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胡笳(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羌王与枪王,这对老相识已经十余年未曾打过交道而十余年前,羌王也的确在枪王的手上吃过大亏。更令他愤怒的是,令他吃亏的并不是汉人,反而恰恰就是羌人。“血狼”这条井绳,让彻里吉整整害怕了十多年,而偏偏就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血狼”再次现身。这羌王惶惑了。但这惶惑心理别人却很难察觉,因为他永远没有表情。可现在彻里吉面对的是徐庶,而徐庶也正仔细地观察着彻里吉的一举一动,任何一个细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徐庶轻易地洞察了这羌王的的复杂内心。彻里吉的目光先是闪烁不定,继而变得黯淡无神,再后来却又极为阴郁。杀气,徐庶清楚地感觉到了杀气。
“大王不必忧心,张侯无意与大王为敌。”徐庶的嘴角依旧是淡淡的笑,而他的内心其实早已提高警惕,他知道此时已然不容任何失策。
“当真?”彻里吉对徐庶的话半信半疑。
“张侯的公子便在此地,大王又何必如此多虑!”徐庶的表情自然,可内心却陷入了极度的紧张,因为现在他的每一句话,都关系到六条人命。
“你是何人?”彻里吉问道,对眼前这个中年人,他已然产生戒惧。
徐庶并不慌忙,抱拳道:“在下单福,便是张侯府中主簿。”
彻里吉眼中的阴郁正逐渐消散,徐庶的心也放下少许。
“那么各位到此,有何贵干?”难得这羌王终于松动了口气。
“张侯久居中原,昔日恩怨早已不在心间。”徐庶心思如电,转眼间便想好了一番说辞,“而今便遣我等为使,愿与大王修好。”
“哼,张侯真是有心!”彻里吉冷冷地道。徐庶的一番鬼话漏洞百出,这羌王怎会轻易被他糊弄。
“我等此行尚且有求于大王!”徐庶向着彻里吉深深一揖,他明白想要麻痹这羌王,还要多费一番脑筋。
“你且说说看!”彻里吉从不相信别人的善意,他更加相信的是权力和利益。徐庶如此一说,他反而有了兴趣,他宁愿相信张绣是有所求,也不可能接受别人无理由的“化敌为友”。
徐庶轻咳一声,缓缓道:“大王想必知晓,而今张侯早已归顺曹丞相!”
“当然知晓,这又怎样?”彻里吉依旧冷眼相对。
“大王可知,曹丞相如何对待张侯?”
“张绣被曹操降服,如今已是宛城侯。”彻里吉道,眼神中颇有几分不屑。
“大王需知张侯与曹公本有大仇。侯爷如今日日如履薄冰,时时恐遭陷害。”
大帐之内,又是一阵嘈杂。众将佐无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而张泉更是听得血脉贲张,这小子本就心中不平,如今徐庶这番话,更是说到了他的心里。
“我父亲本是大将,谁想得曹丞相竟如此不能识人!”张泉愤愤。
彻里吉哈哈大笑:“张绣当年何等威风,如今却落到这般田地。”口气中颇有几分幸灾乐祸,众羌将也附和着笑了起来。
张泉大怒,喝道:“小辈,休要辱我父亲。”随即拔出弯刀,大有拼命的架势。
徐庶的一番话加上张泉的举动,已然让这位羌王深信不疑。
彻里吉收敛笑容,心下却仍旧颇为得意:“既然如此,张绣求我何事?”
“如今血狼如若跟从张侯,定会为张侯招来杀身之祸。”徐庶知道,这位狡猾的羌王已经彻底放下了武装,只等“血狼”这剂猛药,“还望大王不计前嫌加以收纳。”
彻里吉的眼中神光突现,“血狼”对他的确有着巨大的诱惑。
突然一名武士奔入帐中,直到彻里吉的身前方才停步。彻里吉并不呵斥,反而显得颇为激动。这卫士对彻里吉低声耳语了几句,这羌王陡然间精神一振,连叫三个“好”字,随即哈哈大笑,直闹得徐庶等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徐庶感觉到,这武士的几句话显然与自己一行人无关。
“既然张侯如此美意,那我却之不恭。”彻里吉显然非常兴奋,“便请诸位暂且歇息几天,改日再作详谈。”
徐庶一行向着这羌王行了一礼,随即在几名卫士的引领之下被帐去。
这一关过得极为侥幸,如今连徐庶的心中都不由得产生了一丝惧意。走出大帐之时,徐庶不经意间瞥见了营门之外一个高大的身影,这身影似曾相识,然而徐庶搜遍脑海,却未找到一点痕迹,不由得增添了一分疑虑。他清楚,羌地之行还会发生很多事情。
八十里外,马超的大营呈现出了另外一份光景。

斥候已然接二连三地向马超传来了情报。如今马超已然清楚,羌人的三万大军的确驻扎在这雪原上的另一个处,而且可以断定这三万人是羌人的主力。因为斥候分明发现了大营中虎皮帅帐。这一切都说明,这座大营的主人只能是羌王彻里吉。
一万大军如今正摩拳擦掌,只等马超一声令下便痛痛快快地大杀一场。马家之人从不畏惧战争,他们的最高荣誉是马革裹尸。尽管对方的数量是自己的三倍,但这只是进一步地激发了马家军的斗志。便连庞德、马岱,如今也是热血沸腾,他们都拥有着战士的灵魂,他们也都渴望着眼前的这场大战。惟独马超依旧愁眉紧锁,他犹豫不安,但他自己却也找不出理由。他只是一味地坚持,坚持等待。他并不愿意此时发动攻击,因为他那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夜已深沉,马超依旧清晰地看见了天边的乌云。
夜已深沉,徐庶等人依旧不能成眠。虎之中又有谁能睡得安稳?
羌王彻里吉的确不曾亏待徐庶等人,便连为他们安排的帐篷都极为宽敞、舒适。唯一让人不够愉快的是,这羌王为他们安排了不少保镖,如今帐外正立着数十名精悍的武士。
张泉此刻非常清醒,这小子经过这几个月的磨练,尤其是今天的一番风险,的确学到了不少,至少他知道冲动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现在的他对徐庶早已敬佩有加,今天带着他们杀出重围的不是自己的刀,而是徐庶的头脑。清醒的张泉,感觉到了不安。他知道今天虽然过了关,但不代表明天也能过关。
“徐先生,您有何打算?”张泉问道,他相信徐庶一定能够为他解惑。
徐庶依旧招牌式地淡淡一笑:“既来之,则安之。”事实上,徐庶也很忧虑,只是有些人并不愿意把忧虑传染给别人。
夜依旧深沉,但与马超大营不同的是,羌人大营灯火辉煌,且一片鼓噪。这些羌人素来神出鬼没,而现在的举动却似乎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的行踪。徐庶敏锐地察觉了其中的问题,同时脑海中再一次浮现出营门外那高大的身影,他隐隐然(神探狄仁杰?汗……)感到了一丝不妥……
帐外虽然吵闹,而此时徐庶等人的帐内却极为安静,各有有着各人的心思,尽管大家都不明言,但显然各人都忧心之极。便连姜维、邓艾这两个孩子,也早已看不到笑容。这沉默维持了许久许久。直到一缕悠扬的乐声清晰地传进帐来,才使众人原本零乱的思绪,突然变得清醒。原本喧嚣的大营,转眼之间归于了沉静,便似这乐音拥有某种不同寻常的魔力,能够在瞬间让这些虎狼般的羌人蛰伏于地。徐庶的好奇心突然升起,升起好奇之心的也不止徐庶一人,此时帐内便连一向粗鲁的张保、张佑也不禁为这乐音而动容。这二人当然没有什么音乐细胞,但他们曾经久居边塞,在这悠扬的乐音中,他们听到了塞外的悲凉,加上现在这种处境,勾起了无限心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行尽皆步出帐外,而帐外负责看守徐庶等人的卫士竟未作丝毫阻拦,仿佛这些卫士也因这天籁之声而进入了梦境。
张泉此时倒显得颇为理智,这傻小子既不通音律,也没什么真正凄凉的经历,他有的也仅仅是好奇,仅此而已。在灯火的掩映下,张泉分明看到,一个纤细的身影正立于大营正东百余步外的山丘之上,而那乐音显然便传自那里。
“胡笳之声竟能如此撩人心扉。”徐庶自言自语。羌笛幽怨,徐庶早已知晓,但当他真的听到这幽怨之声时,却也不免为之动容。
徐庶等人神游其中,在这幽怨声中,大营之内的多数人都已经深深沉醉,包括年幼的姜维。姜维此时也想到了很多很多,昔日的玩闹、近日的遭遇,这胡笳之声勾起了他的诸多思绪。
当这幽怨之声戛然而止时,众人尚未从神游物外中缓过心神。唯有那不通音律,不识愁滋味的张泉,清晰地看到这纤细的身影缓缓向大营靠近,直至步入虎皮帐内,而众卫士不但未加阻拦,反而倍加恭敬。
此时的徐庶也已醒来,他也目睹了眼前这一幕。这一天里,他第二次感到了疑惑。
~~~~~~~~~~~~~~~~~~~~~~~~~~~~~~~~~~~~~~~~~~~~~
写在第十二章后的废话:
平不?
知道了……还是很平……
下一章胡笳(二),先放手头存着,明天再发
估计都猜到那位女同志是谁了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