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护守经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护守经阁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苦鉴当下拣了易还筋经入门的心法说与龙骏,却不加解释,任由他自行领悟,经文深奥饶口,虽然只从总纲和第一层挑出部分秘要,数百余字已是极难领悟,原本梵文的易筋经有图形参详。
此时神僧口中说出,又非完整,使得龙骏满头雾水,饶是他记忆超越常人,苦鉴说了两遍甚么“守中者,专于积气也,积气者,专于眼,耳鼻舌身意也……”“人身之中,精神气血不能不自主,悉听于意,意行则行,意止则止,手中之时,意随掌下,是为足式。”他全盘记下,心中反复琢磨。
一连过了数日,龙骏依法运功纳气,遇到许多不明之处,挖掘九阴真经辅之,不但对易筋经领悟颇见成效,同时内功亦有提高,身兼佛道两派之长,相辅相成,刚柔并济。
如此下来,寒毒发作间隔,果然愈来愈长,由初始一天两次变成两天一次、四天一次、七天一次,彻骨的寒痛也轻了许多,他在寺中闲来无事也四处走动,游观千年古刹寺院。
少林寺达摩院专研本派武功,般若堂却专门精研天下名家各派武功,罗汉堂每年则在中秋技武大会中选拔一些有潜质,出类拔萃的弟子可习练较高深的绝技,而藏经阁乃盛放全寺佛法经书、武学典籍原本的地方大多书籍陈旧的多是梵文。
因方丈苦乘与段枫一个月来整日谈论佛经,一直未有空闲与他碰过面,段枫甚至根本不知他也在少室山上,这一日苦鉴找来龙骏问道:“龙少侠,你这个月来修习易筋经可见成效?”
龙骏道:“回大师,弟子依经上心法朝夕修炼,虽有一些不解之处,但奇经八脉以及十二经脉中,气血大部分均已通畅,只有手太阴脉经、足太阴脾经和阴维脉仿佛有细丝般一缕冰线游走,有时压抑不住,便感**僵冷。”
苦鉴叹道:“这是阴脉受损之状,中掌时内伤过重此刻寒毒侵损经脉,幸亏少侠内功雄厚,否则早已毒发身亡,人体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相交,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相交,阴经与阴经在胸部相交,若寒毒发作之时,可封奇经八脉中阴跷的横谷、气冲,阴维的廉泉、少海,阻挡寒气周而循环相冲,再以易筋经将几股寒气压制在较为迟钝的**位附近,便使寒毒不能相连,消除一时疼痛。”
龙骏一听便即明了,他身有乾坤大挪移神功,数次想将寒毒移出却徒劳无功,但有易筋经辅助,将寒毒分散若干小丝,移到身上不同**位却也不难,可以避免重要经脉受损。
苦鉴道:“经的秘要已传与你十之五六,料来你内功精进不少,明日你去帮觉远徒孙打扫藏经阁吧,段公子打算八月中秋技武大会之后,带几百卷经书返回大理,虽然尚有两个月载,但本派弟子不是参禅清修,便是钻研武功,有些拙笨的和尚则做杂务粗活,少有人帮忙清扫晒书,抄录经文,反正易筋经上心法已不能再传于你,不如多去写些佛经,或许佛法能消除你腑脏经脉中的戾气说也不定,对你终是百利而无一害!”
龙骏心想反正闲着无事,神僧既有法旨,自当听从便是,但问及清儿所在,苦鉴微笑不语,显出一副高深莫测的庄严之相,让他心痒难耐,每晚都在睡梦中醒来,思念佳人所在。
次日醒来,龙骏运功吐纳半个时辰,走出禅房,藏经阁在少林后山,当下穿过气宇恢弘的寺庙庭院,苍翠清幽,颂经朗朗,香烟萦绕宇内,古朴高雅,经过山寺塔林时,两百余名武僧站成方阵,正在合练少林罗汉拳。
众弟子此时左手上撩,右手握拳弯力,当胸击出,已练到第一路“闯少林”的“丹凤朝阳”,紧跟着“黄莺落架”“怀中抱月”连环打出,呼呼风响,虽是少林粗浅入门的功夫,但数年的苦功推拳劲作,发腿生风,力道不俗,这套拳法临敌时讲究心快、眼快、手快、步快、身快、攻守吞吐名单此时同门,习练健体活身,遂放缓了身法。
龙骏瞥了几眼,顿觉招数造诣并非一流,但转念一想,武学修为高深之后,同样打出这套拳法,都也能发挥出极大的威力,他走过塔林,顺着甬道,向后山走去。

少室后山地势险峻,林密路陡,龙骏走出数里,空山寂寞,已闻不到钟鼓和朗诵经文之声,四周清净幽雅,林木葱郁。
他沿着一林间小径,向西北疾行,转了几个拐角眼前突然开朗,只听得水声潺潺,雾霭缭绕水溪耸立着一座楼阁,楼悬一块匾额写着“藏经阁”三个金漆大字,熠熠生辉。
龙骏心想:“原来这便是少林寺藏经阁,驰名中外,今日观光于此,当真闻名不如一见!”他心境转佳,迈前几步,便要进入藏经阁中。
忽然林木风起,四道人影疾闪,只觉四股沉厚的掌力隔空拍来,其中一人凌空发掌,随即朗声道:“藏经重地,外人禁入,施主请留步!”声音由丹田送将出来,清晰平稳,内力充沛之极。
龙骏身子不动,双臂一挥,各施展乾坤大挪移的手法,将其中二人掌力牵引,推向另外两位僧人,脱口说道:“在下奉了苦鉴禅师之命,特此前来打扫藏经阁,临摹抄录经文。”他说话虽不如何响亮,但内力雄厚,阁楼上的瓦片受到话音激荡,啪啪啪地震动起来。
四位僧人功力相若,两两掌力相撞,身子各是一晃,飘落在地,立成一排,闻他话音中含蓄极浑厚的易劲经,甚是惊愕,其中一位中年僧人,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原来是龙公子到来,贫僧无色,这三位是吾罗汉堂师兄弟,法号无因、无苦、无寂,奉方丈之命看守藏经阁,苦鉴师伯昨日已交待过,龙公子乃本寺特殊宾客,请入经阁。”
龙骏也行过佛礼,谦逊几句后,推门迈进阁楼内,一楼经阁正厅摆放着几张茶几,桌上堆放着一叠叠经文典籍,桌前正埋头着一位儒雅的和尚,双手持笔抄录着经文。
龙骏询问道:“在下龙骏,奉苦鉴禅师之命,前来助管藏经阁,请问……”
那僧人蓦然抬起头,说道:“原来施主便是龙公子,师叔祖交待过,若你来十,今日要你先抄三卷《般若菠萝蜜多心经》,倘若时间充裕,再临摹一卷天竺高僧般刺密谛译过的《大佛顶首楞严经》要义,楼上尚有一千六百卷经文等咱二人复录,施主这便动手罢。”
龙骏听得目瞪口呆,心想写汉字倒是我的弱项,尤其用毛笔写字,更是不顺手,见他三十出头的年纪,正值壮年,温文儒雅,宛如一位书生相公,听他说几句,话音平通并非蓄有内力之人,当下说道:“请问这位大师的法号?”
那僧人恭恭敬敬道:“小僧觉远,龙施主有何交待尽管吩咐。”
龙骏愕然道:“你便是觉远,你……你可知藏经阁中有一部《九阳真经》?”
觉远摇了摇头,说道:“《金刚经》《华严经》小僧倒曾知晓,至于《九阳真经》小僧从未听闻。”
龙骏深知出家人从不打诳语,他说不知定然不知,想来这《九阳真经》仍在藏经阁的某部典籍中,尚未被人发现而已,只可惜我记不得那部佛经的名字,不过身在藏经阁中与他日夕做伴,打扫佛经典籍,总会找得到。
觉远临摹的是《无量寿经》玄义,双笔齐动,挥墨淋漓,龙骏则抄写着《菠萝蜜多心经》,先从要义录起,然后是经文、广释、挟隐、讲记一一临摹抄下,以前他罕少提笔写字,形体当然不敢恭维。
但他此时内功深厚,身兼先天功与九阴真经修身之法,气派脱变,笔致雄健之极,犹如龙飞凤舞,直欲破纸飞出,却又不失圆浑蕴藉之意,刚柔并济,倒也有几分书法名家的风范,连他自己看了也不禁赞叹,心想:“嘿,我什么时候也成书法大家了,从不知道我还有这个特长。”
从“观自在菩提,行深般若菠萝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他一边默念,边将一行行经文抄录下来,一卷写完脑海中自然记下了五六成的样子,白日临摹经文副本,夤夜清扫古籍上尘土,抽出余暇逐本翻阅佛经中是否夹着九阳真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