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倨后恭,所图何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倨后恭,所图何为
“十七年七月初九日,泽清欲降闯贼,鲁南总兵尹旭洞悉于前,尽歼刘逆部署于新泰,刘逆被执,旋被处死明前史》)
虽然广宁军军功卓著,不过自从阿巴泰大军北撤之后,兖州一带已经一年多没有发生过战事,而当初广宁军与清军的交战也是发生在距离城池很远的地方,鲜少有人亲眼目睹。www.xiaoshuodaquan.com倒是期间驻扎滋阳的第三军面对城外不足四百的满洲人不敢出城,城外兖州的地方藩王与豪族对于广宁军的实力并没有直观清醒的认识。
经此一役,广宁军以铁血手段彻底震慑了兖州地方,各个豪强世家争先投靠,即便是曲阜的孔家也说了第三军很多好话。从此,广宁军算是在兖州彻底扎下了根,第四个农场直接占用了鲁王府在滋阳南面的王庄,这里也是整个兖州耕地条件最后的地方,第五个农场则在位于兖州西南定陶,成武一带。无论是鲁王府还是被占了田地的地方大户,没有任何一家表示出些许的不满。
崇祯十七年的盛夏初秋之际,整个华夏有资格问鼎的几股势力全部动了起来。在一的大顺军南下齐鲁、东进冀东北州县的同时,关外的满洲人也没有闲着。
自从明清之间决定性的松锦战役结束之后,满清以锦州为基地,在大凌河以西地区牢牢站住脚跟。多尔衮即位之后,多铎率军继续西进,先后占领塔山堡西南的连山驿,寨儿山堡,望海台等地。辽镇根本之地宁远城东北方向所有堡垒全部失陷,彻底暴露在满洲人的马刀之下。
按照明朝的惯例,为了防止将领作乱,九边镇将家眷往往留在京城五军都督府中担任闲职,实际上则是充当人质的角色。北京城破之时,吴三桂之父,曾任锦州总兵的吴襄时在京任中军都督府都督,提督京营。出于笼络以吴三桂为首的辽镇军将的目的,李自成在俘获吴襄之后并没有为难他,很快将其放回家。
李自成并一向对山海关外的满洲人的军事实力不以为然。即便是清军屡屡大败明军,数次南下掳掠如入无人之境,李闯王依然不觉奇怪。在他看来,明军摆败在他手上的次数更多,损失的军队也更多。
他显然忽略了一个事实,大明一直将重心放在关外,这个敢于以天子守国门的朝廷或许有着这样或是那样的缺点,可在对外政策上却透着一股让历朝汗颜的骨气。
在辽东前线的蓟辽边军一向是明军当中装备最好,待遇最为优厚的,远远不是久疏战阵的内地明军可比的。给大顺军屡屡造成毁灭性打击的陕西三镇秦军虽然也是边军,可在待遇上远远比不上屏护北直京师的蓟辽边军。
秦晋等省边军的交战当中,大顺军一直没有占到什么大便宜,如果不是朝廷屡屡在最后关头手下留情,李自成的坟头已经可以长草了。
只是在崇祯十六年之后,明朝财政在勉励支持了多年之后轰然崩溃,明军缺饷少粮,器械不全,大顺军才得以剪灭骁勇善战,三万主力尽损关外的秦军,继而在东征当中收降了宣大边军。可就算是到了这会儿,实力远远不如宣大的山西镇明军还是在代州宁武给了顺军惨重的打击。
不得不说,李自成能在几十上百支农民军中脱颖而出,的确有他值得称道的地方,尤其是在大局观和判断力方面,农民军中的其他领袖如张献忠,罗汝才之流和他的差距天上地下。
几乎是出于本能的反应,李自成对于吴三桂表现了足够的重视与善意。占领京城之后,在大顺军上下还处于狂欢当中的时候,李自成即派遣投降大顺的原驻防居庸关的明总兵唐通携带白银四万两,精米一万石赴山海关劳军,此外在李自成的逼迫之下,吴襄也半推半就地给吴三桂去信,劝其投降。
山海关距离京师不过数百里路程,轻骑纵马狂奔两三日即可到达。驻防山海关及辽西走廊的辽镇山海镇边军不下八万,实力并未受到致命的伤害。卧榻之侧有强敌,大顺军将无法全力南下。而只要是一两年内顺军依然没能在南面取得突破,那么因为供养蓟辽宣三镇且在满洲人屡次南下当中元气大伤的北直地方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形式将彻底崩溃,蜂拥而起的流民将推翻大顺这个本就是由流民建立起来的政权。
山海关内的辽东镇总兵府是一个七进七出的大院落,虽然不如江南园林钟灵毓秀,也不如京城勋贵豪宅的金碧辉煌,却胜在粗犷豪气。不过在地处东北一隅的山海关城内,这座宅在就像是皇宫一般大气而又显眼。

严格说来,山海关并不属于辽东都司辖地,而是归属北直隶地方。辽镇的重心在关外,作为北京东北门户所在的山海关当然不可能再放在辽镇手中。辽镇的中心在原元朝辽阳行省省府,关东第一城辽阳,以辽河为界,西边的辽西走廊是辽镇的大后方,以东地区则是制衡东蒙古与女真人的基地。
自从努尔哈赤起兵之后,昔日辖地广阔的奴儿干都司名存实亡,辽东都司九成的土地也丢失殆尽。到崇祯十七年,从宁远城到西南放宁远中左所,广宁前屯卫一直延伸到山海关前的大约三百里的狭长地带是辽东镇的最后辖地,这一带的耕地也大多属于辽镇军将们。因此,吴三桂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呆在宁远城中,而不是更大的山海关当中。
自清军逐步清扫完毕宁远城外的军堡之后,孤悬宁远河东北的宁远城已经不再安全,出城向北十里就是满洲游骑出没之地。为了防止被满洲人突然袭击一锅端掉,以吴三桂为首的辽镇军将们大多将家眷财产转移到山海关中。山海关总兵高第和辽镇渊源颇深,加之他仅有两万人马,还要靠着辽镇的八万大军挡在前面,因此选择依附于吴三桂,虽然山海关是他的辖地,不过在吴三桂在山海关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会到吴府表现殷勤。
值此动荡之际,高第手中的两万人无足轻重只能依附吴三桂才能保全性命财产与权势。这天上午,他刚刚从吴三桂府上归来没过多久,正在书房思索今后何去何从的时候。管家来悄声走了进来禀报道:“老爷,吴总兵府上来人,请老爷前去议事。”
“知道了,没有说什么事情么?”高杰奇怪地问道。他刚刚从那回来,显然是遇到了什么要紧的事情,否则吴三桂不会如此着急地让他赶过去。
“来人没有说。老爷,要不要准备马车?”管家躬身问道。
“不用了,我骑马过去,让来人先回去,就说我马上过去。”高杰摆摆手让管家下去。
山海关城并不大,两人的府邸只隔了一条街而已。因此,不大的功夫,高杰就带了几个亲兵赶到了吴三桂的府邸。吴三桂的一个在军中担任参将的本家族侄吴剑飞正在大门处等候。
见到高杰到来,吴剑飞马上走过去束手行礼,小声说道:“世叔,北京的李闯王派使者前来,就在我叔父的书房内。叔父吩咐,世叔到了之后让小侄即刻带世叔去书房。”
吴三桂年少成名,身居高位,驭下极为严苛,即便是族中子弟与母族祖家子弟犯错也决不轻饶。因此,吴府当中向来秩序井然,尤其是吴三桂所居住的正房附近,很少有人走动经过。此时,包括正房及旁边的两套小院当中的闲杂人等全部被清除,由吴三桂亲兵当中的吴家子弟亲自把守。大敌当前的模样让高第心中一禀,显然是顺军使臣来者不善。
陪同高第的吴三桂族侄把他送到了正房院外后即停下脚步,里面除了几个吴家本家子弟的亲兵以外再无别人,书房附近十步之内更是一个人都没有。既然走到这里,高第只能放下满腹疑问,招呼一声后进了吴三桂的书房。
书房里面只有两个人,高第和吴三桂点了点头,看了一眼顺军来使,待看清来者的相貌之后,不由得惊出声道:“唐总镇!”
来人正是投降了李自成的辽镇系统出身的唐通。虽说大顺军与流贼势不两立,双方现在各为其主,已经是敌人。不过或许是身在东北的缘故,辽镇向来盛产骑在墙头的乌拉草,吴三桂的亲舅祖大寿此时就在清军当中,两人之间也还经常通信。对于投降敌方的军中同僚,高杰早已是见怪不怪。
让他奇怪的是为何唐通会去而复返,毕竟早在两月之前的五月初唐通已经来过一次,带来了四万两本色银与李自成的招降书信。李自成也同意山海关由关宁军暂时守卫。而据他他的观察来看,吴三桂的脸色很不好看,这位号称是军中岳武穆的少年将军此刻目露杀气,显然是李自成这次的要求很棘手。
“来者不善啊。”高杰感叹一声,不动声色地坐在一旁暗自观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