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曾经沧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三年五月二日)
看著时不时从身边经过的巡逻士兵,唐宁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京城的杨起隆造反前一阵子闹的沸沸扬扬的,三天两头的会有查身份的旗兵找上门来,自己因著同仁堂大夫的关系,倒没有被怀疑什麽。听同仁堂消息灵通的人说,吴三桂反了。虽然知道玄烨最后会胜利,但是过程的艰难,是看过的书,电视里都详细描述过的。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唐宁总会做梦,梦到四年前那次护国寺后胡同的刀光剑影。现代都有暗杀事件,何况是这个皇帝说了算的时代,只要他出了事,反清复明并不难变成现实。算算日子,赫舍里快生了,玄烨将会面临一系列难关的冲击,皇后死,叛军暂时占上风,有个电视剧里不是还说前线吃紧,皇宫内院还齐集银两,后来因为无兵可派,组建了一只家奴军吗,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唉,还是不要想了吧。唐宁叹口气,康熙当皇帝到六七十岁,应该没问题的。自己虽然来到了这个时代,但只是针灸治病,应该不会有什麽改变历史的可能性吧。
怎么又跟著我?唐宁皱皱眉,这些侍卫真是够粘人的,快成了本姑娘的保镖了。有时间还不如多守著玄烨,保护他安全。唐宁正打算进同仁堂,就发现了后边的人,有一两个的面孔很熟悉了。唐宁暗笑,大概玄烨的侍卫,不认识十成,六七成总认识了。
正要快走几步,开始“捉迷藏”,突然身後跟著的一人喊了一嗓子“王大夫,我家主人有急事找您!请您不要跑了!”
唐宁诧异,怎麽回事,难道宫里出事了?
四五个百姓打扮的年轻男子跑了上来,看到唐宁转过身,不由松了口气。这位大夫真是高人,皇上的亲信侍卫几乎都跟踪过人家,没一个成功的,跑的连胆汁都要吐出来了。今天,皇上发话,一定要请王高人入宫,否则脑袋不保。
“王先生,我家主人说了,今天病人身体报恙,您一定要去看看。”一个叫乌科的侍卫恭敬的作揖说道。
唐宁皱皱眉头,赫舍里要不行了!如果去了,固然救不活她,如果不去,自己良心何安?罢了,玄烨,我只有尽力而为了。
这次看来要摊牌了,唐宁没有被捂眼睛,几个侍卫叫来等候一边的马车,恭敬的请唐宁进去。一路狂奔,来到神武门外。
唐宁刚晃悠著下车,迎面走过来几人。两个太监打扮,另一个却是玄烨的近身侍卫曹寅。一边带著唐宁向宫内走,曹寅边小心的说明了主人和病人的身份及事情原委。
唐宁暗道,我早知道了,却装出吃惊无比的样子,幸亏有络腮胡子,不然在曹寅的注视下还真有些难度。“皇后已经腹痛多时了,很是艰难,宫里太医来了十几位,都束手无策。”曹寅小声说著,边观察著这个唯一一个宫外大夫的神情。
唐宁皱著眉头道,“如侍卫大哥所说,皇後是身体虚弱,无力分娩,若说没有办法也不尽然,只是可能有些危险。”曹寅心中暗赞,早就听说这个大夫诚实,还真是不假,比那些支支吾吾的太医说话爽快多了。坤宁宫的人,都看得出来,大人孩子不能全保,只不过谁也不敢说给皇上罢了,这个大夫不要触怒了皇上才好。
“王先生,你终于来了!”满脸焦虑的康熙叫道。
“皇上,我是个粗人,不懂什麽规矩,请您恕罪.”唐宁说著,跪到地上。“先生不必拘礼。”康熙急切的扶起唐宁,心中有些惊讶,此人面相豪迈,针法了得,怎的手臂如此瘦弱。正纳闷,唐宁见过的陶姑姑满脸大汗的从产房跑了出来,“皇上,皇后她又晕过去了。”
“什麽?!”康熙一拍桌子,十几个穿著官服的太医吓得齐刷刷的跪到了地上,“皇上息怒,皇上饶命!”“先前你们说,皇后晕厥是痛的,吃了药就无妨,如今已经晕了五六次,仍不见分娩,难道都是因为产痛?”
看著下面可怜兮兮的一帮老头和面前这个掌握生死的愤怒皇帝,唐宁忽然有些明悟,自己以前多傻,封建皇权的代表人物,何时会真心在乎一个卑微宫女的生死。对待皇帝的态度尺寸就如同在走钢丝,稍不留意,就会摔下来。尽力帮他这最后一次,自己应该离开京城了。想得明白,唐宁也不再犹豫,“皇上,小人愿意一试。”
“王先生,劳烦你了!”康熙大喜,“陶嬷嬷,带王先生进去。”
“皇上,这”陶嬷嬷犹豫道。

“朕信得过王先生!快去!”康熙叫道。
“喳!”
唐宁走进产房,几个宫女,接生嬷嬷正焦急的站在寝床边上。
看到纱罗床幔里那张眼睛微闭,面如白纸的脸庞,唐宁号完脉疾步走出,努力平稳著呼吸向康熙解释道,“皇后气血虚弱无力分娩,小人可行针三阴交,合谷,至阴三**进行催产,但是催产後的情况实难预料。还请皇上定夺。”“先生不必顾虑,请施针吧。”康熙焦急的来回踱著步子。
半炷香後,唐宁抹著汗水从产房出来。康熙正要询问,产房里突然响起沙哑的女人叫声,康熙脸色一怔,旁边胆大的太医趁机说道,“皇上,看来皇后已经开始分娩了。您不必太忧虑。”康熙点点头,脸色却随著那叫喊声阴晴不定。
渐渐的,叫喊声弱了下来,却听到一个哇哇的嘹亮哭声。康熙眉毛一扬,顿时高兴起来,喊道,“生了麽?”
过了一会儿,陶嬷嬷面带喜色的抱著个黄色绸包从产房出来,“恭喜皇上,皇后生了位阿哥!”
康熙笑了起来,“快!让朕瞧瞧。欧,欧,这小子很壮实,乳名就唤保成好了。”看著一脸兴奋的康熙温柔逗弄著那个日後的多事太子,唐宁不由有些恍惚,自己真的没有改变历史么?
“皇上,皇.皇后流血不止,昏迷过去了。”一个嬷嬷跑出来,惶恐的说道。“什麽?”康熙手一颤,把孩子交给陶嬷嬷,对著十几个畏畏缩缩的太医喊道,“快,快想办法呀!你们不是太医么,拿著俸禄,这个时候却退缩搪塞!”
“皇.皇上,”一个看起来已经习惯了这种情景的白胡子老太医悬线号脉完毕跪著说道,“皇后昏迷,是气随血脱,应该补气固脱,用独参汤。”康熙眉毛一挑,“那还等什麽?快去熬药!”唐宁摇摇头,这个时候,说什麽都要挨骂。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太医们都纷纷使出各自本领。但皇后的血崩仍不见好,脸色越来越苍白,气息时断时续。
“王先生,”焦头烂额的康熙忽然记起这个针灸了得的宫外大夫,诚恳的说道,“不知先生可有良策,还望据实以告,朕绝不会怪罪。”唐宁暗道,真要告诉你赫舍里要死了,估计你还是会砍我的脑袋吧。皱了皱眉头说道,“皇上,此症全看个人体质如何,身体健壮的或许无妨,身体虚弱的就会如皇后这般昏迷甚至更危险。”
看到康熙悲痛憔悴的样子,唐宁心中一痛,不由说道,“那位老先生说得没错,应该益气固本。小人可以试著针灸脾俞、隐白、百会、气海、足三里五**。脾俞**可加强统血之功;隐白是治疗崩漏的要**;气海、足三里,用以辅气助元。五**合用,能益气升阳,固摄经血。效果如何,却要看皇后的福分了。”
玄烨啊,我也只能做到这步了,如果是现代,相信会有很多办法,赫舍里未必会死,清代,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唐宁的心中有些矛盾,治好了是违背历史,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治不好也许自己要掉脑袋,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
“先生,朕相信你的针术,请不要顾虑!朕绝不会怪罪於你。”康熙听完,抓住唐宁的手臂。“那好,小人就去施针。”唐宁不动声色的避开康熙道。
康熙目光紧紧盯著寝床上的昏迷的赫舍里。唐宁喘著气站在一边,这次连续用十成内息力道,实在有些累人。
“皇上...”那年轻的皇后吐了口气道,“臣妾还活著么?”
......
唐宁退了出来。
过了没多久,房内传出哭泣哀号的声音。唐宁看看外面的天色,下午四五点锺的样子。赫舍里,康熙的结发妻子,终於还是走了。
唐宁被临时安排到太医院附近暂住。
紫禁城里一片悲痛。赫舍里的梓宫要在乾清宫停三天。乾清门至隆宗门外布置皇后仪驾,康熙,他的妃嫔、宫里的太监宫女一律素服。王公大臣,公主、王公福晋、夫人们齐集宫内外,每日早、晚两次举哀。做法事的喇嘛,和尚的吟唱念佛超度之声隐隐传来。
第四天,几十个人抬著大行皇後赫舍里氏的梓宫,康熙亲自监送,移往西华门外的殡宫。亲王以下各官员、公主、王公福晋、夫人们跪迎灵驾,举哀奠酒。赫舍里梓宫在西华门外殡宫停灵二十五天,听说康熙已经快二十天了,亲自到殡宫里举哀、奠酒。大家私地下都说,皇上对赫舍里氏感情深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