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重农事五谷丰登 创集市贸易始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回重农事五谷丰登创集市贸易始兴
且说有年受父命当上宛丘国君,由于他对火十分崇拜,认为火可以使人熟食,火可以抵御寒冷,用火可以清除杂草,从事农耕,所以就“以火为纪”,将火作为部落国“图腾”,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国徽,并且在所有旗帜上都画上一朵熊熊燃烧着的火的图形,而任用的一切官职,也都与火字有关。正因如此,人们就称他为炎帝了。
常言道:英雄要有用武之地,更何况是一位国君。因为国君的权力是不受制约的,他要是一心为国为民,国家则昌盛发达,人民则丰衣足食;如果他荒淫无道,残害百姓,则或被国民推翻,或被他国灭亡,而民众则必受生灵涂炭之苦。
炎帝自然是一位有道明君。他当上国君后,就颁布命令:春夏之间,正直万物生长繁茂之时,山林不可砍伐,渔猎必须禁止,让万物休养生息,大量繁殖,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食物。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教育人们,要保护环境,要维护生态平衡,使资源得到永继利用。
炎帝还将自己发明的耒耜在宛丘国普遍推广,并号召人们大力饲养耕牛。用牛拉犁耕地,不仅是大大减轻了人们的体力劳动,关键是可以扩大耕地面积,以较少的人力干更多的农活。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人口和一年只收一季的谷物,还是满足不了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打猎吧,野兽也日益减少,充其量也只能是对人们食物的一种补充;而养的马主要是让人骑的,养的牛,又是为了耕田的,那些猪呀、羊呀,鸡呀,生长的也都很慢,也根本不能作为人们的主食。炎帝想来想去,还是将目光放在土地上,放在五谷的种植上。
炎帝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地力,将农作物的种植由一年一季改为一年两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用了数年时间,走遍了宛丘国的山山水水,考察各地的土壤和水利状况,并研究了先皇伏羲传下来的《河图》、《八卦》、《太昊历》。于是就命大臣司怪负责占卜,也就是用火煅灼龟甲,从龟甲上的裂纹情况推测吉凶;又命大臣巫咸、巫阳负责用蓍草占卦,进而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一部为发展农耕的《连山易》和《太初历》。这部《连山易》一是重天时。即注重研究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规律,并研究气候和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和家禽、家畜的影响;二是重地利。注重山川地貌、地势高下及河流湖泊、土壤肥瘠的研究,以决定人们的居住环境和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三是对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也就是对各种农作物适合在什么气候、什么地方、什么土壤条件下种植,它们在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进行田间管理,什么时间进行收获。因此在史书中说:每当春天来临,炎帝即“教民耕稼”、“宜植五谷”;每当夏天来临,即根据“百物茂长”,教民“耜以起土”进行中耕;每当秋天来临,当“秋实以满”之时,即教民“始知棵”进行适时收割;每当冬天来临,即教民“耜柄以为耒”,修理农具以备来年使用。
人们说:实践出真知。为了实现一年能收获两次谷物,就必须研究农作物的生长特性。炎帝在自己居住的“宫庭”附近,开辟了一块五谷实验田。这里的宫庭,实际上是数十间石墙草顶的房屋,而这些房屋与百姓们住的完全一样。在实验田里,炎帝不仅要亲自下田耕作,还让他新婚不久的妻子,即赤水部落国诸侯的女儿听沃与他一起下田劳动。他们在这块实验田里,按季节种上了麦、稻、粱(高梁)、黍(谷)、菽(豆)和各种瓜果蔬菜,通过对各种作物生长环节的细心观察,发现在麦子成熟后立即进行收割,并抓紧时间耕地,还可以种植稻谷、高梁、黍谷、菽豆,这样一来,一年中就有了两个收获季节,即麦收和秋收。而一块土地上,一年就可收获两次谷物,使粮食产量成倍提高。炎帝立即将这种耕作技术在宛丘国和有熊国进行推广,使人们的食物来源有了充足的保证。所以,在今日河南省的淮阳,还留下了炎帝时的“五粮台”胜迹。
在炎帝大力开展农业研究的同时,他的一位臣子名叫赤冀,则研究出了“断木为杵,掘地为臼”,即发明了可以去除谷壳的石臼。这种最原始的石臼,就是在一块大石上,用比这块大石还要坚硬的石头凿出一个比较深的圆坑,再用一根端部砍削为半圆形的木头作为杵(音储),即捣物的棒槌。人们将稻类等谷物放入这个石臼内,然后手举木杵槌击稻谷,就可以将稻壳剥离,这种过程也叫舂米。当人们有了金属工具后,就将石臼制作成一个圆柱形,可以移动,这样的石臼在今日的一些山区农村仍然可以见到。
这位赤冀的另一发明是制作出耘耨。耘乃除草,耨是除草的工具,即对田间中耕除草的工具,也就是后人使用的锄头。
赤冀的第三项发明是掘井。此时陶器已得到广泛地应用,有了井,人们可以用陶罐打水,解决了处在无山溪河流地方的人们人畜用水的困难。
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大大提高,人们也有了各种食、用不完的剩余物资,炎帝就在人口相对集中的部落开创了集市贸易。这种集市的时间定在日中,也就是每到太阳当头的中午时分开市,这大概是为了方便距集市太远的人们而定。开始时,人们是以物易物,也就是用物品换物品,这些物品无外乎粮食、兽肉、鱼虾、兽皮、麻制的衣物、丝织品、陶器等各种生活用品,因为各地的气候、地利不同,所以物品也非常丰富多彩。
后来,炎帝发现这种以物易物的贸易形式既不便于国家和个人对财富的积累,又因为在部落国里面,有许多不直接从事农耕的人们,例如管理国家政事的官员,为国家、为人们祈福禳灾的巫师等等,他们拿什么去换取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呢?对百姓们硬加摊派?那是万万不行的,这样会挫伤百姓们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积极姓。想来想去,炎帝想出了一个办法,即找出一种比较稀有也比较贵重的“东西”,用它换取各种各样的物品,并将人们拿着“东西”去换物品,称做是“买”;而将手中的物品换来这种“东西”称作是“卖”。
可是用来交换物品的这个“东西”用什么最好呢?这种“东西”不仅要比较稀有、比较贵重,而且还要轻便、不易腐烂、容易保存。有一天,炎帝来到了颖水河边,突然在河滩上发现了许多贝壳,他喜出望外。心想,如果用这种贝壳作为交换物品的“东西”,岂不是又轻便、又结实、又容易保存?如果在贝上凿一个孔,还可以用绳子把它们穿起来,人们携带着也很方便。可是,这种河蚌贝壳既不贵重,又不便国家对其管理。因为人们只要去到河边,就可唾手而得。如果用这些色彩并不鲜艳的“东西”去交换人们的各种物品,人们也不认可。如果强制推行,引起民怨自不必说,但这种“东西”,只要是有河湖的地方,可说是附首皆是,人们只要去把它捡来就去交换物品,国家又如何能加以控制?这时,他忽然想到在父亲那里曾见到过几只五彩贝壳,父亲爱如珍宝。据父亲说这种贝壳是出产在东海,如果用这种贝壳拿来交换物品,人们肯定喜爱。于是炎帝就命令上相赤正,亲自带领100名兵士,骑着马到东海采集五彩贝壳。

两个月后,赤正一行人马返回宛丘。炎帝命人将贝壳按大小和色彩不同分成五个等级,等级不同其价值也不同。炎帝将这些五彩贝按级别、按数量定期分发给宫庭官员和从事公益事业的人员,于是,这些贝壳就成了这些人的薪俸。薪乃柴也,俸乃禄也。这时他们便拿着这些贝壳到集市上买回生活用的柴米用品,而人们也争相用自已的农副产品交换这种贝壳,于是贝就成了“宝”了。而这种“宝贝”既是从事公职人员的薪俸,又是国家和百姓积累财富的手段,这种贝壳就成为古时候的货币。从炎帝开创集贸市场以后,又历经夏、商、周,直到春秋战国之时,才废贝为钱,也就是用铜铸成的钱代替了贝作为货币。
为了教民农业技术,炎帝命大臣屏封根据《太和历》作农书,将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技术进行大力推广。还命另一位名叫白阜的大臣,度量山川形势及气候寒热作出农业区域规划,以指导人们农事活动。炎帝又亲自颁布诏书,以教化民众,其诏曰:
唯天生民,惟君奉天;邦之本为民,民以食为天;君奉天而事民,民无食而世乱;衣之裳兮,民知羞避。挡风御寒,民不能离。丁壮而不耕,民则受其饥;女当年而不织,民则无其衣;无衣食而无天,无天而天下亡矣!是故,农时不怠,丁壮当耕;积麻为线,女当勤织;衣食丰足,百业乃兴;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由于炎帝修德行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宛丘国的国力日渐强盛,周围许多部落方国皆来归顺。在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山东的阳谷一带有一个宿沙部落国,这个宿沙部落国的国君名叫宿沙氏,他发明了一种“煮海为盐”的方法。开始时,他是将海水放在陶盆中,用火对海水加热,使其蒸发以获得食盐,但在海边薪柴很少,并且效率太低,后来他发现海水退潮后,不一会太阳就把岸边的滩地晒干了,于是就想利用太阳的热量蒸发海水以制盐。经过多次实验,最后选择了一小块地面是粘土的滩地,他将这块滩地的周围用泥土堆了一道不高的小堤,当海水涨潮时,海水漫过小堤,当海水退潮时,海水就有一部分留在堤内,海边上阳光和风力使留在小堤内的海水蒸发的很快,不等再次涨潮,堤内的海水已经干了,呈现出来的就是白花花的海盐了。用这种晒海水的方法生产食盐又快又省劲,比用陶盆煮盐的方法,其功效不知提高了几千几万倍,而本国国民的用盐量还不及盐产量的万一,于是这位宿沙国王就在想如何给这些盐找一条出路,也就是说,用这些盐到哪里换回来一些自己需要的物品。
这个宿沙氏早就听说在中原地带有个宛丘国,宛丘国的国君炎帝是一位有道明君,并且听说炎帝种的五谷粮食非常好吃,不像本国人,天天都以鱼类水产为食,人们早就对这些水产品吃腻了。特别是这些水产品,如果稍不注意,人们吃上那些有毒的或变质的鱼虾,轻则一场大病,重则就要了性命。想到这里,他就决定要亲自到宛丘国一趟,想亲眼见见宛丘国的国君炎帝。宿沙氏心想:如果他们同意用他们的粮食换我们的食盐,我们就加入他们宛丘国好了。在作了一番准备之后,宿沙氏挑选了一百名身强力壮的年青人上路了。因为海边上的人们是不善于养马的,他们没什么运载工具,只好依靠人力了。宿沙氏让70名年轻人每人挑一担食盐,20人每人挑一担晒干的鱼虾海贝,下余的10人,每人挑一担五彩贝壳,宿沙氏则步行带队。他们晓行夜宿,走了将近一月,才到达宛丘国。这一天炎帝亲自接见,并设宴款待远方来的客人。宿沙氏向炎帝说明来意,炎帝十分欢迎,并答应接纳宿沙国加入宛丘国部落联盟,乐意用五谷换取宿沙国食盐和海产品。
自此,宿沙国的人也第一次品尝到麦子面做的馍馍、稻米做的米饭和各种豆类做的饭食;而宛丘国的人民也第一次品尝到放了盐的肉、菜吃起来是那么有滋有味。炎帝不愧是一位仁义的国君,在宿沙国国君临走时,他赠送宿沙国国君良马十匹,耕牛50头,其中一匹马作为国君的坐骑,另外的马和牛全都驮上麦稻等五谷粮食。炎帝还详细地询问了宿沙国的气候和地利情况,认为他们那里种稻最为合适,于是又赠送他们六部耒耜,六部连耞等农业生产工具。为了教会他们种稻和使用农业工具,又派了两名精通农耕的壮年男子,与他们一起回归宿沙国,帮助宿沙国发展农业生产。自此,宿沙国年年向宛丘国进贡一些海产品,而食盐又作为宛丘国国家控制的商品,炎帝也按其价格,用马匹、耕牛、粮食和麻布与其交换。随后,这位宿沙氏又联络更多的沿海部落方国加盟宛丘国。
此时,炎帝还命一个名叫屏风的人创作《穗书》,亦即指导种植五谷的书。命一个名叫邢夭的人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即由这个邢夭创作了以用犁耕作的音乐和咏唱五谷丰收时的歌曲。
炎帝还命臣子白阜,用中空的木头联合起来制作了比过去大得多的方舟。还让他乘着方舟去到很远的地方,并由他绘制了四海之内的地形图,这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有关地图的记载了。
据史书记载,炎帝领导的宛丘国,其活动地域南至交趾安南(今广东、广西和云南),北至幽都(今北京一带),西至三危(今青海一带),东到阳谷(今山东沿海一带)。
因为炎帝对农业发展作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所以后人称炎帝为神农氏。
这正是:炎帝不愧称神农,麦稻一年两收成。
日中为市倡贸易,以贝为币商业兴。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次发表:第十七回大雷电环绕北斗有熊国黄帝诞生欢迎评点。推荐、收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