动力系统的故障造成了船上全部4736人的丧生。
飞船上有大量光刻记忆晶体完好无损,除记载了阿波罗时期的技术、文化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提供了我们知晓那个时代人类生活弥足珍贵的素材。当我们阅读这些由二十多个世纪前人类所写的文字的时候,仿佛可以触摸到那个时代的气息,听到那时人们的话;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已经失去了什么,和正在失去什么。
——银河史•阿波罗卷
不可思议的殖民计划
公元2521年,即银河历前1433年,从人类的发源地地球的高轨道上,殖民飞船“诺亚方舟号”开始向太阳系外进发。这艘飞船也许是不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飞船, 但肯定是最大的恒星际载人飞船。它被建造成一个巨大的圆柱体,长2千米,直径300米,可以围绕长轴自转形**工重力,沿着长轴上安装了人类所能制造的最大星际冲压引擎。这艘耗费了相当于整个太阳系一年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整整五十年时间的飞船上搭载了二万名受过良好教育并且雄心勃勃的先遣者,目标是蛇夫座β星——也就是后来我们说的阿波罗星——当时的观察能确认这颗恒星至少有两颗行星,离太阳系距离6.1光年。
在超空间跳跃飞行远未发现之前进行这样耗资巨大而回报率未知的殖民计划,在现在看来即使不能说是疯狂,也得说是匪夷所思的。然而当时的太阳系开发虽然未完全,金星和火星的移民总共有一亿,而小行星带的殖民地也只有二千万人口,太阳系联邦却已经“感受”到资源枯竭的威胁,原因在于,“超空间跳跃”梦想的“破灭”。

我们知道空间跳跃的理论奠基者托米•特列加的高次元时空弦理论的提出是在银河历前1445年,略早于诺亚方舟号飞船出发的时间,但是特列加的理论在当时还籍籍无名。占地球理论物理界统治地位的是一个叫新墨西哥学派的学术团体,他们提出了一个“终极验证实验”,凭借观察星际物质落入黑洞时的熵变化,可以最终验证人类能否进行类似“超空间跳跃”的超光速运动。银河历前1495年,也就是飞船出发前62年,月球上新建成的超级射电望远镜观察到了天琴座X星星际物质落入黑洞时的熵变化,“证明”了“人类永远不能进行超空间跳跃”。
现在即使很多非专业人士都可以指出这个著名的“终极验证佯谬”错在哪里,然而银河历前十五世纪的人们看到的是梦想的“破灭”,人类似乎要永远被恒星间巨大的距离禁锢在太阳系里了,而太阳系虽然广阔,就像地球一样,迟早会被不断增加的人口占据。
银河历前1490年,太阳系联邦科学院提出了对邻近恒星系作常规飞行的探险和殖民计划,旨在开拓太阳系外人类可居住的空间,但被联邦议会否决。之后历任科学院院长都以争取这个计划通过为最大目标,修改计划的同时不断游说议员和民众,终于在银河历前1484年第三次提出时获得微弱多数通过。
这个计划之所以不先做一些小规模探险,而是直接以二万人规模的殖民开始,是因为用作恒星际常规航行的星际冲压引擎,必然是极其巨大的,100人规模探险飞船需要的引擎比二万人飞船并不能小多少。而如果等到小规模探险得到结果(这至少要在一百年以后)再发射殖民飞船,成本和时间上的浪费都无法接受。
公元2715年,史无前例的漫长星际之旅后,飞船到达预定星域,蛇夫座β星,一颗与人类故乡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
幽暗的星空里航行了一百多年的先遣者和他们的后代们,在看到恒星耀眼而炽热光芒的时候,任何文字都无法形容他们的狂喜。他们用太阳神阿波罗的名字为这颗恒星命名,而这个星系即被称为阿波罗星系。半个世纪后,这一年被定为阿波罗历元年,阿波罗星系历时五百年的拓荒时代,也从这一年开始。
和地球上观察结果不同的是,恒星阿波罗事实上有四个行星,其中以爱神丘比特命名的第二行星轨道距离适合人类居住。丘比特是个巨大的液态行星(类木行星),但却有五个相当大的固态卫星,最大的一个半径接近6000公里,接近地球的半径。上天对这些移民们真是眷顾,他们得到了五个可住人星球!
五个卫星被冠以地球五大洲最高峰的名字:喜马拉雅,阿尓卑斯,乞力马扎罗,洛基,安第斯。阿波罗人没有选择最大的安第斯星建立最初的基地,虽然它引力大小合适,但个头排名第三的洛基星给了他们更大的惊喜:稍嫌稀薄的大气里竟然含有7%的氧和60%的氮!人类适合生存的大气环境需要大约18~25%的氧,其余的成分则要求是氮气占绝大多数,虽然洛基星大气还远算不上符合要求,甚至还含有致命的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但是改造所需成本相对其它星球要低的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