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七章 忙碌的十二月(第一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干工作是需要带着感情去做的,不能麻木不仁,不能一味讲原则,尤其是对那些农民群众。这是我的一点体会,这点体会是我从经历的一次挫折中感受到的。这次挫折说到底就是我在执行政策时的武断决策,导致与群众的隔阂,在群众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称之为“砸窑”事件。
根据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坚持不懈地搞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要加大力度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严格天然林采伐管理,进一步保护、恢复和发展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地区的天然林资源,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珠江流域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和平县地处长江流域,属于生态防护林工程的涵盖范围,和平县林业局向国家申报长江流域生态防护林工程获得批准,国家将根据生态保护情况每年下拨资金进行管护,每亩补助4—5元,全县几十万亩山场,根据卫星测绘地图,符合条件的有十几万亩,其中高山乡有一万多亩,高岭村有4000余亩。
和平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林业工作,要求县林业局把加强生态林的管护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县、乡、村三位一体的立体网络,坚决打击乱砍乱伐行为,杜绝私采滥伐现象,对偷伐、滥伐超过一定面积触犯刑律的要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当前山区的实际情况,主要工作是打击烧炭和偷伐,要求林业公安配合开展工作,切保在国家每年一次的林业检查中过关。
高山乡农民烧炭是历来的传统,尤其是高岭炭,基本上是上等枥树炭,不含杂树,火旺不起烟,销路很好。一到十月以后,在通往高岭村公路的两边山上,一个个小炭窑冒着一缕缕白烟,那是山民在烧炭。烧木炭所用的树木,是木质十分坚硬的半常青树黄栌和枥树,10公斤林木才能烧1公斤木炭。烧木炭者只取10厘米左右的主干,细的枝条都被抛弃。每个窑附近的山坡,都像被剃了头一样光秃,那些被抛弃的枝条,就像散落的头发渣。一窑炭能烧二三百公斤木炭,只烧两天就好了,一窑可以卖300多元。高岭村山高路远,山民的收入主要就是茶叶和木炭。这几天随着通城公路的修通和城市建设的扩大,不少山民外出打工,只有一些年长者无技术,体力也不好的在家烧炭。
高山乡召开了专题林业工作会议,会上传达了国家林业部的文件和和平县关于实施生态林保护的具体意见,高玉虎乡长明确了这次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意义,把落实的责任下放到各村,乡政府负责督查。高并且信誓旦旦地说:“如果哪个村出了问题,致使防护林资金取消,我就追究哪个村的负责人的责任。”最后他还指出整治工作的重点在高岭,要求乡林业站密切关注,及时与林业公安部门联系,请求支持配合,力争扭转烧炭毁林的局面。
一天下午,县林业公安局的周局长带着五六个干警,在高玉虎乡长的陪同下来到我村。高乡长一见面就批评我们工作不力,说他几次来村里暗访,发现路两边的小炭窑依旧烟雾缭绕。我把村里的工作布置简要跟他汇报了一下:首先我们召开各村民组长会议,传达了上级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其次是对老烧炭户上门做工作,帮助克服家庭困难;第三深入到山中,找窑主宣传政策,限期拆除。高乡长说刚才进村的时候,发现龙头岭上有几个冒烟的小炭窑,今天我亲自请周局长来了,请你们配合将这个小炭窑砸了。砸炭窑,在村两委会上我曾经有过这个想法,但大家立即就不同意。唐松告诫我对此事要千万慎重,免得出乱子。张鹏则直截了当地说:“上面拨的生态防护林经费按要求是到村里,现在一分都没有到,他们要砸我们不反对也不阻止,但我们不砸,一砸群众找我们要生活费怎么办?”我也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每天在路上看到两边的山上日渐光秃,叫人心里痛心呀。在这个问题上,我第一次碰了钉子,以前大家没有反对过我的意见,现在一个个都沉默不语了。那不语摆明就是不同意,我也不好强求。只好说矛盾上交吧,请上面来处理。至于经费的问题,那是要靠我们去争取呀,你不找乡里要,它会给你吗?
这以后,我在村部打过两次电话给高乡长,汇报了我们的困难及处境。现在高乡长带人来了,目的就是砸炭窑,砸几个杀鸡吓猴。现在有县林业公安的东风,我想正好行动一番,出事了就推到上面,反正村里是下级服从上级,一级服从一级,老百姓对村里就不会有太大意见,我们宣传工作也做到了位,到时砸谁的窑谁倒霉。我安排唐松去准备工具,什么锄子、镐子都拿来,让公安动手。唐松不大乐意,半天没有动静,高乡长大为光火,我也劝他:上级都有如此决心,我们不能拖后腿,出了事,我扛着,不会带你本地干部为难的。这样,唐松才拿来了镐子、锄子等工具,我要他也陪着一道去山上,因为他对本地的山路熟悉,他本人也忙里偷闲烧一点炭,这次因为上面政策问题,才“忍痛割爱”。

林业公安同志、高乡长、我和唐松一行穿过龙溪,向龙头岭进发。远远地看见一缕缕白色的烟柱,看来有好向个小炭窑呢。山上的路确实不好走,我们一路行来,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我脱了外套,到最后索性连毛线衣都脱了,只穿一两件内衣。高玉虎比较胖,加上又穿了皮鞋,一路上行得很慢。我看他将烟卷叨在嘴上,一直没有点着。因为天气比较干燥,现在是五级防火,在山上他也不敢抽烟,不知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我们走了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龙头岭的半山腰,几处小炭窑历历在目,我们先来到第一个窑前,这个窑是村部隔壁的王老师家的,王老师是高岭小学的老师,她老婆在家务农,闲时烧炭补贴家用。我们先砸了王老师家的窑,别看那么小的窑,靠人力还真不好砸呢。首先是将上面的横杠撬开,将窑顶打穿,横杠是用粗铁丝绞的,我们撬了半天才撬掉,窑顶是用粘土封的,用镐子几下就砸穿了,这样炭就烧不熟,一个窑就这样破坏了。我们又接着砸了王老书记媳妇家的,又砸了原高沟片小村主任家的,一共砸了五六家,我看天要黑了,又下起了丝丝小雨,就和唐松提前回村部了。我们回去的时候,那些林业公安还在上面砸,干得十分认真,有的手划破了,有的脚扭了,有的衣服湿透了,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
然而就在晚上,我们的耳根就没有清静了,村部周围的妇女们扯着喉咙骂了起来,矛头居然直接指到了村里,几个妇女质问我为什么不阻止?还带他们上去,还准备了工具,一个妇女骂道:“你什么书记,人家下来是要把老百姓搞富起来,你一来就砸窑,你给我们多少钱了?”有妇女嚷起来:“这件事是村里带人上去的,砸了我们的窑,村里赔钱。”一个窑搭成功要两个工还有材料费伙食费约一百五十多元,这点我平时就了解清楚了。还有一个妇女喊道:“这件事是村里打电话请林业公安来的,如果不打电话他们是不来的,你们看这是什么干部,还三个代表呢?我看是不想让我们活了。”我一言不发,任凭她们在村部外面吵翻天,怎样诋毁、怎样谩骂,我关上门不作辩解。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唐松就阴沉着脸跑到村部来,他有些凄惶地说:“张书记,我劝你这窑不能砸吧,现在她们对我们恨之入骨了,居然跑到我门前烧纸诅咒我。”我问他知不知道是谁干的?他说不知道,清早开门时就看到一堆表纸灰。这件事在她们的火头上,要问也不会有人承认的,我安慰唐松几句,就像假装不知道一样,时间一长就会淡化的。然而这些女人却不依不饶,依然每天谩骂。
大概十多天后的一天中午,高玉虎乡长陪县扶贫单位领导在村部吃饭,这些妇女又来骂,搞得高玉虎乡长很难堪,我也很没面子。但你怎么跟这些群众计较呢?我后悔工作没有做细,如果先补助她们一些钱,让她自行拆除就好了。毕竟她们搭一个窑也不容易,也想烧点炭,你砸了窑,就断了她们一下半年的收入。仔细想想,我感到十分愧疚,虽然我的立场没有错,但方式方法出了差错,引起了群众的极大反响。错已铸成,是无法弥补的。
一天晚上,我翻看《全唐诗》时,不经意间看到了白居易的《卖炭翁》,不禁仔细读了起来:“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想想这次砸窑的经历,我禁不住浮想联翩,我像不像那个“黄衣使者”?时时地扪心自问,有时在梦中醒,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