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贩卖人口(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招一出,释天擎竟是一时间沉默无声,说不出话来。
其他人无不惊讶,而乌华只是摇头叹息。
释天擎也算得上是当今世上的一方霸主,竟然会在一个无名小卒面前如此失态,更确切的说是在一个相貌普通、毫无所长的小丫头面前,失了应有的风范气度。想来他释天擎也没有料到,自己会有这般窘态之时,竟会败在雨月这姑娘算不上娇媚的神态之下。
释天擎的盛气未消,却也对雨月那委屈之色不忍于心,只得败下阵来,“姑娘家问这些何用?”
见到一丝希望,雨月心底暗自窃喜。没想到释天擎一身的傲骨竟然会向她妥协,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虽然释天擎距离英雄还差点,她也算不上是什么美女,但是这招果真见效得很,吃软不吃硬的男人其实更容易驾驭……嗯,应该是这样吧,别人不清楚,至少释天擎是这样。
事发至此,雨月更是用心发挥自己的优势,双肩微微颤抖,不时的抽泣几声,哑声道:“我好奇啊,还有,还有……若是你哪天不高兴将我卖了,我也好知道自己的下场是什么啊,至少有个心理准备嘛!”
这是什么理由啊!在场的人深表怀疑,是因为雨月年纪过小才有这种想法,还是说她并不善于说谎呢?众人怀疑,但是释天擎的回答更是令人喷饭。
“小傻瓜,我怎么舍得把你卖了!”释天擎边说边用手抚上雨月垂落的青丝。
爱情是盲目的,也许说的就是此刻的释天擎。包括雨月在内的所有人都已经是满面黑线,她并不是不相信一见钟情这种事情,但是为什么就是有人会喜欢上一个自己毫不了解的人呢,虽然她在第一眼见到释天擎的时候也有一点点的心动感觉,但那也只是纯粹的欣赏,仅此而已。雨月这样说服自己,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个冬天真的是——很冷!
“那个,释天擎?”雨月欲言又止。
释天擎眉头微蹙,低声道:“我说过的,擎或天擎,任选一个。”
真麻烦,不就是一时忘了么,雨月跟之前一样随便选了一个她认为还比较能够接受的称呼:“天擎,你虽然年长与我,但我也只是生的娇小,请不要在称呼我的时候加个‘小’字可以么,这样会显得我很幼稚。”
今天她一定要纠正这些人对她的错误认识,若是一直将她视为孩童,那么她要怎样才能谋求生计啊!
释天擎破天荒的展露笑颜,道:“十六七岁怎能称大?”
雨月的身形照比柔弱的江南女子来所都显娇小,南方温润的水土怡人养颜,更使得雨月肌肤光滑水润,用肌如凝脂来形容也不为过。一张清丽的容颜透着几分孩子的天真,欺骗世人的面庞能有谁可真正辨的清楚。
雨月低着头,若她仅有十六七岁,那么她的其他几年辛劳岁月又去往了何处,就这样被人轻易抹煞的几年她又怎能当做没发生过,虽然女人都希望自己看上去显得年轻,但那几年是她永生难忘的时光。
“我二十三岁。”雨月声若蚊蝇。
“什么?”雨月声音太小,释天擎听不真切。
“我二十三岁。”声音依旧不大。
“你二十岁?”释天擎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不敢确定的重复道。

“不对。”雨月的脸色青了又青,深深的呼出一口气,放大了音量,说道:“我说我今年今年二十三岁。”这样够清楚了吧,雨月抬头盯着释天擎。
释天擎睁大双眼重新打量雨月。他今年也不过二十有八,可是接触得人也不在小数,所以雨月的实际年龄并没有给他带来人和冲击。哦,雨月原来是二十三岁,不是他想的十六七岁,这就是他此刻的想法。瞪大眼睛也只是为了让自己记住雨月二十三岁时的模样,留待日后回忆。
但是有人却不这么想,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油然而生。
“你骗人!”乌华跳起来大叫。怎么可以,他才双十,若是雨月长他三岁,那么依照释天擎的态度必然是不会让雨月离开了,他日后岂不是还要唤雨月一声姐姐,不行,这绝对不行。可是他忘了一点,他应该称呼的不是姐姐而是嫂子或者寨主夫人。
对于乌华的无理取闹雨月只是奉送了一记白眼作为回应,便在不予理睬。
“天擎,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这人口是以什么形式卖的?”雨月不想再浪费时间,若是她不开口,这个话题竟会被扯向更远,如果今天没有个答案,怕是日后也不会有人再告诉塌了。
“如你所想,将一些看得过去的女人卖去青楼!”释天擎诚实以对,他想看看雨月的小脑袋里到底在盘算些什么,为何一直在打探这件事,不予罢休。
雨月想了想又问:“那货源呢?”
“北方生活艰辛,一些农家更是困苦不堪,男子长成后尚可狩猎养家传宗接代,女子出嫁还需嫁妆陪嫁,所以大多数的女婴都是生下后养一段时间就卖了。”释天擎说的时候眼底不自觉的流露出一丝同情,早年前若非如此,又怎会有凌云寨的出现,即便这只是原因之一。
“这倒也是,重男轻女的观念怕也是因此而起吧!”雨月寻思着,接着问:“那买一个女孩需要多少银两,卖到青楼又要多少?对了,还有一两银子可以买多少石米,集市上的一颗馒头要几文钱?”
“锡二娘,你来说。”释天擎将疑问丢给管账的锡二娘。
既然寨主发了话,锡二娘也只有照办,拿出一贯随身携带的账目册子,翻找着雨月想要的资料。
这情景雨月看了不免好奇,“锡姐姐,你翻得这个可是账册?”
锡二娘“嗯!”了一声继续手上的动作。
雨月不语,等待锡二娘查找的结果,但是心里难免盘算,怎么会有人把账本随身携带的,就不怕遗失或被谁顺手牵了去,真是难以理解。
“找到了,”锡二娘从衣襟里抽出一块丝帕,拭掉额上的细汗,照着账本念道:“买一个丫头是十五两银,买到青楼大约是在一百两左右,一两银子可买十石米,一颗馒头两文钱。”
听着锡二娘的报价,雨月大致折算了一下,这个比率倒是类似于唐朝的开元盛世时期,不过也有出入就是了。
“想不到贩卖人口竟也是暴利!”雨月不觉出声,“难怪这项生意从来不曾间断过。”可是有一点,既然释天擎的这笔生意已经有九百两进账,为何还敌不过开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