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时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情况并非这样。自从杨凌被封为威武王之后,回到了努尔干都司,黑河一线以北,俱归威武王领地,但是,复杂的问题出在这了。他准备在自己的领地为崔莺儿建北英城,但是明朝不承认北英王。正德虽然知道她是杨凌的女人,可是,前鞑靼封的王,不好承认呐。而且,若是让北英军撤离了草原,刚收复的河套平原就直接摆在了朵颜面前,除了阴山,什么险要都没了。正德私下和杨凌也说了这个问题,导致杨凌也困惑不堪。其实,这还牵扯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朵颜反对银琦格格与杨凌的婚事,虽然银琦知道了红娘子是女的,但朵颜的各部领袖,官员,包括全军将士,无不以为化名‘杨英’的红娘子才是银琦的如意郎君,而且北英军对朵颜的帮助是如此之大。他们还以为银琦是迫于明廷的压力才选择和杨凌联婚的。草原人可都是有血性的,朵颜的人民对于把朵颜带向富强的银琦,是非常崇拜和拥护的,而战斗力强悍的北英军则是他们最好的盟友。至于来帮他们打败鞑靼的明朝军队,他们大多没什么好感。所以,对于银琦和杨凌联婚,朵颜上下是出奇的一致,而且还致函大明正德皇帝,表示如果硬逼银琦与杨凌联婚,朵颜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正德才与杨凌商量,让白衣军继续在大草原上牵制朵颜。杨凌也只好让心爱的三个女人,红娘子,成绮韵和阿德尼继续在草原上。其实杨凌心里也很清楚,自古以来,联婚都不是长久之计。即使他和银琦真的联婚成功了,但是下一代呢?再下一代呢?而他现在又着重于开荒西伯利亚,无暇顾及这边。当然,只要有银琦在朵颜,是不会对明朝构成威胁的。不过,这只是杨凌自己的想法,他不可能向明廷保证什么,毕竟,时代在变,谁知道人会不会变呢?
而后,正德在朝中公开了白衣军的真实身份,及其在与鞑靼的战斗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对于收复河套和朵颜三卫属地所做的贡献,不过即使这样,朝中非杨凌一党的大臣也颇多不满,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来白衣军是马匪,他们对其忠诚与可靠表示怀疑。二来马匪在他们看来几乎可以忽略其为汉人,虽然帮助威武王和顺名王击败了博颜猛可,不过要承认北英王的地位,都是扯出一堆的道理。但是,正德接着又说,白衣军其实大部分是边军将士,这些道貌岸然的臣子们马上改口赞颂正德的高瞻远瞩了。然后在朝臣的纷纷议论和商议下,赐其封号北英侯,河套平原的后套地区归为其封地。当然这个封号也只是有名无实罢了。白衣军自然变成了侯府亲军。不能封王,正德同意,但是封个侯总可以吧?于是,崔莺儿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被封了侯,圣旨到时,她仍是一脸茫然。其实朝中大臣对于她封不封侯也实在没什么兴趣,关外,你尽管去闹腾吧,只要你知道自己还是汉人。后套的良马归大明朝廷就行。其实,正德和朝中大臣们都觉得白衣军在草原上比在威武王的领地上要好,毕竟能做到牵制朵颜的目的。
至于顺名女王银绮,迁移部族没遭到任何阻碍,顺利的在斡难河边建银琦城。但一听说她要和北英王退婚,却遭到了部下的集体反对,因为他们不知道北英王是女人,何况,战力强悍的北英王军是朵颜的盟友,如今可不能闹翻了。他们都以为是银琦和北英王闹脾气,于是纷纷阻止,更有甚者劝其多加容忍,毕竟现在迁离原部,来到了原鞑靼的领土,内有鞑靼余部不安分,北边的瓦刺也是虎视眈眈,而且还拒绝了大明的政治联婚,所以与北英王的联婚是一定要成功的。银琦看着部下们为了她的婚事各个紧张成那样,而且极力的反对她退婚,她只好不说此事了。同时也对部下看出北英王对朵颜的重要感到欣慰。而后部下们又说,现在他们迁到斡难河了,那北英王怎么办?于是,一部分人提议将“额仁达布散淖尔”(今二连浩特)以南的草原赠予北英王。有些部下虽然觉得给的地多了,但鞑靼的领地本来就够大了,他们现在也是忙不过来。再加上银琦也同意了。于是他们也不好反对了,同时也想到了这么做的好处,心里都对银琦暗自点头。草原民族,对于土地没有中原人看的重要,但是对于自己的盟友,却是非常厚待的。其实,他们同意银琦的主要目的,自然不止是对于北英王的厚待,因为北英王的领地在阴山北面,朵颜的南面。这样一来,南面就不用直接面临明朝的边境,现在已经知道明朝军队如此强大了,万一被他们反咬一口,又该如何防备呢?如此一来,额仁达布散淖尔以南,阴山以北的广袤草原,又在北英王崔莺儿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她的领地了,银琦本来就不想她的“杨英哥哥”离她太远,比起“卑鄙的大骗子杨凌”,貌似俊男,而且英姿飒爽的崔莺儿更让她喜欢,即使知道她是女人了又怎么样呢?毕竟是第一个喜欢的人,而且又是那么刻骨铭心的被欺骗和伤害,而崔莺儿在她的心目中又不是那种卑鄙无耻的人,又爱又恨,矛盾的少女心思又怎是他人所能理解的呢?至于要给崔莺儿多少领地,她自然不会小气,即使银琦城以南全部给她又如何?当然,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不过,即使是这样让出大片草原送给崔莺儿,也是杨凌和成绮韵,以及当事人崔莺儿始料不及的。成绮韵略微思考局势后,却发现,明朝与朵颜间的这一大片“隔离带”不都成了自己家的地盘了吗?如此一来,自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建设和发展它了,即使大明不同意又怎样,山高皇帝远,能奈我何?杨凌自然也知道成绮韵的想法,不过他无暇顾及这边的情况了,北征才是头等大事,那片草原,就交给他们三个打理吧。而且交给她们三个也很放心的。于是,在威武王领地内建造的北英城就改名为威武城了。至于现在,北英城自然是建在北英王新领地内的额仁达布散淖尔了,现在仍在建设中。因为局势的转变,在成绮韵的娇笑劝导和杨凌的温声私语下,崔莺儿也不得不无奈的换上男装,隔一段时间就去斡难城看银琦或者接她来北英城。虽然都是女人,但是在朵颜的地盘上,在各自的部下面前,两人自然还是要做做样子的。一开始还比较尴尬,后来,交往越来越频繁,姐妹感情自然是越来越深。特别是崔莺儿除了休息,基本上着男装,这让银琦总是回忆起曾经一起患难的点点滴滴……两座城池都还在建设中,不繁华,但很有朝气,淳朴的草原人民,关内赶来的商人,老百姓,匠工和士兵,都投入到了建设当中。
如果只是这样,崔莺儿还不算是特别好运,更好运的还在后面,北英侯被银琦女王赐封地。这样的大事,大明自然也知道了,虽然对于关外,收复河套已经很心满意足了,但是,如果朵颜以后也变成了鞑靼呢?虽然朵颜表面上很恭顺,但是毕竟山高皇帝远,谁知道以后会怎样?河套地区虽然富饶,但是却无险要可守。除了阴山这天然屏障,过了阴山当真是一马平川。“隔离带”的产生,马上引起了朝廷上下的注意,朝中立刻分成了三派,一派认为,既然已经给红娘子封了侯,为何她还要接受顺名王赠地?若不是贼心不减,那当如何解释?这一派以礼部尚书王华和一干老臣为头,他们只是从一个礼字出发,并无其他理由,而且也只是如此这般的谴责,真要说个所以然出来,倒也没有,难道要发兵关外?开玩笑,顺名王现在对朝廷恭敬有加,而且还是威武王的女人,师出无名呐。王华等一干老臣倒也没什么别的意思,只是觉得既然被朝廷封了侯,又赐了封地,怎么还能接受其他封地呢?至于杨凌一党,自然知道杨凌和北英侯那是什么关系,自然是力挺北英侯,兵部尚书杨一清和内阁三位阁臣(焦芳,梁储,杨延和)也是出奇的一致,同时摆出十二条不必干涉她与顺名王“私下交易”的理由。这次议论,第三派的中立派倒是占了大多数,塞外的事情,与我何干?这是大多数人的心声。后来焦芳暗下指点了王华,反对派自然是作罢。至于正德,自然也是知道关外的复杂关系,同时也明白“隔离带”确实是好事,既避免了河套地区与朵颜的直接边境接壤,而且河套地区因此更安全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何乐而不为呢?何况白衣军半数以上都是自己的士兵,总比素来反复无常的朵颜要安全吧?再加上他听说了朵颜内部都反对顺名王与北英王退婚。嘿嘿,有意思。两个女人……于是,正德年间最大的恶搞事件发生了。“鉴于北英侯在与鞑靼的战斗中的累累战果,而今,朕加封其为北英公兼玉骑大将军,统管后套区一切军务,拨银二十万用于北英城修筑,赐蟒袍玉带……”众臣皆是一惊,来了来了,开始胡闹了。果然,在最后,正德宣布:“朕亦闻顺名王与北英公的婚约之事,特赐金童赠顺名王,玉女赠北英公……”知道内幕的杨凌一党各个憋得满脸同红,送女人金童?送女扮男装的红娘子玉女?还有那玉骑大将军……而接到圣旨的崔莺儿则是颤抖着双手,满脸的郁闷,被皇帝赐了婚,还送玉女给自己……银琦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她拿着那金童,内心亦是矛盾和不解。而最痛苦的就是杨凌了,他一听完此事,气得浑身颤抖,还兄弟呢?这样整我?……至于成绮韵和阿德尼,听后先是一惊,这红娘子也太幸运了吧?然后又被正德的赏赐笑的喘不上气来。大明也不理会这里了,两道圣旨直接让红娘子做了北英公。掌管后套区军权可以无视,虽然没提到银琦赠给崔莺儿的封地。但却从侧面承认了她对额仁达布散淖尔以南,后套以北地区的封地,天大的好事啊!至于什么金童玉女的,倒是成了以后笑话崔莺儿的资本,哈哈……北英公的领地,就是以这样一种奇特的方式存在了,北英城也加快了修建速度。成绮韵自然知道这两边都默认的“隔离带”其实是为了缓解对对方的警惕,说白了就是双方在利用北英王,而她又何尝不是在利用这个契机呢?这所谓的封地太特别了,东靠原朵颜三卫领地,西临哈密卫,包括西河套的亦不刺山,居延海都在领地内,直接割断了大明与朵颜的所有正常交易。要北上或南下,必须经过这里,虽然东边努尔干都司也与朵颜接壤,但大的交易集市都在北英公封地的南面。如此一来,原大同等地自己的产业全部北上,将集市也全部设在领地内,韩老爷子的产业看来全部都得向西域发展了,嘿嘿。快成精的成绮韵研究了很多财神于永的生意经,她第一个发觉了这块充满商机的“隔离带”,也非常果断的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至于与哈密卫接壤的地方,自有明军调集边军把守,但她也设立了一个互市,专门与西域商人交易。如此一来,虽然是内陆,不能和万国通商,但却是实实在在的金三角了。生意盲崔莺儿自然不知道这些,但看着成绮韵这么忙活,自然也不闲着,自己的地盘这么大,自己才三万不到的白衣军,募兵自然是头等大事,她虽然不了解商业,但是征战多年的她却知道,地盘大了,得有兵来守,钱,她不愁,有成绮韵在,没钱那就是笑话了。至于阿德尼和她的雇佣兵,并不在白衣军的编制之内,她的手下已近六万人,但真正留在身边的连五千都不到。她的雇佣兵,现在又有了新的任务,西域!扮成商队,出西域十六国,风土,人情,事件,什么都收集,同时行走在偏处西北的瓦刺和北边朵颜境内。这些雇佣军,与原来在关内,从内厂分化出去的精英一样,也是直接为成绮韵服务,内厂精英则在关内,都听命于马怜儿,这二女可以说是成绮韵现在最得力的左右手了。雇佣军原来的任务就是挑起瓦刺和鞑靼的战火。现在鞑靼都没了,于是摇身一变,成了行走于西域的间谍商人了。无论关内关外,杨凌所有的地下势力全都是成绮韵一手接管,也无须报告杨凌,他的信任,也使成绮韵感动得死心塌地。不过,自打她来到关外,关内的事物都交给马怜儿和楚玲打理了,毕竟现在手下越来越多,生意也是越来越火,产业不计其数。自然把关内交给她们了,她们每月都会给她汇报,她也会给出一些意见,不过她也渐渐懂得了杨凌那套方法,放手让她们去做吧,事必躬亲肯定活活累死。何况她不止这两股力量呢。财神于永在南洋做得更是风声水起,他赚的钱,占了成绮韵所有收入的一半,这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但成绮韵不管他怎么赚来的,反正钱到了自己手里就行。于永从不管这些,他只知道赚钱,他可不会管钱,总是前手进了钱,后手就让成绮韵拿去了,他不管这些,似乎他只在乎赚钱的那种感觉吧。至于远在海外的间谍,则直接对成绮韵报道,特别是东瀛与高丽。而韩老爷子,则不在成绮韵的这个体系内。他自成一系,现在不做关外生意了,直接把生意放在了西域,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两件事,一是派间谍在西域活动,他的间谍和成绮韵在西域的间谍是互不知道的,虽然都是间谍,但韩老爷子是直接向杨凌汇报的。二是把赚的钱大部分送到杨凌府上,逢年过节送礼给杨凌一党的众人及朝中大臣。

虽然杨凌非常不满正德这过分的玩笑,但自己老婆的地盘,当然要好好护卫了,朵颜目前自顾不暇,明廷又不好出兵阴山,于是他从彭小羌的民兵里挑选了三万人去北英城。而正德呢,虽然很想看看两个女人的“动人爱情故事”,但也知道红娘子现在的重要,于是下了道秘旨给大同总兵王守仁,命他调五千精兵秘密去北英城听候红娘子调遣。自河套收复后,他这边军总兵也是不得空闲,河套区东临大同,护卫河套区东边就成了他的职责所在了,他也想过上书皇上,加强阴山防卫,可阴山绵绵,如何能防卫得了?自知道北英公不费一兵一卒,竟得到了阴山以北的大片草原,虽然仍没有战略要点,不过朵颜如果有逆心,还没到阴山自己就能知道消息了。可随之而来的寂寞又出现了,没了鞑靼,现在阴山以北有北英公,自己这曾经的九边之大同守将,现在是太孤独了。其实不光是他,努尔干都司以西,哈密卫以东,这一线的边军都寂寞了快四年了。不过,大明最精锐的边军可不像江南的油籽兵,他们仍旧每日操练,负责守卫的还是非常警惕,期待着远处能出现火光,能有马蹄的震动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