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策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刺客不知哪里来的,居然有这么大的胆子,在许宏天府上行刺,刺杀的对象居然是目前皇上大红大紫的平辽侯。(读啦网)几天的功夫,皇城街头巷尾就传遍了风无岩遇刺的消息。茶馆酒楼中,三三两两的闲人们如亲眼看到般,推断着刺客的来历。有说是北奴人的,有说是剑罗国人的,更有甚者,说是安拉国女子,被风无岩始乱终弃,万里来寻仇。至于刺客穿的什么衣服,什么长相,为什么安排在许宏天府上,风无岩如何赤手打败刺客,都说得有鼻子有眼,好像自己就是刺杀的策划者。可怜的是应天府和巡检司的大小官员们,京畿出了这么大的案子,如果办得不小心,万一皇上怪罪下来,恐怕大家要一起抄家流放。不过让他们稍觉宽心的是,景孝皇帝并没有下令他们限期缉拿刺客归案。照理,出了这种情况,也应该封闭城门,搜索几日才是。可景孝皇帝只是淡淡的吩咐了一句仔细办案,就不再过问了。横扫天下的许大将军好像也不怎么在乎此事,应天府尹到他府上道歉,试探他口风时,许宏天捋着胡子,客客气气的周旋了几句,就叫人把他送了出来,根本不想再追究。而受害者风无岩更是有趣,不是在太子宫中,就是在丞王府第,连见他一见,都要提前打招呼。提起刺客,居然像刺杀的不是自己一般,大度的说了句“抓不到就算了,反正我也没受伤”。
“怪事,好像大家对刺客都不感兴趣”!应天府尹闷闷的想,慢慢的懈怠下来。他不知道,那黑衣刺客翩若惊鸿的一剑,虽然没有刺到风无岩的肩上,却碰到了他心头最脆弱的地方,在他止水般的心里,激起了点点涟漪。
那刺客到底是谁,为什么只刺自己的肩头,看样子更想教训自己一下,而不是真的想伤害自己。风无岩回忆起当晚的情景,百思不解。摇摇头,把思绪来回现实当中,此刻他正在太子宫中,帮柳仁、汤文广、曹浩川等人出谋划策。离开安北快两个月了,风无岩内心里深深怀念着在富林几乎无忧无虑的生活,眼前虽然自己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但总有些高处不剩寒的感觉,每天上朝三叩九拜,让他有时怀疑自己会不会把脑袋磕傻。可眼前的形势,不把整个平辽和平倭的策略拿出来,自己肯定脱不了身。
平辽还倒好说,柳铭在富林呆了那么长时间,对新式武器和新式的队伍训练都很了解,加上他的好朋友,主动向景孝皇帝请命随军的常青云、许利东都是深愔兵法之人,有他们帮忙出主意,很多问题迎刃而解。风无岩借助在设计院写标书和施工方案的经验,把平辽的计划、各部的配合、我方有利条件、不利因素、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往在塞外作战可借鉴的经验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策略、计划的可行性和需要承担的风险等,一条条列了出来,经过柳铭等人的分析补充,蒋子墨的文字加工,写成了一篇近六十页的《平辽策》,献给了景孝皇帝。这前无古人的奏章,在没递上之前就让丞王等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父皇不会不准奏的,这样的策论满朝文武谁也写不出来”,柳铭对此充满信心,“就看太子哥哥那边的《靖海策》什么时候能出来,我们就可以杀奔安北,准备给剑罗国人送行了”。
这会太子柳仁那边,愁的正是这靖海方略,所以才硬把风无岩招来。重整水师,驱逐倭寇这件事并不是最难的,老将汤文广水战陆战都是行家。定海伯方子廉出身于海盗世家,人送绰号“玉面小霸王”。后来迫于形势和父亲一起投降朝廷,被安置在水师中做一个闲职,每天筋骨都舒展不开。每闻倭寇骚扰沿海,恨恨不平。尝以御倭策献与景孝皇帝,景孝皇帝壮其志,以时机不合留之。这次方子廉终于得奉命出海,兴奋得如同困龙入水一般,和海里郎曹浩川两个人臭味相投,或列盘子于桌上,或浮木片于池中,演练水师侦察、炮战、偷袭、水下牵制、焚船之法,每天连觉都不想睡。
方子廉讨论起水战来如数家珍。“若要抗倭,必先改船,江南水深而清,宜用尖底船,尖头尖底易于破浪,江北水浊,多淤沙浅滩,宜用沙船,平底方头,不易搁浅。若河道相争,车船最佳,迅若脱兔,此乃用炮制敌之利器。但是,你的炮也得改改,水战用的炮主要是炸船,不是炸城墙,不用那么大威力,但是打得越远越好,你徒弟说的不接触打法最占便宜,不如我们这样,你看是否可行”,方子廉把海里郎盘子上的两根筷子对接起来,说“把炮身加长,炮弹减小,最好炮弹打到敌船上能着火”。他憧憬着在大海上叱诧风云,没想注意到旁边海里郎如发现宝物一样的目光。“这是近海防御,如果想根除倭寇,我看不打到他们家门口,让他们尝尝被掠夺的滋味,倭寇不会自动消失。如此大任,我们这几种船都不能担当,商人们载货的尖底船,肚大腰圆的那种,货是载得多,但慢得和乌龟一样,根本不是作战的料子,也甭指望”。
“老方,你早就应该和风兄好好切磋一下,他和你英雄所见略同”。海里郎高兴的打断他的话,‘谁说我大炎朝水师无人,这些人哪个不是身怀绝技,只是朝廷不谋海务,老了英雄罢了’,逮到机会,海里郎从不吝啬腑诽一下景孝皇帝。他抬眼看了一圈旁观的众人,在他和方子廉摆阵的餐桌旁,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满了太子柳仁征召入幕的水师将领,大家正静静的等着他们的下文。
“你们看这张图”,海里郎把风无岩凭记忆画的四不像战船拿出来,“风兄说大海西方人用这种帆船,极其适应深水海战”。那是风无岩记忆中的船模型,卡拉克型帆舰(西班牙大帆船)。
“从外形上看,这船比尖底船适应些,但依我看,也是适合近处白刃战,不适和炮战,艏楼与艉楼太高,如果遇上逆风,恐怕很难转身,具体特点,还得看其内部结构和龙骨如何”。一个叫邵雨飞的下等武官走上前大着胆子说。这个邵雨飞是方子廉的旧部,字鹏举,延州人,原来是个造船的学徒,被北奴人逼得当了海盗。他归降大炎朝后被封了个钱塘县丞,每日靠喝酒度打发日子,一日倭寇乘潮而来,满城皆惊,雨飞投壶而起,飞身上马,招呼道:“是男人的和我杀贼卫家室”。众感其言,持械随之。俄顷,县卫总管刘青龙带衙役若干及精壮百人一并至岸边,众人弯弓射击,呼喝“杀贼”,贼惧,乃去。因功擢为松江府通判。这次方子廉辅佐太子平倭,怂恿太子把他也给拉了来。

“内部结构我也不知道,我不大懂船,不如我们几个核计一下,再找造船师傅给看看,你刚才说得很有道理,能改吗”,风无岩鼓励他说。
邵雨飞仔细想了想,说:“属下以为,海战之船,要大小配合,但如果按二位将军刚才所说的要炮战,则大船明显好于小船,我朝尖底船有双层隔水舱,十分结实,可以解鉴。风侯所说这大海西方大船抗风性好,稳。并且这种风帆也比尖底船和尖底船轻便,容易拆卸,也容易换。从帆上看,此船顺风行驶速度快,虽为三主桅,比我朝的五桅五帆沙船还快些。但逆风则调转起来很麻烦,一旦让敌人绕到我身后,只有挨打的份,不如把艏艉楼,尤其是艏楼的高度降下来,如采用低舷、横,纵帆、三角帆和四角帆配合,船首斜拉帆,可能会更好些。但是这样船身狭长,龙骨要求极高,属下在松江府还没见过有人能造,并且这造船的木头,恐怕不能用普通的木材,需上好的五十年以上的木材才行”。
“到边海卫看看吧,边海卫去年初有人新建了个船坞,据说非常大,图的是买东北塞外的木材方便,造出船来,也可以直接装上安北的货物。东北塞外的木材也很有名,不知合不合用,现在也不知船坞造好没有,打起仗来,我忘了问了”,风无岩建议道。
“也不用都造这么大”,刘青龙插言道,他本是文官,景孝初年进士,但却喜欢言武事,也是被方子廉举荐给柳仁的人才之一。“平时倭寇未必会和我们正面为敌,只有决战时大船才是主力,我看倭寇在我沿海骚扰,我不如以彼之道,还治彼身,造些小而快但适合远航的海船,也到他家骚扰,让他们也尝尝被抢的味道”。他拿起筷子沾了点酒,在桌子上画到:“把邵将军改造后的这种船缩小一半或更多,改成纵帆,速度会更快,作为主力舰的护卫,或作为战舰均可,若独自出战,遇上小股敌军则击之,大队敌军则逃,海上自保应该没问题”。
“不行,这样遇上大风,特别是顺风时太容易翻了”,邵雨飞制止道:“纵帆不稳,船小不抗风,不行”,他低下头,又想了想,“但如果把风帆改成横纵结合,未尝不是一种好船,运货,作战都是好家伙,并且船小,造龙骨的木材也好找些,东北塞外的松木即可,可惜,东北塞外现在还在剑罗国人手中……”
………
老将汤文广也给太子推荐了很多人才,作为未来皇位的继承人,柳仁本身就很有号召力,并且他又以仁厚著称。贺子长和许耀祖都是他的朋友,贺子长另有任务在身,许耀祖可是当仁不让的请命而来,和汤文广一起协助他。水师如何组建,如何发展,很快就有了眉目,目前的水师作为商船的护卫和保护重点港口没有问题,国库没钱,但皇后、后宫嫔妃以及一些善于从龙的大臣们私下给的赞助也够柳仁对付到第一笔海关税收入库。只要找到合适的船工,造出第一批炮舰,以后的日子就越来越好过。方子廉、邵雨飞、刘青龙三个信誓旦旦的保证如果他们充当先锋,肯定能让水师有花不完的银子。太子知道他们想重操旧业,盯上了东倭国和剑罗国人的海上贸易,笑笑,也就答应了。约定不准打大炎朝旗号,不准打劫本国家商船,不准胡乱杀人。
“太子殿下放心,我们才不会杀鸡娶卵呢,做海盗也有做海盗的规矩,那帮倭寇太没眼光了”,方子廉咧着打嘴道:“如果一条航线上老死人,谁还敢冒险出来发财啊,你必须一点点来,养肥了再吃”,那贪婪的目光让人感觉他简直就是一个坐地分赃的强盗头。
可如何组建海关就犯难了,众人都不知道海关是个什么东西,风无岩是所有人里边对海关最了解的一个,但除了海关二字怎么写,也说不出更多来了。只能提供两个大原则,一是限制部分货物的进出口,如粮食和黄金。第二就是海关税不可太重,并且凡盖了海关税收大印的货物,其他州府不得再收取各种过路费用。第一条在以前就给太子解释过了,第二条太子自己就理解,“这和方将军他们当海盗差不多,得留点养肥了再宰”,柳仁幽默的说道。
幽默归幽默,各海关大使的人选现在是最大问题,大炎朝历届进士举人们走了后门来追随太子的不计其数,但都被海里郎给否决了。“这些读死书的酸丁,连数都不识,他们做大使,还不把裤子都赔进去。”他的形象比喻让众人笑得前仰后合,虽然众人自己也不怎么会算数。
怎么办呢,众人商量了半天,最后决定让风无岩修书给安北书院,从原来富林义学的学生中抽调精通数学,品学兼优者,同时命各州府举荐通晓计算的读书人,年龄不限,出身不限。当风无岩提出这样海关人才大部分都出于安北书院,恐怕影响不好这层忧虑时,太子身上则充分反映了他自己的优点。“有什么不好呢,任人唯才,老师宋星印说古人讲的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风将军过虑了。这些大臣推荐来的人才也不能浪费了,让他们都到安北书院去学习一下怎么算账,学会再来帐前听用”。他指着大臣们推荐的海关大使名单命令到。
这下安北书院成了海关安北干部学校了,风无岩微笑着想,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个太子有这种思路,管他呢,反正书院毕业的学生越多,自己撒下的种子越多,很多时候,可能我自己也控制不了这世界走向何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