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国海军“华山”级战列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里首先声明,本书中不会出现超时代的武器和思想,不会出现魔法和修真,不会有个人英雄主义,不会有过分的三角关系。仅试图以另一种方式怀念那个钢铁与鲜血、革命与战争构成的黑白而又火红的时代。
“华山”级战列舰设定:
1906年2月9日,英吉利朴茨茅斯海军船厂下水了一艘新型战列舰。8个月后它完成舾装开始在皇家海军中服役。这艘名为“Dreadnought”的战列舰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各国海军界乃至整个世界。它一夜之间使得全世界包括英国海军战舰在内的所有战舰都过时了,那些还在船台上建造的战列舰也不例外,他们在完工之前就得到了一个尴尬的名字“Pre-Dreadnought”,意味着已经过时。而作为战舰本身“Dreadnought”上并没有什么划时代的技术成就,它是成熟技术和先进思想结合的产物。
在东方,庞大而又古老的中国,取代明王朝后的汉帝国经历200年对西方工业革命的苦苦跟随,在20世纪初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工业化,过去的大汉水师也早已进入了蒸汽动力时代。“Dreadnought”的出现冲击着全世界海军的同时也冲击着这个古老帝国的水师提督们的后代,他们给“Dreadnough”起了一个更具有震撼力的名字--无畏舰!于是1905年马六甲惨败后的帝国海军重建计划被迫进行修订,其中4条还没有开工的华山级战列舰的设计被推倒重来。当时海军发展委员会曾经建议新战列舰采用320或者350毫米的主炮以取得对现有战舰的压倒性优势,但是对于这些口径的舰炮帝国国内工厂无法提供现成的产品,试图从阿美利加购买的尝试也宣告失败,因为那里也没有这样的产品。当时只有英吉利的维克斯公司能够提供这种的火炮,而帝国与英吉利的关系此时正处于冰点,从英吉利引进这种先进的舰炮是毫无可能的。所以最终开工的仍然是按原计划装备12门305毫米主炮的战列舰,这个结果也引起了海军发展委员会内诸多激进派的不满,他们开始极力争取待4艘“华山”级战列舰下水后,在空出来的船坞内开工4条装备350毫米级别主炮的战列巡洋舰,甚至有好事者将其命名为“泰山”级,当然这是后话。

虽然引起了国内一些人的诸多不满,但是“华山”级战列舰在总体平庸的设计中却不乏技术上的闪光点。早在1887年一位名叫别尔索诺夫的Sibirya工程师就为帝国海军设计了一种燃烧重油的蒸汽锅炉,但是这种锅炉并没有被保守的帝国海军官僚们所接受,况且帝国海军也没有专门的重油储备。直到19世纪末年在Sibirya发现了大油田并进行开采,这才导致陷于国内缺乏优质煤矿困境而急于寻求新的燃料和动力的海军看到了希望。1905年根据海军部的要求,位于山东胶州的海军锅炉厂在一具亚罗式水管锅炉的基础上改造了炉膛,使其改烧重油为燃料,并且将这台锅炉安装到一条运输舰上进行了试航。试航成功的结果促使海军部决定在新建的大型舰艇上全部使用燃油锅炉,并且逐步更换现役舰艇的锅炉,以彻底摆脱外界对其“木炭海军”的称呼(因为国内产煤的含硫量太高,不适合作舰船燃料使用,缺乏优质煤源的海军在平时只能被迫在燃料里掺入木炭)。就这样“华山”级战列舰的动力系统一开始便全部安装了燃油锅炉,虽然最高航速仍然只有20节,但是减小锅炉舱体积后炮塔和装甲的布置就显得更方便了。
“华山”级战列舰数据:
空载排水量25070吨,标准排水量26611吨,满载排水量28759吨。
水线长180米,宽27米,吃水9米,主干舷6米。
主炮305毫米6*2
副炮130毫米16门炮廓炮(12门干舷下,4门位于甲板室)
高炮76.2毫米8门(露天甲板)
主装甲带长125米,高5米(其中位于水线下有2米),厚305毫米
主装甲带上部延伸长125米,高3米(与主甲板垂直),厚120毫米
主装甲带下部延伸长125米,高9米(至船底),厚100毫米
水下防雷舱内壁长125米,高9米,厚40毫米
水平装甲分二层共100毫米(30+70)。
舰桥装甲厚305毫米
主炮塔前部装甲厚310米,侧面150毫米,座圈310毫米
副炮炮廓装甲厚150毫米
动力系统为16台燃油锅炉,4台蒸汽轮机,齿轮传动系统,4轴推进,总功率28000马力,最高航速20节,巡航速度10节,续航距离7000海里。
造价1214万两白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