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皇位公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巴泰大军在在回盛京的路上恰好是从辽西边墙的北边过去,这让困守关宁的关宁军着实紧张了一次好在这之后几个月辽镇的局势都是异常的平静,满洲兵在占据了锦州,塔山,杏山三城之后异常的平静,让无时无刻不处于提心吊胆当中的辽东镇总兵吴三桂和山海关镇总兵高第大大松了一口气。
转眼间到了十月,正当吴三桂以为今年满清不会来捣乱时,豫郡王多铎,饶余郡王阿巴泰,郡王阿达里,贝子硕托,博洛等人率领正蓝旗,镶红旗和镶白旗三个旗九个固山全员出动,一直打到宁远城下,宁远中左所,连山驿,寨儿山堡等大小十几个军堡被占,几十万石刚刚收获的小麦,数万卫所的军户成了满洲人的战利品。满洲人退兵之后半个月,关宁军在盛京的探子才将满清发生剧变的消息发出来。
大明中央负责侦刺百官,采集各地情报的锦衣卫,和这个帝国一样,在漫长的时间里渐渐腐化,成了一个地痞无赖聚集的藏污纳垢之地。建国之初,锦衣卫番子不避艰辛深入大漠,一举找到北元朝廷所在。明军在大将蓝玉率领下轻骑千里跃进,捕鱼儿海(贝加尔湖)一战全歼北元残余。元主脱古思贴木儿及其子天保奴在逃亡途中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所杀,北元由此一蹶不振,分裂为瓦剌和鞑靼两部彼此相斗。然而,时过境迁,到了如今锦衣卫的效率甚至还不如辽镇的探子。
说来很好笑,对于皇太极死后剑拔弩张的气氛最为紧张不是爱新觉罗家族的显贵,也不是各个旗的满族大臣,而是范文程,宁完我等等仕清的汉人。范文程的祖父是进士出身,做到过兵部尚书,祖上更是一代人杰范仲淹。不过范文程本人仅仅是一个秀才,满洲人即便是自毁前程,也可以退出辽东边墙之外,回宁古塔,吉林,黑龙江的老林子里,那边现在还有八旗系统的人驻守,向来生活在那里的满洲人也可以活下去。
不过对于这些做了汉奸的人来说,明朝已经是回不去了,大清国国力强盛他们也就跟着发达,一旦退回了老林子,重新回到茹毛饮血阶段的满洲人还要谋臣有什么用,饿极了的时候甚至可能被开化没多久的满洲人当成两脚羊吃掉。
和嗜杀的努尔哈赤相比,皇太极无疑更为重视汉人,除了安抚治下的汉民,还建立了汉军八旗,范文程和其君臣相得,也算是一时佳话。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着这样的气量和胸襟,大部分的满洲上层亲贵心理极端的瞧不起汉人,尤其是豪格和两黄旗的几位大佬。倒是多尔衮对这些汉臣态度还算是和蔼,不过在关乎自身前途的紧要时刻,他也不可能听从这些人的意见为了所谓的大局让一步。十七年前他不得不让了一步,现在,该到了别人让的时候。
作为皇太极的儿子,豪格本应该得到内宫诸妃的支持,问题是豪格的生母继妃乌拉纳拉氏不在五宫后妃之列,无法得到被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把持的后宫的支持。而皇太极的皇后哲哲的意见,两黄旗也不能不考虑。
哲哲本人无子,另外四妃当中的关睢宫宸妃海兰珠,衍庆宫淑妃巴特玛也无子。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大玉儿)有一子,皇九子福临,麟趾宫贵妃娜木钟有一子,即皇太极最小的儿子,因为娶了董鄂氏而被老哥戴了绿帽子的博穆博果尔。无论是年纪和身份,生母庄妃为哲哲侄女的福临都更有优势。
和多尔衮相比,豪格无疑更加的倨傲,瞧不起汉人,如果任其登基,在皇太极时代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力都大大增长的汉人将会受到极大的削弱。对于汉臣们而言,汉化程度更深的多尔衮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尽管皇太极驾崩之后盛京的局势紧张,各个旗之间彼此提防,不过各旗的亲贵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蛮族讲究的向来就是强者为尊,谁的拳头大,谁自然说话算。倒是在明朝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范文程,宁完我等人忧心忡忡。
在帝位传承上,或许明朝的制度是最为规矩的,严格按照嫡庶,长幼,血脉为标准的传承制度不容得一丝一毫的改变。除了靠暴力上台的永乐大帝,终明一世,在帝位传承上都没有出过什么大问题。即便武宗正德皇帝和熹宗天启皇帝无后,按照兄终弟及的皇明祖训,依然没有出什么大乱子。
这套制度保证了政权的稳定,却也让皇族子弟失去了进取心,一个人是成为皇帝还是亲王并不由自身的才干决定,只是取之于年纪大小,生母帝位的高低。除了太子之外,其余皇室都被当成了猪来养,而没了竞争,太子即便再胡闹也是太子,注定一代不如一代。倒是蛮族家族内部强者居上的制度可以选拔出最优秀的人,只要没有因此招致大的内耗,这套制度的优点就远大于缺点。无论是蒙元还是满清,都是这套制度的受益者。
按照汉人的想法,在帝位传承这等关系国家兴亡的大问题上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即便这套制度无法选择出能力最强的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稳定,或者更进一步说能让人更清楚的看清以后的走向,和未来的皇帝保持好关系,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悲剧。
皇太子提高了汉人的地位,不过在他的内心里,依然不相信汉人,善待使用汉人更多的是为了表明一种姿态,为未来入关做准备。在帝位传承这样的大事上面,满洲人最重要的盟友蒙古人都没有多少发言权,何况是更加无足轻重的汉人。即便范文程等人为此不断在各个旗的亲贵那里说合,向来瞧不起汉人的各个旗的王爷们也没有给这位皇太极都称一声先生的汉族书生好脸色。倒是多尔衮温言抚慰了一番。
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太极死后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两边总要摊牌,一决胜负。在皇太子正宫皇后哲哲的调停撮合之下,各个旗亲郡王贝勒贝子们彼此商议,决定在九月初九这一天入宫商讨决定到底由谁来入继大统,这个时候留给各方的时间还有半个月。

双方愈演愈烈的冲突自然是惊动了皇宫之中几位后妃。对于这些成了寡妇的女子来说,未来的生活如何自然要看继承人的脸色。如此,无论是哲哲还是布木布泰,自然希望福临能够继位。历史上,庄妃靠着自己的聪明和敏锐的觉察力抓住了小的不能再小的机会为自己唯一的儿子福临抢到了皇位,自己也奠定在清朝第一后的地位。不过在这个时空,她未必会如愿以偿。
海兰珠死后,或许是爱屋及乌的关系,皇太极异常宠爱海兰珠的妹妹庄妃,除了皇帝的宠爱,她本身的血统也非常高贵,父亲是科尔沁二贝勒寨桑,家族势力强大。此外,多尔衮的福晋是庄妃的堂姐,满清草创未久,宫禁之中并不是很严谨,诸王贝勒入关见皇太极的时候妃嫔在一旁不回避是很正常的事情。庄妃自然有机会经常出宫和自己的妹妹聊天,和小叔子多尔衮混个脸熟。
关于孝庄和多尔衮的之间的风流韵事不断出现在骚人墨客的笔墨当中,以南明重臣张煌言的记载发端,孝庄下嫁多尔衮的说法也渐渐传开来。以尚未开化的满洲人向来的作风来看,皇室当中亲近结婚,之事比比皆是,父死妃嫔下嫁儿子也很正常。不过因为儿女私情而放弃到手的皇位,这样的段子更适合多愁善感的江南文士,对于一代枭雄多尔衮来说就不显得那样的可信了。
历史上,选择福临继位是多尔衮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也是各个方面利益妥协的产物。此时的福临年仅六岁,利于多尔衮的专权,自然需要辅政王的辅佐。由此,序齿排在前面的豪格,叶布舒,硕塞等年龄既长,生母又身份卑微的自然没有机会。至于最小的博穆博果尔,其母贵妃钟木娜地位虽然名义上在庄妃之上,实际则不高,加上哲哲的帮助,福临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和历史上相比,此时的多尔衮实力更为强悍,不仅在战斗力上,即便是兵力也远远超过豪格。而因为皇太极的临终嘱咐,两黄旗不敢真的动刀兵,显得畏手畏脚。久经战阵的多尔衮自然发现了这一点,两白旗愈发显得咄咄逼人,许多暂时保持中立的两红旗和两蓝旗的显贵为此也投靠了多尔衮,他现在能够控制的实力已经占到了八旗满洲的四成多一点,而豪格则只有不到两成半,加上多铎阿济格等人多年在战场上建立的凶名,即便是两黄旗自己也感觉希望不大。如此有利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会选择退而求其次地让福临上位。
半个月以来庄妃数次以看望堂姐的名义前往睿亲王府,不过从其失望的表情来看,显然没有什么收获,没有任何的男人喜欢面对心机深重的女人,多尔衮自然不例外,庄妃表现出来的心机和手腕让其十分的反感,尤其是在她没能从多尔衮这里得到什么承诺之后屡屡会见两红旗和两蓝旗的诸王贝勒的女眷之后,这种反感变得更为的强烈,以至于让多尔衮起了杀心。
从七日开始,负责盛京安全的两黄旗就在诸大臣的带领下巡视盛京街面,担心豪格起了什么坏心的各个旗的显贵们也从城外大量的调集属下旗丁,彼此之间戒备异常,有如仇敌一般,多铎更是趁机将两白旗满洲的几乎所有丁壮都调进了城中,美其名曰协助两黄旗惩治宵小,稳定秩序,防止有人狗急跳墙,就差直接指名道姓。好在各个旗说得上话的大佬都明白眼下不是闹别扭的时候,底下的人才没有火拼。
九日一大早,各个旗的亲郡王,贝勒贝子带着护卫在皇宫之外站了黑压压的一大片。按照努尔哈赤留下的意思,满清的大汗需要八个旗公推,不过经过皇太极时代十几年的改变,当年的老规矩许多已经被改变。两黄旗的意思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公推,毕竟里面的大臣以两黄旗的数量为多。这自然遭到了两白旗的反对,多铎轻飘飘的一句爱新觉罗家的事情什么时候允许别人多嘴了。几个旗能说得上话的大佬也表明了态度,毕竟是皇家自己的事情,让外人掺和确实不好看。豪格只能打消这个主意。
简简单单的一招,让很多宗室亲贵都站到了多尔衮一边,这个时候爱新觉罗家族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时候,还不是后世里十个里面八个是废物点心剩下的两个直接夭折的货色。满清素来重视军功,即便是一个远枝的红带子只要立了功封为贝勒贝子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本身太过废材,太祖太宗不少的儿子就是镇国将军辅国公镇国公的爵位。
宗室如此,大臣们自然也是这样。重用臣子必然使得宗室出人头地的机会减少。而且大臣们的权柄过重,说不定什么时候皇族就换一家来坐了。在这一点上,无论是站在哪一边,或者是准备置身事外的宗室,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豪格自然看透了这一点,问题是他没有别的办法,除了依靠两黄旗的大臣,他没有任何的胜算。两黄旗的大臣们虽然想保持自己的地位,但还没有胆量和整个爱新觉罗家族作对,关键时刻只能让步。于是,可怜的豪格被卖了。
在哲哲等人的撮合下,各个旗的大佬彼此商议,最终决定的办法还是爱新觉罗家族内部公推。宗室中,爵位在贝子以上有资格参与。如此一来,对于豪格自然是大大不利。毕竟他主要的依仗两黄旗是皇帝直属的旗,旗内是没有宗室王公的。而这样一来等于是将贝子以上显爵最多的代善家族摆到了最为重要的位置上。这位老亲王自己虽然对大位没什么兴趣,不过并不是说他不想位家族谋取更多的利益。至于正蓝旗的阿巴泰两个儿子已经是贝子,这样的办法也是不错。血缘远一层的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的一贯态度是不参与其中,也不会说出什么来。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