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元始浑天轮 (修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日后的清晨,木荣春再次下山,亲自前往“望仙宫”主持荣浩和吉秀的新婚典礼,午夜时分方才独自返回。他似是饮酒过量,收起飞剑后,脚步稍显踉跄。小云早已等候多时,扶他返回房间。木荣春神情极度亢奋,话语比平时多了数倍。先是大讲婚礼举行的如何顺利,场面又是如何的热烈。接着又不停夸奖两位新人看上去是如何的幸福等等。说着说着,竟回忆起了荣浩的童年往事。
荣浩小时候玩劣异常,某次,他偷吃农民栽种的果子,被人追打,以至腿上留有一处疤痕。又有某次,他爬树去摸鸟蛋,从数丈高的树上摔下,撞破了后脑,几乎送了小命。木荣春滔滔不绝,讲了大半个时辰,说的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连荣浩九岁时还曾尿过一次床,他竟然也能记得。
起初,小云听他絮絮叨叨,甚感好笑。但听了一会儿后,不禁深受感动。这些细微琐事,过去至少已有三四十年,连荣浩师兄本人恐怕都已记不太清。就算他的亲生父母此刻未死,也未必能够全部记得,但大师兄仍能记忆犹新!想到这里,暗暗叹息“这位秉性柔弱的大师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眼角不觉有些湿润,柔声道:“大师兄,您酒沉了,还是早点休息吧!不要再劳神了!”
木荣春点了点头,正要和衣躺下,脸上浮起痛苦之色。小云一惊,道:“您哪里不舒服?”木荣春摇了摇头,盯着屋顶沉默一会儿,道:“三师弟、四师弟如果还活着,此刻看到十三弟成亲,还不知有多高兴呢!但他俩毕竟是死了,我身为大师兄,实在对不起他们......”说到这里,再难抑制,嚎啕痛哭起来。他为人率直,如儿童一般,从不掩饰自己的情感,要哭便哭,瞬间已是泪飞顿作倾盆雨。
小云担心他情绪失控,再度引发呕血旧疾,便将乙木真气输入他体内。过了一会儿,木荣春逐渐平静下来,大喜大悲之后,眼皮发涩,和衣沉沉睡去。山中夜晚极为阴寒,此刻他又不知运功相抗,时间一久,难免伤及内脏。房中无现成被褥可用,小云脱下长袍,给他盖在身上,轻手轻脚,转身出了房门。半轮秋月已过中天,他无丝毫倦意,走到山崖旁负手站立,仰望茫茫夜空,不觉思如潮涌。直至东方泛白,方才返回自己房中。
五天后,荣浩偕同新婚妻子吉秀,上山拜谒老子。小云见新娘子长得白白胖胖,一脸福相,和荣浩的黑瘦形成鲜明对比,心里颇感惊奇。反差如此之大的两个人,当初是如何互相看中的,想来定是非常有趣!他心里乌七八糟的念头,老子岂会得知?见他面含微笑,以为他是为荣浩感到高兴。分别对新婚夫妇慰勉了几句,老子转身自行离去。
木荣春和小云与新婚夫妇重新见礼,四人互致问候。寒暄过后,木荣春令荣浩夫妇即刻赶往“太和山”,协助荣城处理教务。并把小云要担任掌教一事,告知教内诸人,让他们早作准备。同时将此事昭告天下,待小云艺成下山,就可立即举行继任大典。吩咐完毕,四人出了“玉虚宫”,在盘山小路上,依依惜别。
小云将荣浩单独招至一旁,道:“师兄新婚大喜,小弟身无分文,没有准备什么礼物,师兄不要见怪!”荣浩一笑,拍拍他的肩头,道:“你我兄弟之间,搞些虚礼作甚?我知道你的心意就行了!”将目光投向正在和吉秀说话的木荣春身上。见他脊背微驼,已颇显老迈,心中一酸,道:“三师兄、四师兄之死,对大师兄打击太大!最近一段时日,他常常情绪失控,长此下去极为危险。我走之后,大师兄的安危全托负你一人了。希望师弟小心在意!拜托了!”深鞠一躬,转身前行,眼中已泛起泪花。
小云喉头哽咽,强作笑容,快步追上,和他并肩前行,道:“师兄尽管放心!大师兄如果有个三长两短,你就唯我是问!”荣浩不去看他,依旧前行,点头表示知道了。小云道:“你、我即将分离,再次见面,最短恐怕也要在一年以后了!届时,嫂子如有生育,不论男女,都算是我云归鹤开山门的大弟子,不知师兄意下如何?”
荣浩突然停下,一脸惊讶,道:“你此话当真?”小云哈哈一笑,道:“这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小弟何苦说谎?我反倒担心自己本领低微,恐非一个合格的老师,以致耽误了师兄子女的前程!”荣浩心中狂喜,祖师已不可能再收弟子,世上通晓所有五行神功的人,只有眼前的小师弟。自己的儿女,如能拜他为师,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爱惜子女之情,谁人无之?荣浩自然也是概莫能外,一时间心中五味俱陈。痛惜木荣春之情,感激小云之意,期盼子女成材之心,相互交织在一起,使他久久难以平静。呆立片刻,对小云深施一礼,道:“大恩不言谢,容日后相报!告辞了!”小云回礼道:“一路顺风!”荣浩不再多言,走到木荣春身前,施礼告别。之后和妻子携手并肩,向山下走去。转过一个弯道,二人方才御剑飞往“太和山”。
几天后,在老子的指点下,小云开始学习五行神功的最核心技巧,五行化合术。五行之间的关系,除去他已经知道的相生,相克,相乘(过度的相克),以及相侮(反克)之外,还有一种更为重要的相互化合关系。五行神功之所以威力巨大,主要就是来源于此。
所谓五行化合,是指不同属性的两种五行元素,相互结合在一起,以求得更大力量和攻击效果的一种五行联合运转方式。就如同为了完成某一件事情,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原本互不相干的两个人,也可以联合在一起协作工作。但五行化合,绝不是无规则的任意结合,两种五行元素必须遵循“阴阳互补”、“异种相克”的原则相互结合,才能取得预期成效。其中阴性的乙木,只能和阳性的庚金化合。同样,阳性的甲木,只能和阴性的己土结合。顺此类推,丙与辛合(阳火阴金),丁与壬合(阴火阳水),戊与癸合(阳土**)。两种五行化合后,所拥有的力量,绝非二者相加的总和,而是呈几何倍数增长。威力之大,远远超出小云的想象。
一日下午,小云在“玉虚宫”后花园,演练乙庚化合。一时性发,催动“银钥剑”击中园内假山。一声巨响,高达十几丈的石质假山,瞬间崩塌。花园内尘土弥漫,石屑纷飞,尘埃落定后,假山已不见了踪影,遍地碎石,最大的一块也不过拳头大小。一剑之威,竟至如斯,小云不禁暗暗咋舌,收起飞剑,走至老子身前,道:“祖师,为何五行化合后,威力竟会如此巨大?”
老子道:“这不难理解!以乙庚相合为例,庚金原为钢铁,为使它更具杀伤力,就需要借助火的力量予以煅炼。火从何来?自然又要以木相生,木本身,是由庚金砍伐下来。如此,庚金克乙木,乙木转生火,火再炼庚金,循环往复,无有穷尽。所以乙庚化合后,庚金的威力已比先前高出数倍。但乙庚结合,只对庚金有利。乙木生火后,便化为了灰烬。舍已为人,精神极其伟大,因此乙庚化合又被称作‘仁义之合’!”
五行化合居然还有名称,小云大感好奇,道:“祖师,其它四种化合关系,又被称作什么?”老子道:“甲、己相合称为‘中正之合’;丙、辛合谓之‘威制之合’;丁、壬合谓之‘淫匿之合’;戊、癸化合称作‘无情之合’!”小云陷入沉思,从名称上可以看出,五行之间的变化极为繁杂和微妙。自己就算穷尽毕生精力,恐怕也未必能够尽数领悟。要想修成正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此后几日,他除去每天深夜和翥凰玩耍一会儿,其余时间都在演练五行化合。用功之勤,痴迷之深,使老子颇感惊讶。一日清晨,他提前来到后花园,正准备开始练习,老子手拄黄藤杖,从角门缓步走入。待他施礼后,老子微笑道:“本门功法,你已基本掌握,所欠缺的只是火候和经验!但这些却急不得,只有经过无数次的实战磨练后,才能有所长进。单靠一味苦练,却是毫无用处!今日你不必练习了,咱爷俩疏散一下筋骨,去攀登‘忘机峰’如何?”小云点头称是。
老子转身先行。看似走的不快,实则不然,手中的黄藤杖每点地一次,便能掠出十几丈。“嗒嗒”数声,已在百丈开外。小云估计步行难以跟上,便御剑追了下去。尽管已将速度提到极限,但仍旧无法追上在前面信步缓行的老子。二人之间的距离,始终维持在几十丈左右。
飞行一个时辰,小云方才抵达峰顶。老子早已赶到,正在负手观看云海奇观。小云走到他身旁,低头俯瞰,不觉神弛目炫。“忘机峰”峻极非常,壁立千仞,飞鸟不渡,猿猴难攀。云霞掩映,树木婆娑,山风回旋,云海如波涛翻滚,气象雄浑瑰丽,不禁心胸一畅。默立半晌儿,将目光投向老子,心想“祖师为人就如眼前的‘忘机峰’,崖岸自高,无法窥其全貌,使人顿生高山仰止之叹!”老子似乎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也将目光投了过来。二人互相注视,过了一会儿,同时微微一笑。
老子道:“我今日引你至此,是为了将御风身法传授给你!”手指一片正在随风飘舞的黄叶,道:“我问你,它为何可以随风飘舞许久?”小云道:“因它即轻且薄!”老子哈哈一笑,道:“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已!这片黄叶之所以可以随风远行,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没有主观意识,它从来不想,风会把我吹向何方?一切随自然而行,有风则起,无风则停。不强为,不自主,看似被风所御,实则是它在御风而行。可见,只要能和这片黄叶一般,做到‘无意’‘无主’,我们就可遨游四海而不怠。纵横天下而不倦!”举步走到悬崖边缘,道:“你看仔细了!”说完,一步跨了出去。
小云大惊失色,惊呼道:“小心!”老子就如一颗弹丸,向谷中坠去,瞬间就已下落百丈。此时一阵微风吹过,他就似那片黄叶随风飘起,在云海中忽上忽下,自由飘动。整个人竟似没有了一点份量,完全是凭借风力,悬浮在空中。小云目瞪口呆,大感钦佩。
片刻后,老子返回峰顶,道:“你试一下!”小云调匀内息,双足用力一蹬,跃出悬崖。起初身体急速下降,稍感慌乱。急忙收摄心神,灵台保持澄澈清明,如明镜之一尘不染。下降数百丈,感到身体一轻,不再继续下落,在山风托浮下,开始冉冉上升。心里一喜,张开双臂,犹如一只大鸟,在山谷中任意翱翔。
山风呼呼作响,从腋下飞速掠过,朵朵白云不时出现在身旁,小云大感惬意,原先的恐惧,早已抛至九霄云外。飞行片刻,胆子渐大,试着向前迈了一步。见无甚危险,甩开大步,在空中漫步前行。过了大约一刻钟,方才尽兴返回。老子拍拍他的肩头,道:“悟性不错,孺子可教!这就下山吧!”二人并肩沿山路缓缓前行,一路说说笑笑,等返回“玉虚宫”已是黄昏时分。
二人在一处缓坡前停了下来,老子远眺灿烂的晚霞,道:“本门所有技艺,我已尽数传你。我继续留在昆仑,已无任何意义。玉清天帝数次催请,所以今夜子时前后,我便要前往天宫赴任。此后,永绝红尘,你我缘尽于此!今日一番游玩,就算是为我送别吧!”长叹一声,目光中已有了几分依依惜别之意。
小云心知此事不可避免,但绝没有想到,来得如此之快。心中酸痛,低声道:“弟子和您相处不足两月,转眼又要分离。此后仙凡殊途,不知何日才能再次相聚?”说完,泪水沿面颊缓缓滑落。老子轻抚他的头顶,柔声道:“痴儿!父母爱子,终要离别;千里长筵,也终将穷尽。缘来则聚,缘去则散,一切皆是运数使然,何苦作伤心之语?你好好去做,说不定日后,咱爷俩还可在天庭相逢!届时,再看今日之别,岂不如同过眼云烟?”
老子地位虽尊,但为人和蔼,就像一位慈祥的父亲,使小云暗生依恋之心。他心里尽管认同老子所说的一番话,但仍旧无法抑止悲伤,泪水再次滑落。老子不再理他,从崖壁上摘下一朵行将凋零的野花,拿在手中把玩一会儿,缓缓道:“今日一别,无以为赠,只有寥寥数语相告,希望你能铭记于心!”
小云抹去泪水,道:“弟子定当谨记!”老子道:“我手中的这朵山花,不论开放的时候有多么美丽,终归还是要走向凋零。相比长达数月之久的枯寂、凋零之期,它盛开怒放的时间,是何其的短暂!其实,人生也是一样!无论你能活多久,也终究是要死去。无论你成就的功业,是如何辉煌,最终也会走向消亡!无论多么漫长的生命历程,相比于死后的永恒无涯,都将是短暂的!可见,繁荣、鼎盛为虚假之象,短之又短,弱不可恃!而死亡、沉寂,却是实有不虚,漫长无涯,无有穷尽,可以谓之永恒!明白了此中道理,行事就不会勇猛精进,就不会再去逐名夺利。抱残守缺,怀柔下卑,才可求得大道!”将野花递给小云,道:“这朵山花送给你留个纪念,希望你以此为鉴!”
小云双手接过,见此花仍在盛开,但已呈凋零之象。总共十几片花瓣,已有近半脱落,色泽暗淡,繁华逝去,凄凉无奈,就如同此刻的深秋。他暗暗叹息,运起“庚金少阳功”,从体内提出一小部分庚金元素,注入花朵中。同时运起“乙木玄阴功”,从花朵中提出乙木元素。乙木渐渐流失,庚金慢慢涌入,原本由木质构成的山花发生了奇妙变化。它的外部形态并无丝毫改变,但通体上下银光闪闪,已变成了一朵永不凋零的金属之花。

小云从头上取下木质发簪,将这朵银花簪入发髻中。撩袍跪倒,叩首道:“祖师传艺之德,教诲之恩,弟子永生难忘。为了本教重兴,苍生福祉,弟子自当竭尽所能。行事自会戒急用缓,寓刚于柔,您尽管放心!”老子缓步上前,将他扶起,道:“很好!你去吧。晚上不必前来为我送行,咱们就此别过!”小云再施一礼,转身大步离去,发髻中的银花微微颤动,在落日余辉的映照下,闪烁起点点金光。
眼望他年轻挺拔的背影渐渐远去,老子嘴角浮起微笑,目送他走入“玉虚宫”,方才收回目光,道:“荣春,你即已来了,为何不现身相见?”话音一落,木荣春从山崖转角处走出。在他身前跪倒,尚未开口,已是泣不成声。老子叹息一声,将他扶起,道:“咱们边走边谈!”二人沿山路并肩徐行,低声细语,直到明月当空,才结束此次长谈。返回“得意忘言居”后,木荣春尤自面带戚容,双目已是红肿不堪。
当夜子时前后,小云正在行功,听到空中传来鼓乐之声,心知是天庭派出的迎宾仪仗,前来接祖师去天宫赴任。此时行功正到紧要关头,无法外出观看。过了一会儿,鼓乐之声渐行渐远,他心头涌起淡淡的惆怅,和祖师今日一别,再见已是遥遥无期。老子走后,木荣春成为“玉虚宫”新一代主人。虽说老子离去使他心情欠佳,但身为一宫之主,岂能长时间不理事?休息数日后,打起精神,开始接手宫中事务。
一日午后,小云在后花园演练五行化合术。“戊土玄阳”和“癸水太阴”真气化合后,生成三昧真火,此时“银钥剑”所挟的高温,已远远高于翥凰的“乾阳之火”。飞剑运行之际,烈焰升腾,火光映天,加之“噼啪”作响的爆裂声,景象颇为壮观。小云大为得意,催动飞剑往复运行,细细体会五行化合后的精微之处。半个时辰后,在三昧真火长时间的高温烘烤下,百炼精钢制成的“银钥剑”,通体火红,竟已严重变形。冷却后,钢性全失,色作乌黑,已成为一块废铁。此剑虽不是什么神兵利器,但陪伴小云已近两年之久,使来颇为得心应手。今日不小心将它损毁,心里泛起几分伤感,呆立片刻,前往“大器免成堂”寻找木荣春。
最近几天,在白鹤的协助下,木荣春将宫中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心情随之好起来。得知小云来意,他哈哈一笑,道:“愚兄见你一脸沮丧,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不过是损坏了一柄飞剑而已,你何必如此?”小云苦笑道:“大师兄,此剑即已损坏,日后小弟拿什么做练习?”木荣春起身从壁橱中拿出一个包裹,坐回原位,道:“本教的两件镇派之宝,其中‘裁云帚’此前已经给你,另一件就在包裹中。以你眼下的修为,估计已有能力驾驭它。愚兄今日将它送给你,希望你善自使用!”
小云解开包裹,从中取出正方形玉匣。掀开匣盖,一道银光从匣中射出,直抵屋顶。亮度极强,似乎匣内装的不是一件物品,竟是一个缩小后的太阳。小云猝不及防,一时难睁双目,不等看清匣内物品的形状,便将匣盖关闭,强光随即敛去。就在此时,他心里涌起一种极为奇异的亲近之感,仿佛匣中之物是自己一个多年未曾谋面的老友,感觉分外亲密和熟悉。
他大感惊奇,再次开启玉匣。此番有了防备,避开强光,从侧面望去。见匣中之物,外形极为怪异,大致呈椭圆形,圆周上均匀分布着五柄长短不同、颜色各异的飞剑。其中,白色飞剑最短,长度仅有一寸。黄色飞剑最长,长度达两寸以上。此物就像一个布满尖齿的棘轮。
小云伸手将它取出,此物不大,入手却极为沉重,估计重量约有十几斤。除去五柄飞剑,它整体由黄金铸就,长轴七寸,短轴五寸,厚度约有一寸。表面雕有极为繁复的云纹,沿长轴方向,镶有三颗淡白色宝石。左右两颗较小,从外形来看,应是分别代表日、月。中间一颗,竟有鸽蛋大小,夺目的强光从中射出。
此物的垂直面上,另镶有数十颗大小不一的各色宝石。排列位置完全吻合月亮的运行轨迹,应是代表二十八宿。垂直面上开有五个长方形深槽,五柄飞剑插在其中。由此推测,此物尽管做工精美,华丽异常,也不过是五柄飞剑的剑鞘而已。它并不像一件法宝,倒像是一件专门做来供人观赏的艺术品。
小云端详半晌,为防强光刺伤眼目,将它重新放回玉匣,道:“大师兄,此为何物?”木荣春道:“此物为上古神器,原为五方之神用以降妖除魔的法器,是世上已知威力最大的一件法宝。此物阴阳五行皆备,如混沌初开,太极运转,故称之为‘元始浑天轮’!”
小云颇为不解,道:“它既然是五方之神的法宝,为何竟会流落到人间?”木荣春道:“此事说来话长!‘元始浑天轮’威力巨大,一向由五方之神共同使用。他们任何一人,都没有能力单独驾驭它。大约三、四万年前,不知何故,五人反脸成仇。火神祝融、水神工共,更是大打出手。此后,五人各奔东西,因谁也无法单独驾驭此宝,所以就将它丢弃在‘丰广之都’的原野中。不知过了几千年,此宝被巴蜀的开创之祖‘廪君’所得,从此成了巴蜀一族世代相传的圣物。一千多年前,西蜀爆发瘟疫,人畜几近灭绝。太上祖师偶经此处,见状心中不忍。施药救人,前后历时三年,总算带领当地百姓熬过了这场灾难。当地的酋长,恰巧就是廪君的后人。为了表示感谢,此人就将‘元始浑天轮’送给了祖师。从此以后,它就成了本教的镇派之宝。”
小云道:“此宝既已被祖师所得,他老人家为何自己不去使用,反将它放在太和山上,长达千年之久?中间从没有听说,有谁使用过它,这又是为什么?”木荣春道:“‘元始浑天轮’作为上古神器,如果想驾驭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一,此宝五行皆备,所以它的使用者,必须精通所有的五行神功。五方之神之所以不能单独驾驭它,原因就在于,他们每人只精通五行神功中的一种。其二,此宝是由何人何时所制,虽已漫不可考,但它存世的时间,估计至少也有数万年之久。历经如此漫长的岁月,它已具通灵之能,可以自择其主。祖师得到它之后,原想自己使用,谁知经过数日行功,竟无法将它收入体内,也只好放弃了。究其原因,就是此宝并不认同祖师作主人!”
小云心里疑问颇多,道:“以祖师他老人家的修为,尚且不能将它炼化,小弟怎会有此能耐?”言下之意是说,“元始浑天轮”既然连老子也无法驾驭,木荣春将它赐给自己使用,岂不就是一个空头人情?
木荣春微微一笑,道:“此宝放在‘太和山’上已达千年之久,中间从未出现异常。但就在两年前腊月里的一天深夜,它却无故自鸣起来。声音如黄钟大吕,响彻云霄,‘真武观’为之震颤不已。当时愚兄猜想,或许它的真命之主即将出世!它已经感到新主人的气机所在,所以才会长鸣不已。果然,找到你之后,经过推算得知,它无故自鸣之夜,正是你家被大雪压塌的那天。当时你的情绪波动极大,虽然远隔千里,但它仍然感受到了你的存在!由此可见,谁将成为它新一代的主人,已是不言自明!”
小云缓缓点头,心里已然相信。方才初次见到“元始浑天轮”,自己心里凭空生出亲近之感,或许自己真和它有缘。向玉匣瞥了一眼,道:“大师兄,插在‘元始浑天轮’中的五柄飞剑,为何长短不一?”木荣春道:“有何不能理解?金性刚烈勇猛,又迅捷无比,为了更利于进攻,所以白色的‘**白虎剑’最短。土性滞重稳固,为了更有利于防守,所以黄色的‘青龙太常剑’最长。”
小云道:“几柄飞剑的名字为何如此古怪?”木荣春挠了挠头,苦笑道:“你疑问真多,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解释起来却颇费唇舌!”略作停顿,道:“甲木之神为‘青龙’,己土之神为‘太常’,甲己化合为土,所以土神‘后土’所用的飞剑,便称为‘青龙太常剑’。同样之理,乙木之神为‘**’,庚金之神为‘白虎’,乙庚化合为金,所以金神‘蓐收’之剑,谓之‘**白虎剑’;丙火之神为‘朱雀’,辛金之神为‘太阴’,丙辛化合为水,所以水神‘工共’之剑,谓之‘朱雀太阴剑’;丁火之神为‘滕蛇’,壬水之神为‘天后’,丁壬化合为木,所以木神‘句芒’之剑,谓之‘滕蛇天后剑’;戊土之神为‘勾陈’,癸水之神为‘玄武’,戊癸化合为火,所以火神‘祝融’之剑,谓之‘勾陈玄武剑’!”
他眯起双眼,以极为缓慢的语调道:“想当年五方之神,倚仗‘元始浑天轮’,纵横宇内,强绝天下,是何等的威风!如今,风流散尽,繁华蜕去,早已物是人非!五人各处天庭一角,朝夕相见,但已老死不相往来。可见,非但人事无常,神事亦无常!大江东去,朝颜夕改,唯有大道永恒寂寂,亘古不变!”说到这里,面向小云道:“你去吧!返回后立即试一下,能否将此宝收入体内!”
见他神色寂寥,已不愿多言,小云施礼后,手捧玉匣返回自己房间。“元始浑天轮”作为上古神器,五方之神用以降妖除魔,威力自非等闲可比!如想将它炼化于体内,不但得有强大的功力作后盾,同时多少还得有一点运气才行。小云不再迟疑,盘膝就坐,双手交叉,拇指相对,置于小腹前。将“元始浑天轮”平放在双手掌心,开始闭目行功。首先运起“庚金少阳功”,依阴阳相继、金水相生之理,依次运起“癸水太阴功”。之后以癸水生甲木,再以甲木生丁火,丁火生戊土,戊土生辛金,辛金生壬水,壬水生乙木,乙木生丙火,丙火生已土,最后以已土生庚金,完成首次循环。
此时,五阳五阴十种神功已尽数起动,不同属、不同性的十股真气,在体内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他的意识渐渐泯灭,浑浑噩噩,抵达最深层次的行功状态。各种幻象、幻觉随起随灭,如过眼云烟,从心头瞬间掠过。心灵深处,则是一片空灵死寂,眼、耳、鼻、舌、心、意,各种感觉器官的功用,已发挥到极限,体验“元始浑天轮”传给他的各种感受。
时间飞速流逝,不知过了多久,小云渐渐领悟了“元始浑天轮”之心。作为阴阳五行皆备的上古神器,它给小云的感受,不但是多方面的,并且极为复杂。感悟力哪怕稍差一点,就无法完全领悟。如此一来,因无法达到“物我同心”,也就根本不可能将它炼化于体内。生活的苦难,渊博的学识,加上先天具有的特异秉赋,造就了小云超越常人何止数倍的超强感悟力。
此时,他耳中宫、商、角、徵、羽,五音齐鸣;眼中赤、白、青、黄、黑,五色同现;舌底酸、甜、苦、辣、咸,五味俱陈;体表风、暑、湿、燥、寒,五感皆备;心中怒、喜、思、悲、恐,五情同震;木之生,火之长,土之化,金之收,木之藏,五性同时而生;一时间,肝、心、脾、肺、肾,五脏皆震;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腑俱动;随后,筋、脉、肉、皮、骨,五体巨震。感觉之强烈,犹如山崩海啸、天塌地陷!
伴随一声轻响,小云体内的十股真气两两化合,形成五股更为强大的真气,从背部破体冲出。如同五条色彩各异的长龙,在屋内飞速盘旋。所经之处,墙皮大片剥落,梁上尘土簌簌而下。“砰砰”声响个不停,桌椅板凳,茶具器皿,一经触碰,立即损毁无疑。眨眼间,房内已是一片狼籍。
五股真气在房内运行数周,如百川江海,先后注入“元始浑天轮”中心的白色宝石中。霎那间,万籁俱寂,仿佛时间和空间,已停止了运行和变化,此刻已被凝固成了永恒!沉寂片刻,“元始浑天轮”银光大盛,从白色宝石中射出的强光,竟似有形之物。“砰”的一声巨响,将屋顶掀翻,四周石壁也被尽数摧毁。空中茅草飘舞,尘土飞扬,以小云为中心,竟似发生了一场爆炸。
木荣春和白鹤正在屋内闲聊,听到巨响,出门观看。见小云所在的“得意忘言居”,此时已成为一堆废墟,数十丈方圆内,尘土弥漫。一道银光冲上云霄,亮度之强,犹如十日同出,将处于午夜的昆仑山,映照得一片光明,仿佛此时已是烈日当空的正午时分。木荣春大喜,心知小云已完全领悟了“元始浑天轮”之心。因“物我同心”,二者之间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估计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将“元始浑天轮”炼化于体内。
值此之际,小云心灵如一池死水,波澜不起,分外宁静。陡然间,五方之神一一从心头掠过。木神“句芒”手执圆规,火神“祝融”手舞秤杆,金神“蓐收”背负曲尺,水神“工共”挥舞秤锤,土神“后土”手挽长索,五人形貌威猛,神色充满喜悦,仿佛是在鼓励自己。小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体内真气就似决堤洪水,快速涌入“元始浑天轮”。随时间流逝,真气几近枯竭,银光扩大了范围,将他全部包融起来。片刻后,银光的亮度逐渐减弱,两个时辰后,最终消失不见。此时东方已泛起第一缕曙光,经过长达六个时辰之久的行功,小云终于将“元始浑天轮”收入了体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