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女娲庙喾帝求子姜嫄妃足印受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宏扬中华文化揭示上古秘史
欲知华夏根基请读传世巨著
中华上古传奇(又名中华上古十二帝)第二部五帝传奇上
这部书系作者周光敏(65岁)历经六年时间,在参考《四库全书》内百余部典籍而创作,系统讲述了上古时期自人祖伏羲、女娲、炎、黄二帝、少昊、颛顼、喾、挚、尧、舜、禹、启等十二位上古帝王的事迹,以及发生在他们那个时代众多动人的经典神话故事。全书气势磅礴,情节跌宕起伏;随着故事的展开,将带您进入一个原汁原味的、奇趣、神秘、震撼、惊险、引人入胜的上古世界!
--作者诚恳拜托阅读此书的朋友,只要您们认为此书还算不错,请您们一定要多多点击,为老周投上一票,不忘推荐和收藏,为老周鼓励一下,让这部书能尽早与《起点》签约。另外告诉朋友们,此书的最大特点是越往后越精采,不相信?请您继续读下去--
第四十九回女娲庙喾帝求子姜嫄妃足印受孕
且说帝喾和帝妃姜嫄,一来是因为旅途有些疲劳,二来是在章丘百姓的再三挽留下,就决定在章丘歇息几天。当天午饭后,帝与帝妃休息了不到一个时辰,已觉精神好了许多。于是帝与帝妃就带领几名宫女随从,在丘上游玩。他们沿着丘中的一条大路,向西而行,不觉来到丘的西端,哪知这里风景很是迷人。丘下有一条自北向南的小河,河水清澈;河上有一座石板搭砌的小桥,桥两端是一片片碧绿的翠竹。再往西不远,又有一座高丘,似乎更加秀丽。于是,帝与帝妃就从丘上下来,过了石板桥,往西边的这座高丘而来。
当来到了这座高丘之后,发现在万绿丛中有一座宫宇。走近时,才清楚是一座道观,只见观门上写的是:“女娲祠”三个大字。这帝喾原本就十分博学,他对姜嫄说道:“爱妃,汝可知女娲神的故事吗?”姜嫄答道:“臣妾不知。”帝喾说道:“女娲原是我们人祖伏羲的妻子,在古时候,有一个共工氏作乱,妄想称霸天下,失败后他用头撞断了天柱不周山,于是天也塌了,地也陷了,女娲娘娘发神力用五彩石补住了苍天,还杀死了一只神龟,用它的四只脚支住了塌陷的地。并且还是她和人祖伏羲创立了男婚女嫁的制度,所以后来人们还称她为‘神媒’呢!据说她还管着人们生孩子的事情,人们向她求子,往往也是很灵验的。”说到此,帝喾瞅了一眼帝妃,姜嫄立即满脸红晕。这姜嫄原是饶有兴趣的听着故事,当听到可以向女娲神求子时,心里突觉一亮,也就在此时,他看到帝喾向她瞅来,回想到自己已年逾四旬,尚未生子,顿感羞愧,不由的两眼含泪。
帝喾知道妻子心里难受,于是就安慰她道:“爱妃不要心中难过,我们这次出游,恰遇女娲祠,我们理当进祠一拜。”姜嫄苦笑着说道:“妾今年已四十六岁,差不多就要老了,哪还能怀孕生子?”帝喾道:“常言道:心诚则灵。朕曾听说五六十岁的妇人还能生孩子呢,何况爱妃才四十多岁。况且这女娲娘娘,生而为英,死而为神,朕想只要我们虔心拜求,决不会没有灵验的。只是今天不能进祠了,我们现在回去,待沐浴后斋戒三日,再带上一些祭品再来参拜。”说完话,帝喾就与姜嫄和随从一同回到下榻处。
三日后,帝与帝妃二次来到女娲祠。帝喾让随从在村内买了一头毛色纯黑的小牛,屠宰后作为祭品。这女娲祠座落在小丘顶部,坐北向南,观的前面是一道山门。过了山门,帝喾即仰着头观看这道观的结构,而姜嫄则只顾观看观前的风景。就在这时,她突然发现在路边的湿地上有一个极大的脚印,深约二寸,五个脚指清晰明白,足印竟然八尺多长,仅那个大脚指头,也比寻常人的一只脚还大。再看那大足印的方向,原是向着道观的大门。姜嫄对此感到十分诧异,心中暗想:“天下怎么会有这样大的脚印?除非这个人是个神人了。”姜嫄正在想着,忽听帝喾喊道:“爱妃跟上。”这帝妃立即紧走两步,一起进入观中大殿。只见大殿正中,供着一尊高大的女娲娘娘神像,她头戴龙凤冠,身披九宫八卦袍,下面是山河地理裙,手执白圭,丰采奕奕,神态庄严。
此时,随从们已早把各色祭品摆好,帝喾和姜嫄一齐向女娲娘娘进行叩拜,并虔诚地祷告一番。拜罢起身,走出观门。姜嫄本想将刚才看见大脚印的事告诉帝喾,但帝喾却只顾往南张望,他对姜嫄说:“爱妃,你看,南面那座最高的山峰就是泰山主峰,那一座相仿的就是次峰,那边山坳里,就是我们前日住的地方,前几天,我们曾在泰顶东望大海,西望菏泽,北望大陆,南望长淮,真个是目穷千里的了……”帝喾正在遥望泰山兴叹,却不料姜嫄早已望见那个特大的脚印,她不由自主的向那个大脚印走去,不知不觉的已踏进了那个脚印上面。哪知刚刚踏进去,就犹如触电一般,全身立即酥软起来,同时,也觉得神飞心荡,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愉悦,就如出现了夫妻间那种事的感觉。一时间,她如醉如痴,如梦如醒,几乎就要躺卧到地上。再说帝喾在对着泰山大兴感慨之时,他扭了下头,这才发现姜嫄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离开身边。他向前望了一眼,只见她正踉踉跄跄的向自己走来。帝喾立即抢前几步,将姜嫄扶住。只见她双眼似开似闭,两颊泛出红晕,如醉若羞,恍惚无力,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连忙问道:“爱妃有何不适?”一叠声问了几句,这姜嫄总是不答,帝喾慌忙说道:“不好了,元妃中了风邪!”那两名宫女急忙跑了过来,搀扶住帝妃。帝喾又立即将身上披的斗篷脱了下来披在姜嫄的身上。帝喾又是关切地问道:“爱妃,你现在怎样?是否好了一些?”
姜嫄在帝喾的连声叠问下,已经清醒过来,只是浑身酥软动弹不得。忽听帝喾再次询问,想到刚才那失态的情景,不觉羞愧难当,把一张脸涨的通红,却仍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点点头而已。过了一会,姜嫄的神气已经复原,她就对帝喾说道:“陛下放心,臣妾已经好了,刚才可能是受热之故,让陛下担心了。”帝喾见姜嫄身体欠安,游兴顿失,立即让两名宫女搀扶帝妃返回住地,让帝妃好生休息。

哪知在当天夜晚,姜嫄就做了一梦,梦中有一极高大的人,穿了一身金甲,对自己说道:“吾乃上天苍神是也,吾奉女娲娘娘之命,满足帝妃求子之愿,特在宫门外留下足印,汝踏入足印后,即已有孕在身。”说完话,姜嫄立即惊醒,回想着梦中那金甲神人说的话,以及在女娲祠中所发生的情景,真是又惊又怕,又感到十分诧异。但这所发生的一切,也实在不好意思向帝喾说明,只得将它暗暗的藏在心底。
次日起来,姜嫄已平复如常,帝喾便吩咐动身。章丘的百姓闻说帝和帝妃要走,纷纷来到帝和帝妃的住处送行。
帝喾对村中长老说了一些勉励的话,又让随从从车内取出一些丝帛等物,赠送给村民们,就与帝妃一起乘车出了章丘向西北而行。一路上地势卑湿,湖泽极多,况且每路过一个地方,帝喾必下车询问百姓生活状况,所以行路很慢。
这一日帝喾一行来到了大陆泽。这大陆泽即今日的河北省白洋淀,原是黄河之水积聚而成,湖面浩荡,不见边际,只好乘坐船只,渡到北岸。过了大陆泽,已进入冀州地界,这里人烟逐渐多了起来。百姓们听说帝和帝后巡游至此,纷纷都来迎接。帝喾照例问了些民间疾苦,一切不提。
一月后,帝喾一行又来到一个名叫香山的地方,这里山虽不高,却苍翠秀丽,岭岭相连,起伏逶迤。山下是一个很大的集镇,店铺相连,商贾云集。原来此处是冀北的一座重镇。帝喾一行选择了一处大的客店住下,早有随从将他们的身份告知店家,把一个店家惊喜的立即趴在地下,向帝和帝妃叩头请安。
此时,帝喾已知此处距涿鹿不远,便命随从骑马到涿鹿通知伊耆(音其)侯。这伊耆侯即是帝喾第三妃庆都的父亲,原名陈锋氏,居于宛丘,自女儿成为帝妃之后,帝喾发现他才干不凡,就封他到伊水地方做了一个侯国之君。由于他到任后政绩显著,化导百姓有方,又适逢将共工氏叛乱平定,急需一名贤明的地方官进行治理,所以帝喾就让他来到耆地,也就是涿鹿这个地方担任诸侯,专门化导冀北的人民,因他由伊水来到耆地,所以又称他为伊耆侯。
次日傍晚,伊耆侯快马来到房山。行礼已毕,帝喾设宴款待。席间帝喾问及涿鹿一带社会状况,特别是共工氏部族的情况。伊耆侯回答:“陛下清楚,涿鹿原是先祖黄帝与蚩尤大战的地方,先祖黄帝曾经建次都于此。共工氏首次作乱之时,女娲娘娘曾在此诛灭共工。共工氏部族居于涿鹿之北,臣所管辖的地方,只有部分共工氏部族居住。共工氏部族二次作乱,涿鹿一带深受其害。因为历来交战之地,都是当地百姓遭殃。共工部族发动叛乱,协迫当地青壮年当兵打仗,这些兵士死的死,伤的伤,战争过后,只剩下些老弱病残和妇孺儿童。自臣到此之后,将陛下之圣德广泛传布,并帮助他们发展农耕,崇尚礼义,臣的家族,又全是自己开荒种地,从不让百姓增加负担,所以经过这十多年的教化和休养生息,已逐渐恢复了生机,百姓们安居乐业,所以社会治安状况良好,陛下完全可以放心矣。”
帝喾听后非常高兴。便对伊耆侯说道:“朕此次北巡,原拟先到汝处,再到恒山,现在既与汝相见,且知道汝处一切均好,朕就放心了,朕准备就此别过,前往恒山。”伊耆侯说道:“臣妾年老多病,想念臣女庆都,臣拟待帝回都之后,遣人迎女省亲,不知帝肯允许否?”帝喾道:“此乃人之常情,朕无不允之理。待朕回去后,汝可派人来接。”
次日,伊耆侯回归涿鹿,帝喾一行往恒山而来。走了一个多月,终于来到了恒山。这恒山属于五岳中的北岳,山势险峻,古木参天。帝喾与姜嫄携手登上最高峰,峰顶有一座北岳祠。祠中立有一北岳山神塑像,帝喾与姜嫄一同进祠拜了几拜,到各处游玩一遍,又对恒山周围巡视了一番,然后南下来到了名叫台骀的地方。这个台骀就是今日的太原,仍属冀州之地。
说起台骀,还的确与帝喾有着亲缘关系。黄帝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得姓”者,也就是说能繁衍而发展为独立氏族的,只有十四人。古时多以人名命地名,或以地名命人名,台骀原是黄帝十四子后裔中的一支,他的名字叫做台骀,是他首先来到这个地方居住,并繁衍发展成一个部族,所以他的这个部落国就叫做台骀,于是,人名就变成了部落名和地名,其后代仍称为台骀,因此台骀就又变成了后代的姓氏。
且说帝喾与姜嫄来到台骀之后,受到台骀侯热情款待。一来帝喾是当代天子,二来台骀侯又与帝喾乃是近亲。帝喾问及地方情形,台骀侯所奏与伊耆侯之言大致相同。帝喾又到各处巡视一番,只见堤防沟渠等都作的甚好,在汾水中游一带已出现了一大块平原来了,百姓们也都安居乐业。帝喾着实的将台骀侯赞扬一番。时正炎夏,不便行路,特别是台骀侯一再挽留,帝喾就决定在此住下,每日与台骀侯讲求些农桑水利之事,倒也不觉寂寞。
转眼间已到仲秋时节,帝喾告别台骀侯,沿着汾河东岸向西南而行,一边考察沿途风土民情,一边观赏大好山河美景。三个月之后,他们来到了一处名叫温泉山的地方,亦即今日的山西省夏县。帝喾对姜嫄说道:“朕早已闻说此处有一温泉,无论冬夏,四季常温,若用泉水洗浴,还可治病健身。我们且在此处多住几日,每日在这温泉中沐浴如何?”姜嫄听帝这么一说,心中感到很是诧异。
这正是:天下自古多奇闻,诧异之事难叙说。
脚踏足印竟怀孕,姜嫄已是第三个。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次发表:第五十回温泉山帝喾盘桓姜嫄妃生子三弃欢迎点评推荐收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