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涿鹿大战诛蚩尤荤粥兴兵犯冀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宏扬中华文化揭示上古秘史
欲知华夏根基请读传世巨著
中华上古传奇(又名中华上古十二帝)第一部三皇传奇
这部书系作者周光敏历经六年时间,在参考《四库全书》内百余部典籍而创作,系统讲述了上古时期自人祖伏羲、女娲、炎、黄二帝、少昊、颛顼、喾、挚、尧、舜、禹、启等十二位上古帝王的事迹,以及发生在他们那个时代众多动人的经典神话故事。全书气势磅礴,情节跌宕起伏;随着故事的展开,将带您进入一个奇趣、神秘、震撼、惊险、引人入胜的上古世界!
----更多精采故事在后面
第三十一回涿鹿大战诛蚩尤荤粥兴兵犯冀州
话说这涿鹿,原是女娲娘娘补天时“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洪水”的地方,此地湖泽极多,不便行车。黄帝就命应龙将湖水吸入它处,并让河流改道,为大军开辟出一条大道。这应龙本是东海龙王敖广长子,所以他用了不到一天工夫,就完成了这项任务。道路畅通了,黄帝大军很快就开到涿鹿城外。过了几天,四方诸侯之兵先后来到,黄帝即命大军攻城。风后命将士们制作了许多云梯,正待攻入城内,忽然城门大开,从城内走出无数人脸奇兽,他们走到阵前,有的将头摇两摇,有的向着四方士卒笑一笑,只见这些士卒们一个个如痴如醉,如昏似睡,跑也不能跑,动也不能动,也就在此时,蚩尤之兵乘势从城内杀出,锐不可挡。正在危急时刻,黄帝猛然想起玄女曾对他说过,蚩尤还善会驱使魑魅魍魉,用以迷人,只要用蘷鼓号角即可破解。于是黄帝急忙传令,蘷鼓与号角齐鸣,一霎时,那些魑魅魍魉逃得杳无踪影,四方军士也立即从昏迷中清醒,只听中军一声号令,大军一齐掩杀过去,蚩尤士卒死伤无数。那蚩尤在城中看的真切,立即蹦跳作法,霎时间狂风大作,急雨倾盆,虽然黄帝有西王母所赠狐裘和灵符护身,雨不湿衣,风吹不动,但所有将士却被狂风刮的站脚不稳,被暴雨浇的衣衫尽湿,偌大的一个黄帝军阵,旌旗倒卷,钲鼓无声。眼看黄帝大军就要败下阵去,只见一个年轻女子从天而降,黄帝一看正是九天玄女,喜不自胜,只听玄女说道:“西王母得悉陛下有难,特命小仙相帮。”说毕,只见玄女用手向上一指,大喝一声:“旱魃何在!”话音刚落,从空中陡然落下一个青衣女子,也不见她施用任何法术,但顷刻间急雨骤止,狂风顿息。众人定睛细看,这青衣女子生得真是吓人,只见她身长不满三尺,秃顶周边和颈部、手脚全是白毛,而且脸上只有一只眼睛,头顶上却又生了一只眼睛,黄帝见到此女,似曾相识,正待上前询问,但倏忽间,这女子已飞入西方山岭之间。目睹此情此景,众人无不骇然,黄帝请教玄女:“此位是何天神?为何她一来到大雨狂风即止?”玄女道:“此女并非天神,其名旱魃,说起来她与陛下有血缘关系,此女乃陛下四妃早年遗弃之怪婴,上天有好生之德,被西王母所救,让她专司人间旱情,当她出现之时,此地将赤地千里,滴水全无,是人间最厉害的灾害之一,这次本不想让她下来,但除了她,我们没有其它办法能够破得蚩尤之暴雨,可是,她既然下来,就又很难回到天上了,从此,中华大地就免不了要时常发生旱灾了。”
黄帝听到是自己女儿帮自己解围,又惊又喜,但一想到因她长的比其母还要丑陋,又把她视同怪物而在刚生下时便弃之荒野,心中又感到十分内疚。当听说只要自己的这个女儿出现时,就会赤地千里,心里更是一阵阵痛楚,于是就向玄女请教:“孤生此孽女,让百姓受殃,如之奈何?”玄女道:“一切都是天意,陛下不必自责。要想驱除旱魃,必须如此如此。”接着就将方法向黄帝细细说明,黄帝听了才稍觉心安。玄女接着说道:“蚩尤的所有妖术均已破解,全歼蚩尤已近在眉睫,小仙就此别过。”黄帝听玄女说要走,垂泪说道:“孤于危难时刻,承蒙西王母和上仙及时相助,再次化险为夷,感激之情,岂能以一个谢字了却?只是此次与上仙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矣!”玄女说道:“陛下岂不闻上天有好生之德?相助陛下,也即救助天下苍生也,此乃吾等份内之事。至于今日相别,陛下也不必伤感,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死离别,何况陛下与仙界有缘,且待陛下百年之后,修道圆满之日,必当仙界,到那时小仙必将携应龙接驾归天。”说完话,即刻化作一阵清风,回归昆仑而去。
且说蚩尤眼看大功告成,不想被旱魃将暴雨化去,心中懊恼之极,忽报黄帝大军攻城甚急,急忙带领剩下的三十五名兄弟上城观看,只见围绕四面城墙,架设着无数云梯,随着八十面蘷鼓震天巨响,无数的黄帝士卒已破城而入,两军在城内展开了一场混战,这蚩尤和他的三十五名兄弟只好加入战阵,怎奈黄帝将士骁勇异常,并且四方诸侯又派兵相助,所以双方战不到一个时辰,蚩尤的三千多名士卒已被黄帝大军歼灭,并且在混战中,又有三十二名蚩尤兄弟被黄帝将士杀死。这蚩尤兄弟原是学有飞蹿之术的,只因为了保护自己的士卒,所以不忍心抛弃他们而自顾逃命,今日眼见自己的士卒已全部战死,于是这蚩尤一声呼哨,下余的三名兄弟立即腾空而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直守护着黄帝的应龙,也立即腾空而起,向着蚩尤逃遁的方向追去。不一会,人们只见空中一条金龙闪过,突然间从空中摔下四个人来,这应龙也变做人身从空中落下。再看这从空中摔下的四人,正是蚩尤和他的三个兄弟,黄帝命士卒将这已摔的半死的四人绑缚起来,由应龙看守,在第二天黄帝召开庆功大会之前,先召开了一个审判大会,历数蚩尤罪行,然后将蚩尤兄弟名正典刑。这蚩尤为祸中原三年,总计五十五战,终于被黄帝剿灭。审判大会之后,接着是庆功大会,黄帝在会上表彰有功将士,答谢四方诸侯相助,然后犒劳三军。这应龙一看完成任务,即向黄帝告别,仍化作一条金龙,到西王母处复命。
黄帝诛灭蚩尤欢庆胜利暂且不表,且说这涿鹿往北三百多里就是北夷的荤粥地界。这荤粥也就是秦汉时的匈奴,他们的祖先名叫康回。这个康回官名共工,原是人祖太昊伏羲的上相,太昊伏羲去世后,他与女娲娘娘争夺天下,兴水师水淹冀州,失败后怒触不周山,天柱折断,于是出现了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虽然康回被诛,但他原在冀北的部落及其子孙就逃往大漠深处,过起了游牧生活。由于在大漠里面生活,气候恶劣,所以他们世世代代以来,都梦想回到中原,只是每次南侵,总会受到大漠之南各部落国的抵抗,所以只好暂时放弃。从人祖伏羲以来,不觉已过去两千年了,这荤粥人中出了一个头领,名叫阿古康,此人生的身高九尺,虎背熊腰,十分勇猛,下面还有五员战将,擘力也都十分了得。他们虽然没有用金制作的刀枪剑戟,但人人都会骑马射箭,骁勇异常。在这阿古康的带领下,逐步统一了大漠以北的各个部落,国力日益增强,于是就准备从冀北南下,欲夺取中原。

这阿古康有个谋臣,名叫阿谀能,不仅善会讨好阿古康,而且的确会出不少鬼点子,为阿古康统一北方大漠部落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日,阿古康、阿谀能与五位战将在帐内议事,忽有探马来报,说黄帝大军与蚩尤大军在涿鹿大战,双方互有伤亡,战斗十分激烈。阿古康命探马继续打探。阿古康等人得知黄帝与蚩尤大战后十分高兴,阿谀能立即对阿古康道:“禀告我们最最敬爱的、英雄无比的大王:此乃天助我荤粥也!早闻蚩尤兴兵中原,与黄帝已大战三年,无论他们谁胜谁负,我们均可收渔人之利。”阿古康道:“请爱卿详细说来。”阿谀能道:“想我先祖康回,原就在中原做官,官至大风国共工上相,何等的威风!那伏羲死后,论功本应是我先祖继承王位,不料想竟让伏羲的女人当上女皇,我先祖起兵讨伐本是天经地义,却被女娲将我先祖逐出中原,我先祖无奈退回冀北部落,他们竟又追到冀北,杀我国人,虽然我先祖战败,但他怒触不周山,撞断了擎天柱,竟让苍天塌下了一个大窟窿,这是何等的壮烈!只是经过这场战争,我康国部落人死伤殆尽,而侥幸逃过此劫的我康国百姓,被迫逃离家园,来到这大漠中安身。两千年来,我康国人难吃上五谷,只好以畜肉为食,以肉汤代粥,难怪外族人称我国人为荤粥了。在此风沙迷天的地方居住,使我国人不得不忍受严寒、风沙和缺水之苦,或许是苍天也认为对我不公,所以就让天神转世,生下了我们英明神武的大王,让大王带领这些骁勇善战的将军,统一了大漠。如今,我荤粥国国力隆胜,兵强马壮,正是完成我先祖夙愿,称霸中原的大好机会。特别是蚩尤与黄帝已经大战三年,双方均已打的筋疲力尽,这就像两只老虎相斗,如果这只虎将另只虎战死,那它自己也肯定受伤不轻,或者已奄奄一息了,而如果此时出现猎人,就会毫不费劲地将受伤之虎杀死,并可获取两张虎皮,但如果等到那受伤的虎精力恢复过来,要想将这曾经受伤的虎杀死,那就非常之难了。因此,微臣认为,也不要再等他们决出胜负的消息了,我们应立即出兵,可将大军在涿鹿之北扎营,单等一方失败之后,突出奇兵,战胜对方,就可一鼓作气占领冀州,进而称霸中原。”这阿谀能的一番话,说的阿古康和五位大将热血沸腾,似乎马上就可实现称霸中原的美梦。于是,这阿古康高兴地拍了拍阿谀能的肩膀道:“知孤者,爱卿也。”于是,便立即下令,精选三千骑兵,兵发涿鹿。
且不说阿古康率军南侵,却说黄帝诛灭蚩尤之后,立即下令犒赏三军,宴请四方诸侯,举行军民联欢,休假三天。而风后却命力牧带领五百士卒,在涿鹿之北所有路口布下暗哨,只准进,不准出,并且对所有进入涿鹿的人严加盘问。风后心里明白,黄帝与蚩尤大战,荤粥肯定想坐收渔人之利,也一定会派出奸细打探,如果能抓住一名奸细,就会了解荤粥人的图谋。
果然不出风后所料,当天就抓到一名奸细,经再三审问,这名奸细只知有骑兵数千,并早有南侵图谋,但不知何日出兵,兵力多少。得此消息,风后不敢怠慢,马上向黄帝禀告,根据分析,敌人出兵为期不远。于是风后立即又调兵一千,其中弓箭手八百,加上先前布防的五百人,于涿鹿以北埋伏,静待敌军。这力牧率一千五百名士卒刚刚布置就绪,阿古康已率三千骑兵冲入阵内,力牧见敌人来势凶猛,并且兵力也超过自己一倍,所以也不上前与敌军将领过招,立即命弓箭手射击。此时,力牧早已挽弓搭箭,描准一名敌将,只听一声弓弦响,这名敌军将领应声坠入马下而死。这阿古康不知黄帝大军有此埋伏,还不曾看清敌人面目,竟伤亡士卒五百,而且还损失了一名战将,于是他一声呼哨,立即率军败退而去。
眼见敌军败退,力牧也不追赶,立即回到涿鹿向黄帝报捷。黄帝得知力牧首战告捷,十分高兴,称赞风后道:“如不是军师料事如神,有此准备,我军必当惨败矣!不知敌军退去,我当如何处之?”风后答:“荤粥窥伺我神州久矣,这荤粥的头领阿古康甚是了得,他有一名谋臣名叫阿谀能,不仅善会阿谀拍马,而且也甚有谋略,下面还有五员战将,作战也甚为骁勇,在三年多前,这个阿古康就统一了漠北的所有部落,本欲南下犯我神州,只是听说蚩尤已出兵中原,于是就隔岸观火,养精蓄锐,欲待我与蚩尤一方战败,一方筋疲力尽之时,他则进行突然袭击,欲坐收渔人之利,进而占我中原,并妄图称霸天下。这次敌军来袭,并不知我与蚩尤鹿死谁手,只是欲在涿鹿之北扎营,再行定夺,却不想中了我军埋伏。依臣之估计,因力牧将军未与敌军正面交锋,这阿古康还不知败于谁手呢?”
说到此,风后看了看力牧,接着说道:“陛下如果夸臣,还不如多夸夸我们的大将军力牧。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领兵打仗全在随机应变。臣让力牧领兵埋伏不错,但未教他如何战斗。面对强敌却不与之正面交锋,而是保存自己,杀伤敌人,在我方无一伤亡的情况下,竟毙敌五百,甚至敌人还不知他的敌手是谁,这是何等的智慧!至于说微臣让力牧将军担此重任,也是因为臣吃不透敌方军情,既不知敌人何时出兵,也不知敌人兵力多少,所以原是想让力牧将军与敌一战,意欲探敌虚实。通过此战,方知敌军全是骑兵,敌人之兵器主要是弓箭,因为他们还未使用金器,所以兵器不及我方,但我方士卒却不及敌方凶悍,因此不宜与敌方进行近战。基此臣以为可设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为陷马坑,可在敌人必经之道开挖两道陷马坑,坑宽三丈,坑深两丈,两坑之间相距三十丈,长短因地而宜,坑上面铺设伪装,令敌不疑。待敌军越过两道陷马坑后,已大大挫伤锐气,并且造成不少伤亡;第二道防线为绊马索。当敌人经过两道陷马坑后,后面的敌人必踩踏坑中的敌人和马匹往前冲,此时设在前面的许多条绊马索就发挥了作用,当敌人纷纷落马之时,作为第三道防线的三千弓箭手,就可乱箭齐发,不仅可射杀大批敌人,而且可缴获大量马匹。此三道防线,亦可称为连环计,经此三道防线,料可歼灭大部分敌人,然后我大军一齐掩杀过去,必可大获全胜。”
风后的一番高论,让黄帝和众将官听后无比振奋,一个个摩拳擦掌,决心歼灭来犯之敌。
这只是:涿鹿大战诛蚩尤,荤粥妄图霸神州。
螳臂当车堪可笑,蚍蜉岂能撼大树。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次发表:第三十二回风后巧施连环计黄帝恩威定大漠欢迎评点推荐收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