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夜宴(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子曹丕亲自驾临,上下人等焉敢半分怠慢。且不说别院中的公人、仆役,便是那些向来自命不凡的才俊,此刻也是打醒了十二分精神。这些人平日里自视甚高,骨子里却都做着攀龙附凤的春秋大梦,他们自是一心想要得到世子的青睐,进而平步青云。
张泉本是侯府公子,自然不需要经过什么遴选,但他的心中也是兴奋莫名。他自在一旁,不住地激励姜维。反倒是姜维始终是一副慵懒的神情,他压根没把什么名利前程放在心间,自也不会对这世子感冒。只是姜维却不知道,邺城之行已注定他与世子曹丕将会有着斩不断的牵连。他更不知道,曹丕此来非为他人,正是要亲眼见见这英雄少年。其间,鲍勋自是功不可没。
几个时辰,转眼即过。过午之时,世子曹丕也已亲临别院。令人惊讶的是,众人想像中的盛大仪仗并不存在,曹丕一行也仅是寥寥数人,鲍勋自然身在其中。
百余人拥堵在别院门前,争相一睹世子的风范,原本宽阔的街道,陡然变得狭窄之极。平素里道貌岸然的士子们,个个争先恐后、狼奔豕突,哪里还有半分斯文。姜维自是远远躲在众人的身后,此情此景令他哑然失笑。好在张泉不在身边,否则定会把姜维也推到那风口浪尖。
鲍勋双眉紧皱,心下颇为不快。他秉性耿直,自是看不起这些人的造作。他一声呵斥,倒也收到奇效,原本混乱的人群,瞬时陷入了安静。这些“文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莫不臊得老脸通红,当下整理衣冠,纷纷施礼。
曹丕不动声色,只是满脸笑意地对着众人一一还礼,时而交谈数句,颇显气度。
眼前这位世子,莫过三十左右,一身素朴的装扮,竟没有半分王公子弟的豪奢。他面色极白,甚至略显病容,只是那一双眼睛终是神光灿灿,让人不敢直视。
姜维心下一凛,他分明感到,眼前这笑语盈盈的贵公子竟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老辣坚忍的气息。
众才俊自是不会坐失良机,在世子的面前,人人均是跃跃欲试。大献殷勤者居多,也有少数故作清高的另类,只是这两种人的眼中均是闪动着无法掩饰的贪婪。
曹丕也真是好耐性,和众人一番虚与委蛇,竟似不知疲累。一旁的鲍勋虽是厌烦,却也不便发作。姜维心无挂碍,倒是乐得欣赏这出闹剧。
约莫半个时辰,闹剧终于散场,好戏即将开锣。在众星捧月的簇拥下,曹丕与众士子,来到了别院的正厅。这正厅虽不如宛城侯府的演武厅那般宽广,但容下百余人却也是绰绰有余。
厅上,曹丕正襟危坐;厅下,众士子面色凝重。考官既已到场,那么等待的就是考题的出现。
曹丕微微一笑,摆手道:“诸位不必如此拘谨,众位均是贤达之士,曹丕尚有诸多疑惑,要向众位请教!”
厅下众人,又怎有半分轻松,此刻更是个个屏息,静待世子发问。
曹丕本就精通文墨,让他出题,本就不是难事。他略一沉吟,说道:“孔子言:不知诗,无以言。曹丕幼时即熟读诗书,然“诗三百”博大精深,至今尚且不能通悟,尚望各位大贤能为我一开茅塞!”
听得曹丕此言,众人长长舒了一口气。《诗经》,他们几已倒背如流,曹丕既以《诗经》为题,自是难不住众人。当下众才俊齐道:“便请世子示下,我等自当知无不言!”
姜维心下生奇,以他所见,曹丕绝非一般人物,实不知他将如何以《诗经》来考量众人。
“近来读诗,对《伯兮》《木瓜》二篇颇有不解,不知诸位可有教我?”曹丕问道,他神色如常,但姜维却清楚地捕捉到了,曹丕眼中掠过一缕异样的光芒。
这两首诗皆是歌咏男女之情,实是简单不过。前一诗,所述者莫过妇人思念征战在外的夫君;后一诗,则是极为含蓄地表现了少年男女的两情相悦。
堂下众人一片哗然,实不知曹丕是何用意。更有人暗自窃笑,竟认为曹丕是贪恋美色之人。
姜维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他不由想起了昨夜与雪姬的种种旖旎之事,自是满脸通红。
曹丕却是一脸急切,似乎是期盼着众人给出完美的解释。
当下便有莽撞之人排众而出,将那最简单不过的意思,原原本本地重复给了曹丕。曹丕只是微微一笑,却不置可否。
众人大惑不解。偌大一座正厅,上百号文人,面对这极为简单的题目,陷入了沉默。
姜维灵机一动,心下恍然,不禁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自众人进入大厅之时,鲍勋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姜维的身上。姜维这细微的变化,他自是看得分明。他向着姜维连打眼色,姜维却只作不见,这可急坏了中庶子大人。

“未知姜公子有何高见?”曹丕问道,他已发觉鲍勋神色古怪,自是知晓鲍勋的心意。
姜维原本不愿出头,但曹丕既然问到了自己,自也不能躲避。
当下姜维抱拳一揖,侃侃道:“在下愚鲁,对诗三百也只粗知皮毛。在世子与众多大儒才俊之前,实是不敢妄言!”
姜维这番话说得彬彬有礼,在场众人也听得极为顺耳,便连曹丕也是不住地微笑点头,显然对这少年的气度,颇为赞赏。
“姜公子但说无妨,世子胸襟广阔,博采众家之言,自然不会怪罪!”鲍勋急道,明眼人自能看出他对姜维的器重。
众才俊方对姜维生出半丝好感,此刻又尽数化作虚无,更有甚者已是满脸的愤愤不平。
姜维略一沉吟,道:“以在下愚见,这两诗便只一个意思!”
曹丕的眼中精光大盛,说道:“便请姜公子明言!”
“上位者当体念民情!”
一石激起千层浪,姜维话未落音,厅中又是一片嘈杂。众才俊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多人向姜维投来了鄙视的眼神,更有人直斥姜维胡言乱语。便连鲍勋也皱眉不语,他万未想到,姜维竟会给出这么个不伦不类的答案。姜维却仍是一脸的谦恭,浑不将众人怪诞的神色放在心中。
曹丕却是脸色一变,却又瞬息复原。他正直勾勾地盯着姜维,若有所思。
良久良久,厅中的混乱终于平息。百余双眼睛注视着座上的曹丕,他们正等待这世子狠狠地批驳姜维一番,也算是为他们出了口恶气。
曹丕低眉不语,便似神游物外一般。他对眼前这少年已是感佩不已。上位者如能体恤百姓,又哪里会有那些独守空闺的哀怨;上位者如能加恩于黎民,黎民自会百倍回报!其实,这也是曹丕心中所念,而姜维竟一眼看穿。
曹丕缓缓睁开双眼,轻声道:“姜公子知我心也!”
厅下众人面面相觑,均是愕然。不过他们心中明白,明夜魏王宫的上宾之中,必有姜维的一席之地。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姜维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事情的发展,有时不是人力所能控制。既然已经“木秀于林”,姜维只能祈祷“风不摧之”。
遴选仍在继续,只是姜维已然心乱,自是不会关注下文。百余才俊,最终脱颖而出的不足十人。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者自然欢喜,至于愁者,曹丕也给予了足够的关照。这世子倒是懂得笼络人心,这也是天赋,姜维远远不及。
曲终人散,世子已然打道回府,此地便只剩下了姜维与那些侥幸胜出的才俊。这些人的胜出,倒也并非全然幸至,至少他们有自知之明。他们自知不足与姜维争锋,索性放下敌视,主动示好。其实很容易理解,很多时候,见风使舵正是不二的生存法则,这些人显然精通。
姜维意兴阑珊,与这些“正人君子”稍事寒暄之后,便返回了居所。张泉自是激动之极,只是他忽视了姜维的不安。
时间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有时候你觉得它很漫长,有时候它又非常短暂。一天一夜,倏忽即逝,今晚的魏王宫与以往大有不同。因为,一场汇聚了当世名士、名门子弟、少年才俊的盛会,将在魏王宫中举行。此刻,一百余名佼佼者,已然汇集于魏王宫前。
宛城侯府固然气派不凡、奢华之极,但与面前这魏王宫相比,那又何止天差地别。魏王曹操何许人也?普天之下,又有谁人不知魏王之名。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英雄,他的府邸也的确需要这样的气势,方能配得上他的威名。
邺城原本广阔,而这魏王宫更是邺城的核心,占地自是极为广大,远非小小侯府所能比肩。整座王宫便是一座坚固之极的城垣。那八丈高的宫墙,巍峨壮观;耸峙在众人面前的巨大宫门,更是令人神思震颤。宫门的两侧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两百名盔明甲亮的大戟士,他们个个面色凝重、英武不凡,虽不说话,却已向众人讲述了魏王的威严与神圣。这些便是魏王宫给予众人的第一印象。
众才俊莫不感叹:“即便皇城,也未必胜过这王宫!”
感叹者中自然也包括张泉,即便说他已经目眩神驰,也不为过。
当然,目眩神驰的远远不止他一人,另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此刻也沉浸在了无尽的遐想之中。只是这少年不会将感情表现在脸上,也不会诉诸语言。他不常说话,因为他天生口吃。
姜维自也惊叹于魏王宫的慑人声势,他感慨之余,却发现了百步之外,一个非常熟悉的身影。
“邓艾!”姜维惊讶万分!
~~~~~~~~~~~~~~~~~~~~~~~~~~~~~~~~~~~~~~~~~~
没办法,中午就被拉去了……
晚上回来临时赶稿……又发晚了……也没修改……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