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天劫之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修真者的本命元神如果修炼到家,可以以本命元神神游天外,观天察地,却绝少有人能够察觉。
本命元神虽然威力极大,但是其一旦出窍一则肉身失去灵性,极易为他人乘虚而入;二则元神出窍最为消耗真元,不要说是时间一长,真元不济,来不及将本命元神收回肉身,有魂飞魄散的危险,即便是顺利收回到体内,也会大大折损元气,因此,无论是多么危险的情况之下,修真者也极少以本命元神御敌。
好了,话说长了,我们还是回到原来吧。
这个时候,随着一声晴空霹雳,金色的太阳整个跳出了地平线。
似乎受到了某种莫名的鼓动,天空中那些原本就汹涌澎湃不可一世的紫阳霹雳涌动的加倍凶猛,原本碗口粗细的紫色闪电暴涨成了水桶(最小号的那种),而且数量也翻了好几个跟头。密密麻麻的好像蜘蛛网。
金刚和齐天大圣都知道,这并不是紫阳霹雳升级或者回光返照,而是齐天大圣的天劫即将降临的前兆了。
齐天大圣对着金刚端端正正的鞠了一个躬,这是齐天大圣4000年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更可能是最后一次对一个活人鞠躬。
不要说齐天大圣的绝世武功,单单是以齐天大圣那盖世的功绩、无上的威望、崇高的辈分、喧天的权势……
整个东洲有那一个人可以受的起齐天大圣的这一拜!
金刚受了。
大马金刀,堂堂正正的受了齐天大圣一礼。
这不是拿大,而是一个承诺,无言的承诺。
是千斤重担,是万里征途,是无怨无悔,是一个男儿的承诺。
齐天大圣徐徐抬头,一个人仿佛脱胎换骨一般的轻松了起来,是啊,担子移交了,自然轻松了。
齐天大圣也不再多说什么,应该交代的早就交代完了,现在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好了——
渡劫!!
齐天大圣一个箭步跨过半个叹息之壁,站在了叹息之壁的正中央,中天城堡的顶上。
也未见齐天大圣作势,一只硕大无朋的巨鼎从中天城堡的一个窗口飞了出来。奇怪的是这只巨鼎比窗口至少大了十倍,但是巨鼎却轻轻松松如同行云流水一般从窗口飞了出来,完全没有破坏窗口的框架。
如果有北方军团的战士在场,自然可以认出这只巨鼎就是关系到北方军团军团长传承的的〖海选鼎定〗仪式之中所用到的那只〖鼎〗。
虽然使用了4000年,整个北方军团没有一个人知道这只鼎到底是什么?
金刚知道。(由此可见齐天大圣待金刚确实不错。)这只就是传说中的〖血皇鼎〗!
提到血皇鼎就必须说道它的主人——血皇和他建立的血国。
详细情况我们以后再说吧,既然血皇鼎在齐天大圣手上,那么那位传说中的血皇的下落……
实际上,齐国开国的齐氏三兄弟原本就是齐天大圣的门人。
至于那场“决定东洲命运的大决战”。

虽然齐天空作为齐天大圣的亲传弟子实力相当坚强,但是与血皇仍旧不可同日而语,被人三下五除二卡嚓了。于是齐天大圣偷偷摸摸的赤膊上阵,和血皇来了一场终极PK。
结果是铜锅遇上铁刷子——家家硬。
血皇那层出不穷稀奇古怪匪夷所思防不胜防的血系法术给齐天大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终,两个人被强大的冲击波轰出了主物质位面。落入了魔界。
对于身处异界,两个人的反应大不相同,齐天大圣情系故里无论如何也要返回东洲。
而血皇则不同,本来就是异乡客的血皇眼里,魔界和东洲并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异界,虽然血皇在东洲留下了一些心血,但是和强行返回所要承担的风险相比仍旧是得不偿失的很,所以权衡利弊之后,血皇果断的舍弃了东洲的基业。
血皇将随身至宝血皇鼎交给齐天大圣,并且帮助齐天大圣返回东洲。当然,投桃报李,齐天大圣也把自己收藏的一件血系宝物赠送给血皇,并且保证绝不会出手对付血皇的部署们,而且在必要的时候施以援手。
就这样,齐天大圣花费了不少的时间终于成功返回。正是齐海洋动工修建叹息之壁的第五年,须弥历4020年。
之后所发生的一切,大家都比较清楚了,齐天大圣非但并没有趁血国群龙无首之际趁人之危,反而,默许了齐国内部的分裂行为,使两个国家之间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这种平衡一直被维持到了今天。
也正是因为这种平衡,齐天大圣才可以4000年来隐居幕后,游手好闲,养尊处优,却——
稳如泰山。
这其中的玄机隐藏,暗合道家无为的奥秘。
不过,现在齐天大圣渡劫,无论是不是成功,能不能飞升,这种平衡必然会被打破,北方军团回归正是齐天大圣对这种情况的对应手段——之一。
这个时候的血皇鼎好像吃了发菜一样,急剧膨胀起来,原本房子大小的血皇鼎一眨眼工夫就变得小山也似,比齐天大圣脚下的中天城堡还要高大巍峨。
齐天大圣站在血皇鼎的底下,一把抓住血皇鼎的一只脚,将巨大的血皇鼎高高举起,奋力将之抛向天空。
金刚的眼神非常之好,对于其他人来说极为细微或者模糊的东西对于金刚而言却白纸黑字一目了然。
血皇鼎虽然不停的翻滚,但是其重心那不变的一点却始终和中天城堡,和叹息之壁,呈标准的90°角,不偏不倚、不动不摇、一分不多、一毫不少。
齐天大圣并没有使用任何的神通法力,全凭肌肉的蛮力。
虽然受到本身种族的生理条件的限制,齐天大圣无论怎么样努力,在当初的体力方面绝对不可能达到金刚的水平,更不用说超过了,但是齐天大圣对本身力量的控制确实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可以说是“一羽不能加,一蝇不能落,一触即有所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