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尾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次出征,马家军损失惨重,可收获却更为巨大虽然马家精锐损耗大半,但这一战收服了羌人,从此马家再无后顾之忧,放眼凉州大地,更有何人可与马家争雄。
原本的一支万人大军,现在仍有呼吸的仅剩四千二百余人。一夜间,战友的尸体已然掩埋完毕;一夜后,这支部队也已从悲痛中得到了解脱。活着的人当然是好汉,亡者也不愧为英雄。此刻,这四千余人集结完毕,正等待着主帅的训示。
马超横枪立马于千军之前,思绪万千。昨日此时,他面对的是一万骁锐,他们同时呐喊着“马革裹尸”;今日此时,他面对的是是四千将士和六千荒冢,他的耳边回响着“一将功成万骨枯”。
马超猛地一甩头,荡开了这一层烦忧,高举钢枪,大声叫道:“勇武必胜!”
如同昨日一般,马超的呐喊最先感染的是马岱和庞德,进而千百人的呐喊响起,他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勇武必胜”,声动苍穹。
不远处,张横和他的部下们,也正在列队。马家军呐喊声响起的一瞬,这支五千人的大军,顿时呆立当场。他们心知,马家之人才是真正的战士,才配的上勇士的称号。
张泉此刻也知道了战士的含义。马家军的凛凛神威,让这个少年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便连徐庶也不得不佩服马家军的威容,他清楚地发现,马家之人的眼中尽是烈火。
峭壁上的阎行,此刻眼中也是一团烈火——愤怒的烈火。彻里吉固然是失败者,阎行又何尝不是失败者。十余年的蛰伏,本来已将他的心智磨练得像钢铁一般;而今日之败,却让他气血翻涌。他机关算尽,到头来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马家的兵力虽有消耗,但马家震服了羌人,只会变得更加强大。他固然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败,但他总想从这失败中捞回什么。他的眼和心,时刻没有离开峡谷前的大军,他等待着时机的来临。当然,凭他的实力不可能打垮马超,可他绝不甘心。
峡谷前的大军向留守此地的亡魂致以了最高级别的军礼,随即起行。活着的人得以凯旋,六千荒冢永远镇守此地,向后来者诉说着马家将士的英勇。
徐庶等人理所当然地随同着大军。这次羌地之行,尽管没有查处血狼的真相,可一番奇遇,众人也当真收获不小。经过了战场的洗礼,张泉、邓艾、姜维都学会了很多。不过,最激动的依旧是蔡琰,阔别故土十余年,直至此时,她才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因为大军随行,所以她不再担心,因为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他回归的脚步。小女孩雪姬,则有着不同的感觉。母亲沉浸在回家的喜悦中,她却陷入了离家的恐慌。她年纪幼小,可并非懵懂无知。她看到的景象已经越来越陌生,她只想倚靠在母亲的怀中,可母亲却并不在她的身边。此时,能够给她些许安慰的,仅仅是邓艾那并不宽阔的胸膛,以及姜维偶尔抛来的几个鬼脸。蔡琰依旧与徐庶共乘一骑,她并不是个不称职的母亲,可她此刻的确忽视了雪姬的失落。她只是欣喜,欣喜地依偎在徐庶的胸前。徐庶的心中,却别有一般滋味……他当然感受到了这王妃的心意,可他却绝不可能与她走到一起。他背负着很多,他的一生也已注定抑郁,他不愿意将任何人拉入自己的抑郁之中。
一行人,各有所思;一路上,也不会再有任何意外。十余日后,终于平安到达了凉州地界。
武威城中,马超犒赏三军,也盛情地招待了徐庶等人。马腾、马铁等,也为马超的这次大胜而振奋不已。三日间,武威城中热闹非凡,便如除夕再次来临。三日后,徐庶与马超作别,二人虽各有不舍之意,但均未多言。毕竟朋友之间,不该有半分勉强。徐庶已将马超当作了朋友,马超也将“单先生”视作了好友。当下马超命令庞德率领百名骁骑,护送徐庶一行。徐庶倒也不好推辞。
一行人,重新踏上了归途。自打回到大汉疆界,张泉显得格外活跃。滞留羌地多日,这少年的确憋屈得够呛,此刻他如释重负,心情倍感舒畅。他对凉州本不熟悉,可此刻却煞有介事地为蔡琰介绍起了凉州的风土人情,也不管蔡琰爱不爱听。张泉本就口才不佳,这些掌故又都是从张保、张佑处得来,自然不会说得动听。庞德自是不会打扰张泉的雅兴,姜维却不同。姜维虽然年幼,可毕竟生于凉州,每每指出张泉的错误,弄得张泉狼狈不堪,众人更是啼笑皆非。这一路上,倒也算得其乐融融。可谁能想到,这“其乐融融”的背后竟隐藏着巨大的危险。因为一群恶狼,始终尾随着众人。马超在时,这群恶狼自是退避三舍,可此刻徐庶等人已然落单。

阎行很清楚自己的实力。虽然他掌控了血狼,可血狼并不能真正帮助他夺取凉州。他面前有着马家这座不可逾越的大山。他原本希望马家能与羌人斗个两败俱伤,可现在他的计划已经泡汤。不过,一路的尾随却让他有了新的发现。他发现,羌人的王妃竟在马超的军中。现在,他更加发现,这王妃竟离开了马家的庇护。他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他对彻里吉相当了解,自是知道这王妃在羌王心中的地位。这女子是对付羌人的一张大牌,阎行自是垂涎三尺。他在等待时机,等待这行人真正离开马超的势力范围。当日一战,阎行虽未参与,但马超的厉害,他已亲眼目睹,他不愿意冒任何风险。这次,他志在必得。
庞德等人倒也尽职尽责,一路护送徐庶等人,未敢有丝毫怠慢。眼看将至雍州之境,徐庶便即打发庞德回返武威;另一面派遣张保快马通知臧霸前来接应。雍州已然是曹操的势力范围,马家骑士倒也不敢擅自过界,当下庞德便与徐庶作别,随即引兵归去。
这些兵士的离开,反倒让徐庶等人更感轻松。这一路上,张泉总是以“单先生”称呼徐庶,几次险些说漏;此刻西凉军既已离去,张泉终于可以无所顾忌,话更多了起来。
天色将晚之际,徐庶等人不再前行。散关如今已近在咫尺,一行数人便在原地等候臧霸前来。这是姜维的第二次野外宿营。数月前,姜维第一次夜宿荒野,便即遭遇了血狼,此刻想来仍是心有余悸。数月后,姜维第二次夜宿荒野,他的心情亦是不能平静。当日姜冏已然察觉到了危险,此刻姜维也隐隐升起了一丝不祥的预感。只是他并未言明,因为徐庶并未慌乱,而姜维此时已对徐庶敬若神明。
夜已来临,篝火依旧旺盛,众人仍然清醒。一天的奔波,并未让众人感到疲累,因为他们的目的地即将到达,现在他们很是兴奋。
张泉围坐于篝火旁,正口沫横飞地讲述着父亲当年的英勇。只是他的忠实听众,只有张佑一人,而张佑也早已能够倒背如流。蔡琰虽不爱听,倒也不愿意扫了这年轻人的兴致,只是静坐一旁,偶尔送给张泉几个微笑,张泉则更是得意洋洋。雪姬可不买他的账,时常反驳一番,张泉也不计较。只有姜维坐立不安……
姜维的反常表现,徐庶自是看得分明,不过他也不以为意,他自知这孩子的特殊经历。
姜维烦躁之极,他越发感到今夜的宁静过于诡异。直至狼嚎声的响起,终于证实了他的担心。
姜维神色大变,徐庶神色大变,张佑也是神色大变,这三人意识到了同样一件事情。他们知道,苦苦搜寻了数月的东西即将出现。
张佑再也没有心情倾听张泉的高谈阔论。他一跃而起,下意识地拔出了自己的佩刀,双手紧握刀柄。他的额头上已然渗出豆大的汗珠。张泉一阵惊诧,随即“血狼”二字涌上了他的心头。他也一跃而起,拔刀出鞘。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时的张泉没有了兴奋的神色,取而代之的是紧张。这紧张,也是他羌地之行的收获之一。
狼鸣声逐渐靠近,“血狼”的身影也逐渐清晰。这次没有箭雨,也没有人丧生弩箭,但这次的凶险,更胜前番。这次的阎行没有任何保留,“血狼”已然倾巢而出。围困徐庶等人的,不再是数百人,而是上千人。
我们不该责怪阎行的小题大做。一个自信满满的人,一旦遭遇了失败,那么很可能变得过分谨慎,阎行便是如此。聪明人需要谨慎,可过分的谨慎反而会影响到人的判断力,阎行也是一样。他将注意力尽数集中到了徐庶一行的身上,却忽视了其他重要的问题。
一支援军正由散关迅速驰来;庞德与百名骁骑也在远处窥伺着一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