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有朋自远方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帅滴剑法,周公子又进步哩。”一声嘹亮,在庭院边响起。
“啊?”周瑜吃了一惊,看到一个个头比自己矮一点点的女孩倚在影壁门边正在望着他。“灵儿,你怎么来了?”
“哟呵,管后门滴家老瞌睡了,灵儿偷溜进来滴。”女孩屁颠屁颠地跑到了周瑜身边,水灵灵的大眼睛上下打量着周瑜。
“才几个月没见,你好像长高不少喔。”周瑜知道灵儿只是看到了他剑术的华丽,却没看到他砍树叶的实质,怕她待会缠着他问这问那的,于是率先转移话题道。
“嘻嘻……”灵儿咬着食指笑了笑,似乎还对周瑜手里的铁剑感兴趣。
“对了,你和你哥哥不是在合肥城么,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周瑜被看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开始王顾左右而言他。
“哥哥帮朋友来洛阳购置一批年货,我陪哥哥出来见见世面。没想到周公子也来洛阳哩。这就是你以前滴家么?好大好大呢。”灵儿头上包着可爱的布帕,一脸天真无邪地说。
“叫我周兄吧。别老公子前公子后地叫,听着别扭呢。”周瑜意外地认真嘱咐道。
“哥哥说,读书人跟普通人不一样呢。还是叫公子实在点。嘻嘻……”灵儿耸耸肩贼贼地一笑。
“你这丫头,净调皮啊。真是的。”周瑜用左手食指勾了勾灵儿的鼻梁,灵儿哎呀呀地笑了起来。
“好嘛,周——兄——”
“乖……”
两人对视了一下,又哈哈大笑了起来。
灵儿的哥哥名叫蒋干,字子翼。是合肥城第一客栈里主管税收的小吏,同时又是一个兼职的游动商贩。
那时在淮江书院里,很多人都感到很奇怪。周瑜每天起早贪黑地读书,几乎从来没有浪费过一点点时间。这样一个惜时如金的人,竟然会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交上朋友。真是奇怪。
蒋干是个比周瑜大几岁的少年。因为自幼父母双亡,他带着妹妹流浪到合肥城里。为了生存,他很小便开始在城里四处打工赚钱养活自己和妹妹。由于蒋干对算数以及商业买卖等事情具有天赋,又天生能言善辩,所以被城里的第一客栈的老板相中,成为了里面管理税收的小吏。
蒋干也是个好学的孩子,闲暇时他会跑去淮江书院里旁听。
淮江书院毕竟是私学,不是官府操办的,所以需要学生交学费来维持经营。蒋干因为贫穷,所以根本不可能入学淮江书院。
颜衡虽然没答应收留蒋干,但是由于他的好学打动了颜衡,所以颜衡还是允许他在书院里自由出入。也是这一点,便让淮江书院里很多富家子弟对蒋干刮目相看。
有一天,周瑜在书院外的竹林里读书。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鸟鸣楸楸甚为惬意。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那是孔子《论语》中的一句。颜衡曾经对周瑜说,古人用半部《论语》便可以治理天下,这《论语》乃是古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宝典。所以周瑜对《论语》显得特别上心,几乎可以倒背如流。当朗诵完这一句的时候,蒋干刚刚好出现在周瑜的身后。
“你好像偏爱儒家的经典。”蒋干不经意地一问。
“你又知?”周瑜并没有回头,却是欲擒故纵地一问。

“商人敏锐的观察力。”蒋干意味深长地说。
“哦,你是蒋子翼。”周瑜猜中七八分,于是肯定地说道。
“恩,那我要考考你。你知道,为什么看到有朋友从远方来了,就要感到高兴么?”
“从远方来看望你的朋友,两人很久没见面了,难道不值得高兴么?”周瑜揶揄地反问道。
“如果是你的债主,或是某个欠了你钱不打算还你的朋友,你还会高兴么?”蒋干迂回进攻。
“唔……”周瑜小小吃了一惊,这一点自己却是从没想到的。一时不知道怎么解释,但是周瑜又不想认输,自负地揶揄道:“嘿嘿,商人果然是商人啊,言不及义呢,哈哈哈……”
“哦,义利向来两端,你既然说我言不及义,那便是言必及利了。你是想嘲笑我们商人势利的本性吧。”蒋干直白地说。
“哼,阁下尚算有自知之明呢。”周瑜邪邪地一笑。似乎一场战斗中略胜了一筹。
“那你可想知道,在我这个重利商人眼里,对这句话的看法?”蒋干却没有自惭形秽,反而真诚地问了一句。
“恩?”周瑜愣怔了。
“商人为了获利,不得不在天下各处中游走,天下间任何人的见闻都不可能像商人一样多。对于商人而言,从远方而来的朋友,可以给自己带来远方自己所不知道的新消息。天下如此之大,事事息息相关,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影响到另外一件事情。如果洛阳发生灾荒导致很多人挨饿,我们商人去洛阳售卖粮食便有巨利可途。如果扬州发生暴乱,我们商人取消前往扬州买卖便可以保住性命。事先知道消息,我们便能比别人更快更好地做出有利自己的决策……”
蒋干的一席话,好像是暗夜中的一盏灯,点亮了周瑜的内心,让他顿时懂得了更多的真意,也扩宽了他思考的范围。夫子为什么会同意蒋干随意出入淮江书院,可想而知了现在。
“很抱歉,刚刚周瑜,失礼了。”周瑜也不记仇,释然一笑,随即一拱手赔罪道。“望子翼兄见谅。”
“在下注意周公子很久了。周公子好学,远近皆知呢。”蒋干话音一转,说道:“可惜书生味太重,不知变通呢。”
“恩!”周瑜一笑:“的确,以后还望多多指教呢。”
“好,好啊。没想到周公子胸襟广阔,你这个朋友,蒋干交定了。”一拍即合,周瑜和蒋干便成为了好朋友。
***********************。
那年歪脖子树下的对话,似乎又一次显现。
“瑜儿,你知道,天下间,什么最大么?”周异问周瑜道。
“是海!”
“不对。”
“我知道了,是天。”
“不对。”
“那是什么……”
“是人心。人心之大,可以包天藏海囊括整个天地宇宙。”
“人心……”
“是的,瑜儿,伯父希望你记住,永远地记住,你要有这样的一颗心。”
*************************。
伯父的话,周瑜一直谨记在心里,也是因为伯父的话的影响,让周瑜活得更快乐,结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