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河出图创立八卦 法天地倡导文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宏扬中华文化揭示上古秘史
欲知华夏根基请读传世巨著
中华上古传奇
(又名中华上古十二帝)
第一部三皇传奇
本书系参考《四库全书》内百余部典籍而创作,系统讲述了上古时期自人祖伏羲、女娲、炎、黄二帝、少昊、颛顼、喾、挚、尧、舜、禹、启等十二位上古帝王的事迹,以及发生在他们那个时代众多动人的经典神话故事。全书气势磅礴,情节跌宕起伏;随着故事的展开,将带您进入一个奇趣、神秘、震撼、惊险、引人入胜的上古世界!
----更多精采故事在后面
今日发表:
第六回河出图创立八卦法天地倡导文明
话说伏羲率领臣子朱襄和昊英到各方国巡视,这一日来到孟河入口处,即今日的河南省孟津。忽然发现从黄河河面上飞来一匹龙马。这“龙马”是何模样?据《奇门遁甲》一书所载:“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龙鳞,故谓之龙。马高八尺五寸,长颈骼上,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也”。
且说这龙马来到伏羲面前站定,将头向伏羲点了三点,那背上之图即飞入伏羲手上。伏羲将图展开,只见这图中画的是由许多圆点和圆圈组成的符号。伏羲知道此图非同一般,这一定是上天赐给自己的贵重礼物,里面一定蕴含着天地造化的秘密,于是就将图揣入怀内,回到方城山仔细研究起来。因此图来自于大河,故称此图为《河图》。
据《周易·系辞传》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汉书·五行志》载:“伏羲氏维天而望,受河图而画之,八卦是也”。汉·孔安国《论语注》载:“《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河南府志》载:“伏羲时,龙马负图于河,背有文: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则之以画八卦”。
图3、河图
且说伏羲回归方城山之后,根据《河图》中的符号,经过一番艰苦的研究,终于找出了其中所蕴含的奥秘。原来,河图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共10个数组成,其中一、二、三、四、五、称为生数,六、七、八、九、十称为成数。不同数量的圆圈和圆点,分别代表着阴阳、方位和五行的属性。其中,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河图十个数相加为55,被古人称为天地之数。所谓天数即奇数或称阳数,地数即偶数或阴数。《周易.系辞传》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用今日的数学方式表达则为:
1+3+5+7+9=25
2+4+6+8+10=30
25+30=55
阴阳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是伏羲时的“河图”和夏禹时的“洛书”的精髓。在图中的黑白圈点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1、3、5、7、9为单为阳,以白圈表示,象征白天;2、4、6、8、10为双为阴,以黑点表示,象征黑夜;其中阳数5本身是以一点为中心,其它四个白圈分布在东南西北四方,显然,5代表了五行学说的东南西北中或金木水火土,是五行学说的最早原形。
伏羲从“龙马”背上得到河图后,即详参其奥,并根据河图的信息,研画成了《伏羲八卦图》及《伏羲八卦配河图》。伏羲八卦即乾为天,在正南方;兑为泽,在东南方;离为火,在正东方;震为雷,在东北方;坤为地,在正北方;艮为山,在西北方;坎为水,在正西方;巽为风,在西南方。每一卦均由“--”(阴)或“─”(阳)这两种虚线或实线组成。而每一个卦代表同一属性的若干事物,之中的乾与坤、震与巽、坎与离、艮与兑是对立的,并以两卦相叠演为六十四卦。以此象数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以阴阳二气的交感作用为产生万物之本源。在伏羲八卦里,它们代表着天地、水火、风雪、山泽共四对八种自然事物,这是一种对自然界的分类,具有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由于没有人的位置,于是在文王八卦里就用乾代表父,用坤代表母,用震代表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这样便将人与自然联系了起来。
图4、伏羲八卦图
图5、伏羲八卦配河图
继《伏羲八卦图》之后,伏羲又根据《河图》和《八卦图》中所蕴含的天地万物的无穷信息,画出了一幅既简洁又包罗万象、奥妙无穷的《伏羲太极图》。
图6、古太极图配八卦
何谓“太极”?《易经·系辞》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我国著名易学家高亨所著的《周易大传今注》中作了这样的解释:太极者,宇宙之本体也。宇宙之本体是包括天地之最大最高之物,故称为“太极”;两仪,天地也。宇宙之本体太极分而为天地,故曰: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四时也,四时各有其象,故谓之四象;古时占卜者按四时(即四季)阴阳消长的四种爻象构成了八卦,所以称四象生八卦。
那么,什么是《古太极图》呢?《古太极图》,在民间俗称为“阴阳鱼”,是在一象征为宇宙的圆内由相互对称的黑白圆环和黑白两个圆点圆圈及大圆外的《八卦》符号所组成。
在《太极图》中两条黑白“阴阳鱼”是左右对称的,说明阴阳是太极图的精髓,也是构成整个宇宙和世上万物的精髓。天与地、阴与阳、正与负、上与下,刚与柔、热与寒、奇与偶、深与浅、大和小、白天与黑夜、男人和女人等等,都是一对矛盾。正是这样一对对矛盾,才组成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从这幅太极图中我们可看出阴阳消长和它们相互转化的全部过程。因此我们说太极图乃是一幅包含世界万物变化规律的天下奇图。
书说到此,诸位可能会问:伏羲为什么要创立八卦呢?让我们先从一些古籍中寻找答案:
《白虎通》书中写道:“伏羲仰观象於天,俯察法於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天下”。这说明伏羲画八卦的目地是“以治天下”,即为了管理与治理天下的政事。而《史记·天官书》中载:“自初生民以来,世主(即天
子何)尝不历日月星辰?……仰则观象於天,俯则法类於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伏羲“仰观象於天”是为了“正四时”,以找出春夏秋冬四季及四季变化的规律;“俯察法於地”是为了“正四方”,以确定东西南北中五方方位,从而绘制出“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的“天地方位经纬图”,即《伏羲氏八卦图》。

如果说“龙马负图”纯属神话,那么在所有记载伏羲事迹的古籍中最早的且有据可考的当属《周易本经》了,《易经》是其简称,成书于西周初年。据史载,周文王即是根据伏羲的《八卦》,演绎出了世界人类史上第一部宏篇巨箸《周易》。在《周易.系辞传》中是这样记叙伏羲创立八卦的:“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这段话的意思则是:在古时候有个国王叫包牺氏,他统治天下时,不断观察天上的日、月、星辰、天气变化,并不断观察地上的山川形势和植物的生长状况,以确定植物生长的宜与不宜,找出它们的“法”,即规律。伏羲还通过对鸟兽的观察、人身的观察、器物的观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伏羲将观察到的天象、地法、鸟兽、草木、人身、器物等,分为八类,画八卦以象之,“以通神明之德”,即以会通天地万物之神妙明显之性质;“以类万物之情”,即以区分天地万物的不同情况,以便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这些事物的变化规律,指导人们从事各种生产和社会活动,如“作结绳为网罟以佃以渔(用网捕鱼)”。至于“盖取诸离”,则言包牺创造罔罟,殆取象于“离卦”,离卦属火,古时离又为草绳,古人常用草绳保存火种,两离卦相重为网罟,故曰:“盖取诸离”。
由此说明,伏羲《八卦》源自《河图》,而文王所演的《周易》,又源自伏羲《八卦》。
据考证,伏羲“画八卦”的遗址有七处。一是成纪,即今甘肃省天水;二是河口,今河南巩义市洛河入黄河处;三是寿丘,今山东曲阜;四是蔡丘,今河南省上蔡县城东;五是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六是方城山,今河南省禹州市方山镇天台山;七是帝丘,今河南省濮阳。
书说到此,有的朋友会说,这些“八卦”呀,“太极图”呀,不就是搞迷信、算命的那一套吗?这有什么意义?但是,如持有这种看法,那可是大错特错了。因为这些“八卦”和“太极图”,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根基。如若不信,让说书的慢慢道来:
如果你去到北京,请您往阜城门立交桥一游。在桥的西北角,即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出版社的临街外墙上有一组浮雕,它形象地记录了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这组浮雕中的第一个图就是《太极八卦图》,即前面所述的《古太极图》,由此可见,太极、八卦在人类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
伏羲八卦是我大中华“龙”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反映出上古社会人们的思想认识,影响着几千年来人们的社会活动,而且对当代科学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尖端学科揭示的微观、亚微观等宇宙图景,与《易经》象数体系的某些图形竟奇妙地吻合。如数列的原理,核物理学中的原子结构模型,分子生物学中遗传密码(DNA中三个碱基的密码,刚好有64个,它决定生物的一切结构功能),线性代数中的八阶矩阵以及信息系统、网络理论等,无一不与六十四卦相关。而作为量子力学的创始人玻尔,他把阴阳太极图作为族徽时该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或失误吧!
当我们细参代表八卦或64卦的卦符时,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只有两种符号,即由虚线“--”(表示阴)和实线“─”(表示阳)的两种线形所组成,在《易经》中亦称阴爻和阳爻。这两种具有相反和互补性的符号有规律地组成了所有的卦符,也就是说古人占卜时,无论用蓍草或三个铜钱占卜多少次,也永远不会超出六十四组数列,即由这种实线和虚线组成的六十四个卦形。而这些卦形,则代表着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从数讲,这是一种二进制的组合。正是这样一个二进制的组合,诞生了今天的以二进制为运算基础的计算机。
远在17世纪,西方的一位名叫莱布尼兹的学者,他是微积分和二进位数学的创始人,也是计算机发明的先驱者。经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研究,莱布尼兹一生都热爱中国学术,他完成二进位制翻译的成就,就是基于鲍威特从中国得到的两张《易图》,一张是《伏羲六十四卦图》。即使是今日使用的电子计算机,据说也是另一位西方人冯诺意曼从《易经》的“伏羲六十四卦”中得到启发,以二进制代替了十进制,大大改进了计算机的性能,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计算机的诞生是人类继发现数字后又一次关于数的革命,巨大地推动了人类前进的步伐和能力。
正因如此,太极八卦图作为万物之基本图,被广泛地绘制在各种地方:从诸葛亮的道袍到民间的窗花剪纸,从曲阜的孔庙到西安的清真寺,从辛亥革命的第一面旗帜到韩国的国旗,从泰国的篮球场到新加坡的空军机徽,从算命先生的卦摊到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外墙浮雕,到处都有它的踪影。甚至世界上第一个登上航天飞机的华人王赣博士,在上天之前还特意为自己制作了一个太极图臂章,用阴阳二极来代表液体在有重力和无重力两种情况下的物理现象。而美国著名的贝尔研究所的所徽,也吸收了太极图的结构。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的尊师玻尔为自己家族设计的族徽中,把太极图作为图案的中心,象征着他发现并倡导的“并协”原理。西方哲学家和科学家倾尽毕生心血寻找的“世界终极规律”,很可能就是中国的“阴阳定律”。如果世界有“终极规律”的话,那也只能是“阴阳定律”。
无异,先人们的发明是极其伟大的,我们决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能对上古文明一概否定。那些西方的科学泰斗们尚醉心于对中国古代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并且为发展当代科学作出贡献,而作为这些宝贵遗产的继承人更不能视此为“糟粕”,对其贬低和埋葬。我们要继承并发掘先人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以我们的聪明才智,再造我大中华之辉煌!
这正是:伏羲河口得河图,创立八卦传千秋。
造福万代建伟绩,中华文明播全球。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说明:因不清楚如何将图片添加到中文网内,所以空下了图片。如哪位高手朋友知道方法,请告知,我会补上,且非常感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