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锦官城内血纷纷(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江一战后,张献忠所部损失惨重,只剩下不足两万部卒,因为有广宁军衔尾驱赶,只能被迫向西南防向流窜
唯一能让张献忠感到欣慰或许就是这剩下的两万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有这些人为骨干,东山再起也不是那么的渺茫。
此时,龙文光已经代替陈士奇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在张小田离开重庆之后率部属三千人替代防守。此时省城成都防务空虚,龙文光只能命张小田派兵增援,张小田以重庆府流贼余孽尚在,不能轻离,于是这件事情毫无结果。
连龙文光一介文臣都能看清问题所在,张小田和他背后的总参自然不会不知道,如此做法正是为了日后的长治久安考虑。
没有那么多所谓的对错。有些人,即便是圣贤,也不适合存在于巴蜀大地上。
溃不成军的张献忠部在五月下旬于播州宣慰司境内渡过赤水后折向西北,五月二十八日攻占泸州纳溪县城。在此,张献忠得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向来在扩军上天赋异禀的张献忠两天的时间就拉起了三万多新兵,所部规模扩大到五万以上。
六月二日,张部在纳溪县北渡长江,由此开始了回光返照一般的表演。当天占石棚镇,八日占领叙州府富顺县,十四日占领嘉定府威远县,久疏战阵的川军溃不成军,明军死伤惨重,成就了农民军的起复。到此时,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喘息之后,张献忠部再度恢复到二十万人以上的规模,成都震动。
广宁三个军十多万大军一直紧紧地跟着张献忠,时不时用打击一下张部的后尾,让其加快行动,不过三个军的营寨依然在川东南,外人看不出任何的破绽。
威远县紧邻成都府,是川中首府的南面门户之地。到这时,龙文光也看明白了张献忠的目标就是成都,可除了广宁军之外,川中还有战斗力的明军只有他手底下的三千多人,而且他离成都的距离又是最近,不知道广宁军已经聚兵西去的龙文龙一面催促张小田从武隆一线拔营兵发成都,一面率领三千部属先行驰援。
六月二十二日,张献忠占资阳,三日后占简州,二十八日,连战连捷的张献忠部气势如虹,先锋艾能奇攻占成都东南门户龙泉镇,距离省城只有四十里上下。
七月三日,张献忠尽起所部二十五万大军包围成都。原四川本地川军的两个总兵,刘镇藩在张小田接任之后致仕,刘佳印亦在张小田入川之后被解除兵权,偌大的四川除了广宁军各部之外竟然城中只有龙文光所率三千明军经历过战阵,城中全部明军加起来不足一万五千,不敢出城野战,只能龟缩城中,固守待援。成都城破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
看似风光无限的张献忠实则有苦自知,广宁军骑二军在中间,第二军第五军分在左右,如同阴魂不散的幽灵一般牢牢卡住了农民军。这一次又是李定国开问了问题,广宁军一直围而不攻显然是有着某种目的,而只要是他们没有脱离这种半包围的监视,随时都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正是因为如今的局面透着如此之多的诡异,他才建议张献忠尝试着去改变行军方向,或是南下入天高皇帝远的云贵两省发展,或是北上保宁府从七盘关一线越过大巴山进入陕南,从主力倾巢东进的大顺军口中夺下汉中平原休养生息。就算是为此得罪了如日中天的大顺军也比在广宁军眼皮底下好许多。
然而,无论农民军如何精心谋划,屡次的尝试改变行军路线都踢在了铁板上。对于仅仅剩下两万能战老兵的张献忠来说,或许欺负欺负川中本土的明军还没有什么问题,一旦对上了广宁军他只能认输。无论是否愿意,他只能在被规划好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成都是四川首府,是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王朱椿的封地。以其为中心的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靠着都江堰千多年的润泽,成都平原阡陌延绵,良田成片,人烟密集,是华夏最重要的产粮区之一,鲜少受水旱灾害的侵袭,即便是在明末的乱局当中也一直保持着平静。
和开国诸王的武功赫赫,野心勃勃相比,蜀王朱椿无疑是一个异类。朱椿喜好文事,为诸位王子筵请大儒当时的大儒,后来被诛十族的方孝孺教导。他劝刻农桑,发展经济,善待各地土司,汉夷关系大幅度缓和。

在他的统治期间,四川人口繁衍迅速,汉夷关系和睦,此后二百年间,历朝历代都战乱不堪的四川一直维持稳定,这与朱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永乐年间,其同母弟谷王朱橞意图谋反,朱椿率先举报,成祖朱棣赞曰:“王此举,周公安王室之心也。”此后,朱椿入朝,所得赏赐与成祖的同母弟周王一样倍于诸王。
从此之后,历代明皇对蜀藩恩赏不断,而历代蜀王也谦恭明礼,孝贤德馨,史称“蜀多贤王”,是大明宗室中最优秀的一枝。弘治年间,明君典范,孝宗弘治皇帝以献王朱椿家训为整个大明皇族家训。
蜀僖王王陵的中殿大门远远超过了亲王陵寝的七排七列四十九颗金钉的规制,完全是依照皇帝的规制,有九排九列八十一颗门钉以及五爪金龙图案。蜀昭王陵内亦有皇帝规制的人头龙身像,这些都是隐瞒不下来的,不可能是两位蜀王的自作主张,只能是出自皇帝的加恩,由此可见朝廷对历代蜀王的包容奖赏。
作为事实上的天下第一富藩,蜀王家族在富庶的成都二百余年,积累的财富难以计数,与其并称的四大富庶强藩,晋,周,楚藩远远不如。即便是称蜀藩富可敌国也毫不过分。而这些财富,正是朱术桂梦寐以求的。
以蜀藩在宗室当中的名声,朱术桂显然没办法直接下手,只能借助张献忠来达到目的。为此广宁三个军才费尽心机的设出了一个局,把张献忠部驱赶向成都,继而做在螳螂身后的黄雀。此时,终于是到了收网的时候了。
农民军四面围城,张献忠亲统十万精锐坐镇中军,他的三个义子各领兵五万负责一面城墙,将城南一面空出,形成围三阙一之势。一切布置停当之后,太阳已经西斜,二十多万大军当即扎下营寨,延绵数十里。因为成都城头没有射程超远的红衣大炮的缘故,张部的营寨距离城墙并不远,顺着光线隐约可以看见城头守军惶恐无措的来回走动。
在孤城被围的成都人眼中,城外的二十几万农民军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不可抵挡。而在张献忠等人的眼中,跟在身后的广宁军又何尝不是一个只可以仰望的存在。坚城在前,强敌在后,这正是最为凶险的境地。在忐忑不安当中,城内城外的人度过了这难熬的一夜。
成都城人口众多,城池宽大,因此一城当中有两县,大致按照南北走向平均划分,东半部为成都县,西半部为华阳县。成都县内有蜀王府与各家郡王府,省府各级衙门,全城的缙绅富户绝大部分居住在此,是成都的中心。
与成都县相比,华阳就显得寒酸了许多,是城中贫民的聚集区,鲜少有几家富户,只是在靠近成都县一带的两条街上有几家大户,其中府邸占地最广的就是四川省双轮商行兼聊斋居大掌柜的居所。
虽然以商行如今的地位,在成都县也能买到不错的房子,可决计不会有如此大的格局。况且成都县人多眼杂,为了今后做事方便,也就把大掌柜的家安在了华阳县。
聊斋居在成都城内拥有六家分店,再加上商行的十几家店铺,每天都有装运商行货物的车马队进出城池。
骑二军一个大队加强一个斥候中队一个骑炮兵小队总计六百多士兵连带马匹装备用了三天的时间,分批随同商队乔装入城,此刻正待在这座六进六出的院落里。他们的任务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在成都城破之后保证蜀王朱至澍一家子的安全,如果能够突围出去最好,一旦突围不成就死守蜀王府,等待援军。
为了蜀王家族的巨厚家资,朱术桂不得不行驱狼吞虎的狠辣计策,不过历代蜀王的为人无可指摘,他无法忍心不管不顾。历史上,现任蜀王朱至澍在成都被张献忠攻破之后举家投水自尽殉国,而全宗经此大变之后几乎死绝。
如此刚烈之人,朱术桂实在没办法见死不救。更何况有了宗室当中口碑甚好的蜀藩支持,他现在的监国,接下来的皇太叔祖,乃至未来的大明皇帝之路也会更为顺畅。
在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上,蜀藩不是第一个倒在血泊当中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是一条鲜血染成的险路,以杀止杀,此杀当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