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定海神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鳖岛”位处东海中央,四面八方都是一望无际的波涛,上面的灵气自然比不上“昆仑山”那等灵山福地。后世通天教主立下截教,“金鳖岛”始终是截教圣地,不是因为它真的有许多灵福之象,而是它四面环水,有种自由散漫的气息。
通天道人对弟子都不严格,多是放任自流。“金鳖岛”上有时通天道人讲一讲道,赵公明兄妹便与多宝道人、金灵圣母几个聚在一处,听从老师讲道,多数时间都是随心所欲的修道。
晃晃几个元会的时间过去了,赵公明平时也经常带着三霄姐妹游览一下东海,有时也到大地上游览一番。
巫族虽然独霸于大地之上,毕竟他数众不多,只能以千万计,相比广阔无边的大地,巫族确实很难完全踏足。赵公明也带着三霄姐妹去过几次“龙虎山”,三霄姐妹一看见九十九条充满阳刚之气的神龙都欢喜得不得了。把“龙虎山”布置得花团锦簇,鸟语花香,尤其是琼霄、碧霄两姐妹,每次到“龙虎山”都要驾驭着九十九条神龙遨游一番天际才甘心。
几个元会的时间,天地清平,东海之上更是逍遥,赵公明与三霄姐妹修为也不停止。此时赵公明与云霄已经都是大罗真仙,与通天二弟子金灵圣母相当,只比已经得了大罗道果的多宝道人差了一步,琼霄、碧霄也是跨入了大罗之门,为大罗散仙。
至于大罗金仙之位,以赵公明的根基没有上十个元会的积累,恐怕也证不了大罗道果。
身上的几般灵宝,“玄武真塔”与“紫雷神旗”已然解开二十八重,玄武青光与紫雷神光赵公明运用得相当成熟。以他现在的手段,就是祖巫也不能说随手捏了他,完全可以与巫族中的顶级大巫相比较。
“乾坤鼎”果然与他缘分不大,到现在为止也只解开了九重禁制。至于那“二十四颗定海神珠”,赵公明另有计算。
“定海神珠”两世落在赵公明手上,他对“定海神珠”的妙用绝对清晰异常,“定海神珠”的神奇绝不是“玄武真塔”与“紫雷神旗”可比的。
一世就是赵公明没弄清楚“定海神珠”的玄妙,把它当作一般法宝御使,最后落到燃灯道人手上。当时燃灯道人得了“定海神珠”,喜不胜自,口中连呼:“吾道成矣!”
最后,“定海神珠”果然在燃灯道人手上大放光彩,燃灯道人靠着它做成了西方教的副教主,成就了地位尊崇无比的燃灯上古佛祖。“定海神珠”也在他手上演化出了威名赫赫的二十四路诸天世界。
你要说燃灯道人根基有多深厚,那比之镇元子等又差得远了。后世镇元子靠着教主级灵宝“地书”与天地灵根“人参果树”才成就了地仙之祖的名声。燃灯道人却只凭借着“定海神珠”也成佛做祖了,地位也不差镇元子多少。

“定海神珠”孕于先天,每颗珠子中都有一个世界,其中蕴含的根基绝不差于任何一件教主级灵宝。只是他的根基并不完全,每颗珠子里面的世界也没有形成真正的世界之力。
“定海神珠”里面孕有世界,世界自分天与地,而“定海神珠”里就只含有无穷“地之力”,尚差无穷“天之力”才能孕化出神奇无边的世界。
赵公明虽然知道“定海神珠”可化世界,却也并不知道燃灯道人是如何取巧让“定海神珠”化成诸天世界的。
赵公明此时手中握着定海珠这等神妙灵宝,自然不会舍近求远,他正打算将“定海神珠”做他以后的成道之宝。等他得成大罗金仙,自然将“定海神珠”用作寄托善念之物。
他现在也不忙祭炼“定海神珠”,此时神珠明显还不完全,要等那“定海神珠”补充完全再行祭炼。
这些年赵公明反复察识“定海神珠”,心中思量着该如何补全神珠内尚差欠的无穷“天之力”。
纯粹的天、地之力只存在于开天劈地之初,而后“地之力”渐渐形成大地,“天之力”也化为三十三重天际。虽天地之中又有天罡地煞之气,那与真正的天、地之力又是两个概念。
经过几个元会的时间,赵公明也算了解了“定海神珠”内的世界。只要能将无穷“天之力”灌输在“定海神珠”内,自然可以让“定海神珠”形成真正的世界。
好在赵公明有“乾坤鼎”,“乾坤鼎”返本回源,正好可以将无穷天际返还为“天之力”。当然,若他直飞天际,用“乾坤鼎”聚集“天之力”来补全“定海神珠”,恐怕要经过成千上万个元会才有可能成功。
毕竟天际形成已久,早已定型,就算有“乾坤鼎”要让它返本回源也颇高难。赵公明这也找到了捷径,就是那“不周山”,不周山顶天立地,直接刺破天际,他周围的天际必定难以成型。若在“不周山”顶收集“天之力”必然要快上许多,说不定只需几十个元会就能补全“定海神珠”。
“定海神珠”是赵公明的成道至宝,赵公明有了主意,也打算及早到“不周山”收集“天之力”。
只与三霄姐妹说了声,要长久的离开“金鳖岛”,要她三姐妹悉心修行就是。通天道人一向对他们放任自流,他那里就不需要说了,直接驾起“纵云”飞向“不周山”。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