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具茨山龙脉呈祥有熊国话说炎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回具茨山龙脉呈祥有熊国话说炎黄
话说自人祖伏羲至无怀氏,历经一千八百余年之后,在中原一带生活的部落诸侯国主要有有娇氏、有隰氏、有辛氏、葛天氏、有熊氏、神农氏、朱襄氏、阴康氏、无杯氏,其中有熊氏诸侯国势力最强。这个有熊国的国君名叫少典。
由于此国的国民人人生的虎背熊腰,体魄健壮,对熊非常崇拜,所以少典就以熊为部落图腾,他们的国旗就画上熊的标记。这个少典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是炎帝,一个是黄帝。这炎黄二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继人祖伏羲之后,在上古时期的最主要两个帝王。因为有了他们的诸多发明,使我们中华民族迈入了空前的文明新阶段,为我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中华民族又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我们既然是炎黄子孙,不可不知我们老祖宗出生在哪里,更应该了解我们的先祖有哪些丰功伟绩。本书从这一回开始,将根据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首先探寻炎黄二帝的故里,然后陆续讲述炎黄二帝的诸多发明以及发生在他们那个时代的许多故事。
让我们先从史籍中记载的有熊国和炎黄二帝说起。
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帝王本纪》载:“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
《史记·正义》载:“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次子,号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母曰附宝”。
《世本·卷一·帝系篇》载:“少典生轩辕,是为黄帝。注: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都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这里的“都”,即都城之义。
《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这些史证说明炎帝和黄帝都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他们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其中炎帝年长为兄,黄帝为炎帝之弟。
让我们再来详细探讨一下古“有熊国”的具体位置。
因为黄帝继承父职当上了“有熊国”君,国的都城在“轩辕之丘”,所以黄帝的国号为“有熊”,黄帝的名号又称之为轩辕黄帝。基此,我们可以将“有熊国”所管辖的地域称之谓“轩辕之域”了。那么,这个古“有熊国”即轩辕之域的具体范围在哪里?
汉·戴德著《大戴礼记》:“(黄帝)有圣德,授国于有熊。郑也,古有熊之墟,黄帝之所都。”
晋·皇甫谧著《帝王世纪》:“黄帝有圣德,授国于有熊,帝之所都。”
西晋·司马彪著《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新郑县,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
宋·乐史著《太平寰宇纪》:“新郑县西南九十里,旧二乡今四乡,黄帝都于有熊即其地,又为祝融之墟,于周为郑武公之国。”这里对“黄帝都于有熊”写的更加详细,言明黄帝之都在“新郑西南九十里”。这里讲的“黄帝都于有熊”和“有熊”在“新郑西南九十里”是指距新郑老城西南九十里,实际上是指今日新郑区界的最西南边界处,边界外就是今日的河南省禹州市界了。
从各种史书记载,上古人类大多依山临水山阳而居,所以我们还应从有山有水的地方进一步探寻古“有熊国”的具体位置。让我们看一看新郑西南九十里一带的地理环境。
让我们先从嵩山说起。
在嵩山的东南分布着两座绵延的大山,东北的一座叫具茨山,西南的一座叫箕山。两山之间是发源于嵩山的颍水,由西北向东南流入淮河。在颍水上游的箕山和具茨山范围是登封、禹州、新密、新郑四县市的交汇处。在这两座绵延的大山之间,又分布着众多的古文化遗迹,有的在这座山,有的在那座山,而这些山头又分别属于不同的县市管辖。
在第一回中我们曾讲到人祖太昊伏羲出生在箕山山脉的方城山,箕山在禹州市西部。而具茨山主要分布在禹州的西北部、北部、东北部和新密的南部、东南部及新郑的西南部。具茨山古称大隗山。史书中关于大隗山是黄帝故里的记载甚多。主要论述有:
《庄子》:“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之山。”
《汉书·地理志》:“密县有大隗山”,“黄帝登具茨之山,升于洪堤上,受神芝图于黄盖童子,即是山也。”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大隗山在县(密县)东南五十里,本具茨山,黄帝见大隗于具茨之山,故亦谓大隗山,潩水出于此。”
明·天顺五年李贤《大明一统志.山川》:“具茨山,在新郑县西南四十里,又名大隗山。《水经注》曰:‘黄帝登此山,升于洪堤,受神芝图于黄盖童子’。今其山,有轩辕避暑洞”。
清·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大隗山,在禹州北,亦曰具茨山”。
《开封府志》:“大隗山在禹州北四十里,接密县东界、新郑县西南界,有轩辕避暑洞,其巅有风谷”
属于具茨山脉并与黄帝活动相关的山岭有:
风后顶位于新郑西南15公里,为具茨山之主峰,其顶为黄帝“拜黄盖童子处”。
大鸿寨山以黄帝大臣大鸿而得名。清·蒋廷锡编《(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大鸿寨山,在禹州东北四十里,即具茨山之别峰,与密县、新郑相错。昔黄帝臣大鸿氏顿兵于此,故名。”
崆峒山在具茨山西麓。明·成化年间《河南总志》:“崆峒山,在钧州(即禹州)西北五十里,上有逍遥观。”
大仙山在具茨山南麓。明·成化年间《河南总志·山川》:“大仙山,在钧州(即禹州)西北五十里,相传黄帝修炼之处。”
据考证,黄帝战败蚩尤后即将有熊国内的八座山峰分封给有功的大臣,并以大臣的名字为山名,这八位大臣和山名分别是:具茨山、大隗山、大鸿寨山、力牧山、风后岭、常先山、武定山、秦騩(音龟)山。其中大部分在禹州景内。
通过上述论证,黄帝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在新郑的西南、密县的东南和禹州的西北部、北部、东北部,亦即横跨上述三县市的具茨山脉一带,这里应该是古“有熊国”的位置,只是后来历代的行政区划把古“有熊国”划入不同的县市。
从古“有熊国”的地理位置还可以看出,它北面背靠中岳嵩山,东南面向千里平原,颍水上游贯其中,颍水之东是具茨山,颍水西侧是箕山在这史称“轩辕”的地方,土质肥厚,适于耕种;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溶洞密布,河水长流。正是这样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古人提供了生存繁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的条件。所以后来历代史者写史书时称此地为“轩辕之域”。由此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轩辕之域”则主要是指今日的禹州、新郑、新密三县市交界处的一大片地域。如果再根据史书记载的黄帝“首山采铜铸鼎处”并参照多年来发掘的上古文化遗址推论,广义的轩辕地域应涵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漯河与平顶山以北,洛阳与汝州以东,京广铁路以西地区。此区域内最大的名山是中岳嵩山,海拔1369米。这里的“轩辕之域”只是指“有熊国”而言。根据史籍记载,炎黄二帝时已统一了上万个部落方国,其地域东到山东等沿海地区,西到甘肃的平凉以西,北到今日的蒙古一带,南到湖南省的南部。
有熊国的范围既然已经确定,那么有熊国的国都在什么地方?
据说书的实地考察,在今日禹州市浅井乡的爱鹤坪自然村,世代相传是轩辕黄帝京都轩辕城。此村北面1.5公里为云雾山,云雾山海拔近900米,山下北面约2公里即为新密市界;村南约1公里为青龙山,西面1公里为崆峒山逍遥观,东面5公里为大鸿寨山。围绕四山古传有青石城墙,有四座城门,至今当地仍有地名北寨门、南寨门、西寨门、东寨门。其中北寨门位于云雾山半山腰,石寨门毁于1958年,南寨门又名中华门,在青龙山半山腰,此处遗留有寨门青石柱座,西寨门位于崆峒山逍遥观所在的后顶,现遗存有石寨门部分寨墙,高约3米;东寨门在大鸿寨山山下山谷处,在山谷两侧的山上遗留有数公里不太完整的石城墙,高度3米2米不等,城墙厚度约2米多。因为城墙建在陡峭的海拔近千米的大鸿寨山峰谷之间,酷似中国北方的长城,气势十分壮观。
据当地村民讲,爱鹤坪自然村的村名源于黄帝喜爱仙鹤。此村南面原是一座大湖,湖水早已干涸,但在此村东面1.5公里仍有一水库,名字叫书堂山水库。相传黄帝养了一对仙鹤,每当朝臣参见轩辕黄帝时,仙鹤鸣叫三声并为轩辕黄帝放哨,故得村名流传至今。
据禹州北部当地村民世代传说,在爱鹤坪自然村南,有.轩辕黄帝宫,因洞门扁平,当地群众又称四扁洞,洞口处两边有一对自然形成的石狮把门,相传这是黄帝养的一对守宫神狮。洞大如广庭,可容数十人。在洞外20多米处,有一方正巨石,面积有10多平方米,轻击此石,回音响彻山谷,相传这是黄帝召集大臣开会敲的方神钟。
在距黄帝宫西南约100米的另一山头上,有一洞,名曰.老龙洞。此洞大如广厅,高约六七米,长宽六七米,可容上百人,传说这是黄帝召见群臣议事的地方。在爱鹤坪自然村旁有一洞,洞深约500米,洞道曲折,有时洞大如广庭,有时洞道只能容一人通过。里面有一侧洞室,面积约10多平方米,内有一块平滑的条石,相传这是黄帝正妃嫘祖的床。洞尽头有洞孔向上,通向一处小山头。
在禹州城区西北25公里的崆峒山南面峭壁上,坐落着号称“天下第一观”的逍遥观。这里山色秀丽、怪石嶙峋,山壁陡峭、沟壑纵横,奇峰竞秀、溪水潺潺,被称为“轩辕枢纽之灵地”,即史书中所讲的“黄帝问道、修道”的地方。
在逍遥观东北角有一山溪并形成三潭。因山石颜色为白、黄、黑,故称上部为白龙潭,在中部为黄龙潭,在下部为黑龙潭。在黄龙潭西侧半山腰,有一洞,名曰:“黄帝避暑洞”。洞深2米,洞宽1.5米,高约2米,大小能容四人。洞内常年恒温保持在15℃-20℃左右,夏季冷气外流,冬季暖流外出。
在附近还有黄帝观星台、八卦洞、神仙坡、黄帝升天舍身崖、大鸿寨等许多与黄帝有关的遗迹传说。
在具茨山的北侧是郑州的新密市。在新密市的刘寨乡境内,有一山青水秀的风景区叫云岩宫,又名轩辕黄帝行宫,此宫建在山崖上,因黄帝“以云纪事”,所以后人也称之谓云岩宫,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说这里是黄帝立宫建殿、练兵讲武、研制八卦阵图的地方。
轩辕黄帝行宫坐北面南,依山傍水,下为武定湖。湖水粼波荡漾,堤岸绿柳相映。山门两侧的山岩均为自然的“上水石”构成,山岩上苍松翠柏四季常青。与山门隔湖相望的是三座鼎足而立的山寨。近前的左右各一个,犹如宫阙,左边曰柏树坡寨,又名黄帝点将台,山寨四周环水,翠柏笼罩着寨墙;右边曰泉源寨又名黄帝饮马泉,寨北侧一池泉水从寨旁流过,注入武定湖中。中间的一座叫黄路坡寨,恰似一道屏风,与另外两座山寨一同拱卫着轩辕黄帝行宫。三寨中间有四股流水汇集成湖,故名为武定湖。
轩辕黄帝宫(云岩宫),经唐、宋、元、明、清历代重修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保留着原有的面貌。行宫由三进大院组成,前为山门,山门中为宫门,左为轩辕门,右为讲武门。山门上面为殿阁式钟鼓楼。进山门后是四师殿,殿前立有四通高4米余的石碑。其左边一通是唐代独孤几的《云岩宫风后八阵图记》碑。东院有轩辕黄帝洞和黄帝殿。黄帝洞内塑有黄帝、风后肖像。西院为讲武场。从四师殿向北登上十三级台阶是三清殿,殿内有八根红朱木柱,柱上雕龙盘绕。殿后有拜殿与其相通。三清殿东西厢房为藏经楼。由三清殿再登上十三级台阶是玉皇阁,阁前东有火神殿,西有祖师殿,玉皇阁后边是御花园,东有观星台、讲武亭、嫘祖殿等;西有讲武台。
黄帝行宫内现存唐代军事家独孤几《云岩宫风候八卦阵图记》碑,此碑详细记载了黄帝和他的大臣风后研制八卦阵图,“用经略北清涿鹿,南平蚩尤,底定万国”的史迹。被发现的《风后八阵图》现存于轩辕黄帝行宫内,其图共分九幅,一幅为八阵正图,其它为八个阵式,即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蟋蛇阵。图中均以“中军”为核心,按对敌作战方式布阵,每个阵式都附有文字说明,详尽地介绍了在特殊环境中的每个阵式进攻或退守的战术应用。唐·独狐几在《云岩宫风后八阵图记》的碑文中说:“风后八阵兵法图,斗具将发,然后合战驰张,则二广迭举,犄角则四奇皆出,必使陷坚阵,拔深垒若星驰天旋,雷动山破”。此图被列为河南省重点保护文物,由专人妥善保管。

在轩辕黄帝行宫附近,还存有许多黄帝遗迹。黄帝行宫东行1.5公里有黄帝拜力牧为将的“力牧台”,又名“熊台”、“拜将台”;黄帝行宫东行1公里有黄帝养马的“养马庄”;东南5公里处有黄帝存放粮草的“草场岗”;南行0.5公里处有黄帝率师途经的“黄路坡”,西南行2公里处有黄帝溜马的地方“马骥岭”,西北2公里处有黄帝屯粮的“仑王庄”,北10公里有黄帝立旗的“摩旗岭”和议事的“议事台”,东北四公里处有以黄帝大将、风后命名的“大鸿山”、“风后岭”。风后岭上有轩辕黄帝庙。
在黄帝行宫附近的黄帝正妃嫘祖桑园,树茂林密。相传嫘祖在此教民养蚕,由嫘祖亲手种桑3000亩存留至今,现已成为有全国特色的农业生产工具桑杈的生产基地,又是闻名全国的桑果园。
这里再讲讲轩辕黄帝在新郑的胜迹轩辕黄帝庙。
与禹州市东北部毗连的新郑市之间是具茨山,其主峰名曰风后岭。这里距郑韩古城之西15公里。风后岭巍峨险峻,嶙峋峥嵘,峭壁耸立,洞壑迂回。峰高1166米,古有“中天一柱”之称。清.乾隆《新郑县志》载:“庄子似以人名名山矣,故风后岭,亦取黄帝六相之称”。《帝王世纪》载:黄帝“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风后在辅佐黄帝战败蚩尤统一中原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所以黄帝就把这座号称“中天一柱”的风后岭主峰封给了风后,自此,具茨山的主峰名曰风后岭,在前几年,新郑人将风后岭更名为“始祖山”。
沿风后岭东坡,踏登3000多台石阶,在绝壁之上有一洞名曰“嫘祖娘娘洞”。相传这是黄帝正妃嫘祖曾住过的地方。在风后岭南面,有一四壁陡峭的山峰,峰顶有一小庙,相传这是黄帝三个女儿的梳妆台。
在风后岭上屹立着一雄伟辉煌的建筑群,这便是号称“中华第一大帝”的轩辕黄帝庙。轩辕黄帝庙始建于何代不详。自汉代至清代,屡毁屡建,现存的是清代建筑。大庙坐北朝南,由山门、中殿、后殿组成。庙院内有参天古柏和数十通石碑。山门前左右有巨石两块,石中央有方孔,传说是黄帝树龙旗的旗杆基座。中大殿内塑有轩辕黄帝与他的大臣风后、力牧、常先、大鸿像。后大殿塑有黄帝与正妃嫘祖像。大殿门前两边,一是黄帝观日台,一边是嫘祖观月台。整个大庙被群峰环抱,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
出轩辕黄帝庙山门,东行约里许,便是古称的“九华山”。九华山有“九龙菊”,其叶似龙爪。九华山悬崖绝壁处有一临涧巨石,见方约10余米,悬于涧沿,石壁缝中长有两株碗口粗酸枣树,因连理在一起,人称“夫妻树”。
轩辕黄帝庙自汉至今2000多年来,每逢农历三月三“上巳节”,从全国各地来朝拜轩辕黄帝者络绎不绝。
书说至此,说明炎黄二帝的故里,就是在今日河南省新郑市、新密市和禹州市无疑。说书的再在此举出两个有关上古文化遗迹的实例,或许会对证明具茨山是炎黄二帝故里更有帮助。
一、破解石刻符号之谜。
2004年春,禹州市市北具茨山一带的跑马岭、棋盘山、九星山等地新发现了500多处神秘石刻符号,吸引了许多专家和新闻媒体的关注。这些神秘石刻符号,大的有数十平方米,小的形如棋盘。符号以圆点、直线和其它形状组成,变化十分丰富,有着独立而严密的体系。在有的山体岩石上,还刻画有河流、湖泊的平面图,也有立体的水坝、河湖模型,这些石刻,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说书的应当地政府之邀,曾亲往考察,仅在跑马岭的两面山坡约25万平方米的山体上就发现了300多处神秘的石刻符号。此山海拔高度约700余米,毗邻新密市境。这跑马岭是几道光秃秃的山岭,山顶比较平缓,在主岭的上部和岭侧坡面上,及另一山坡的坡项和山坡的斜面处,散布着星星点点的许多青色或灰白色的岩石,在这些岩石中,只要是比较平整的石面上,大都刻有神秘符号。刻有神秘符号的石面,最大的约2米×2米,最小的有0.皆指地上的裸露部分),石块的上面距地面大都在30-50公分之间。符号以圆点、直线、斜线、方形小坑和圆形小坑等组成不同的图形。这些图形有的已经风化,但仍可辨认其原来形状,并且有许多图形十分清晰。圆点的直径有大有小,一般在2厘米左右;直线的宽度一般在1厘米左右;这些圆点和直线的深度一般在0.5至1厘米之间;这些圆点按上中下三排有规则的排列,每排为10多个不等;在这些由圆点组成的图案旁,大多有一条长约40多厘米的直线及斜线通向一个边长约4至5厘米的正方形凹坑,深度约米,有的再通往一个直径约3至4厘米、深度为米的圆形凹坑。有的图案呈“棋盘形”,一般由5~7根横线和5~7根竖线组成,方格大约在5厘米见方。根据石面大小,大的石面分布有3~6组不同的图案,小的石面有的只有一组图案,图案都由圆点或直线等组成。绝大多数由圆点组成的图案分为两排,每排7个圆点,也有每排6个的。在距此山约10公里的玉皇顶,也有少量由圆点组成的星形图,下面是说书的拍摄的照片之一:
这张照片拍的是:在一块裸露在坡面上的长宽各有两米多的圆拱形山石上,共刻有明显的符号5大组,另有一虽然风化但可以辨认的长方形。请参看按照片绘制的石刻平面图及照片:
图7,一号石刻照片及平面图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第1组、第2组和第5组符号(局部照片及其它众多照片省略)。
具茨山神秘石刻符号发现后,2004年3月12日,首次将神秘石刻符号推向媒体的禹州人刘俊杰,与河南省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张新斌所长和李立新博士及新闻媒体亲临具茨山进行考察,《大河报》于3月13日A03版作了如下报导:专家认为:“从具茨山上现存的刻画符号来看,有的符号在不同的地点多次出现,应当具有特定的意义。这些符号可以认定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岩画,但这里的岩画与其它地区的岩画相比,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较为分散,二是不像其它地区的岩画那样涂抹有颜料,三是其它地区的岩画多为动物形状,具茨山的岩画大多为几何图案。这些几何图案是否是早期文字雏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两位专家还认为,目前岩画分为北方体系、东南体系和西南体系,这些岩画多为祭祀所用,此次具茨山发现岩画,跟人类早期文字可能有一些联系,有望改变现在对岩画的分类,可以自成‘中原岩画‘体系。”
但以作者之见,具茨山之神秘石刻符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岩画,它比那些以动物或祭祀为体裁的岩画所表现的含义要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加含蓄、更加神秘。正如前面《大河报》所载,考古专家认为具茨山所发现的石刻符号与其它的岩画有三个不同点,特别是其几何状的图形。作者认为,这些符号的每一个圆点,每一根直线、斜线、方形坑、圆形坑、每一个如棋盘状的图形及其它线形,都必定有着特定的含义,它应该与文字、易学、天文历法有关(参看图8、图9)。
图8、白虎星宿画像石,系东汉(公元25—220年),1935年南阳市采集,藏于南阳汉画馆。
图9、苍龙星宿画像石,系东汉(公元25—220年),1935年南阳市采集,藏于南阳汉画馆。
二、破解具茨山大型聚落群遗址之谜
继具茨山发现大规模神秘石刻符号之后,在具茨山东边山系的玉皇顶老山坪处,又发现一座规模巨大的大型聚落群遗址。这里说的“新发现”只是以首次被人们所重视而已。因为无论是神秘石刻符号,还是大型聚落群,对当地山民而言,他们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了。河南《大河报》于2004年3月13日刊载了一篇短文:“具茨山惊现大型聚落群—专家昨进山探秘”,并将此聚落群誉为“高山王国”。据报导:“进山探秘的文物考古专家分别是中国太平洋学会黄河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省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省社科院历史学博士李立新。”下面是对考察的具体报导:
“在老山坪的连绵群山中,环山峰的石砌‘城墙’环卫的聚落群出现在眼前。老山坪海拔765米,四面均为悬崖峭壁。该聚落群遗址共有7个中小群落组成,石砌‘城墙’跨越了5座山峰,把7个聚落全部包围起来。两名专家测量了一座残存石屋宽4.65米,残高1米左右。在中心聚落的一块巨石上,还有一处圆孔。专家从聚落的结构和规模上分析,在此居住的应当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圆孔可能是插旗用的。在聚落群间,专家还见到了一扇半损的石盘,石盘中有圆孔,正面刻画有上百处凹进的圆点。刘俊杰(带领专家上山的禹州人)推测说,这扇石盘类似于日晷,圆孔内**棍子可测日影用于计时。
初步探访结束后张新斌所长分析说,老山坪上的大型聚落群具有军事性质或城堡性质,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且有内外城之分,这么大型的聚落群遗址对研究具茨山文化具有相当的价值。具茨山位于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区,且历史上记载人类祖先最早在山上居住,后来走下平原,这些聚落有可能是人类早期的建筑群遗存,也可能被后人加以利用过。”
说书的曾应禹州市人民政府之邀,曾亲到具茨山对聚落群进行考察。如上面报导的内容外,再作以下补充:
首先从老山坪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说起。老山坪东面紧临具茨山的玉皇顶,玉皇顶的东北面与新郑市的风后顶相对,两者的直线距离不到3公里。风后顶原是因黄帝的大臣风后而得名,前几年新郑人将风后顶更名为始祖山,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炎黄子孙的寻根圣地。根据史籍考证,炎黄二帝都是古“有熊国”国君少典的儿子,而古有熊国就在具茨山的周边地区,其主要活动区域在今日的新郑、新密、禹州市。据考证,玉皇顶也因黄帝而得名,而老山坪的西边就是黄帝的另一大臣大鸿屯兵的大鸿寨山。
据考察,老山坪东西两面的山顶有狭窄山道与其它山岭的顶部相连,南北两面为悬崖峭壁,地势十分险峻。据随行的当地村书记讲,古城墙约有10公里,护围着7个山头,有一座比较完整的小城门,残存的城墙高的有3米多,低的有数十公分,厚度在1.5米到2米之间。所有城墙及古聚落群均为石板块推砌,没有灰泥痕迹。残存的房址高的有2米多,低的有数十厘米,墙的厚度在40厘米左右。7个聚落群均分布在坡度较缓的山脊两侧。在聚落群的所有地方,土质肥厚,无有树木,野草和小灌木丛生长的很旺。在古城围护的山沟里,溪水常年不断,山的半坡处,有一泓小泉,即使是干旱年份,也从不断水。因为有水源,加之土壤肥厚,这为古人狩猎和农耕提供了良好条件。虽然现在这里没有树木生长,这可能是后人破坏的结果,但在古代,这里肯定是布满了森林的。
由作者拍摄的部分照片如下:
图10、部分残存城墙
图11、部分古聚落群及城墙残址
根据作者实测,大部分房屋残址的外围在4米左右见方,也有近9米×5米的。更有一处特大的房屋遗址,东西长20米,南北宽13米,平面结构比较复杂,但看不出大门的位置。其中东西两侧各有一南北长11米、东西宽5米的大房间;在南北两侧各有一东西为7米、南北为5米的小房间。此遗址有可能是部落头领居住。
从实地考察看,老山坪这处古聚落群的规模之大,在国内可说是非常罕见的。在上古时候,人们不可能像现在一样,每间房屋只住两三口人。像这样每间房子净面积至少有十五六平方米的石屋,大人小孩住上四五口人是没有问题的,如此计算,500多座石屋,大概要住上两三千人。就以修建周长约20华里的石城墙来说,如果不是动用众多的劳力和耗费很多的时间,是根本修建不起来的。到底此聚落群修建于何时?当地村民说,从祖辈上传下来,都说是黄帝时留下来的。传说只能是传说,真正的答案必须经过考古学家的考古验证。像这样大规模的聚落群,肯定在遗址内留下大量的各种物品,作者相信,通过以后的考古发掘,老山坪古聚落群遗址的谜底一定会打开。
这正是:龙脉呈祥具茨山,炎黄二帝父少典。
祖宗故里胜迹多,且莫人为论区县。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次发表:第十四回游华阳妃生炎帝遭父嫌寄居姜水欢迎评点收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